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数据采集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下的课堂创新优化

2023-04-18 23:25曾妍
科学咨询 2023年24期
关键词:智能家居联网校企

曾妍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0213)

“物联网数据采集技术”课程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集群方向课中的必修课,是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依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要求,对接物联网现场施工与管理、物联网系统维护员和物联网系统测试员等相关职业资格和岗位能力需求。遵照“书证融通、训赛结合”的基本要求,结合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标准而设计课程,坚持落实国家教学标准,对接主流生产技术,注重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打造课程。在课程建设期间,共建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教材;推行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

一、教学整体设计

(一)教学内容:对标新职业,融通课赛证,构建真项目

依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国家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针对物联网系统售前工程师、售中工程师、售后工程师培养,对标“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新职业国家标准,融通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物联网技术应用大赛及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和应用1+X证书要求,课程以“为客户建设真实智能家居系统”为载体,将学习内容序化、组合为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智能家居系统实施、智能家居系统维护3个模块,培养物联网系统规划设计、工程实施、运行维护等领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二)学情分析:精研原动力,蓄势新动能,厘清真学情

课程开设于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二年级第一学期。以物联网2001班为例,通过成绩分析、问卷调研、核心能力及素养测评。

知识和技能基础:通过学习“物联网技术导论”等前置课程,熟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场景及系统架构,但不熟悉物联网项目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工程实施等任务的技术标准、操作规范。

认知和实践能力:对物联网职业岗位类型、工作任务等有一定认识,有从事物联网项目建设的愿望,但实战经验及商务技巧不足,质量、成本、契约意识不强。

学习特点:需要及时、持续的成就感驱动学习,乐于在泛在学习中获取碎片化知识、在实操中积累实践技能,缺少深研技术、精炼技能的耐心[1]。

(三)教学目标:认知新技术,锤炼新技能,培育高素养

围绕物联网售前工程师职业能力和素养培养主线,结合学情分析,坚持“同心唤需求、精心策方案、匠心做实施、放心交项目、暖心强服务”,引导学生实学实练实战,规划设计物联网解决方案、集成调测物联网样板系统、协调推进物联网商务工作,实现认识新技术、锤炼新技能、培育高素养的教学目标,突破智能家居方案设计重难点。

(四)教学策略:工程牵引,岗位驱动,成果导向,实战成才

坚持工程牵引,以“为客户定制智能家居系统”为载体开发学习模块,通过真项目、真环境、真设备、真操作,实学、实练、实战,引导学生德技并修、知行合一。坚持岗位驱动,根据售前工程师工作任务序化组合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沉浸式课堂中熟悉国家技术标准、行业企业规范;在实际作业中熟悉真实岗位、培养工程技能、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职业精神;在商业交付中提升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商务技能、实现价值认同。坚持成果导向,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在各任务实施后设计多个阶段性成果,引导学生在攻取成果中积极求知、增强自信。校企联动共建“实岗实境”课堂、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通过实战帮助学生实现职业能力和素养螺旋式提升。

二、教学实施过程

(一)教学组织:积极心理学助力改革,三环六阶打造“乐学课堂”

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倡导“育积极之人,更积极育人”。在教学设计上,通过创设真项目、构建真任务,力图增强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在教学实施上,坚持课前引学、课中实战、课后拓展“三环同构”,推动引学、试学、践学、展学、省学、延学“六阶促学”,持续点亮心灵、启迪思维、培养技能,提升职业能力和素养[2]。

1.课前“引学明任务”

教师利用学习通发布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自学和分析数据。学生通过国家物联网教学资源库及学校物联网虚拟仿真孪生平台完成预习任务,通过教学视频、微课等学习国家标准、行业规范,通过虚拟仿真孪生平台开展设备组网、场景设计等任务。

2.课中“实战提能力”

教师引入工程案例创设情境,客户现身课堂提出需求,学生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开展客户调研、实地考察等工作,实景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转换角色、分工协作,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开展方案设计、设备装调、商务沟通各环节,在真项目、真环境中完成真任务,实操提升学习热情。学生分组探究拓展任务,面向不同客户、家居场景、业务需求规划设计基于不同软硬件平台的方案,实现展客户、展场景、展需求、展平台,“四展”激发创新动力。学生完善设计方案、做好项目交付、完成汇报答辩,利用思维导图总结任务,实现知识技能的巩固、融合,省学促成成果积累。

3.课后“延学拓视野”

学生参加老师的创新工作室,在校企双导师团队带领下,走进物联网企业研技术、做方案、选设备、学标兵,面见智能家居客户谈项目、询需求、交方案、做工程,面向物联网大赛学知识、练技能、研策略、悟趋势,实现理论知识深化、专业技能强化、职业素养升华,促进。

(二)教学环境:校企联动“双师”育人,实岗实境打造“实战课堂”

与物联网智能家居企业合作,对标国家技术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根据企业售前工程师的工作任务及工作流程,以客户真实项目创建“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学习模块,规划需求调研、方案设计、设备选型、移动端入网、方案交付等8个学习任务,基于真项目推动实学、实练,打造实岗学习任务。

