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体能、强健体魄
——谈小学体育体能训练教学策略

2023-04-19 16:24冯志林嘉峪关市迎宾路小学
体育风尚 2023年23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冯志林 嘉峪关市迎宾路小学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黄金时期。良好的身体素质也能够帮助学生应对学习当中的压力,能够更好的去完成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安排强度适中,适合他们的体能训练,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教师还需要改革教学模式,增加体能训练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不断练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一、小学体育教学体能训练的现状

从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来看,虽然基本的体育教学目标能够达成。学生在体育课上也都能够参与基本的体育训练,有一定的增强体质的效果。但是,很多学生往往只在体育课堂上去进行体育训练在课堂之外,学生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一定的趣味性。而且很多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不够强,并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好处,因此,他们体育锻炼的兴趣不够浓厚。而且,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还比较陈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不起兴趣。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让学生进行机械的体育动作练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跑步或进行原地自由活动。这种体育运动项目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这种表层性的体育锻炼很难达到体能训练的效果。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同时,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虽然体育课大部分是在室外来展开,但是部分教师所设置的户外体育活动项目要么太过于困难,很多学生都不能够完成,要么太过于简单,学生在完成这些体育项目的时候往往采用敷衍的态度。这就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了兴趣,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很难得到真正的提升。当前,很多小学的体育教育设施还比较滞后,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也不利于体能训练运动的开展。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说,要想为学生设置丰富多样,具有趣味性的体能训练内容,需要借助一定的设备支持。而当前的很多小学教育设备比较频繁,导致很多体能训练项目无法真正的开展。同时,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能训练教学的过程中,自身的教育理念比较滞后忽视了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事实上,体能训练能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如果只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忽视了精神层次的培养,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也是不利的。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注意事项

(一)强化学生运动兴趣和经验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进行基本的体育锻炼,一定要关注到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围绕学生的兴趣来展开体育教学,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能够为学生后续的体能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疲惫,坚持不下去的问题。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指导,当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完成了一定量的体能训练的时候,他们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这也能够使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当前的很多小学体能训练的动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在参与这类体能训练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挫败感。例如,很多学生非常害怕蛙跳训练。觉得这一体能训练动作强度比较大。在参与这类体能训练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畏惧感,因此,教师就需要加强对学生指导,同时观察学生在体能训练过程中的反应和变化,要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调整体能训练动作,增加潜能训练动作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把不同的体能训练穿插起来进行组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增加或减少体能训练的次数,让学生能够投入到体能训练当中进行体育锻炼。

(二)注重关键期的体能训练培养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和关键时期。教师在进行体能训练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关键期,要能够结合小学低段,中段,高段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来为他们设置一合他们的体能训练模式,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参与体能训练过程中的想法并查阅大量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手段和策略,加强对学生身体体能方面的评价和监控。调整学生的体能训练内容,确保其适合学生的身心变化特点,能够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能。

(三)加强体能训练中安全因素的监控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够强,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薄弱,很多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很难独立地完成一些体能训练任务,尤其是一些体能训练强度比较大的运动项目。这导致学生的体育锻炼频率和强度都不达标,因此,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来调整训练内容。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能够用规范的动作去进行锻炼。在参与体能训练之前,还要带着学生一起做一些热身动作,避免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拉伤,扭伤等运动损伤问题。此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运动前的安全检查,包括学生的服装是否得体,精神面貌如何,体育器材是否达标。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做好运动前的安全准备。这样才能够确保他们在参与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能够表现的更好。

(四)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具有极强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能训练过程中。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个性化的体能训练指导,例如,针对小学低段的学生,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训练往往会让他们失去体育锻炼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特点,给他们增加一些游戏化比较强的体能训练任务,把游戏和体能训练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参与到体能训练当中。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体育训练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对应的体能训练任务。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挑战高一层次的体能训练任务,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我。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质差异性,为他们设置不同类型的体能训练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参与体能的训练的过程中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在进行一些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教学的时候,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可以对那些身体素质比较薄弱的学生适当的降低要求或减少运动的频率,通过个性化的指导,有效提高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体能训练的效果。

三、小学体育教学体能训练的指导策略

(一)反复训练法

体能训练的目的是让小学生加强身体锻炼,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因此,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重复训练法来让学生完成的强度的体能训练。这是由于小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重复的运动,会让小学生产生疲惫感。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安排丰富的训练内容,同时使训练内容变得更加科学化简单化。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体能训练之后,改变不同的动作形式,能够对体能训练有新的认识。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完成相对复杂的训练运动。通过对复杂的训练动作的完成,小学生能够在重复练习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二)启发式教学

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当学生掌握了基本体能训练动作的时候,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体能训练全过程当中。学生会去思考自己的动作是否标准,体能训练的效果如何,这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体能训练当中,对于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例如,在学习“跪撑爬行”这一体能训练动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开始体能训练之前先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然后模仿教师的动作,先进行自由练习。最后再跟着教师的口令和教师一起进行动作训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观察学生的表现。通过对学生的有效指导,选择出几位动作标准的学生,让他们带领着其他学生一起进行训练。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体能训练的参与感,让他们在训练之前能够掌握体能训练的基本动作。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参与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达到标准。大部分的小学生都非常喜欢模仿他人的动作,尤其是老师的动作。不管是体能训练的项目还是其他的行为举止。小学生都会刻意的去进行模仿。因此,在体能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要能够从教学中的细节入手。这也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动作示范和日常教学过程中,都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当学生在体能训练动作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要耐心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从多个角度进行动作的示范,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启动训练动作存在问题的地方,能够及时的纠正错误,掌握体能训练的好方法。

(三)采用分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专项训练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体能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来给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指导。例如,在耐力跑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然。然后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去完成不同的耐力训练。例如,教师可以让那些身体素质比较好,耐力比较强的学生去完成千米跑步的训练,而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薄弱,耐力不够强的学生来说,可以适当的降低要求,让他们完成400米的跑步训练即可。此外,教师还需要采用专项训练来强化学生的体育训练意识。通过专项训练,可以在短时间内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

(四)融入体育游戏,让学生体会体育运动的乐趣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融入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体能游戏。游戏的学习形式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而且游戏也比较符合小学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欢具有趣味性的事物,在参与各类体育游戏的时候,学生往往表现的更加活跃。而且学生也能够从各类体育游戏当中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能训练,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体能训练与体育游戏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参与到体能训练当中,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乐,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体能训练游戏“踩影子游戏”,让学生在玩彩影子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快速跑步的技巧。教师可以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两两一组,一个学生在前面跑,另一个学生在后面追。负责追的学生需要踩到对方的影子,如果成功踩到影子,则交换位置再次进行游戏,累计获胜次数多的学生获胜。通过对活动区域的划分,让学生在跑的过程中能够在规定的区域跑,同时还要注意安全,不能够撞到其他学生,否则视为无效。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既能够得到体能的训练,同时也能够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再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动物圆周跑大比拼”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跑,跳等动作技能的结合,去参与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考察学生的反应能力,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一些节奏感比较强的背景音乐来创设轻松愉悦的体能训练氛围,还可以通过一些道具的准备,例如动物角色的头饰,手环等物品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体能训练,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体育训练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强化学生的体能训练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自己发展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训练方式的组合来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教学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具有趣味性的体能训练氛围,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体质,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