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2022-02-26 04:36郭雨晴
公关世界 2022年22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农民农村

文/郭雨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1]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们要切实处理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三农工作的中长期重要目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

一、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要性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要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要求。

1.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要求

社会主要矛盾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中起着主导作用。我国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在于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我国作为农民人口长期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在于农民。唯有促进农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才能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对推进乡村振兴做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和重要阐释。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础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提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农村农民做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必须以农民为主体,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为远景目标。农民农村问题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全局,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要求

“三农”问题是关系重大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对建设国家现代化全局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作用,农民始终发挥着主体作用,农业农村始终发挥着“压舱石”作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让多国面临粮食危机,而我国能始终做好“米袋子”和“菜篮子”的保障工作,得益于农民农业农村的贡献。“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人民的美好愿望,也是党始终追求的目标。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要求,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面临的困难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各国发展的难题,共同富裕是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在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国乡村主要面临五大难题,表现为乡村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乡村振兴人才短缺、乡村存在不良之风、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和乡村组织力不足难题。

1.乡村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只有实现乡村产业兴盛,才能富足农民的口袋,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现阶段乡村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一是科学技术发展应用不充分。农牧业种养方面科学化水平低,农村数字经济技术应用不足,阻碍乡村经济发展;二是缺少龙头企业和产业体系。农产品加工业、乡村电商文化等产业发展不充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不健全,对实现农村富裕推动不足;三是休闲旅游业发展质量不高。乡村休闲旅游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中高端旅游服务供给不足,有效吸引力不足。

2.乡村人才短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我国农村面临着人口和人才的严重流失,人才短缺制约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程。一是农村教育落后导致人口流失。农村教育水平落后,人口外流,高素质人才短缺,制约农村发展;二是新型职业农民工作队伍短缺。“一懂两爱”农业人员短缺,不能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三是各领域优秀人才缺口大。乡村对优秀人才投身农村发展的吸引力低,农村教育、农业科研、农村医疗等多领域面临人才不足的难题。

3.乡村存在不良之风

共同富裕是包括精神富裕在内的全面富裕。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灵魂不纯净乡村善治就无法实现,现阶段农村仍存在不良风气。一是乡村文明受到资本冲击。市场经济理念瓦解了中国农民传统的观念价值,传统的伦理道德理念受到严重冲击,农村天价彩礼等奢靡之风盛行;二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民俗文化、村落文化保护力度不到位,中国传统民间技艺面临严峻的生存状态,众多历史文物、古建筑正濒临消失。

4.乡村生态环境问题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当前乡村生态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种养行业绿色生态问题严重。化肥农药超量使用,造成土壤板结、地下水污染,养殖行业农村养殖卫生不达标,土地和空气严重污染;二是人居环境整治不彻底。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改革中仍存在许多问题,生活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不健全,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乱排乱放现象依然存在,村容村貌不尽如人意。

5.乡村组织力不足

组织力是发展动力和人心凝聚力的源泉,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法宝。现阶段乡村存在组织力不足的问题。一是治理主体方面,乡绅力量逐渐消失,乡村空心化和去精英化现象严重,传统乡村面临着解体的危险;二是治理效能方面,存在村组干部管理能力弱化、基层政府消极怠政等问题,村民纠纷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村民权力得不到有力保证;三是治理内容方面,下乡资源与乡村建设有效衔接不到位,村民切实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

三、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协调处理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着力解决阻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困难与挑战,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入手,推动农民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1.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要振兴乡村产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一是以科技兴农为抓手,补齐现代化短板。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经济技术融入农业农村,推动乡村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打造优质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全面建设数字乡村,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助力共同富裕。二是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坚持保护与开发、生产与生态并重原则;保护乡村文化,传播民俗文化和文化产品,打造具有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项目;提升乡村休闲旅游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农村经济发展。三是培育打造龙头企业,推动农村产业化现代化。打造振兴乡村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乡村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产业化现代化。

2.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发挥农民共同富裕的主体地位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一要发展农村教育,培养本土人才。加大农村专项教育资金投入,改善乡镇学校学习生活条件;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完善城乡教师交流轮岗机制,推动城乡教育、城乡文化的融合发展。二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造“一懂两爱”工作队伍。重视农民教育培训的立法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加大农业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培养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制定职业农民继续教育体系,实现技能与本领的与时俱进,把“农民职业有前景、农业发展有奔头、农村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变为现实。三是鼓励优秀人才到农村去,助推农村发展。壮大乡村教师队伍,大幅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和晋升机会;壮大农业科研队伍,推动农业科技人才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精准对接;壮大乡村医师队伍,建立和完善乡村医师定向培养制度,对乡村医师家庭加大补贴力度,使乡村人才留得下来,留得安心。

3.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实现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乡村文明是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营造农村风清气正文化环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加强共同富裕思想意识引导,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加快乡村综合文化服务场所建设,为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场所;积极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活动,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三是培育和发展好“三风”,焕发农民农村文化新风尚。培育文明乡风,发掘民俗文化,讲好乡村故事,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培育良好家风,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想信念融入家庭教育中,弘扬孝道为本、勤俭简约、爱国敬业的家风;培育淳朴民风,鼓励诚实朴素、勤奋上进的生活态度,弘扬时代新风尚,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

4.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打造美丽新农村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农村治理环境。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发展。推广沼气能源生态利用模式,兼顾乡村环境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养殖场绿化、硬化、亮化、美化改造工作;推广有机农业种植,鼓励农作物轮作,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二是打造清洁美丽乡村,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加快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垃圾分类活动;加快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打造清洁美丽的绿色环境,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农村。三是进行优势转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产业与生态的有机结合,探索林业、茶产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将绿色资源变为经济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助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

5.加强乡村组织建设,促进农民农村发展

乡村的组织建设关乎乡村的兴衰成败,要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强化乡村振兴要素保障。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优秀基层党员;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密切联系群众,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加强党建引领作用,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模式。二是探索新型经济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发挥协同优势,走“党建+合作社+村集体”联合发展的农业农村特色道路;争取政策资源,充分利用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和扶持资金;坚持立足实际,发挥本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三是加强农村自治,强化村委会职能。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增强农民法律意识和制度意识;完善监督问责机制,加强对“村支两委”的监督;强化本领担当,提高“两委”干部素质和工作能力。

四、结语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在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性、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实现路径,不足之处在于对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未进行过多研究。共同富裕是农民农村现代化要达到的目标,新时代赋予了共同富裕新的内涵,期待更多学者从共同富裕的内涵、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共同富裕与农民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丰富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理论及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