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古民居的巴楚审美文化交融寻踪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彭家寨为视点

2023-03-17 01:51戴宇立李小雪
民族大家庭 2023年1期
关键词:酉水干栏吊脚楼

文/戴宇立 李小雪

20 世纪80 年代末期,一个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的土家族村落——彭家寨,以它那吊脚楼群的独特原生态魅力,震撼了中国民族文化界与建筑界。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张良皋先生在亲赴彭家寨实地考察后,由衷感叹彭家寨400 余年“藏在深山人未识”,评价其吊脚楼群为中国西部保存最完好的土家族村落古民居之一。彭家寨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酉水流域,其古民居吊脚楼群体现出酉水流域土家族地域文化独特的审美风格。2014 年9 月,彭家寨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因此,彭家寨成为21 世纪初中国西部民族原生态旅游热点的同时,也为探寻土家族古民居的巴楚审美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轨迹提供了极好的实证史料。

酉溪文化:土家族吊脚楼群的审美渊源

彭家寨临近恩施州酉水流域源头处,彭家寨前的龙潭河是酉水源头之一。三千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了强盛一时的巴子国,《华阳国志·巴志》云:“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其地东至鱼腹,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接黔涪。”这一区域正好囊括了整个武陵山区。唐梁载言《十道志》云:“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汉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沅等五溪,各为一溪之长,号五溪蛮。”这些记载都说明了古代巴人正是土家族之先民的一部分,在古五溪流域生存繁衍至今。新中国成立后,在三峡、清江、酉水流域的武陵山地区出土的“巴氏剑”“虎纽錞于”等大量巴氏青铜器佐证了这一史实。

酉水又名酉溪,古楚黔中境内五溪之一,发源于鄂西南恩施州宣恩县沙道沟镇白水村,流经鄂、湘、渝、川四省(市)12 县(市),入沅江,注洞庭,汇长江,全长477 公里,其中鄂西恩施州境内流经里程228公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流长249 公里。酉水流域面积18530 平方公里,主要集居有土家族、苗族。酉水是沅水最大的一条支流,是武陵山区非常重要的河流,它成为古文化东西传播的纽带。《国语·周语》有载司空季子言黄帝子孙得姓者十四人,其中有姬姓、酉姓。罗沁《路史·国名纪》云:“酉既酉水,为黔之澎水。”《晋史》保存的古史记载酉水流域正是黄帝子孙酉姓的封地。

因此,酉水流域文化可追溯到中华始祖的华夏文化。同时,因为春秋战国时期酉水古溪属古楚黔中境内五溪之一,为楚国所辖之地,楚文化进入了酉水流域。据史料考证,楚文化在这一地区占有相当地位。春秋战国时,楚是列国中疆域最大的诸侯国。在战国时期楚的西界已包括黔中,而湘鄂西酉水流域为黔中之地。酉水流域地区的土著民族,明显地受到楚文化的影响。楚人进入湘鄂西后,与本地土著民族相互共存。此外,楚文化与巴文化互为关联。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鄂西清江流域是古代巴人的发源地。后因为巴人日渐强盛,楚、巴战争不断,使大批巴人流入湘鄂西,酉水流域地区也成为古代巴人的活动地区,给酉水流域地区带来了巴人的习俗和文化,也成为酉水流域后世土家族的先祖。2002年,在湘鄂西交界的龙山县里耶镇发掘的300 多座战国墓葬中,有一批墓葬代表楚文化的器物出土。这正好表明,酉水流域一直是多民族杂居地区,因而也是多民族人民交往交流及文化交融与传播的最佳场所。

