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2023-04-05 03:17
考试周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语文

王 芳

鉴于语文学科的语言性、人文性,阅读属于学习过程中的输入。通过有效的阅读,学生可涉猎广泛的知识,将其积淀下来。尤其是“双减”政策的提出,减负提质已然成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主流趋势。但在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目标依然集中在学生的阅读成绩上,致使阅读课沦落为考试的“附属品”。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常常忽视阅读课堂的设计工作,经常是“以不变应万变”,以“机械灌输”作为主要阅读教学手段。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下,致使阅读教学低效化,学生阅读兴趣低下,难以满足“双减”下的阅读教学要求。鉴于此,唯有顺应“双减”政策下的阅读教学要求,积极调整和优化阅读课堂教学结构,还原学生的主人翁身份,才有助于学生在多样化的阅读学习中,完成阅读的高效学习。

一、 “双减”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要求

面对“双减”政策下的要求,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内涵,“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将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阅读教学应具备趣味性。内在兴趣是行为的源动力。在“双减”政策落地之后,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必须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点,使得学生在阅读兴趣的驱使下,产生积极主动的阅读学习行为。

第二,阅读教学应形象化。鉴于初中生认知思维发展特点,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立足于形象知识更加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现状,充分借助生活元素、信息技术等方式,使得学生在形象化、具体化的阅读学习中,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第三,阅读教学应具备层次化。为了实现阅读教学的“减负提质”,应摒除“一刀切”的模式,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化差异性,立足于班级中不同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精准把握其阅读需求,并由此设计教学方案,促使每一位学生均可在针对性的阅读学习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第四,阅读教学更加综合化。“双减”政策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持续与深化,与语文核心素养一脉相承。鉴于此,应关注其语文综合素养,将阅读学习打造成为一个通向语文核心素养的通道,旨在引领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 “双减”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以“双减”下的阅读教学作为基准,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展开深度剖析,发现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依然暴露出诸多问题,致使学生的阅读学习极为“低效化”,与“双减”下的阅读教学要求相差甚远。

第一,阅读教学目标与学科素养相背离。在影响阅读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中,阅读目标是第一位的,唯有在科学阅读目标的指引下,才能使语文阅读逐渐从低效走向高效。尤其在发展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语文阅读目标应与学科素养相对接。但在实践中发现,当前语文阅读目标依然存在极强的“功利性”,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成绩为终极目标,忽视了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时,当前教师在制订语文阅读目标时,常常以自身的教学经验作为出发点,忽视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区,致使阅读目标与学生的阅读需求不相符。

第二,阅读教学设计缺乏深度。科学的阅读教学设计、高效的阅读方案是保障阅读顺利开展的关键。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对新课程标准、学情把握不够全面、深刻,致使设计出来的阅读教学方案缺乏科学性。一方面,在阅读教学设计中,忽视了阅读资源的整合,使学生阅读面比较狭窄;同时,忽视了阅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整合,制约了阅读学习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设计的阅读问题浅显化,缺乏引导和启发价值,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第三,阅读教学手段单一化。面对“双减”政策下的阅读教学要求,唯有彻底转变“千篇一律”的阅读教学模式,才能使得学生在灵活多变的阅读学习中,感悟阅读的魅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但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哪一篇阅读材料,都是采用“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按照同一个流程、运用同一种手段开展阅读教学。在这种程式化的阅读教学中,初中的阅读课堂一直束缚在“低效化”的状态下,与“双减”下的要求相差甚远。

第四,阅读教学评价缺乏合理化。在调查中发现,当前阅读教学评价模式仍存在不科学、不合理性。一方面,当前语文阅读评价依然集中在考试评价中,以学生的阅读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弱化了学生在阅读中其他能力与素养的发展;另一方面,当前的阅读评价依然集中在教师评价学生的模式中,弱化了阅读评价在学生发展中的激励性价值。

三、 “双减”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策略

(一)加强“双减”政策研究,转变教学观念

“双减”政策下,增强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已经成为当前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鉴于此,教师是“双减”政策落实的有力推进者,唯有率先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才能科学地组织阅读教学方案。首先,应从“知识型”阅读教学转变为“能力型”阅读教学。“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教师在制订阅读教学目标和方案时,应转变“功利性”态度,立足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将语文阅读目标与语文核心素养相对接,借助综合性阅读目标的引导,逐渐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其次,从“机械灌输”到“少教多学”。面对“双减”政策下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教”与“学”之间的平衡,增加学生自主阅读的比例,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合作阅读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的技能,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等。最后,应树立全新的阅读教学观念。面对“双减”政策下的要求,在优化阅读教学时,要彻底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坚持灵活多样性的原则,结合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阅读教学模式。

(二)创新阅读教学手段,强化阅读教学效果

面对“双减”政策下的要求,唯有立足于具体的阅读教学需求,根据当前初中生的阅读现状,灵活开展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第一,连接生活,强化阅读效果。“双减”政策下,可立足于初中生当前的认知思维发展特点,结合其对具体化、形象化事物更感兴趣的现状,促进阅读文章与实际生活的有效连接,旨在借助熟悉的、具象化的事物,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并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使其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例如,在《春》阅读课堂中,为了带领学生走进文章的意境,感悟朱自清的内心情感等,就借助了生活化阅读教学模式,带领学生从教室走向大自然,身处大自然中,真切地感受春天的景象,体会万物生长的场面。如此,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即可轻松地理解文章内容,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体会作者在文章字里行间中表达出来的美好情感。另外,生活化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也极大地活跃了课堂的氛围,激发了学生久违的阅读兴趣。

