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22-12-16 02:05王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70期
关键词:进展机体脑梗死

王妍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无锡 214000)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为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好见于老年患者,据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自21世纪开始,我国急性脑梗死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逐渐向年轻化态势发展,已经是威胁人机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临床已知急性脑梗死诱发因素较多,与高血压、高血脂具有密切关联,具有发病急促、并发症较多、复发率高、死亡概率较高等特点,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侧身偏瘫、吞咽功能障碍,预后不佳,多伴有不同后遗症[2]。临床学者针对急性脑梗死多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原则,可有效改善受损神经功能,改善预后。现阶段临床针对急性脑梗死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为主,影像学检查可见清晰血肿表现,能够给疾病诊断呈现精确、科学的数据参考;实验室检查以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为主,可有效明确机体血液流变学,对急性脑梗死不同类型的诊断具有显著借鉴意义[3]。本研究笔者特针对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检验科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共计筛选有效病例37例,将其作为观察组,男女人数21:16,年龄51-77岁,年龄均数(60.83±1.19)岁,其中进展型脑梗死18例,完全型脑梗死19例;同期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为参照对象,将其作为参照组,男女人数22:18,年龄50-78岁,年龄均数(60.77±1.21)岁;统计上述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都满足《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里相关诊断依据,患者经颅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见明显梗阻病灶,经综合手段确诊[4];(2)患者均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签署授权书,具有良好认知功能;(3)征求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剔除标准:(1)伴有另外的心脑血管疾病者;(2)合并其他器质性功能病变、血液传染性疾病患者;(3)伴有脑出血倾向患者;(4)合并精神障碍性疾病、严重认知功能不全患者;(5)检查期间因不可抗因素脱落研究者;(6)特殊患者,例如妊娠期女性、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所选研究参与者都遵照医嘱进行血清胱抑素C和凝血功能检验,由相同医护人员辅助完成,标本采集以肘静脉血为宜,要求患者空腹8h以上,将3mL血液标本置于真空促凝管内,充分混匀后,于37℃室温下静置10min,将其置于3000r/min离心速度下,持续离心10min,分离上层血清,取适量枸橼酸钠,与真空抗凝血清按照1:9比例充分混合,再置于3000r/min离心速度下,持续离心10min,分离血浆。借助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试剂由北京生物有限公司提供,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借助美国版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开展凝血功能检验,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完成相关操作;于检验开展前实施室内质控,主要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凝血酶时间(active partial thromb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等。所有实验室检查结果均由2名资深学者复核,确保数据精准性。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统计分析数据,计数数据以(n,%)表示,行卡方校验,计量数据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TT、APTT、PT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FIB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如表1。

表1 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指标对比(±s)

表1 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 n 血清胱抑素C(mg/L) TT(s) APTT(s) PT(s) FIB(mg/dL)观察组 37 1.61±0.42 10.16±1.07 27.41±1.38 9.19±1.01 4.40±0.87参照组 40 1.11±0.33 14.51±1.28 33.65±1.64 12.59±1.28 2.80±0.54 t 5.832 16.109 17.989 12.869 9.77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不同病情急性脑梗死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进展型血清胱抑素C水平低于完全型,TT、APTT、PT水平高于完全型脑梗死,FIB水平低于完全型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情急性脑梗死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不同病情急性脑梗死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n 血清胱抑素C(mg/L) TT(s) APTT(s) PT(s) FIB(mg/dL)进展型 18 1.50±0.36 11.62±1.15 30.18±1.50 10.52±1.15 3.84±0.64完全型 19 1.77±0.41 9.37±1.05 25.04±1.35 7.94±1.06 5.37±0.97 t 2.132 6.204 10.935 7.084 5.629 P 0.04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病情发展快速,合并症多,因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粥样硬化性斑块、血栓栓子,导致局灶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况,脑血管局部狭窄或完全阻塞,阻断血液供给;同时,通过Logistic非线性回归因素分析表明[5],脑梗死发生和高血压、高血脂有较为密切的关联。急性脑梗死以老年人为高发人群,于我国发病率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以男性患者为主;基于急性脑梗死因病灶解剖结构特殊性,疾病复发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基础疾病、精神状况、药物因素等,具有较高致残率及死亡率,为医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6]。随着近年神经内外科快速发展,针对急性脑梗死诊断方案增多,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也在其中,可及时检出梗死病灶,为溶栓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近年我国老年人口增多问题加重,急性脑梗死起病概率进一步增加,在脑梗死发病前,脑内会产生大量蛋白酶,蛋白酶会刺激血清胱抑素C浓度,促使其水平升高,作为机体细胞合成物常见抑制剂,在蛋白酶合成中具有重要影响,主要存储在脑髓液中,调节细胞内蛋白质浓度,可参与机体凝血过程,可有效调控及维持凝血功能。急性脑梗死患病后,因栓子影响,脑局灶血液流变学改变,受原发疾病及药物治疗等双重因素影响,机体凝血功能改变,机体处于高代谢水平,栓子发生率升高,会加重脑组织缺氧缺血状况,是主导疾病进展、恶化的主要因素,容易出现侧身偏瘫、语言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7]。

急性脑梗死发病后会自发性分泌大量血清胱抑素C,短期内机体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可客观反馈机体凝血功能[8,9]。随着近年实验室检查技术成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凝血检查仪的推广应用,有效节约检查时间,操作简单,满足疾病快速诊断需求,检验结果具有较高敏感性、精准性。同时,因血清胱抑素C不会被肾功能代谢影响,能成为此类患者预后评估关键指标[10,11]。

现阶段,临床学者将急性脑梗死分为进展型、完全型,一般在急性发病后6h至数天内,病情进展快,属于进展型,病情呈持续加重趋势,脑神经损伤处于进展型;该阶段患者,因临床表现及神经功能损伤不具有特异性,在早期筛查时,鉴别诊断难度较大。凝血功能指标可通过对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开展相关检验,明确其病情进展程度[12]。凝血功能主要评估指标为凝血因子[13],为机体止血功能重要参照指标,健康状态下机体血液不会凝固,只有在受到创伤后,机体凝血因子发挥作用,快速凝集栓子,发挥止血作用。若凝血功能紊乱,在健康状态下,血液凝集形成血栓,导致血管腔狭窄或完全阻塞,为急性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凝血酶时间、活化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为评估机体凝血功能的主要指标,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FIB水平优于参照组,TT、APTT、PT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PT时间缩短,机体处于凝血紊乱状态,显著异于健康志愿者。进展型脑梗死和完全型脑梗死患者比对,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低于完全型脑梗死,TT、APTT、PT水平高于完全型脑梗死,FIB水平低于完全型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证实,不同时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凝血功能存在区别,可依据其特异性进行疾病诊断。血栓形成也与急性脑梗死预后转归情况相关,临床针对急性脑梗死以抗凝、溶栓治疗为主,治疗影响因素较多,若首次溶栓治疗不彻底,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凝血功能指标分析,检查操作简单,可有效明确脑组织血流情况,是否恢复正常血液供给,对溶栓疗效、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影响[14,15]。本研究开展仍存在不足之处,所选病例有限,未针对凝血功能作用原因开展相关分析,更多数据有待临床扩大样本分析。

综上,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可有效判断急性脑梗死病变类型,与健康志愿者间存在特异性,可作为疾病诊断优选方案。

猜你喜欢
进展机体脑梗死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邓俊峰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