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语文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探析

2023-04-18 23:25刘黎
科学咨询 2023年24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理念

刘黎

(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甘肃甘南 747000)

学生的思想影响学生的行为,学生还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思想观念和判断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就需要做好教学上的引导工作。如果学生的思想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只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才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教育的价值与作用,语文这门学科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汉语也是每一个中国人交流的方式,将课程思政和语文这门学科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教师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发挥育人功能,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一、课程思政理念分析

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是最近这几年才提出的,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传统教学理念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教学过程中面向所有学习者开展全过程育人活动,并结合所开展的全学科内容与思政课程内容相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都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有效向学生进行思想意识影响和引导,这样学生在无形中就会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到引导性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无论任何学科都需要开展全方位育人,实现全过程育人,向学生渗透思想政治理念。

课程思政的主要教学理念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会对学生的学习及人生产生很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在学校学习相关专业技能,还需要确保学生学习的质量,在学习的过程中无形对学生进行引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学生进行传递。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为构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承担自己应尽的一份义务,语文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和认识语文这门学科独有的特点与价值,找寻与思想政治有关的教学素材,有效落实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将教材中的相关素材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并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强化学生所学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正确看待身边的事物。

二、课程思政和语文教学融合的重要性

(一)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语文学习也会促进学生和他人进行交流。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和语文进行融合,能够有效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行为。在以往教学模式下,开展语文教学的方式和内容相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阻碍语文教学效果提升。在课程思政和语文教学融合的模式下开展语文教学,可以增加相关的实践活动,有效将理论知识通过具体化的实践活动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进行有效锻炼。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还能够有效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模式,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语文这门学科所包含的内容与知识有很多都和思政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开展语文教学时就可以结合这些内容进行拓展教学。深入挖掘思政素材背后的历史背景,以及该时代所处的社会环境等,有效帮助学生拓展语文知识视野。展现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要充分以语文教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和拓展,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并对中华传统文化及优良美德进行传承[1]。

(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国有很多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学习。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要将课程思政理念有效展现出来,结合相关思政素材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精神,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思政理念与语文教学融合还能够充分锻炼每一个学生的思维习惯,从多个角度对事物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学生更容易接受传统文化,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增强每一个学生的政治意识,学生还处于成长和学习的阶段,向他们展现课程思政理念及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培养每一个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为此才能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国家繁荣富强。

(三)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语文教材有很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具有鲜明的观点和思想理念,非常具有学习价值。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运用非常多的写作手法,展现中心思想和雄心壮志等。将课程思政理念和语文教学有效融合,能够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深入理解不同文章背后的深层次含义,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行为意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高也会起到促进性的作用,影响学生的学习及今后发展[2]。

三、课程思政和语文教学融合的优势

根据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开展语文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每一个学生对国语的理解和使用能力。语文这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展现了一定的工具性,所包含的内容也展现人文性。这也是语文这门学科所独有的特点,与此同时,课程教学的内容有很多素材都与思政有关。开展语文知识教学重点在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并使每一个学生的人文素养及职业素养有所提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内容开展语文知识教学,确保语文课程与专业相符。同时在进行语文教学中还需要用长远的眼光开展教育,确保每一个学生成为合格的人才为国家发展作出一份贡献。同时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与教学素材内容的优势,将语文教学内容与思政教学理念进行结合。教学方式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学方式变得多元化,提升教学效果[3]。

四、语文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

(一)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及对课程思政的认识

虽然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已经提出一段时间了,但在很多学校开展语文教学时,很多语文教师还没有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有效和语文课程相结合。教师课程随身理念的认识也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因此就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并加强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识。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理解和学习,为了提高教师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培训过程中需要设立奖惩机制,对表现比较好的教师进行鼓励,并给予相应奖励。对表现比较差的教师就需要进行批评,每一个教师都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价值与重要性。语文教师是在开展教学过程当中,由于自身思政素质不足,也会影响语文教学的开展,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要高度重视教师的思政素质,只有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关怀,才能够在教育中尽职尽责,对每一个学生做到言传身教。发挥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当中的价值与作用,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促进性的作用,也会增强每一个学生的思政素养。

(二)提高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我们国家有长江和黄河,还有高原和黑土,壮观的山川,在语文课文中很多文章都描述我国自然风光的美丽。还有很多文章讲述中华传统文化以及英雄事迹,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结合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与内容,设计思政渗透点。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史,在无形中向学生渗透思想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每一个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4]。

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沁园春·长沙》这一课时,展现国家领导人在诗词中对大好河山的描写,体会大自然的美丽以及祖国的辽阔,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辅助教学。以短片段形式向学生展现祖国的山河,学生了解每一个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和风俗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好。同时学生观看一些与民族英雄有关的电影等,然后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历史,并感受这些英雄身上独有的精神。从而引导学生也要向这些英雄学习无私奉献和大无畏等精神,他们深深体会这些英雄为国家、为人民可以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深深领会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告诫每一个学生,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无数个人民英雄无私奉献所换来的,我们要好好珍惜当下的和平时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形成强烈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为祖国的发展和建设奉献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学生深深体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三)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在学校进行文化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培育孩子的人文素养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人文素养是每一位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素养,它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道德,促进每一个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气质,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面对生活。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时需要通过日积月累来实现,通过日常学习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熏陶。结合语文教学知识以及相关文本,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吸取营养,提高审美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

例如,在教学《我的母亲》这一课时,从这篇文章的内容可以看出一个母亲的伟大,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奋不顾身,也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品德,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结合这个故事的重点内容进行思想教育,应当每一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感恩,感谢父母,通过实际行动回报父母。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起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例如在学校中组织学生开展植物种植活动,在植物种植过程中,学生进行很多工作,通过实践活动,每一个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很多学生经常会浪费粮食,不懂得珍惜粮食。很多学生对种田了解和接触非常少,但学生的爸爸或者爷爷奶奶对种田了解就会非常多,大部分人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因此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劳动的辛苦与父母不容易。每一个学生都怀揣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和学习,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认知完善。

(四)结合传统文化开展教学

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充分将传统文化与语文知识相结合,向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实现学生的全过程教学。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词,这些古诗词也蕴含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朗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开展诗词朗诵、传统文化分享活动等,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认识传统文化。在向学生展现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短片及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现,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又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将思政元素有效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并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小组内对不同的传统文化进行探讨,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也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和学习,学生在小组中感受合作式学习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体验。结合不同的传统文化内容培养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学生认识到爱岗敬业、尊老爱幼、诚信互助等中华美德的价值与作用。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全面理解和学习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利用空余时间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有效结合语文这门学科独有的特点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相融合,开展教学,发挥其价值与作用。深入对语文教材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及成长的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教学。以往教学方式存在着一些不足,要进行适当改变,增强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体验和参与度,学生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语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适当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人文素养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理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