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实践探索

2023-02-18 20:01吴英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23期
关键词:融合素养传统

吴英华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全面改革。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中,教师需遵循人本理念,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是学生必学的一门科目,这一科目中蕴含着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的重要学科。由于小学生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刻,加之目前社会上多元文化的冲击,对小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产生了阻碍。因此,教师需切实做好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全面培养、合理地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融合,既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又能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融合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3.035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家长及教师开始关注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还应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优秀的品质,为后期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我国小学教育阶段,各学科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教育价值。以语文教学为例,作为一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科,在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诸多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形成优秀的文化意识,提高对文化的理解,最终使学生主动传承传统文化。不仅如此,通过语文教学,教师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汉语能力。语文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重要学科之一。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符合教育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必要性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精神宝库,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去继续学习和传承。语文教育是将语言与文化紧密结合的过程。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依靠课程内容来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掌握了基础的语言知识,孩子们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且把它们融入日常的课堂活动之中。在当今社会,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促进社会和谐至关重要。因此,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把这些优秀的文化元素带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价值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许多小学生开始接触并沉迷于新兴的信息技术,他们的思考方式也变得更加独立,视野也变得更加开阔。但是他们也开始忽视中华传统的价值观,这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年轻人都面临着被外界因素影响的挑战。尤其是当前的孩子,更加需要注重自我调节,避免被外界因素所左右。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将传统文化和小学语文课相结合,我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价值观,并培养其良好的道德修养。这样,孩子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到祖先的智慧和勇气,并且更加热爱祖国。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祖国的未来将由孩子创造,孩子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学校是教学的场所,通过阅读和写作,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且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们牢记自己的责任,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英雄人物,例如屈原、岳飞等人。同时,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也包含了许多关于民族英雄的内容。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把这些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帮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祖国的热爱,孩子们可以建立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3.有利于实现语文教育的改革

当前的教育强调了学生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教师需要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我们的目标,抛开傳统的考试方式,创建更加丰富和有趣的课堂,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通过在语文课中引进传统文化元素,能够扩大教学的范围,增加课堂的乐趣,让学生们能够学习到更加丰富的人文知识。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行动,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浓郁的历史气息。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让课堂变得更加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这将促进中国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

三、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原则

1.对比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极高的引导和教育价值,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文化认知的重要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在文化融合中需要遵循对比原则,将各类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对比,让学生更清晰、更深层次地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使学生在了解多元文化的同时,形成尊重文化、学习文化的精神,从而弘扬传统文化。

2.适度原则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融合十分有必要。但在融合的过程中,受限于学生的认知以及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在融入传统文化时,应遵循适度原则。在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融合比例,围绕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一点一滴地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并主动学习传统文化,从而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四、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实践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虽然教学主体是学生,但是教师作为主要的活动创建者以及引导者,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打造具有教育价值的语文课堂,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融合。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教师要践行人本理念,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需要自我学习,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并付诸行动,以此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应用做好铺垫。

其次,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础,落实教育目标,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语文素养。

最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上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帮助学生消化以及理解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和学习能力。

2.挖掘语文教材的内容,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小学语文教材经过众多教育工作者的编排、优化、创新、完善,最终成为教书育人的基础材料。在教材之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为全面渗透传统文化,教师需要做好对语文教材的运用,体会每一篇课文背后所传递的思想和内涵,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帮助学生做好对内容的理解,以此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的教学为例,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节日习俗。因此,在实际教学前,教师可以深度挖掘这一作品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相应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如先让学生收集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资料,或回家向父母求助,或网上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说出自己选择这一传统节日的原因,以此帮助学生简单地了解我国传统节日以及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这种方式能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在这一环节过后,教师还可以整合网络视频资源,为学生播放相关节日视频,让学生将视频与文字进行结合,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例如播放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传统节日下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最后,在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队,并为每一个小组随机选择一个“传统节日”,让组内成员收集与采用与这种教学方式相关的文化元素,可以以画画、文字、诗歌的形式记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认识,使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

3.融入古文讲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古诗词通常被视为一个关键的部分。诗词中蕴藏着许多宝贵的历史财富,特别是它们所表达的思想。通过阅读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运用它们,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能力。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我们应该努力将传统的教学融入他们的日常阅读之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运用知识。通过引入注释,教师可以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尽管小学阶段的文言文相对简单,但是考虑到他们的不同发育水平,教师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以便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并运用所学的知识。

课本中的《司马光》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通过阅读,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并培养他们善良、勇敢、温和、有礼貌、有责任心和团结合作的精神。首先,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课文中的司马光。此外,教师还应该向他们介绍中华民族的传统姓氏。接下来,教师应该首先鼓励学生们大声朗诵“群儿戏于庭”,并且梳理其中的生僻字和新颖的成语。接着,教师应该根据“群儿戏于庭”的内容,引导学生们深入探究“群儿戏于庭”的意思,并且通过“群儿戏于庭”的注释,更好地了解“群儿戏于庭”的含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文言文中的词序,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可以把在院子里玩耍称作‘戏于庭,那么,當我们去操场或者去教室时,应当如何运用古文进行表达呢?”通过这一环节,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言文中的换序,并从中学习传统文化。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引领学员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大意,并提出:“如果我就在这里,我该怎样做才能救自己?”接下来,教师引领学生思考司马光的精神,并提出自己的救助方法。教师强调,司马光的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具备帮助他人的美德,大家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善良,帮助他人,使得整个社会都能够变得和谐。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让学习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文言文的精髓,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4.结合多媒体设备,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语文教材能够帮助教师全面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认知。为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全面融合,教师需要做好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打造多元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着重放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使学生不再拘泥于教材本身,从而取得思想上的进步,以此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时,教师便可以以此课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不畏艰苦、努力奋斗的优秀品质为最终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着阅读文章,并说出文章的大概意思,然后教师再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当时红军长征的纪录片,并加以辅助讲解,例如字词解释、语句释义等,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让学生通过视频真切地感受到红军的革命精神。最后,教师再进行深度讲解,以此引导学生学习先辈的革命精神,做到不怕苦、勇往直前,随时保持乐观态度,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

此外,为了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师还可以拓展教材内容,为学生寻找类似的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多篇文章,并进行信息整合,从中提炼出传统文化的内容,并进行深入了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个人的思想境界。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融合,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道德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教师应基于人本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教师可以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挖掘语文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古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结合多媒体教学,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这些方式,教师能够实现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学理和实践探索》,《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年第7期。

[2] 林育香《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养——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中学生作文指导》2022年第32期。

[3] 李春侠《关于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教学的融合探究》,《成长》2020年第11期。

[4] 谢思杭《探索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的融合之道》,《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2期。

[5] 张小梅《浅谈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融合教学的策略》,《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版》2021年第9期。

猜你喜欢
融合素养传统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融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