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品质

2023-04-19 16:24王超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
体育风尚 2023年23期
关键词:意志品质意志力体育老师

王超 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

意志力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心理现象,是为达成特定的目的有效支配人的思维、行动等,从而有效克服困难。意志力品质在人的一生发展当中有着极强的能动作用,是一种能够让人终身受益的品质,而高中生正处在形成个人品质的关键阶段,可塑性强,在体育学习当中常常因为欠缺意志力而无法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对此,高中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课程方案的合理调整,关注学生意志力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在面对各种难题时,能够凭借坚强的意志力勇敢克服,提高身心成熟度,推动自身全面发展。

1.意志力品质概述

意志力品质是结合某种目的动机,有效支配人的思维、行动、身体的克服困难挑战,从而顺利达成预期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力品质的主要特征包括:

一是自觉性。自觉性是说,良好的意志力品质会让人在遇到事情时不会出现盲目附和以及动摇的情况,始终能够坚定正确的思想观念,有坚强的信念,有良好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二是自制力。具备意志力品质的人可以有效把控自身行动,注重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在应行动时能够勇敢执行决定,坚决顽强克服所有困难,从而达成预期目标。

三是坚持性。坚持性是说遇到事情可以保持精神状态饱满,充沛精力,能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投入奋斗。

四是坚强性。遇到困难和挑战,勇敢顽强,不畏惧艰难困苦,有勇气面对并且克服困难。

五是果断性。遇事做到当机立断,没有丝毫犹豫和怀疑。如今学生大部分属于独生子女,得到家庭的重点保护,不注重对他们的意志力品质进行培养,导致他们怕苦怕累,面对问题和困难不能有效解决。

体育教育改革以及现代人才培养给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体育教学中培育学生意志力品质也开始备受关注,假如在体育教学当中忽视学生意志力品质培养这一要点的话,不仅会给教学质量带来影响,还会限制学生未来能力的综合发展。对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意志力品质的培养,充分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也为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并成长为合格人才创造良好条件,体现出体育学科的独特育人功能。

2.高中体育教学意义价值

高中里的体育教学是其对学生教学里重要的部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运动的兴趣激发,还能帮助学生有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促进学生坚韧和勇敢的意志与品质的养成。对于目前高中体育的教师,其始终有着帮助学生养成意志力的责任,这也是体育老师所需进行关注的方面。处于高中时期学生有着较强的学习与吸收能力,学生在体育课里对其意志力培养也会效果更好,体育老师需运用好此优势。在体育的课程里老师能够制作不同任务与目标,对于其教学的方法要恰当,使班里学生均可以将其能力进行展示,帮助学生本身信息的树立,促进学生其意志力的锻炼。同时学生进行高中的体育受教时,学生其意志力得到培养这对于其身体的健康也很重要,可以帮助学生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在当前很多高中生在为高考奋斗学习同时,忽视了对于体育的重视,较少学生真正去坚持进行锻炼,体育课的被重视度也较低。但体育的教学针对学生的意志力养成是非常重要,体育老师需要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进行不断地探索,并将其当作高中的体育教学里的关键部分。体育教学在帮助学生身体的素质得到增强同时,还帮助了学生心理的素质培养,老师展开体育的教学时,需重视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凭借去带领学生参加到多种体育比赛和运动里来帮助学生心理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的增强[1],帮助学生社会的责任心养成。同时体育的教学还能够助推学生培养健康审美的观念和审美的能力,老师能够凭借科学体育地锻炼来助推学生优美体型的养成,促进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和认知,促进身姿养成,形成正确审美的观念。

3.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品质的有效方法

3.1 确定合理目标,培养意志力

在对高中生进行意志力培养的过程中,确定学习目标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在建立确切且具备指导价值的学习目标之后,高中生会对体育课程有更加科学的认知,注意结合预先设定的锻炼目标,投入体育锻炼活动,在达成目标当中收获成就感,建立信心为意志力养成打下基础。如今不少学生没有正确认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一门副科,态度消极,导致体育课程实施难度极大。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调整教学指导方案,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课程,并要求学生针对体育锻炼制定合理的目标,给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消除学生的消极态度。在目标的确定方面,教师首先需要根据体育教材大纲要求给学生确立整体目标,然后让学生依据整体目标确定出自己要逐步达成的锻炼目标,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有努力改进的方向,使得学生能够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增长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培养强大的意志力。目标的确定切忌过于遥远和目标过低,否则会失去目标制定的价值。

在高中的体育教学里针对学生锻炼其意志力方面,体育老师应去把目标制定明确,所以在老师教学的行为里依据教学的目标来展开对应实施与设计。锻炼意志力因为在具体教学里其有着不同动机,会使不同学生有着不同需求。所以在现实教学里,老师需针对不同训练的科目展开锻炼前地讲解,对于不同学生凭借展开准备较多阶段性地目标,慢慢地来助推其教学,帮助学生来完成对于科目地学习。同时在学生受教时,老师应对学生有着有效地保护,规避学生在上课里受伤,让学生处于简单地练习里培养其信心,锻炼其意志力。

3.2 加强心理指导,锻炼意志力

高中生处在一个青春期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存在着矛盾心理,主要体现在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幼稚性和自觉性的矛盾。在体育教学当中,如果不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这样的心理障碍,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导致学生滋生惰性,不能够克服困难和迎面挑战。所以高中体育教师要激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对学生严格要求并运用督促和善意批评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面对困难时,有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提示自己“别人可以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尤其是在面对缺少耐力和意志力的学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清惰性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意志力在促进个人学习和未来成功当中的重要意义,从而激起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例如,在教学长跑时,由于长跑运动是一个考验耐力的运动项目,需要学生积极面对并解决长跑活动当中的困难和阻碍,很多学生会因为出现心理障碍,而不能够坚持完成锻炼任务。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增长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用激励的话语以及陪学生共同跑向终点的行为带给学生更大的鼓舞。

