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创意设计产教融合的优化策略研究
——以“时尚创意服装辅料设计”课程为例

2023-02-22 01:19田玉晶何心悦周洪雷张玉明
纺织服装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辅料产教时尚

田玉晶,何心悦,周洪雷,张玉明,刘 冬

(1.东华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51;2.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临海 317099)

产教融合是高校与企业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产教融合初期,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面临企业内驱力不强、产教融合流于形式、专业建设不可持续等问题。然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并有效地推进合作育人、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成为产教融合新的要求[1]。2017年,我校(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基于高端辅料设计人才匮乏的市场需求,创新开设了跨专业选修课程“时尚创意服装辅料设计”,并联合国内辅料龙头企业,以课程为载体,围绕产业具体需求,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推进创新成果转化,提出未来创意设计产教融合的优化策略,探索可持续的时尚辅料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捆绑企业需求,最大程度提升企业内驱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产教融合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内许多学者针对产教融合展开了相应的研究,主要围绕人才培养及策略研究方面。刘思宇[2]指出企业参与内驱力不足、缺乏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是影响产教融合机制的问题之一。谢学等[3]提出了“融合发展、人才联动、资源共享、课程共建”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共同体实践路径,培育双师双能师资队伍,协同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陈栋等[4]探讨了一流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创新策略,从强化管理、教学引领、突出实效等路径上实现突破。李霄鹏[5]阐述了产教融合作为高水平、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需要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程度,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通过研究发现,不少国内高校在教学任务中引入企业的真实项目,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匹配“一课双师”的教学方式,以此加强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当前,为优化人才培养的实施,需要在课程建设的目标中有效平衡课程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企业校企合作的需求[6]。在实现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将企业的合作需求进行分层,并根据不同层级的合作需求分解和规划课程目标,把为企业创“收”作为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动力源泉。结合上述提出的策略途径,总结出适用于“时尚创意服装辅料设计”课程产教融合的具体策略如下:

1.明确课程共同目标,为行业培养人才

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放眼未来、有的着眼当下,找到价值观和目标层次在同一层面的校企双方,能更有效地促进校企双方在过程中的协同[7]。

服装辅料行业是一个走在服装设计前端、体量大,但是一直被忽视的行业,专业设计师非常紧缺,设计师需要兼具服装设计师的时尚思维和产品设计师的设计思维。面对这样的行业现状,纺织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一流院校和服装辅料行业的龙头企业达成共识,为这个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让更多的年轻设计师关注到这一行业。

将“时尚创意服装辅料设计”课程的长远目标定为为服装辅料设计行业培养人才,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设计实践,培养和挖掘具有潜质的辅料设计人才,最终实现合作共赢,达到创意集成、人才培养、品牌提升“三位一体”的合作高度。

2.实践结合企业研发需求,用设计实践成果赋能行业

创意设计类课程教学需要理论结合实践。课程的实践部分结合企业真实的研发需求,既能提供给学生好的实践转化平台,也能提供给企业富有创意的设计概念,突破企业设计开发的局限[8]。

“时尚创意服装辅料设计”课程通过校企双方前期的会议沟通、现场调研,选取企业的实际研发需求作为课程实践环节的选题来源,将企业实际课题植入专业课程中,让设计实践更具真实性、商业性、可落地性。

3.“引企入教”强化主体,为企业培养设计管理者

以往的产教融合容易忽视企业教育资源的引入。通过引入企业设计师深度参与高校教育教学,协同开展教学设计,辅助进行实践指导,促进企业需求更好地融入人才培养环节[9],逐步形成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在“时尚创意服装辅料设计”课程中,企业设计师和校内专业教师共同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讲解拉链、金属、塑胶、钮扣等具体的辅料产品传授专业的辅料知识,让学生认识辅料的品类、工艺、设计要求。通过分组指导学生有序开展实践,并给予专业的信息反馈,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设计思路,打造符合企业真实开发环境的任务式教学。

对于企业和其设计师而言,全流程的教学参与,一方面可以优化、整理企业现有的工作思路及状态,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设计团队带来丰富的创意灵感,打破固化的工作思路。有效提升了课程中企业导师的参与感,更好地实现“引企入教”。

二、构建串联平台,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育人条件

产教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校企双方从前期沟通到后期落地都紧密联动。但是,大部分院校和产学研合作企业都存在一定的地理距离,双方沟通的时效性、成果转化的对接频率、学生实习的参与度都受到影响,导致设计与开发相对脱节。在产教融合3.0时代背景下,如何将专业建设、设计转化、实习就业等一系列环节串联起来,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校企双方共同探索和思考。

1.串联产教融合计划和教学计划,落实合作机制的可持续

产教融合是高校与企业共同探索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以往的产学研合作多在已有课程中植入产教融合的内容,不确定性较大,容易受到企业人事变动、任务时间不匹配等因素的影响。“时尚创意服装辅料设计”课程创立之初就和企业达成“人才培养+设计创新+价值提升”的长远目标共识,并联合申请跨专业选修的实践型课程,填补了我校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中辅料教育的空白,因此该课程较早地以产学研合作的形式纳入本科生培养计划中,这也确保了相对稳定的产教融合绑定关系,实现了合作机制上的可持续。

2.串联校外教学基地和校内实验室资源,确保实习实践的可持续

在“时尚创意服装辅料设计”课程中,串联了校内时尚产品设计实验室、伟星股份上海设计中心、伟星八大产业园区等平台,有效地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育人条件,为参与课程的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实践、交流场所。通过参观工厂,辅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企业,了解企业的辅料产品、加工流程和工艺特色等;通过进入伟星股份上海设计中心实践,帮助学生近距离了解辅料新产品,能够与企业设计师及时沟通和交流,协助学生便捷地开展实习实践。