地处中国西南武陵山脉的恩施州,其南部酉水流域四县的土家族村落,正是这种民族多元文化长久浸润的写实。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土家族民居多为干栏式建筑,即当地土家族人俗称的“吊脚楼”。恩施州位于酉水流域的南四县都崇尚土家族吊脚楼建造,而迄今保留较完好的有宣恩县彭家寨、来凤县舍米湖村与查查溪村的吊脚楼群。舍米湖村还有保存较完好的民俗建筑——摆手堂,是酉水流域土家族古老的祭祀场所。彭家寨、舍米湖的村落古建筑以吊脚楼与摆手堂为代表,典型地体现了酉水流域鲜明的土家族文化与审美意境,但其建筑风格溯源,亦有着巴文化、楚文化及汉文化等多元审美文化的影响。因此,吊脚楼与摆手堂成为恩施州酉水流域土家族村落展现独特审美文化的古建筑,也为后人留下了考察土家族村落多元文化传播与审美流变的历史资料。

酉水作为古五溪之一,有着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彭家寨左侧龙潭河边建有求雨用的“水府庙”,现庙已毁,存有石碑一通。碑文记载修庙时集资者姓名,立碑时间是乾隆五十七年,说明在1793 年前,彭家寨从建筑到人文已有相当规模,有着成熟的组织制度、宗法观念和宗教信仰。同时,环绕彭家寨吊脚楼群还有众多的土家族古文化遗址。沙道沟镇境内紧邻彭家寨的酉水河左岸官庄出土过编钟,还有悬棺葬、崖庙等古文化遗址;沿龙潭河逆流而上有曾家寨、罗家寨、梁家塆等土家族村落;沿龙潭河而下的红石苏家沟是宣恩县摆手舞发源地,在苏家沟的星火田建有摆手堂等。这些古文化遗址,既为彭家寨吊脚楼群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变迁与多元文化交融的考察资料,也成为酉水流域土家族审美文化渊源与发展演变的极好明证。

干栏式建筑:土家族古民居审美文化寻踪

彭家寨吊脚楼群位于恩施州南部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紧靠酉水源头,以其完美而集中的吊脚楼群而享誉中外。吊脚楼群前临龙潭河,后依观音山,是武陵地区“土家聚落的典型选址”,张良皋誉为湖北省吊脚楼群的“头号种子选手”。据寨中彭姓家谱载,大约在清乾隆年间,彭氏家族迁徙沙道时看中此地,经历数代人的创造建设,终形成今日集土家吊脚楼形体美、空间美、层次美的吊脚楼群。

吊脚楼是中国鄂、湘、渝、黔毗邻地区土家族的传统民居,是土家建筑文化典型的代表。吊脚楼汉语古称“干栏”,或“阁栏头”。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就其结构而言,各地的吊脚楼大同小异。它们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屋和厢房(即吊脚部分)的上部住人,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吊脚楼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植根远古的民族文化,逐渐形成独具魅力、文化蕴涵深厚的居住文化——吊脚楼审美文化。

关于干栏式建筑的起源,专家们多有论述,一致的意见认为其和巢居有渊源。关于古人“巢居”的意义,史籍中常有论及,如《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太平寰宇记》卷一六一在介绍岭南道贺州风俗时说:“多构木为巢,以避瘴气”。归纳起来是为了防止野兽、虫蚁的侵害,便利通风防潮和躲避瘴气。由“巢居”演变而成的干栏建筑的意义也正在于人类生存的需要。

彭家寨古建筑群

张良皋曾分析吊脚楼(干栏)的分布和起源时,指出:唐元稹诗:“平地才应一顷余,阁栏头大似巢居。”自注:巴人多在山坡架木为居,自号阁栏头也。元稹诗记述鄂西土家族人有住吊脚楼的传统,说明原因是山多平地少,而且使他联想到“巢居”,大致猜到了吊脚楼的起源。干栏居住方式是一个世界现象。人类古文明所及之区几乎都有干栏的踪迹,遗留至今者大致以热带较为密集。中国干栏分布状况以云、贵、桂三省为中心,川南鄂西、湘西、粤西是边缘。这一体系的干栏明显包括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由此可见,吊脚楼——干栏居住方式起源于人类古文明,在中国则以云、贵、桂和川、鄂、湘、渝、粤边区为主要聚居地。这可以证明,吊脚楼的建筑特色及审美风格已经融含了多元民族文化与审美理念,其审美文化渊源久长。