依托合作企业将现场引进课堂,融入物联网大赛和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和应用1+X证书要求,在校内打造300余平方米的智能家居系统展示区、方案设计区、硬件装调区、软件测试区、产品交付区,还原企业真实生产、经营、办公场景和氛围,基于真环境、真设备、真操作推动实战,打造实境学习场景[3]。

联合企业技术骨干组建校企双导师教学团队,合作研究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汇聚行业重点企业优秀工程案例开发课程标准、优质课程和教学资源。基于实岗学习任务和实境学习场景,校内“双师型”教师主导理实一体化教学,企业导师结合工程实际指导学生实练实战,双导师协同指导学生完成智能家居系统方案设计与交付,基于双导师、学生组、客户多元评价学习成果,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实战效果。

(三)课程素养:家国情怀融入真项目,五心四求打造“凝心课堂”

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凝心课堂”。将客户智能家居建设与城市智慧升级结合,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铭刻城市引进,增强家国情怀。将学生与售前工程师角色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秉持“同心唤需求、精心策方案、匠心做实施、放心交项目、暖心强服务”愿景帮助客户建好智能家居实现幸福生活梦。将物联网专业质量文化、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课堂,引导学生“求真、求精、求稳、求新”,全方位、系统化培养工匠精神,达成思政育人效果。

(四)综合评价:角色扮演贯穿全过程,多元评价打造“灵动课堂”

在实学、实练、实战过程中,学生分类扮演设计师、竞标人等角色,面向不同客户、不同场景、不同需求设计智能家居系统方案,在竞赛闯关、竞争性交付过程中营造对标氛围、实战氛围,持续增强了课堂参与度,提升了课堂创新性、高阶性、挑战度。评价环节,根据物联网售前工程师职业能力和素养培养要求,从理论运用、实践技能、职业素养、劳动观念4个维度,采用校内教师、企业导师、学习小组、客户等多元主体评价,基于数据平台等信息化手段采集学生数据信息。全过程多元化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目标的达成度,全方位考查学生实战应对能力,让学生在参与课堂、分组对标、质询思辩、服务客户中增强获得感。

三、改革成效

(一)学习动力:“乐学课堂”培养了积极之人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是技术感知与情感体验的结合,需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帮助客户解决需求。运用“工程牵引、岗位驱动、成果导向、实战成才”策略和积极心理学理论,打造“乐学课堂”,用“实岗实境”激发学生策源力、“三课六环”提升学生参与度、“积极心理”增强学生自信心,突出沉浸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了积极之人[4]。

(二)知识目标:“灵动课堂”培养了多知新人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是新标准、新技术、新规范的集成应用,需要学生切实掌握国家标准、行业规范。通过创设多元评价“灵动课堂”,校内教师导学基本知识,企业导师带入行业规范,客户现身讲述多样需求,学生互辩营造竞学氛围,全方位引导学生向老师学知识,向导师学经验,向客户学愿景,向同学学创意,角色扮演培养了多知新人。

(三)技能目标:“实战课堂”培养了技能之星

融通岗课赛证,校企联动打造“实战课堂”。实学实练锤炼了售前工程师的需求调研、方案设计、商务交付等必备技能;课程内容对接智能家居1+X证书标准,“课证融通”提升考证通过率达到89%;课程实施与技能大赛互补互融,学生参赛成绩稳步提升。

(四)职业素养:“凝心课堂”培养了未来赢家

创设职场环境、融入家国情怀,“四心四求”打造“凝心课堂”。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提高了对售前工程师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认知和职业前景的认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就业自信、创业自信、报国自信。

四、反思改进措施

(一)特色与创新

1.践行“积极心理学”,促进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针对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引入“积极心理学”,结合成果导向,一任务一成果,通过外界激励、成就达成、自我认知三个维度,激发学生自我学习意愿,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学有所至、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增强学生自信心,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可自我,实现知己悦己,助力其未来职业规划。师生共建和谐课堂,增强了乐教乐学的幸福感。

2.工程牵引、岗位驱动,实境实岗实战提升技能

校企双导师对接职业能力要求,融合“1+X”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和应用职业技能标准,以“智能家居系统设计”真实生产项目贯穿模块始终,围绕岗位生产流程设置工作任务,将课堂教学与真实工作场景相融合,学生借助真实项目,实境实岗实战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对装调技能从“知道-做到-做好-做精”的认知演变和能力迁移,同时实战注重成果产出和质量生成,强化了职业素养养成。

(二)不足与改进措施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和不足,计划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持续对接物联网新技术,实时完善学习资源。物联网智能家居作为一种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紧密对接行业发展,不断融入物联网新技术、新方法、新规范等。携手企业进一步优化开发更加丰富的活页式教材,持续保证教学内容迭代频、技术融入快、呈现形式新[5]。

第二,融合分析多平台数据,关注学生个体成长。目前,数据采集平台较多,平台数据融合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应进一步开发完善不同平台数据融合系统,增加数据的融合度,形成个人成长折线图和雷达图,全方位、全流程、数据化呈现学生成长轨迹和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智能家居联网校企
“身联网”等五则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抢占物联网
基于Zigbee的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关于智能家居真正需求的探讨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
智能家居更贴心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