3.串联行业资源和产业链资源,保证设计转化的可持续

依托我校地处上海的地理优势以及在纺织服装行业的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参观前沿展会(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参与前沿讲座(流行趋势讲座、新材料讲座)、参加前沿技术介绍(Style 3D、COL 3D)等,打开学生的设计视角,通过工厂参观(设计中心和八大园区)和企业导师(设计师和工艺师)的指导,协助创意辅料概念的生成和设计的转化,并通过品牌设计师(服装与服饰设计师等)的讲座、对学生设计方案的点评和反馈,让学生了解辅料产业下游的应用情况和辅料开发的商业视角,优化设计中的不足,通过这样的前后资源链的串联,确保创意设计作品的转化更具可持续性。

三、强化过程管理,避免产教融合流于形式

以往的产教融合重产出结果、轻培育过程,随着产教融合的升级,“时尚创意服装辅料设计”课程通过5年的探索实践,引入项目管理中的过程管理,将人才培养落实到课程的各个环节,形成较为固定的培养模式,并制定相应策略,如图1所示。

图1 “时尚创意服装辅料设计”课程产教融合模式

1.团队选拔:优化组合课程团队

课程的团队并非只有教师团队,包括了“教与学”的主体——学生,好的团队能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并实现课程目标[10]。“时尚创意服装辅料设计”通过五年的建设,已经形成平均每年30人次的课程团队,生师比稳定在2.28左右,组建了由校内跨专业教师、企业设计师、行业专家等组成的强大师资队伍,师资力量参与到教学设计、课程讲解、实践指导、设计评估等环节;同时,跨专业吸收了来自服装设计与产品设计两个不同专业背景的优秀学生团队,打破专业间的教学壁垒,通过合理分组,有效促进跨专业学生的融合互补,实现辅料设计上时尚思维和设计思维的融合,让课程更加富有活力,详见表1。

表1 2017—2021年产教融合课程团队构成表

2.课题筛选:筛选最适合的课题方向

专业教师结合企业开发方向,筛选符合当下趋势潮流且适合本课程的课题方向,与企业设计导师团队共同带领学生展开辅料创意设计人才培养。2017—2021年课程教学以实际辅料课题为导向,分组展开研究,校企导师辅助学生明确辅料设计的方向与要求,并围绕辅料趋势、辅料设计、辅料工艺和实现等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强化校内课堂与企业实践的动态联系,详见表2。

表2 2017—2021年“时尚创意服装辅料设计”课程的课题方向

3.流程规划:丰满的内容搭配轻松的形式

自2017年开设“时尚创意服装辅料设计”课程以来,校企双方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以此更好地解决企业需求问题,培育创新型的辅料设计人才。“时尚创意服装辅料设计”课程邀请企业总监和专业设计师团队共建。参照课程目标,整合校企双方资源,构建丰富的课程内容,并筛选合理的教学方法,搭配翻转课堂、头脑风暴等轻松的上课形式,寓教于乐的同时,实现了人才培养与校企优势资源的有机结合。同时,为了保障课程顺利开展,企业导师团每周进校授课,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专业问题,提升了课程中的沟通反馈效率,具体流程详见表3。

表3 “时尚创意服装辅料设计”课程流程规划

4.结果评价:建立课程的多元评价机制

“时尚创意服装辅料设计”已形成从设计成效的量化评价、设计成效的主观评价、课程成效和满意度的客观评价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价的体系。

(1)设计成效的量化评价。产教融合课程探究关于辅料设计的创新研究,有效输出了100套设计方案,其中16项设计方案转化为专利成果,61项设计方案得到商业转化,并投向

市场。引导学生在课程中实现成果转化,推动高校创意设计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解决了企业需求。详见表4。

表4 2017—2021年课程产教融合产出情况统计

(2)设计成效的主观评价。第八周的结课汇报由校内教师与企业设计师团队共同打分,评选最佳团队设计、最佳个人商业设计、最佳个人创意设计、最具个人进步设计及最佳导师奖共5项。以创新的时尚创意设计教育模式鼓励学生,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加强企业参与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及联动性。

(3)课程成效和满意度的客观评价。课程满意度的客观评价由课程的综合满意度、学生团队满意度、教师团队满意度、教学内容满意度、教学安排满意度、教学成效的满意度构成。通过在线问卷调查,获取2017—2021年课程中学生、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各方评价反馈,共回收96份有效问卷,详见表5。关于课程教学成效的调查结果反馈,详见表6,近58.00%的参与人员认为在课程中非常好地收获到时尚创意服装辅料方面的知识、资源,将设计方案成功转化为相关专利、商业产品,并收获到课程带来的幸福感。64.43%的参与人员评价本门课程的整体、学生构成、师资团队、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成效的满意度都非常好,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激发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有效实现“课程+专利申请+成果转化”的实践研究。由此可见,在本门课程的建设中,校企双方联动性较强,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构建质量逐年提升,在满足未来辅料产业发展需求的同时,促进专利成果转化,让校企合作走向共赢的新阶段。

表5 课程调查问卷参与人数情况统计

表6 产教融合课程调查问卷评价统计

四、结语

产教融合既是高校本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范式,也是企业参与办学,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校企合作想要实现、落地,应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捆绑企业需求,最大程度提升企业内驱力,构建串联平台,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育人条件,并在教学中通过实际课题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让学生、高校、企业在课程教学中共同受益。综上所述,产教融合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产学研联动共建。

猜你喜欢
辅料产教时尚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热销面料及辅料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环保很时尚
流行辅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流行辅料
美妆fun时尚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