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原则遵循*

2023-02-07 13:48杨崇磊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政党中国共产党历史

杨崇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1]65。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不仅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不断推进党实现自我革命的现实利器。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命题,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社会文化场域内,经过长期政治实践在党组织内部积累沉淀而成的、为党员群体所广泛认同的,并且深刻影响党组织发展取向与党员政治行为选择的精神元素的总和。相较于一般政党文化,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更加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属性与组织特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重大命题的提出,充分表明党对自身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党的十九大更是明确提出了“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的目标要求,为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2]36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既是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又是我们党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应有之义。推进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实践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充分认识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的目标要求,更要科学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原则遵循,进而为新时代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开辟科学路径。

一、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是延续党内政治文化命脉的根本

党内政治文化作为政党政治实践的精神积淀,是在一定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下生成的历史性产物。“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470这表明历史性产物的发展,总是在不受人们主观意志所改变的既定的客观基础上展开。这一既定的客观基础就包括了历史性产物自身在以往各个历史时期的积淀与遗留。正如一切历史性产物一样,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展,首先就需要处理好党内政治文化与各个时期自身历史积淀的关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待历史性产物发展议题的科学态度,也是新时代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遵循。

(一) 继承是保持党内政治文化本质特征的重要基础

党内政治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存在与发展的文化命脉,在任何时期的发展都以继承以往各个时期历史积淀为前提。历史虚无主义者认为,只有与一切历史积淀割裂才能实现发展,而马克思主义者则主张,一切发展都是在继承历史基础上的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人们在继承历史传承的基础上,结合变化了的时代条件,做出新的发展努力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知道:“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4]708“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2]313这既阐明了科学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也揭示了党内政治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没有继承就没有本源,党内政治文化就会沦为仿冒的‘山寨品’,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就会沦为僵化的教条、博物馆中的‘陈列品’。”[5]只有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这不仅是由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所决定的,更是确保中国共产党根本性质与基本方向不改变所必需的。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充分证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2]339“没有根脉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6],任何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都将继承历史传统作为发展的第一前提。这是延续文化根脉的关键所在。从党内政治文化维度来看,抛弃或者割裂自己的历史必将导致政党衰败的政治悲剧。

继承是维系与巩固党内政治文化命脉与特质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者一直保持着对历史的高度尊重,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定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4]708。尊重历史就是给历史一个科学的定位,科学合理地区分历史积淀中的精华与糟粕。传承历史积淀与文化传统就是要有选择、有取舍地、辩证而批判地继承。“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7]新时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要采取扬弃的继承方式,科学审视党内政治文化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历史积淀,清醒辨识党内政治文化机体中的先进成分与落后成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2]183这直接揭示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所要继承的内在元素。首先,要继承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历史积淀与光荣传统。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奋斗光辉历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个历史性成就,实现一个个历史性飞跃中,也在党组织内部不断继承宝贵的光荣传统,构成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元素,涵盖了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价值追求、行为作风等。为了保持党的性质稳定与宗旨不变,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党内政治文化机体继承与延续决定与影响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政治本色的文化基因,如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与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其次,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优秀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滋养中国共产党的肥沃土壤,而革命文化则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得以不断保持的深层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优秀基因,更是孕育滋养党内政治文化机体的丰富养料,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坚定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中符合党的性质宗旨、利于党员党性淬炼的文化因子。

(二) 创新是赋予党内政治文化时代活力的关键环节

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继承的目的。“我们要立足新的实际,不断从内容、形式、载体、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善于以新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2]183。对于文化的一般结构而言,继承意味着对决定文化基本性质的根脉精髓的沿袭,创新则意味着在全新历史条件下赋予文化根脉更强大的时代活力。新时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不仅要继承与发扬党内政治文化的根脉精髓与优秀成分等积极历史性积淀,还要进一步结合全新的时代条件与党和国家发展实际,推动党内政治文化与时俱进、向前发展,获取全新的时代内涵与发展活力。简而言之,创新就是在不断巩固党内政治文化先进性特质的基础上,为党内政治文化注入具有全新时代特征的发展活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8]164新时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就是要在充分继承党内政治文化优秀历史积淀的前提下,重点做好党内政治文化在全新时代条件下的内涵发展与内容丰富,进而赋予党内政治文化更加强大的时代活力。