张良皋曾撰文认为,楚建筑的主流已经汇入中国古典建筑的主流之中,而土家吊脚楼则保存着楚建筑风格的同时也保存着巴建筑的若干本色,仿佛作为楚建筑的活化石流传下来,因此,土家吊脚楼在中国民族建筑形式中值得被刮目相看。至此可证明,土家族吊脚楼审美文化外源于世界古文明,内源于巴文化、楚文化、汉文化与中华大文化等的多元营养滋润。可见,吊脚楼——干栏式建筑作为人类古文明的踪迹,既体现了一种人类生存的需要,也勾勒出人类最早的审美意识与追求。那遍及世界的干栏式建筑艺术的遗迹,成为现代人探寻人类审美文化源流的很好选择。恩施州地处清江与酉水的发源地,属巴楚文化流域,其中彭家寨、舍米湖土家族村落的吊脚楼群,也正是这种干栏式建筑审美文化渊源的历史传承。

可以说,彭家寨吊脚楼群的干栏式建筑特点,体现了土家族人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实现了民族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自然地交流融合。

山水桥为媒:吊脚楼群的审美意境

彭家寨吊脚楼群凭倚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美景,又汲取中华大文化与西南多民族建筑特色与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审美文化,它灵动地体现在如下方面:

顺应自然,营造“天人合一”的建筑审美意境。彭家寨吊脚楼群依山而建,分台而筑,透出自然园林的神采,数十栋吊脚楼建筑审美格调各不相同,呈现给世人的是一个自然园林相接,移步换景的无限风光。而流经彭家寨的龙潭河上游的古建筑水府庙,成为土家族与大自然合一的历史文化见证。据史料载:乾隆年间,彭家寨及邻近村寨的村民们,在吊脚楼群的上游黄朝场,集资修建水府庙来供奉“雨王菩萨”,以备求雨之需。现水府庙已成遗址,仅存一通石碑,记载建庙时捐资者姓名,清乾隆五十七年立碑。“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成为彭家寨土家族建筑审美文化的重要特色。

展现土家族村落建构的文化心理与审美追求。据史料载,依山傍水是武陵山脉土家族村落选址建造的重要条件。这既是吊脚楼建造与土家族山民生存的需要,也体现了土家族寻求生存安宁的文化心理,同时也显现出其民族的审美追求。

彭家寨背倚观音山,龙潭河自东北向西南流过寨前,与寨两边的山间小溪将寨环抱。同时,吊脚楼建筑多为原色木料建造,与天然青石板台阶、院坝与人行道相互映衬,干栏式楼台与井院式庭落有机融合,背靠绵延山峰与绿树翠竹,寨前龙潭河上凉亭桥、铁索桥、水府庙似点睛之笔,恰到好处的簇拥着吊脚楼群,构成了酉水流域上游独具民族文化魅力的审美景观。

寨前连接自然美景与人文建筑的众多“桥”景观,与吊脚楼群相互呼应。在彭家寨观音山右侧叉几沟上,建有一座凉亭桥,它与金磨山下的桃花山相连。史载,该桥建于清同治二年前,并称此地为彭家寨。凉亭桥为穿斗式结构,长10.1 米、宽4.5 米、高3.6米,两柱一骑四排扇,小青瓦盖顶,两边建有供村人乘凉歇脚的长凳,桥面并排铺设几根木圆柱供踩踏。凉亭桥素面朝天,形式古朴,与吊脚楼相比,体量较小而质朴,开间不大,现保存完好。铁索桥是彭家寨与外界相连的重要通道。在龙潭河流域,村寨与外界相连处多数都建有铁索桥,汪家寨的铁索桥同样处于不间断的沿用中,既有实用价值,也是一道风景。在沙道集镇到沙坪一带的酉水河,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铁索桥,成为酉水流域土家族村落不可缺失的地域审美文化景观。