教师应重视在体育的课堂里把学生意志与品质的培养融入其中,同时老师需要认识到体育课堂里学生不只是简单地得到一个身心的放松,重要的是助推学生完成提高其意志品质。因此,老师在学期里首节体育课里便需将学习的目标明确告诉给学生,便于对于学生培养意志与品质。比如老师在体育课里展开部分体育比赛时,一些学生会积极尝试,也会有部分学生由于畏惧而不敢尝试情况,担心丢面子等等。如体育老师未发现此些问题并采取行动,则会致使部分学生针对体育课兴趣的降低。

3.3 组织实践活动,发展意志力

对学生进行意志力品质的培养,必须要通过一系列的体育实践活动这一重要途径来完成。为了增强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水平,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要求,组织各种各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在这些活动当中巧妙渗透意志力品质培养的内容,提高体育锻炼的实效性。尤其是在面对难度相对较大的体育项目时,教师要给学生安排能够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体育实践活动[2],在保证训练效果的同时,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意志力培养。例如,在教学篮球时,为了引导学生掌握三步上篮的技巧和方法,教师可以先为学生示范,然后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视频,展示篮球体育赛事当中三步上篮的视频,展示学生喜爱的球星,借助这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之后为了在体育活动当中提高学生的技巧掌握水平,同时增强学生的意志力,教师可以安排小组篮球比赛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竞争欲,并让他们在比赛活动当中通过面对和克服困难强化意志力的发展。同时学生在竞赛当中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长处再提高意志力,品质方面更加自觉。

教师能够凭借体育活动来促进学生增强其意志品质,从体育的课堂里其构成来说,其包括室外与室内的授课,同时室外授课是较多的。在室外授课的过程里,各种体育的活动占主要地位,凭借组织体育的活动,使学生增强身体的素质同时,还可以将其精神品质进行强化。凭借高中的体育老师带领学生展开多项活动,促进学生耐心锻炼,使学生在掌握体育动作与技术基础上锻炼身心,学生能够在揣摩过程里保持充分耐心。

3.4 渗透挫折教育,磨练意志力

受到外部环境与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高中生的心理素质相对较低,存在着心理脆弱的情况面,对学习当中的困难和挑战常常不能够有效应对,遇到一些困难很容易失去勇气和信心,过低的估计自己不认可自己的能力,最终导致学生的素质发展受到不良影响。这和学生欠缺意志力,品质以及抗挫折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挫折教育的渗透达到目的。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当中,设置有难度的体育项目和运动任务,通过设计困难的方式让学生面对不同的挫折,同时观察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的状态与反应,以便发现学生在抗挫折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便于教师因材施教,个性指导,通过持久性训练提高学生的意志力。

组织体育的竞技比赛来促进学生养成意志品质,竞技比赛要求了参与的学生需对其进行专注投入,便于好成绩的取得。对于高中生往往重视其个人荣誉,这也利于体育老师组织学生加入经济。凭借竞技比赛组织与安排,让学生增强其集体的荣誉感,使学生在尽心尽力加入到比赛时,为其意志力培养提供良好时机。同时学生在比赛失利后也会去思考一些其问题,促进其对于以后锻炼的规划,帮助其意志力培养。

3.5 结合组织教法,培养意志力

在课堂里选取科学、合理的组织教法不仅是教师其教学的能力体现,也是针对学生展开教育有效地方法。老师需善于去将学生行为与意志、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进行结合,运用课堂里组织教法里多环节对学生展开教育。比如凭借练习队形队列,锻炼学生组织的纪律性,凭借保护运动器材与体育场地,促进学生培养热爱劳动意识。同时凭借发挥积极体育分子功能,锻炼学生独立地工作与互相协作能力。体育老师进行组织教法时,[3]应合理运用竞赛特点,在教学里使用动作竞赛的项目,对学生展开永不言败、克服困难和互助团结意志品质的教育。教师能够对学生制作部分障碍与难度,设置规定时间,低于部分存在忘乎所以、无理傲慢与犯规粗野意识的学生进行判罚和制约,运用运动竞赛里规则与制约的条件,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

同时教师在其教学的过程里表现的新颖方法、正确讲解和自然教态及治学的态度,均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地意志品质。体育老师在教学里可以正确地使用语言的艺术,来帮助学生积极性的提高,要认识到学生的意志品质养成是一个过程,其教育实践是长期地过程[4],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时需注重课外与课内的结合,在课程里有措施、有目的与有计划地增强针对学生其意志品质的养成,带领与教育学生能够在课外也能自觉磨练意志,帮助学生能够有良好地习惯养成,助推意志力的培养。

4.结语

综上所述,意志力品质是人心理品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当代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把高中生培养成具备强大竞争力,同时能够有效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就要关注学生意志力品质的培养,在身体以及心理层面对学生进行意志力的磨练,这将会给学生未来的学习成长带来极大的助益。在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因为欠缺良好的意志力,而不能够顺利完成各项锻炼任务,因此导致学生出现抗挫折能力不足的问题,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此体育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路,把培养学生意志力品质贯穿到体育教学的不同环节,在激励学生主动投入体育锻炼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意志力素养。

猜你喜欢
意志品质意志力体育老师
有限的意志力
我们的体育老师
Willpower 意志力
体育老师生病了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探究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渗透幼儿意志力的培养
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体育老师教你语文
体育老师教数学需从长计议
不同运动水平男子冰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