从遗产化到资本化:反思六枝特区“三线建设”产业经济的开发

2022-02-06 18:27
江苏商论 2022年3期
关键词:六枝特区文化遗产博物馆

杨 阳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

一、问题的提出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80年代国家在应对内忧外患的时空背景下制定的以备战备荒为主要目的,以国防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川、滇、黔、陕、甘、湘、鄂等内陆省区进行的涉及基础工业、国防科工、交通建设等项目的大规模基本建设①②。历经3个五年计划,投资2052.68亿元,人力高峰400多万人,安排1100多个建设项目③。

作为计划经济时期“去规划”的备战措施,三线企业/项目在内迁过程中遵循“靠山、分散、隐蔽”的选址策略,相同产业依托地理环境分散布置,上下游产业跨地区分功能布置,实行“企业办社会”的发展模式④。以西南三线建设为例,由攀枝花-六盘水-重庆构建的“钟摆模式”,实现了“钢铁-能源(煤)-军工”的地区协作,即六盘水的煤运往攀枝花炼钢,攀枝花的钢运往重庆制作军工产品,再借由长江航道将军工辎重运往全国各地。为保证西南三线的协作顺畅,修建成昆、成渝、贵昆等铁路基础设施,实行路网-电网并行建设,打破了西南三线的地理空间隔绝,基础设施项目至今依旧支撑着我国西部发展。

作为驰援三线建设的重要力量,全国各地“三线人”响应“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奔赴三线地区,兑现“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光荣承诺。历经数十载,成功将沿海重工业迁往内地,改变了我国自近代工业建设以来东西部工业布局失衡的历史性难题。但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三线,在经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营方式调整后,仅有极少数企业完成转型升级,大部分企业被市场淘汰,甚至沦为工业遗迹⑤。

六枝特区作为“六-盘-水”煤炭能源基地的重要构成,“特区”建制源于三线建设。彼时国家将煤炭视作军工资源加以管理,因此设置煤炭部直管的县级建制单位“特区”,实现国家对三线建设物资的直接管理。当时国内共成立4个特区,分别为六枝、盘县、水城、万山。特区内负责生产经营的单位为矿务局,负责行政管理的单位为特区政府,二者如双轨并行,各管其事。起初六枝属郎岱县,后因发展需要将县城从郎岱改为六枝,因此,在当地素有“一方煤、一座城、一代人”的说法。六枝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碍于产业结构的特殊性并未成功转型。2000年以来,六枝矿务局逐步走向破产、兼并的结局,所辖煤矿产业相继停产、封矿、废弃,后被盘江煤电集团并购,成为下辖单位。

2014年,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会成立,形成了“国字号”的三线建设研究团体;贵州六盘水、四川攀枝花、贵州遵义、重庆江津等地相继建成以“三线记忆”为名的城市历史博物馆、文化街;以央视领衔的媒体单位制作《大三线》等纪录片。多元主体协同将三线建设拉回国人视域,形成宣传三线历史、弘扬三线精神的热潮。

聚焦城市维度,诸多三线城市在围绕三线建设打造地区特色经济的过程中,采取“修建博物馆、弘扬三线情、延伸产业链”的方法,期许在弘扬地方历史文化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并迎合“文旅融合”的号召拉动地区旅游经济。然而,在弘扬三线精神的红色主题之下,诸多产业经济发展的现实矛盾被遮蔽。六枝特区作为本研究的个案,获得的成就、遭遇的困境、暴露的问题,或不是这场缔造三线神话的个案,而是从经济理性引发的文化遗产滥觞。

如何从经济层面挖掘三线资源、从文化层面诠释三线精神,有针对性地实现遗产化向资本化的转化,透过经济行为观测新时代开发三线资源的文化意涵,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自2019年12月起扎根共和国最后一个计划经济“特区”——六枝特区,采取田野调查方法从人类学视角思考该问题,将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分为物质、非物质加以论述,以期推进今后三线文化产业经济的开发与利用。

二、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三线建设

(一)开发现状

2013年8月,六盘水市率先践行党和国家号召,在城区打造水城古镇观光景点的基础上,于古镇内规划设计占地268013.47平方米,建筑面积10136平方米的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2014年,全国范围内弘扬三线精神的活动兴起时,六枝特区才参与到队列之中。可见,在政策敏感性上,特区政府已然滞后于第一梯队。