转角楼与木雕饰:多元文化交融的审美格调

据近年来彭家寨考察的建筑学与民族学专家甄别,彭家寨吊脚楼群正是多元审美文化建筑的结晶。其吊脚楼正屋来自华夏建筑,干栏式的龛子来自西南少数民族,正屋与横屋围合趋势来自黄土平原的“井院式”(或曰“地穴式”)窑洞,楼子源于百越地区,正屋与楼子相接处是土家独创的“骡子屁股”(或马屁股)。土家传统民居吊脚楼正是华夏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完美融合。

多元文化打造形态各异的建筑审美风格。彭家寨吊脚楼群既然是华夏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完美结合,因而它也体现出多元文化的建筑特色与审美风格。由于彭家寨吊脚楼群处于不间断的沿用中,房屋建筑年代跨度大,从清末至今,现保存完好,寨内房屋40 余栋,每栋自成体系,面积百余到几百平方米不等,穿斗式,单檐悬山灰瓦顶,构成了彭家寨吊脚楼多彩多姿的审美文化景观。

“转角楼”为彭家寨中吊脚楼修造一绝。“转角楼”是土家民居正屋(座子)与横屋(厢房、楼子)转角处的磨角,在彭家寨称其为“骡子屁股”,其“磨心”由一根“伞把柱”支撑,可把屋顶水面分合为“四面水”,并使正屋和厢房得以连接。正屋与横屋相连处衍生出“骡子屁股”。这是一种独具匠心的建筑审美艺术,也是彭家寨的土家人的智慧与风趣。彭家寨吊脚楼群的壮观,就是由形态各异的“转角楼”烘托而成。在彭家寨,土家族民居由正屋和吊脚楼(楼子)组成,正屋建于平地,三五间不等,三柱五骑或五柱八骑。以龛子屋作厢房,厢房吊脚,“转角楼”作为“骡子屁股”,构成了吊脚楼建筑最关键部位,也成为最具审美意蕴的建筑特色与风格。

彭家寨吊脚楼群的建造,还另有独特审美格调。其吊脚楼的门窗木雕饰,堪称彭家寨民居古建筑又一绝妙景观。木刻雕饰是彭家寨吊脚楼群建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以门窗木雕饰为胜景。彭家寨吊脚楼的门形态各异独显风采。除“扦子门”外,其余门的建造都有不同的精致木雕饰,其中正堂屋“六合门”的木雕饰最为讲究,这在清江、酉水流域与武陵地区的土家族村落较为认同。“六合门”由六扇能开合的门扇组成三对大门,用门轴安装在上下门里,每一扇门的两端透雕或浮雕“逡子花”,中间做成各式花样的门窗。可见,六合门是彭家寨木雕饰艺术的经典代表作,以之可考察土家族村落古建筑审美风格与演化。

彭家寨吊脚楼的木窗花雕饰别有审美文化情趣。在彭家寨,凡是需采光通风的门窗上均可见木雕花饰。安装于门上、板壁上的窗户花样各异,有“王字格”“万字格”“寿字格”等。门窗是长方形木雕饰,壁窗是正方木雕饰,窗花的构图讲究上下或左右对称。每种窗花样式都有相关的寓意,有的甚至把窗花“桥子”做成多种花样和小动物图案,造型精细,栩栩如生。这也是彭家寨土家民居建筑审美文化情趣的表露。

可以说,彭家寨吊脚楼群的古建筑审美特性,由其转角楼与木雕饰得以尽兴释放。而这种建筑审美风格,既是华夏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完美结合,也是鄂西南酉水流域土家族审美流变与文化传播的充分显现。

猜你喜欢
酉水干栏吊脚楼
湘西酉水船工号子的传承与传播研究
酉水:奔腾的湘西血脉
苗族吊脚楼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
酉水:武陵故地 山河故人
巴渝文化——吊脚楼
吊脚楼(外三首)
“干栏悟境”:青山游廊建筑及景观设计
关于酉水
论干栏式建筑及其墙体形式★
德昂族传统干栏民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