创新是推进党内政治文化新陈代谢的重要驱动。党内政治文化的创新,既是对党内政治文化历史性积淀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又是对党内政治文化全新时代元素的孕育与形塑。首先,要使党内政治文化的优良传统与历史精华得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全新历史方位上,应赋予党内政治文化中所蕴涵的优良传统与历史积淀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表达形式,并以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获得更广、更深的情感认同与政治认同。特别是要结合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实践需要,使党在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在新的时代实践中焕发新生。例如在党十八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党上下展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实践赋予党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时代活力的有效举措。其次,在新时代的政党政治实践中及时催生全新党内政治文化元素。随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新历史征程的开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历史使命与政治任务更为艰巨,面对的内外环境与展开的政治实践更是前所未有,全新的政党政治实践必然会产生全新的党内政治文化。我们必须要及时总结党在政党政治实践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的有益经验。通过常态化的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与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使这些行之有效的全新实践经验,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价值追求,获得广大党员的普遍认同,从而积淀凝练为党内政治文化的新元素,并不断丰富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的时代内涵,进而引领党和国家政治实践发展。

二、 秉承坚守与包容相统一是增强党内政治文化活力的关键

党内政治文化作为政党在特定历史社会文化环境中开展政治实践的精神产物,不仅反映着政党的特殊性质,还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色。在同一种文化环境中活动的不同性质的政党,以及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活动的相同性质的政党,其党内政治文化必然有着结构性的差异与本质上的区别。这些差异与区别既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特殊性所在,也是其生命力所系。因此,对自身特殊性质的清醒认识与牢固坚守,是新时代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必不可少的前提。同时,党内政治文化虽然是党组织内部的政治文化,但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文化机体,需要不断地从外部环境中汲取养料从而实现新陈代谢。在新时代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需要始终秉承坚守与包容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在坚守“本来”的基础上有效吸收“外来”,确保党内政治文化在赓续传承独特命脉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生机活力。

(一) 坚守是对自身特性与科学方向的始终坚持

坚守首要是对党内政治文化命脉根本的坚守,即对决定党内政治文化根本性质、独特优势的文化元素坚定不移地赓续传承。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基本逻辑决定了,即使有着相同政治纲领与奋斗方向的政党,也会因为政治实践展开的历史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党内政治文化。世界上也许会存在两个名称相同的政党,但绝不会形成两种完全相同的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既是每一个政党本质属性与独有特征的集中反映,更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根本性标志。为了保持党内政治文化的性质稳定与健康发展,就必须对决定其根本性质与独特优势的文化元素开展及时有效的赓续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9]115这鲜明揭示了党内政治文化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元素,即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共产主义的远大追求。新时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首要任务就是对具有决定性意义关键元素的坚守,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基因的始终坚持。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不仅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还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与其他非无产阶级政党党内政治文化的根本区别,更是从根本上决定共产党性质宗旨的政治基因。信仰决定政党的奋斗方向,信念影响党员的行为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最终方向的科学信仰,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与领导国家社会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充分证明,无论在任何历史阶段,面临任何风险挑战,只要在党内政治文化维度上,坚守住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党就能历经磨难考验而不倒、经受风雨洗礼而愈发坚韧。这是党内政治文化机体内核中始终不能改变的元素,更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前路一切不确定性中最有力的支撑。其次,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意味着对党内政治文化的民族基因的坚守。这就需要不断地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养料。党内政治文化的民族性是党内政治文化获得广泛政治认同的重要支撑,也是党内政治文化获得独特民族形式与丰富文化养分的重要保证。任何期望发展壮大的政党,都会主动扎根于一定的民族土壤之中,进而获取发展壮大的生命力。任何脱离一定民族土壤的党内政治文化,最终都会成为无源之水而走向枯竭与衰败。“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10]35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主要体现在党内政治文化自身具有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与基因。这不仅使党内政治文化具有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深邃文化底蕴,也赋予了党内政治文化更为广泛的认同基础与更加强劲的生机活力。

