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多元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3-04-05 03:17
考试周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多元化双减语文课堂

刘 丽

“双减”政策的推行意味着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需要面临深度改革。教学方法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具体方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能力的发挥、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课堂的教学成果。传统课堂上教师比较擅长并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法明显难以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双减”政策提倡要减负提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秉承“双减”的教育理念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此推进“双减”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落实。

一、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自“双减”政策推行后,构建生本主义课堂,摸索减负增效的教学方法是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积极思考的问题。然而应试教育理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着小学教育的主导,其影响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就会消失的。当前“双减”政策在贯彻落实上还有很多不足。“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呈现了如下状态:

(一)教师专业素养不足

教师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课堂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也很希望能够尽快实现教学的改革。然而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其所积累的经验也主要是讲授式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而对其他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师既缺乏专业的理论又鲜少有实践经验。这就使得教师有心改革却没有相应的经验支持。再加上部分小学平时很少组织教师进行外出学习培训,不关注教师个人任教能力的发展强化,导致一些教师缺乏推进语文学科教改工作持续开展的能力,无法根据各种教学情境需求采取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学生思维固化严重

当前一些小学生尤其是中高学段的小学生已经接受了很长时间的应试教学。他们在长期的讲授式教学法中养成了被动的学习意识,其主动学习动力不足。真正落实多元化教学方法,需要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然而当教师践行多元化教学法时学生明显无从下手,造成了学生主动配合的积极性不足的情况。具体如下:部分学生由于受到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更愿意被动等待教师的知识灌输,不愿意主动配合教学活动,消极等待学习任务及要求的出现,导致难以发挥其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思维模式的转变也因此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

(三)语文教学手段单一

深入分析小学语文传统教学课堂,不难发现其运用的教学手段相对来说较为单一,未能满足所有层次学生的语文学习参与体验诉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学生语文知识学习参与感与体验感,并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长时间保持。具体表现为:部分语文教师对现代教育模式理念掌握不够清晰,对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策略方式掌握不佳,自然也就无法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需求引进全新教学手段,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手段的创新改革工作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地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以至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手段较为落后单一。

二、 “双减”背景下多元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推进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

传统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权威的应试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单一讲授式教学法几乎渗透每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语文课堂的理论性、学术性功能虽然得以凸显,但其人文性功能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双减”政策的推行实质上是要推进语文科学功能与人文功能的并重。在这种情况下多元化教学的应用是必然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能够给语文课堂带来新的教学模式,还能够促使语文课堂由应试向素质教育理念的转变,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要本着将语文学科育人功能发挥至极致的理念来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二)促进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

当前语文教师大多对讲授式教学法已经轻车熟路,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却很难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更难以实现“双减”政策倡导的减负增效。而基于“双减”背景下的教学为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为不同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掌握不同的技能,如翻转课堂需要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法需要教师有很强的组织能力,而小组合作则需要教师具有控场能力。教师在应用多元化教学法中就要具有相应的技能。所以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能够使教师保持谦虚学习的心态并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三)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传统应试教学中,一言堂教学模式是围绕着课本知识来进行授课的。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应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意识及对知识的实践应用。然而学生是各有差异的,不同学生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来获取认知,提升自我。“双减”理念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课堂面对的主要任务。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落实因材施教,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及创新能力。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从多角度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语文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到外化的循环,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 “双减”背景下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多元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有效落实“双减”政策需要教师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尚且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不喜欢学习生硬的学科知识,而是对有趣好玩儿的事情更加有兴趣。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通过教学情境来丰富润色课堂知识,将生硬呆板的语文知识置于多元化的情境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同的教学情境能够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有不同的感悟。教师要结合课堂内容,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来助力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值得注意的是,多元教学情境的建构应当注重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诸如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成像技术等,力求建构更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带给学生更为真实的语文情境体验,保障教学情境建构工作开展的实际应用效能,以此来提升多元教学情境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效能。

以《端午粽》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创设浓厚的节日情境,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探索兴趣。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这时学生大多会根据他们所了解的内容进行交流分享。待学生都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后,教师继续追问:“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吗?”学生大多会回答出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挂艾草、包粽子等。此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与端午节习惯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和听觉刺激中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继而引出端午节包粽子的主题。在合理的教学情境创设中,学生能够被浓厚的节日氛围所吸引,从而对端午节包粽子产生兴趣。

(二)以游戏教学法激活语文课堂氛围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还处于比较沉闷的状态。“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去思考如何构建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如何让学生能够欣然地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游戏对小学生来讲有着难以抵挡的魔力,将游戏环节融入语文课堂中能够给小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有效地激活课堂氛围,让他们在有趣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内化语文知识,体会到语文也可以以有趣的方式实现高效的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游戏活动的开展应当注重游戏氛围的建构,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素材与教学手段建构符合游戏开展的特定游戏元素环境,营造良好的游戏活动开展氛围,带动学生融入学习,提升学生游戏中学习参与的专注度,辅助学生感知游戏学习中的核心思想内容,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明确的方向指标,以此来强化游戏教学法对语文教学氛围的激发效能。