2016年,经特区政府考察决定,依托六枝特区南部新区原地宗洗煤厂旧址为核心,打造六枝三线建设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43494平方米。一期工程以博物馆建设为主,建筑规模6322平方米。在特区政府主导、义正公司(化名)承建、工程设计外包的情况下,以“修旧如旧”的标准在原地宗洗煤厂旧址的基础上建成“六枝记忆·三线建设博物馆”(下称:六枝三线馆)。2019年11月,展馆改造全面完成,馆内软硬件设施进入调试验收阶段。同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公布的新中国第三批工业遗产名录中,地宗矿及其附属设施被成功收录,获得国家重点关注。

经过近5年的建设,如今的地宗矿在封矿近二十年后,从废弃遗址变为工业遗产。在城市建设上,依托六枝三线馆的建成,弥补了县城无博物馆的历史空白,实现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在公民教育上,随着六枝三线馆成为当地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支撑六枝特区遗产经济的三线资源重归六枝人民生活视野。在党史、地方史的学习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单位能够寻得一处有地方历史记忆的文化空间,去接受理论熏陶、体会时代精神。在产业结构上,六枝三线馆的建成充实了特区旅游业的资源配置,已然形成更加多元的旅游线路,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综合来看,三线馆的建成基本迈出了六枝特区将三线资源从遗产化向资本化转型的第一步。然而,在看到当地人民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笔者整理过去18个月的田野调查资料,回顾六枝三线馆规划、建设的历程,发现当地日渐囿于博物馆空间去理解三线建设、宣传三线精神。为此,笔者总结出如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论证。

(二)存在的问题

1.政策理解片面,遗产沦为房地产。六枝特区政府对于三线博物馆的修建,更多呈现出例行文宣的政策性推进,并未深入解读弘扬三线精神的相关文件,未切实理解六枝特区作为西南三线煤炭资源地的历史地位,只期望利用国家政策红利推动新区开发,直接表现为博物馆及其周边地块的房地产化。例如:六枝三线建设产业园的二、三期地块,均为原地宗矿职工的生活区。政府在博物馆建设的同时,以“旧城改造”政策对周边居民实施赔偿还建。然而,历经寒暑五载,旧房未拆、新房未建,甚至尚余数十户居民留守生活区,工程无任何推进。此外,与博物馆一路相隔的棚户区改造,亦作为依托产业园的周边地块交由博物馆承建方某公司开发,受困于资金链断裂已停工2年。

2.历史产权不清,阻碍机构运作。前文所述,六枝的“特区”性质,存在矿务局、政府同级并行的运作状态。尽管六枝矿务局宣告破产,但所属资产全部为盘江煤电集团所有。盘江煤电作为国企改制单位,建制级别高于特区政府,历史形塑的科层制办公思路直接延续到博物馆建设当中。在特区政府规划建设博物馆时,盘江煤电并未发声,待到博物馆即将建成验收时,盘江煤电集团直接向六盘水市委提告六枝特区非法占有其公司资产。此事最终由市委领导出面协商,仍然无果而终。目前,博物馆存在水电费缴纳须归入盘江煤电账户、无法独立办理消防证等问题,均是产权不清造成的制约博物馆正常运作的难题。

3.缺乏自主意识,过度依赖外包。特区政府在制定关于六枝三线馆的建设规划后,曾派有关部门负责人走访学习其他城市三线博物馆的建设经验。值得肯定的是六枝三线馆“修旧如旧”的空间营造方案,极具工业与现代的历史冲击感,并利用材料的质感向游客传递建筑的历史感。然而,在展陈方案的设计方面,整体方案交由外包公司处理,本地选出的三线老人虽有顾问的身份,却无定案的话语权,最终导致该博物馆展陈内容过于同质化,并未突显“六枝记忆”的地方性特色。具体而言,利用超过60%的博物馆空间宣传“创业、艰苦”的三线精神,仅第二展厅2个小厅呈现六枝及地宗矿的历史记忆,与其他城市的三线博物馆展陈方案高度雷同。

4.资金链供给不足,地方债制约发展。作为贫困县的六枝特区,在深耕精准扶贫多年后终于摘帽,居高不下的地方债却成为制约产业调整的阿喀琉斯之踵。博物馆建成丰富了地区基础设施配置,但博物馆的公益性质却无法在经济数据上支撑地区产业结构的显著调整。六枝三线馆承建方的某公司作为特区政府直管的融资平台公司之一,已然暴露出受地方债激增影响导致的融资效能减弱。政策导向背后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升级,或将在误读政策的行政规划下,酝酿远期维护性支出的增加,沦为地方社会脱贫、振兴的掣肘。

