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理论意蕴与时代价值

2023-01-11 02:38戴春勤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总书记科技人才

戴春勤,张 倩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21世纪以来,通过中国几代领导人对科技的认识、探索和实践,我国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符合中国科技发展规律的自主创新道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国很多重要会议和场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他强调必须要把科技创新放在我国发展的核心位置。

一、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已经转移到了科技创新的能力上。当前,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及国外环境,这对我国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世界科技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发展,对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重大影响。细究人类发展历史上的每一次科学革命,都会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迁,在第三次科技浪潮以后,不论是科技发展的速度还是深度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必须要进行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新的突破与发展,对全球经济结构、竞争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变化[1]75。科技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影响日益增大,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有可能会改变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要在科技革命的新浪潮中站稳脚跟,就必须依赖于科技创新的力量,提高本国的科技实力,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出台新的科技创新策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中兴事件”和“华为事件”表明:如果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是会处处受制于人的。关键的核心技术不是伸手就能要来,花钱就能买来的,所以,必须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及时攻克关键的核心技术。

当前,全球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对中国来说是相当具有挑战的。首先,西方国家长期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世界的主导地位,美国、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长期位于世界前列,并且在材料、生物、应用科学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全方位的制裁,所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遭受着较大的外部环境压力。最后,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缺少科技创新高端人才、较低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不够合理的供给侧结构等问题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所面临的瓶颈与难题,除此之外,我国科技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也是我国科技创新所面临的一个较大的难题。

综上所述,我国在科技创新事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国内外实际情况,以历史的眼光审视,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的方法和论断,逐步发展成为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

二、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理论意蕴

(一)科技创新地位: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战略支撑

自古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也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一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1]27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进步的加速器,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必须要通过科技创新来进行保障。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上的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重大创新和突破,都会引起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发达国家因抢占先机而享受到了科技创新资源带来的发展机遇。因此,我国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来提高生产力,继而利用生产实践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

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浪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我国历届领导人的科技创新思想和我国的实际国情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的战略,使得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取得新的历史成就,“5G技术”“人工智能”“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在火星着陆、“九章”量子计算机的公开问世、神舟系列航天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等,这些都能反映我国的科技实力在整体提升。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加重视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他针对世界科技领域的发展形势以及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对我国科技创新作出了重要定位和重大部署,在多种场合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

(二)科技创新目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科技创新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前提条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调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脚步。无论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还是建设科技强国,都不会在一夜之间就实现。

第一,必须要进行自主创新。翻开人类文明历史的画卷,每次科学技术革命都带来强国的崛起,改变世界的格局,进而引发人类文明的又一次飞跃。自主创新一是要坚持独立自主、破旧立新;二是要坚持强国观念、全球视野。

第二,必须要坚持“四个面向”。“四个面向”既是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要求,又为我国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坚持“四个面向”,一是要继续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力争实现更多地从“0”到“1”的重大突破;二是要服务“国之大者”,引进与培养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攻克各类攻关项目,取得重大科研成果;三是要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四是要改善民生福祉,研制高效药品、医疗器械等,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必须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其一,要用“科学家精神”来引领科技创新之路。要从“两弹一星”等科学家精神中汲取力量,要把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忠诚国家、服务人民、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等精神不断发扬光大,逐步把它们融入科技创新的事业中去,取得更高水平的原创成果。其二,必须要高扬爱国旗帜。广大科技工作者应当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的优良品质,高扬爱国旗帜,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历史的重任,要时刻谨记初心,牢记使命,在科技创新中开拓进取、建功立业。

(三)科技创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

“自力更生,独立自主”是我国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的根本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首先,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只有对科技创新充满信心,才能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得更远。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在很多领域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也能从侧面证明:我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已经由“跟跑者”转变为了“领跑者”。

其次,关键核心技术要实现自主可控。“卡脖子”这类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对于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至关重要。从芯片、航空发动机、新能源等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来看,我国必须继续努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等的研发生产工作。