第二,积极创设阅读情境。将教学情境与阅读学习结合到一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还能使学生快速沉浸到文章的意境中,完成深层次的阅读学习。例如,在《观沧海》阅读学习中,由于该文章属于诗歌类,作者运用精练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深远的意境,并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这就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难度,致使部分学生在阅读中,始终徘徊在诗歌的表层,无法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鉴于此,在优化阅读教学时,可创设阅读情境,为学生补充与曹操相关的资料,或者剪辑相关的视频,使得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与作者进行对话,感悟其内心世界,进而实现对文章的深度理解。

第三,问题驱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面对“双减”政策下的要求,在优化阅读教学时,还应始终如一贯彻“生本”教育理念,以阅读问题为核心,引领整个阅读学习活动的开展,并促使学生在问题引领阅读中,逐渐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和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例如,在《三峡》的阅读教学中,为了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教师结合阅读内容、初中生的认知思维发展水平等,坚持层递性的原则,为学生设计了以下问题:①本课紧紧围绕“三峡”进行了描写,作者在对其进行描写的时候,主要采用了哪种顺序?这些描写顺序具备什么优势?②作者在文章中对不同季节的三峡进行了描写,试着归纳不同季节的特征?③文章中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④对文章语言的特点进行归纳与总结。如此,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思考、交流与探究等方式,完成了对文本的深层次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能与方法。

(三)拓展阅读面,发展阅读创造力

“双减”政策下,为了真正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必须要对阅读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旨在借助广泛的阅读,强化初中生的阅读创造力。一方面,以现行语文教材上的课文为中心,对其进行拓展和延伸。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可结合阅读教学的主题,为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还可以在开展阅读课之前,为学生搜集与主题相契合的课外资料。例如,在《苏州园林》的阅读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说明文的习作特征、写作手法有深刻的感知,就以这一类的说明文为切入点,为学生搜集了《北京的园林》《故宫博物院》《埃菲尔铁塔》三篇文章,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阅读,以加深对说明文的理解。另一方面,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阅读眼界,还应关注学生的阅读深度。尤其是针对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文章、文言文等,学生在阅读学习时,唯有将文章与文章的历史背景知识整合到一起,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鉴于此,为了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满足“双减”政策下的阅读要求,要为学生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资料、历史故事等,分享给学生进行阅读。例如,在《出师表》的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形成深刻的理解,教师在阅读教学开展之前,为学生整理、补充了与文本相关的背景资料,并借助导学案的方式,将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展示出来,如: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大丞相;公元223年,刘备托孤,诸葛亮借助政治和经济举措,帮助蜀汉从夷陵之战的溃败中走出来;公元227年,准备再伐魏,战前为了开导刘禅,写下了《出师表》。如此一来,以文章背景知识切入,对阅读知识进行纵向拓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借助背景知识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有效解决了阅读低效化的问题。

(四)创新阅读模式,强化学生阅读综合素养

面对“双减”政策下的阅读教学要求,必须要指向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彻底转变传统单篇讲解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构建读写结合、群文阅读、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模式。

第一,构建群文阅读模式。群文阅读模式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而来,其典型的特征是突破了单篇阅读模式的束缚,借助“一篇带动多篇”的方式,围绕某一个阅读主题,将课内、课外等阅读资料进行了整合,使得学生在对多篇文章的补充阅读、对比阅读中,提升了自身的阅读素养。具体来说,在构建这一阅读模式时,应指向学科素养、具体的阅读内容,确定群文阅读主题,科学整合阅读材料。接着,指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建构、达成共识。例如,在《爱莲说》阅读教学中,教师以“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为主题,整合了《陋室铭》《石灰吟》《白杨礼赞》《病梅馆记》等阅读材料,使得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围绕“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展开交流与探究,强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第二,构建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阅读、写作教学都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下。这种教学模式,人为地割裂了阅读和写作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鉴于此,为了促进“双减”政策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落实,要积极构建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仿写、扩写、续写、改写等多样化的训练中,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在《背影》教学之后,教师就以文章内容切入,引导学生以“背影”为线索,从不同角度解读文章,分析文章的主旨。待到学生完成文章解读之后,教师就以“亲情”作为主题开展仿写训练,引导学生在仿写中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在《愚公移山》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就以文章内容出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文章进行续写。

第三,构建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双减”政策下,要有效落实阅读教学,教师必须要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单元为整体,开展主题式阅读,以便于学生在单元主题式阅读中提升阅读水平。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论语》这一单元阅读教学中,为了提升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借助了单元式阅读教学模式和信息化的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并为学生补充了与本单元阅读主题相契合的内容,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开展阅读学习;同时,在具体阅读中,又借助了多种阅读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阅读比赛中,掌握了一定阅读技巧,循序渐进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创新并优化阅读教学评价体系

面对“双减”政策下的要求,唯有秉承“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才能使得阅读评价与教学目标相契合,并充分发挥阅读评价的价值。一方面,实现教学标准评价更加多元化、客观化。“双减”政策下,阅读评价不能局限于考试评价形式,不能以阅读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而是指向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确定阅读教学评价维度,并进行细化、具体化,使其将学生的阅读情况全面、客观地反应出来。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在优化阅读教学评价时,还应坚持多元化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结合给出的评价标准,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中,对自己进行清晰地定位,明确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不足等。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落实,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双减”政策的研究,厘清“双减”下阅读教学走向,并顺应趋势,更新阅读教学观念,灵活选择情境、生活等多种阅读教学方式,以横向和纵向为视角拓展阅读的内容,以及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群文、读写结合等新型阅读教学模式,以全面提升初中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政策
政策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助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