(二) 包容是对一切利于党内政治文化发展的优秀文化的兼容并蓄

包容就是对党内政治文化各种有益资源的兼容并包,即要大胆汲取一切有益于增强党内政治文化生机活力的文化养分。党内政治文化虽然形成于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之中,并且有着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但党内政治文化并不是一个自我循环、封闭自守的文化机体。相反,对于任何具有一定政治能力的政党来说,其党内政治文化在政党政治实践中都与外界发生着频繁的互动与交流。这是保证党内政治文化不断获取发展资源与生机活力的重要前提,更是防止党内政治文化封闭僵化、与世隔绝,最终走向衰败的根本保证。然而,党内政治文化机体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并非天然存在的,必须要有政党的主动维系才能长期保持。不少大党、老党正是因为忽视了这一种互动,最终脱离人民群众,走向了政治衰亡的历史深渊。对于执政党来说,治国理政的政治实践与领导现代化进程的挑战多样、变化多端,其党内政治文化只有不失时机地从外部汲取养分以实现发展完善,才能有效巩固其执政根基与合法性基础。对中国共产党来说,领导超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并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任务,更加需要从多元优秀文化资源中汲取养分,进而长期保持党内政治文化机体的生机活力。因此,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必须要坚持兼容并包的原则,以更加开放与包容的姿态汲取党外一切有益的文化资源与养分,以增强党内政治文化的时代活力。

首先,要融合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中的先进成分。虽然党内政治文化引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但由于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主题比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往往比党内政治文化更加丰富多元。党内政治文化要保持生机活力,并实现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导与引领,需要不断融合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有益经验与优良文化元素。其次,要汲取其他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内政治文化的有益成分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其他马克思主义政党与中国共产党在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性质上一样,都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内政治文化,其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都遵循着相同的基本规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可以学习借鉴。例如从苏联共产党的衰亡的政治悲剧中,发掘隐藏于悲剧深处的党内政治文化诱因,就有助于中国共产党筑起一条防止政治退变与衰亡的党内政治文化防线。最后,要吸收西方现代化国家执政党党内政治文化的有益成果。虽然西方国家执政党与中国共产党在本质属性与奋斗方向上有着根本区别,但是作为执政党都面临着领导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政治任务。例如西方国家执政党党内政治文化中,关于治国理政与防治权力腐败的相关元素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就是要善于吸收这些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既要做到善于合理吸收人类文明共同成果的开放性自觉而非一味排外,又要自觉坚守自身党内文化自信的初心而非全盘西化”[11]。因此,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决不是一种妄自尊大、封闭自守的文化,而是一种立足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积极汲取各种文化精华以促进自身发展完善的党内政治文化。

三、 遵循自觉与自信相一致是确立党内政治文化自信的前提

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发展史证明,任何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之所以能发展兴盛、源远流长,离不开文化主体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充分实现与长效保持。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对文化特质的充分体认,文化自信则是文化主体对文化特质的高度肯定。文化自觉是在文化自信引导下的客观自觉,文化自信是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高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36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党自信、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而党内政治文化自信则是暗含其中的最深层、最基本的自信,是政党自信与文化自信在党组织内部的集中体现,是支撑中国共产党人政党自信的关键构件,更是新时代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动力。

(一) 文化自觉就是要牢固确立对党内政治文化基本状态的客观认知

党内政治文化自觉就是确立对党内政治文化基本情况的客观认知,实现广大党员对党内政治文化特质的充分体认。“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文化也不能没有实事求是的自觉意识”[12]34,文化自觉实际上就是文化主体对文化基本结构内容实事求是的客观认知。“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12]34党内政治文化自觉也就是广大党员对党内政治文化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有着基本认知,对党内政治文化的本质属性、结构特征等实现充分体认,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问题有着清醒认识。然而,实现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并非易事。“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据其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决定取舍。其次,理解所接触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吸收。”[12]13可见,文化自觉不仅需要文化主体实现对自身文化基本情况的全面而客观的认知,更要根据时代发展对相关元素进行取舍。再次,是在此基础上科学理解其他不同文化的存在合理性,并能与不同文化实现交流互鉴、共同发展。费孝通先生曾指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文化自觉最终达成的美好图景。