最后,坚持技术开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走自主创新道路,并不是闭门造车、排斥学习,而是减少对国外关键技术的依赖,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和方式,利用国内外的科技创新资源,不断加强与国际之间的科技交流以及合作,我们要借鉴长期以来国际科技发展形成的一些好的理念、制度与管理方法,从一直以来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传统束缚中走出来,以此来推进我国科技体制进行更好地深化改革。

(四)科技创新关键:科技创新人才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各国都开启了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许多国家制定了多种多样的人才战略用以保持竞争优势。新时代的中国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而科技创新人才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主要力量,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且“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和民族复兴都要以科技创新人才作为基础。

第一,人才是推进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下大力气培养各类创新型科技人才[2],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创新人才的优势。除此之外,还要实现各国之间人才的流动,积极引进国外高层次的科学家和顶尖人才。第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很重视人才工作,并且制定和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人才工作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倡议。第三,必须要坚持党管人才的重要原则。要始终把“党管人才”的原则贯穿人才工作的整个过程,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出发,以更高的站位运用和部署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凝聚起人才发展的磅礴力量。

三、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综合实力不断积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在科技发展中,短板仍很明显,尤其是“卡脖子”等关键核心技术的解决。在这样一个有喜有忧的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敏锐地看到了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变革和促进人类解放中的巨大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我国科技创新的实际和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中国有了一个新的飞跃。一是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有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创新”的概念,但他们的著作中“发明”“革命”等字眼出现频率很高。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了发明创造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认为资本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新的生产制度和管理制度可以极大地促进企业生产和社会效益的发展,并带来很大的利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就是生产力”等一系列的关于创新的观点,反映了科技创新与生产力的关系。二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思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及我国历届领导人的人才思想为基础,立足我国党情、国情的实际,分析了科技创新人才的地位,反复强调了科技创新人才在我国全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强调要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二)有利于破解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当前,国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浪潮来临,只有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才能在这一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在这一浪潮中站稳脚跟。在2018年的“中兴事件”中,中兴公司因严重“缺芯”,无力应对美国打压最终只能支付巨额罚款、重组公司并接受美国监管;在2019年的“华为事件”中,华为公司因缺乏高端芯片等,遭受到美国的打压,面对美国政府的层层压制,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和冲击。这两件事在不同程度上可以表明,在国际竞争中,如果没有自主可控的关键核心技术优势,最终都将处处受制于他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要下大功夫。”[3]但“卡脖子”技术既要不来,也买不来,只有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这一条道路可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目前,我国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在新时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对于我国的改革、发展将会带来巨大的贡献,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步伐。

(三)有助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发展,各个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习近平总书记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与发展等方面出发,深刻阐释了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引领了我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为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指引。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一大批各类创新人才,人才的迫切需求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另一方面,加快了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体制机制的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需要聚集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深化对科技创新人才体制机制的改革,因为只有对其进行改革,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活力,进而推动人才队伍的建设。

(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民生保障

当前,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是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所以,各国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事业,以提升综合国力,进而提高国际地位。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我国的科技创新事业不断稳步提升,在5G技术、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这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在逐渐增强,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综合国力稳步增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现在不仅体现在对物质生活更高的要求上,而且还反映在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把科技为人民服务作为科技创新的价值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五)为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事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可以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展提供借鉴和有益经验。一方面,可以为世界上广大落后国家提供科技创新经验帮助以及各种物质援助,另一方面,可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自主创新”的道路借鉴和“独立自主”的科技创新战略参考。

(六)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已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4]。即人类命运共处在一个共同体之下,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世界各个国家都不能脱离,只有互利共赢才能谋求共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世界各国团结合作,才能够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5]。

中国积极主动承担角色,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为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愿意主动积极地投身于全球科技创新合作,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6]。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全球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此次疫情不仅影响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在抗击疫情的整个过程中,大数据、人工智能、5G、云计算、无人机等先进的科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疫情防控措施得到了质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科学技术的强大支撑,战胜重大疾病是非常困难的[7]。总之,我国将继续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科技交流,尤其是在气候、卫生等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上加强合作,主动承担起大国的责任,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猜你喜欢
总书记科技人才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人才云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习总书记“下团组”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