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实践

2023-04-19 16:24朱哲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体育风尚 2023年23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体育教师

朱哲人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如何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体育课程作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实践存在很多问题,甚至一些学校的体育课程的设置、教学场地设施、师资队伍等都存在不足,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参与兴趣不足等问题,给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实践等都带来影响。本文将主要探讨基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实践路径,旨在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实践的要求

(一)重视学生技能的掌握、体育知识结构的建设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应该注重学生技能的掌握,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和竞技水平,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注重技能练习和技能测试,帮助学生掌握各种体育项目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平;还应该注重学生体育知识结构的建设,包括体育科学、体育规则、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体育知识结构,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身体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1]。

(二)重视学生正确体育观念的养成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应该注重学生正确体育观念的养成,通过教学实践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健康第一、团队合作、公平竞争等正确的体育观念,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育心态和积极向上的体育行为;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通过教学实践和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不服输等体育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技水平,强调学生的安全意识,并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习惯的养成。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实践现状

(一)课程的设置、教学场地设施等存在问题

根据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传统的体育项目,如跑步、跳绳、篮球、足球等,缺乏针对性,这使得学生在体育课上不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和训练,从而难以达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目的,尤其是面对枯燥、单一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参与兴趣的不足;还有一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只讲解和演示体育项目的技术要领,但缺乏实际操作环节,或者只是简单地讲解体育项目的技术要领,但缺乏对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关注,这使得学生无法真正掌握体育项目的技术要领,难以在实践中应用。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因对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视不足、资金支持不足,体育场地、设置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育锻炼需求,甚至因设置的陈旧老化等,无法正常使用,也影响着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

(二)学生本身日常生活方式不健康、课业压力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便利设施的配备等,给学生的生活提出了较大的便利,学生利用外卖、共享电车、网络购物等的频率逐渐增加,甚至一些学生不再需要出门即可完成日常生活,出现生活不规律等问题,由于生活方式不规律,部分学生的饮食不均衡,吃垃圾食品和喝碳酸饮料的情况比较普遍,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再加上社会竞争环境压力加大、就业压力加大,很多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体育运动,导致身体长期缺乏锻炼,健康状况下降,甚至由于课业压力大,部分学生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身体健康状况。

(三)体育师资力量存在不足

虽然在全面体育、终身体育等理念的深入下,我国逐渐提升了对体育课程的重视,但很多高职院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仍旧存在不足,尤其是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师资力量存在不足。比如体育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单纯的进行体育技能的教学、锻炼,导致学生大多只能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无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出现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存在不足;或者虽然体育教师属于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但却缺乏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只能为了完成学生期末考试的要求,进行基本的体育教学,也反应出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教学能力的不足;甚至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是由其他学科教师担任,导致体育教学经验、教学能力等都存在不足,影响教学实践质量。

(四)教学评价不合理

受到传统职业教育理念等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更加重视学生职业技能教学、就业率提升等,对学生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视不足,在进行教学评价下,只注重学生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体育兴趣等方面,导致评价不全面,而且并未建立统一的教学评价标准,不同教师评价标准不一,导致评价结果不公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体育教学的基本技能、体育项目的考试成绩等,忽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体育参与兴趣等的评价,只采用定量评价方式,无法充分反映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综合能力,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而评价机制的不合理也影响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的教学主动性。

三、基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实践路径

(一)提升对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视,完善课程设置、教学场地设施

高职院校要积极顺应国家全民体育、终身体育等理念的要求,提升对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视,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并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并根据学生的体质状况和健康需求,设置符合学生身体素质和兴趣的体育课程,如篮球、足球、跑步、瑜伽等,可以增加瑜伽、健身、拳击、攀岩等项目,让学生体验更多的运动方式,并适当增加体育课程的课时,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还要分析学生的性别、身体素质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设置符合学生身体素质和兴趣的体育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体育锻炼活动。体育场地、设施作为保证体育课程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学校应该建设符合体育教学需求的教学场地和设施,如运动场、体育馆、健身房等,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条件和环境,并配备完善的体育锻炼器材、设施,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要[2]。

(二)创新教学方式、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学校除了可以引入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如健身操、舞蹈、击剑、柔道等,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参与机会,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热情外,还要积极利用多元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改变传统不良的生活习惯。体育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如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充分参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动手能力,比如体育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运动员、教练、裁判等角色,让他们体验到不同角色的感受和责任,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对体育的热爱和理解;或者设计一些有趣的互动竞赛,如比赛游戏、体育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自己开展趣味性的体育比赛、活动等,丰富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时间,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学校可以引入新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智能体育器材等,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体验到前沿的科技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

(三)加强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专业化的体育教师,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可以开展教师培训、交流会议等活动,引进优秀教师,建立教学团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教师提供职业发展支持,如资金、时间和机会等方面的支持,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优化体育课程设置,配备教学不同体育活动类型的体育教师,包括游泳、健美操、瑜伽、拳击等,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还要注重体育教育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加强课程研究、课程评估等活动,不断完善体育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该注重体育文化的建设,弘扬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道德。可以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比赛展示等活动,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并鼓励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到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中,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四)建立完善的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对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教学积极性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改变传统期末考核成绩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评价指标应该全面客观,包括学生体质、技能、知识、态度等多个方面,评价指标应该与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相对应,对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态度、体育规则等知识的掌握、体育技能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并建立起定期评价考核机制,比如按月、按半学期的期限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可以用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建议;体育课程教学评价还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包括课堂测试、期末考试、实践表现、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建立学生档案和教师档案,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体质测试结果、技能水平、学习表现等,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成果、教学评价等,为后续的体育课程教学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4]。

四、结语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是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虽然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不断的探讨、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公众认识到体育锻炼对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作用,并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实践应该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全面提升,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为此,高职院校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机制等,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为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培养更多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体育教师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