党内政治文化自觉根本上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对党内政治文化内在结构的基本情况形成全面、客观的认知。首先,要从历史维度把握党内政治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知道从何而来,才能知晓将向何去。客观认识党内政治文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历史实践中的演进脉络,不仅能让全党上下对党内政治文化之“初心”有着清醒认识,还能使全党上下坚定地相信党内政治文化的生成路径与发展方向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进而有效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在新时代朝着积极健康的发展目标不断前进。其次,要从现实维度科学把握党内政治文化内在结构的基本状况。党内政治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逐渐形成了成熟稳定的内在结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在结构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进入关键时期,党所承担的使命任务更为艰巨,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更加严峻复杂。这不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这需要结合全新的历史方位与发展条件,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能否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标准,客观审视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结构与内容,及时巩固符合党的性质宗旨的新生内容,有效剔除侵蚀党内政治文化机体的消极成分,促进党内政治文化机体新陈代谢。最后,要从横向维度把握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与特殊优势。党内政治文化自形成之日起,就始终处于与外界多元文化机体交流互动的动态过程之中。这个过程中党内政治文化获得了发展所需众多文化资源与养料,也使外部的腐朽文化侵蚀党内政治文化成为可能。这就需要通过与不同文化机体的横向比较,来认识与把握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特质与显著优势,使广大党员坚信党内政治文化的总体先进性,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确保党内政治文化在与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中,既能独立自主地汲取丰富养料,又能及时有效地防止不良文化的侵蚀与污染。

(二) 文化自信就是要始终保持对党内政治文化的高度自信

党内政治文化自信是政党自信最根本的体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32没有党内政治文化的高度自信,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将难以实现,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将难以维系。因此,确立党内政治文化自信,不仅是新时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前提,更是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坚强支撑。“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的。没有深刻的文化自觉,就不可能有坚定的文化自信。”[13]党内政治文化自信是在实现党内政治文化自觉的过程中所确立的,即广大党员、各级党组织对党内政治文化形成高度认同与充分肯定,始终坚信党内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先进性与顽强的生命力,并积极主动地践行党内政治文化中的价值追求与行为规范。只有党组织内部确立起党内政治文化自信,广大党员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才能不断向前。党内政治文化自信的确立,不仅为新时代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提供了可靠动力,更为党内政治文化成功应对未来发展进程中的各种考验与挑战奠定了坚强基石。“自美其美是自信,美人之美也是自信。故步自封是不自信的表现,孤芳自赏是盲目自信的表现。”[14]党内政治文化自信是一种建立在党内政治文化充分自觉基础之上的理性的清醒的自信。

首先,要充分认识党内政治文化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党内政治文化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繁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新时代实现的伟大变革,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根本指导的党内政治文化,自然会凸显出其他政党所不具备的科学性与先进性。科学理论的指导既是党内政治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实现党内政治文化自信的基本前提。其次,要大胆肯定党内政治文化的发展成果。中国共产党从初创时期仅有50多名党员,到现在成为拥有近98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成功把一个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建设成一个整体摆脱贫困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党内政治文化的支撑保障,而在党的百年奋斗中所积淀而成的革命传统、优良作风等精神产物,比如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民主集中的组织规范等,既是党内政治文化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不朽丰碑。再次,要客观认识党内政治文化中的问题与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天然完美的文化。党内政治文化自信,是坚信党内政治文化的总体先进性与未来发展的科学性,这并非忽视党内政治文化中存在现实问题的盲目自信。相反,坦然面对党内政治文化中的问题与不足,更是自信的一种体现。因此,我们要客观地辨识党内政治文化中的消极成分,重点关注党内政治文化中易受侵蚀的结构元素,及时祛除沉疴毒瘤。同时,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1]21,不断滋养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发展。客观认识自我、坦然面对不足,并能兼容并蓄的发展党内政治文化,才会永远保持自信的姿态。

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华优秀政治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真知在党组织内部的沉淀与升华,既承载着党的政治信仰、价值追求、组织规范、行为作风等鲜明特质,又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文化精华。新时代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既要充分认识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特质,又要科学把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历史实践所蕴含的方法原则。要理解掌握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展的原则遵循。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能实现党内政治文化历史传承与精神命脉的延续与发扬,又能赋予党内政治文化全新的实践升华与时代活力;秉承坚守与包容相统一,既能确保党内政治文化本质属性与特征优势的长效稳固,又能促使党内政治文化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汲取各种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发展完善;遵循自觉与自信相一致,既能实现对党内政治文化的充分体认,又能使党内政治文化获得深层动力,坚定地沿着科学发展方向不断前进。这既是对党内政治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充分揭示,又是对新时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现实路径的具体构建。

猜你喜欢
政党中国共产党历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