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线建设

(一)开发现状

本文要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人类学的文化研究视角出发,依托泰勒关于文化的物质性、非物质性定义,指保存于人类社会观念层的、非物质性呈现的文化内容。并非联合国2004年面向全球呼吁文化保护而生的新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当前,六枝特区与其他三线城市均聚焦于三线精神,以期挖掘三线建设遗产中的非物质文化,推动地方三线产业经济的开发。在具体操作上,主要是利用新建的博物馆、文化街等文化空间,弘扬主流叙事中有关“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以六枝特区为例,有关三线精神的宣传主要依托博物馆展开,从空间营造上呈现步步深入的景观构成。

1.秩序建构。游客抵达景区时,第一景观是由三面锈蚀处理的铁幕构成的三线地区剪影墙,穿过一线经过二线进入三线,游览顺序既让游客渐次了解三线历史,同时也将“三线人”的历史角色置入游客观念中,形塑历史认同、身份认同。通过单向度、无捷径的布展秩序,在实践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同时,折射出三线博物馆的政治力。

2.符号建构。作为政治性历史博物馆,首要功能在于宣传地方历史,完善公民教育,并进一步形塑公民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形塑的直接措施是建构符号话语体系,具体操作为:(1)文字符号建构:将“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等历史口号直接布置在展陈空间内,通过视觉、听觉输入游客记忆,让其在封闭空间内形成对既定符号意义的认同。(2)环境符号建构:利用毛泽东主席雕像、油毛毡、大锅饭、自行车、木板床等馆藏物件的历史感,打造模拟三线时期的民居环境,让游客从体感上形成对过往历史的集体记忆,进一步加深对建国初期工业化建设艰苦条件的认同。(3)身体规训建构:不同于前两者的被动接收,在展馆中设有模拟的钻机风镐、钻井矿洞供游客体验,当游客参与到这些项目时,风镐剧烈地震动和嘈杂的运转声,俯身穿行仍觉狭窄低矮的漆黑矿洞,都以主动地形式被游客自身演绎,并借由身体的规训实现记忆的形塑。

3.产业建构。博物馆作为公益性基础设施,运营方在发挥教育功能、承接特区各单位党史教育、党/团宣誓等政治活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利用博物馆的文创园展示空间,将私人收藏馆、三线大食堂(餐厅)、三线纪念品销售等嵌入展馆尾厅的游览路线当中。在经济上推动旅游业消费、延长三线经济产业链的同时,在文化层面让游客将极具三线文化符号的文创产品扩散到超博物馆的社会空间,扩展文化圈的边界。

回顾六枝三线馆自2019年建成后的运作,囿于产权矛盾、资金困境等问题,制约其正式开馆运营。但作为特区围绕三线建设打造的弘扬三线精神的文化空间,以三线馆为核心的三线产业园,较好地利用了地宗矿旧址,使之在新时代遗产经济的打造中勃发新生。为了更好地推动当地三线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遗产化到资本化,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反思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

1.仓促推进建设,概念认知不深。六枝特区在弘扬三线精神、推进三线产业经济的过程中,依旧是跟随其他城市步伐,在博物馆空间中通过堆叠史料、物件呈现三线史,急于追求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而落入展陈同质化,暴露出规划方对挖掘三线文化遗产的认知不深。笔者认为,基于三线建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却已有的三线精神之外,还有三线项目的建设过程、企业工艺、职工技能、社会组织形式、居民生活方式、历史表述、民俗文艺等,甚至六枝的“特区”建制就是极富社会主义工业史印迹的独特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这些资源当地在规划之初均未认知清晰,建设过程中未做挖掘,导致文化景观呈现同质化,且文创产业经济难以形成链式效应。

2.团队建设不足,压制产业内力。六枝特区三线馆承建某公司是为特区政府管理的融资平台机构,为便于博物馆后期运维工作,某公司在名下设立义博公司(化名)直接负责博物馆业务。建制方面,义博公司现有员工6人,平均年龄25岁,平均入职3年,最高学历大学本科,均无博物馆相关学历背景。业务方面,3名女员工为博物馆讲解员,3名男员工分别负责园区电路、安全管理和招商引资。鉴于博物馆并未正式开放,全体员工需同时承担某公司分配的其他工作。在运营过程中,母子公司的业务交叉,团队专业背景的制约,加速了博物馆非专业化运作的矛盾暴露。无论文创产品设计、展陈内容更新、文物收纳管理,还是三线精神挖掘、三线文化提炼,都呈现出内生性动力不足的问题,并进一步压制了三线文化产业经济的建设。

