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骨科无菌手术中手术室护理的应用以及对切口感染产生的影响分析

2022-12-16 02:05荆晓琳王金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70期
关键词:无菌骨科手术室

荆晓琳,王金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山东 潍坊 261021)

0 引言

在临床上,骨科无菌手术为治疗骨损伤、骨折等骨科疾病的重要措施,但手术治疗存在大量侵入性操作,可增加相关感染事件的发生风险[1]。手术切口感染为外科临床里较为多见的一种并发症,即患者完成手术后出现的感染情况,主要因手术切口在空气当中暴露的时间相对较长,同部分细菌接触,进而诱发感染现象。切口感染包含特异性感染和非特异性感染,因诱发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杂,为此临床治疗难度较大[2]。切口感染具备以下特征,多数感染主要因几种病原菌所致,部分感染即便因单一病原菌所致,但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也可能演变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多数患者有红肿、疼痛等典型表现,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头痛等表现,若患者的病情未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贫血、水肿,严重可诱发休克,增加其死亡风险[3]。为促进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升,保证骨科无菌手术效果和质量,促进其预后改善,需在手术过程中落实切口感染预防工作。本文主要分析手术室护理于骨科无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特抽选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本院接收的80例患者展开比对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收入的80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40例。

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2-75岁,年龄均值(48.58±2.36)岁;体重范围:体重上限值为84kg,体重下限值为42kg,体重均值(61.15±2.58)kg;手术类型:关节置换术患者占6例,脊柱手术患者占20例,闭合骨折手术患者占14例;合并症:糖尿病患者占5例,冠心病患者占3例,高血压患者占11例。

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5-77岁,年龄均值(48.74±2.43)岁;体重范围:体重上限值为87kg,体重下限值为43kg,体重均值(61.28±2.64)kg;手术类型:关节置换术患者占11例,脊柱手术患者占18例,闭合骨折手术患者占11例;合并症:糖尿病患者占8例,冠心病患者占4例,高血压患者占10例。

两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资料数据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标准:心功能、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因疾病、创伤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同无菌手术指征相符的患者。

剔除标准:存在传染性疾病;急诊手术患者;属于开放性骨折患者;有心理疾病史、精神疾病史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即手术前,对患者的机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患者的血压水平、心率水平展开密切监测,同时将手术时间、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术后对患者的疾病状况及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同时指导其开展康复训练。

观察组应用手术室护理,具体内容:

(1)术前一天,由手术室访问护士在患者方便时下至病房开展术前访视工作,对其机体营养状态展开评估,分析身体指标、临床检查报告等,判断患者是否有水电解质紊乱、贫血症状存在。

(2)术前完成患者的系统检查工作,掌握其身体状况,同时对患者的病情、相关并发症等展开详细评估,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完善术前准备工作,加强皮肤保护力度,避免皮肤受损,同时预防感染等相关事件的发生。为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力、抵抗力进一步提高,必须严格把控术前临床指标。

(3)所有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均需要严格遵照相关规章制度,穿戴好手术室鞋帽,严格执行无菌制度,规范洗手,同时对手术室出入人数进行严格控制,所有进出手术室的相关医护人员均需严格遵守手术室相关规定。

(4)术前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展开严格、全面的检查,将空气净化管理力度加强;调整手术室的温湿度,同时在术中需加强保暖力度,尽可能减少身体暴露面积,以避免体温过低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伤口冲洗液以及术中输入液体均需在加热以后使用。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随后为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针对手术流程向患者展开详细介绍,同时向其列举手术成功案例,提升患者自信心、配合度的同时,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保证手术工作可顺利完成。

(5)术中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保证手术器械、敷料可正常使用,且需要执行严格审查和消毒工作;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正确体位,同麻醉师相互配合,完成手术麻醉工作,同时认真协助手术医生进行相关的手术操作;严密监测术中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水平有无出现变化的状况,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应及时向医生上报异常情况;此外,对患者手术过程中情绪的改变情况做好观察工作,落实安抚工作,术中若患者暴露隐私部位,应当保证对患者足够尊重,并落实好隐私保护工作,避免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术中所用高温仪器均需要通过压力蒸汽灭菌处理。重点强调并严格落实手卫生清洁规范,进一步提升手清洁的规范力度,对外来器械厂商、跟台人员、实习护生或医生等方面展开重点监督,定期采集细菌样本送检。

(6)于麻醉诱导早期以及切皮前30min为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药物,若未在该时间段内用药,可结合实际情况,对抗生素的使用次数进行适当调整,以降低术后感染发生风险。

(7)术后维持患者体位为舒适状态,对切口愈合情况展开密切监测,观察患者是否有脂肪液化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若发现切口、皮脂腺周围有污垢存在,需落实相关护理操作;及时清理切口分泌物,将切口感染发生风险降低。在患者意识清醒并且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护送其回病房内,护理人员完善病房消毒工作,同时严密监控患者生命体征有无改变的状况,指导患者以正确体位休养。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统计两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情况。

(2)记录并分析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采用手术室质量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包含手术室间质量标准、巡回护士、术前访视和仪表等项目,均以得分越高代表越占据优势。

(3)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4)评估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状况——利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估,均为得分越低代表越占据优势。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两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表示,行卡方检验。数据之间的差异明显且具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对比

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对比

2.2 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比较

具体内容如表2。

表2 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比较(±s,分)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组别 n 手术室间质量标准 巡回护士 术前访视 仪表对照组 40 7.14±1.15 19.95±2.17 3.97±0.52 2.38±0.25观察组 40 8.95±1.38 22.17±3.09 5.11±0.67 3.44±0.37 t - 5.875 3.428 7.838 13.841 P-0.001 0.001 0.001 0.001

2.3 两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费用以及负性情绪状态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其HAMA评分与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费用以及负性情绪状态对比(±s)

表3 两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费用以及负性情绪状态对比(±s)

组别 n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元) HAMA评分(分) HAMD评分(分)对照组 40 20.87±3.59 9263.82±206.75 15.01±1.36 13.18±0.28观察组 40 13.45±2.86 6703.56±179.45 10.49±0.88 8.85±0.15 t - 9.426 54.531 16.270 79.484 P-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在临床上,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往往会实施植入物内固定治疗,不仅会延长手术治疗时间,且可加大手术切口,从而促使切口感染的出现风险进一步增加[4]。与此同时,若患者手术以后有切口感染等状况出现,极可能诱发系列严重并发症,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的同时,可延长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促使疾病治疗所致经济压力加重,病情严重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为此在骨科无菌手术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落实手术室护理工作[5]。

在手术实施过程中,手术室相关医护人员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落实消毒、灭菌工作,保证手术效果以及安全性,降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临床相关研究表明[6-8],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其同手术时间、接台手术以及手术部位等因素之间有密切关联,通常手术时间在3h以上者,其切口暴露时间过长,极可能提升感染事件发生风险;腰部以下部位接受手术治疗者,因该部位细菌较多,切口同细菌接触的可能性提升,进而诱发切口感染[9,10];接台手术为上一台手术完成以后,若未彻底实施手术室清洁消毒处理即连续开展手术治疗,可提升感染发生风险。可见手术室护理于预防切口感染上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室护理质量、住院时间和费用、负性情绪状态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开展可有效改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提升护理水平,并进一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对患者术后机体康复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于骨科无菌手术中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于今后临床中的价值。

猜你喜欢
无菌骨科手术室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追溯系统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扇形折叠法”治疗巾在“三巾”无菌盘中的改良应用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