以《荷叶圆圆》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字词比较多并且这些字词大多比较难写难认。为了让生字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你比我猜”的游戏。游戏中,教师将本堂课程所学的生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如珍珠、躺倒、晶晶亮、停车等。教师以多媒体来逐个展示词语,然后每次邀请四名学生上台进行游戏。其中两位学生面对着多媒体根据所看到的词语进行肢体语言表演,另外两名学生背对多媒体根据两位同学的肢体语言来猜词语。通过欢乐的游戏教学法,小学生能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激活语文课堂氛围,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真正落实了“双减”政策减负增效的教学理念。

(三)以问题驱动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效率,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课堂上,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限制,小学生各种各样天真的想法也被禁锢在一言堂中。“双减”背景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深度思考的问题。教师想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就要转变教学思路,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便是打开学生思路,帮助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新型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是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索的教学方式,其有利于推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要认真分析问题驱动教学法,在恰当的教学环节运用问题驱动法来打开学生的思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应当结合不同层次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情况,并且是具有一定深度的趣味性问题,避免枯燥语文问题的投放,同时问题投放时机应当尽可能科学合理,追求语文问题投放设置的质量与效能,借此来保障问题导向法应用的针对性、科学性与合理性,更好地发挥其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以《动物王国开大会》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思考,如:“动物王国要开大会了,那么会有哪些动物参加呢?”“通过题目,你觉得这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通过问题,教师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联想动物王国中会出现哪些动物。学生可以根据题目来猜想故事,编故事。这是以问题驱动法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教师还可以贴合故事主题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动物王国的国王想要由你来通知大家开会的事情,你会怎样通知大家呢?”借助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课文的主题,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来获取更多知识。

(四)以小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知识储备都处于快速发展和积累期。良好的合作能力能够让小学生通过合作来交换思维,拓展认知。学生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因此,学生在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各有差异。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之间不仅可以实现思维的碰撞还能形成互帮互助的团结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中获得的成长。由此可知,小组合作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升语文学习的效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合理设计小组合作教学,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应当注重学生之间的合理分组,结合学生的差异,科学合理地组建自主学习小组,保障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科学有序开展,并借此降低学生之间合作协调的难度,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

以《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小组合作的任务,让各小组以简易图的形式来画出牛的内脏结构并说出其功能。在小组合作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分析和思考“牛有几个胃,它们在牛体内是怎样分布的,它们的功能各是什么”等。各小组成员可以将自己所知所想分享出来,然后共同交流讨论最后达成一致。这个过程既是学生们自主探究的过程,又不会因为个人力量有限而受困于某个环节。因此,小组合作教学既能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又能落实减负增效。

(五)以翻转课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双减”政策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以有限的课堂来提升课堂质量显然是有难度的。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才是落实“双减”政策的有效措施。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融合的产物,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一种新型教法。它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开启学生主动学习的新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实施运用翻转课堂时,应当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设置明确的目标,引导学生针对性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则需要合理利用现代教育工具,辅助学生参与到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以此来保障翻转课堂教学手段对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

以《纸的发明》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课前,教师可以将本堂课程的内容以知识点的形式录制成微课资源,引导学生结合微课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先自行思考,通过分析问题、查阅资料等方式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课堂上,教师不再针对这些内容进行逐一的讲解,而是提出学生共同存在或者大部分存在的问题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思考。通过师生合作来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翻转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传播知识的主体,而是以平等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索知识。翻转课堂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进而从根本上落实减负增效。

(六)以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法是建立在实践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主动获取认知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的最终落脚点便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用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更好地内化语文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地实现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教师要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组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亲身实践的平台,推进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值得注意的是,实践教学法的应用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个人经历,保障学生能对教师开展的实践学习活动产生共鸣,进而愿意主动参与到语文实践学习活动的知识应用环节,达到实践教学法强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目的。

以《肥皂泡》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中的作者通过描写吹肥皂泡的趣事歌颂了美好的童年。然而在当前各种商品五花八门的时代中,小学生们却对肥皂泡这种生活中的娱乐小技巧缺乏了解,小学生也难以感受作者笔下淳朴又美好的童年。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吹肥皂泡的实践活动,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按照课本中的方法来制作肥皂水,与学生一起吹肥皂泡。在这样的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吹肥皂泡的乐趣并深刻地理解作者对童年乐趣的怀念及向往之情。吹肥皂泡也会成为学生们的一项娱乐活动。实践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方法中实现深度学习。

(七)以项目教学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双减”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来精选合适的教学方法。项目式教学法可以将生硬的课堂内容以项目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分析项目、制订项目计划、落实项目解决方法等方式来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项目式教学法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其核心素养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项目式教学活动时,应当按照项目展示、项目分析、项目实施、项目总结的整体流程开展,确保学生为项目开展的主体,教师为引导者,以此来强化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科学高效地参与到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并借此来发挥项目式助力语文教学手段多元化的积极效能。因此,教师要通过项目教学法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以《赵州桥》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运用项目式教学法来组织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将本课的内容布置为“请从旅游行业的角度设计一份赵州桥的景点宣传画报”。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项目组,然后各项目组针对项目自主进行分析,制订科学合理的项目实施计划,分工合作实施项目并进行最终的项目评价。有利于小学生全面理解赵州桥的历史、建造用途、桥梁设计以及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宣传画报的项目实施,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够得到发展。因此,项目式教学法能够促进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推动“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

总而言之,“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体会“双减”的教育理念,深刻地认识到促进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推进“双减”政策落实中,教师要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积极推进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以及“双减”政策的落实。

猜你喜欢
多元化双减语文课堂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