3.固守展馆空间,制约链式发展。博物馆是当代社会重要的文化空间,六枝特区在开发三线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尝试以文创园的集约规划推动三线文化的产业化,却逐步囿于园区的地理空间,导致三线产业文化圈固化,制约了产业链延伸。就空间规划而言,特区范围内缺乏其他呈现三线建设的文化景观、符号标识,突显了区域规划的缺位。就时间规划而言,三线文化遗产的开发并未纳入特区中长期发展目标,暴露出政策性博物馆“横空出世”的窘境。例如:在博物馆陷入运营困境时,特区政府未采取任何挽救措施,只是作为一个较有设计感的地标建筑供行政巡视使用,这偏离了文创园模式的规划初衷,制约了三线文化产业链的生成和发展。

四、结语

根据本文论述,结合田野调查资料,笔者认为,六枝特区围绕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开发的个案,展现了今后一段时期内三线城市均会遭遇的现实。反思六枝特区的个案研究,或可形成对政策性博物馆及其产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厘清政策初衷,合理规划布局

加强对三线建设遗产开发相关文件、讲话、批示的理解,从源头厘清弘扬三线精神的时空环境,认清推动三线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的时代意义。杜绝单一经济思维的照搬博物馆、产业园等发展模式,须立足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布局,通过科学实践和发展,保障项目资金稳定持续,避免误入房地产化的陷阱。

(二)明确产业定位,明晰产权结构

围绕三线建设修建的博物馆,作为公益性基础设施机构,盈利效益有限。因此,妄图通过博物馆优化产业结构、拉动产业经济,是地方社会制造的伪命题。地方规划应明确项目定位、产业定位,并非所有可开发的文化资源都能实现经济效益。三线建设作为共和国工业史的重要构成,其历史事件的流变往往夹带企业转型的遗留。诸如“特区”制度下盘江煤电与特区规划的产权矛盾,在全国其他三线地区依然存在。地方政府在规划、运作过程中,须切实处理相关问题,确保“旧”三线遗留问题的解决,促进“新”三线建设的发展。

(三)挖掘地方知识,打造专业团队

各级行政部门在制订三线资源产业化的规划阶段,应当加强相关概念的理解,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明确自身发展愿景。在操作三线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要注重地方性知识的挖掘,呈现形式上力求文化本真性的表达。避免在跟随主流弘扬三线精神的过程中,陷入同质化困境,缺乏本土特质的展现。在运作三线文化遗产相关机构的过程中,要注重“向外吸引、向内培育”的结合,打造兼具专业化视野和地域性情感的运作团队,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年龄、跨性别的多元协同共建。

(四)文化经济融合,遗产作为资本

笔者认为,三线建设的物质文化遗产应包括企业厂址、城市遗址、环境遗产、“路-线”遗产、建筑景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事件精神、建筑工艺、企业工艺、职工技能、社会组织形式、居民生活方式、历史表述、民俗文艺等。开发三线建设文化遗产,要注重区分其性质,实施分类开发。三线文化遗产,是中国当代工业文化资源中一座尚未深耕的富矿。细化认知三线文化遗产,在超越博物馆模式的基础上扩展文化呈现的空间,将为地方社会在获取政策红利之外,铸就真正有助于产业经济发展、建构基层社会共同体的文化资本。

注释:

①宋毅军.论中共领袖关于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得大于失[J].军事历史,2007(5):21-26.

②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③陈东林.备战:三线建设大揭秘[J].文史博览,2009(6):4-7.

④徐利权,谭刚毅,高亦卓.三线建设的规划布局模式及其比较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20(02):151-158.

⑤陈东林.走向市场经济的三线建设调整改造[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03):34-42.

猜你喜欢
六枝特区文化遗产博物馆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博物馆
六盘水市
六枝特区关工委召开“五老”人民陪审员座谈会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2016年中国门球冠军赛贵州赛区比赛在六枝开幕
六枝特区委离退局把温暖送到家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