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中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预防与康复研究

2023-04-19 16:24李春辉三峡大学周游通讯作者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骨科三峡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宜昌市运动损伤与修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体育风尚 2023年23期
关键词:踝关节韧带运动员

李春辉 三峡大学 周游(通讯作者)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骨科 三峡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 宜昌市运动损伤与修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关键字:体育运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预防;康复

在体育运动中,踝关节韧带损伤是较为常见的损伤,其中内翻扭伤导致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约占踝关节损伤的85%[1],常见于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2]。

以篮球为例,篮球运动竞赛作为一种同场次多面向的具有对抗性和综合竞技型的综合运动竞赛项目,攻防互相转化运动节奏快,身体所能进行对抗的运动强度大,在平时的训练或者比赛当中发生运动损伤是在所难免的。篮球运动中的大部分技术动作都会直接牵扯到人体踝关节,因此踝关节也是极易导致人体发生运动损伤的重要关节。踝关节主要是作为连接脚部和小腿的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以及距骨两部分构成,它们是身体中各部位都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作用的关节,诸如下肢下蹲时踝关节就会发生屈曲,跳跃时踝关节需要背伸。而篮球运动需要进行大量跳跃、半蹲、急停、变向等动作,导致踝关节损伤的概率较大[3]。

部分运动员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后未及时寻求治疗,或者多以中医治疗为主,疗法单一,不利于损伤恢复。因此应该前置预防措施,增强科学运动意识,减少运动中损伤次数,并施以针对性康复手段帮助运动员恢复健康。

一、核心概念解读

(一)踝关节结构与功能

踝关节位于髋关节、膝关节的远端,是人体下肢三大重要关节之一,也被称为距上关节或距骨小腿关节[4],是人体负担重量最大的关节。踝关节主要是由骨和周围韧带组织组成,其中腓骨、外踝关节面、胫骨内踝关节下关节面联合构成巨滑车关节头,距骨体前宽后窄,外踝与内踝相比多0.5cm 左右,其稳定性也是由骨与辅助结构共同支撑的。该关节主要辅助结构为周围韧带组织,功能为足背屈和趾屈,同时踝关节韧带构成是关节稳定的重要因素。踝关节结构与功能复杂,一旦出现损伤,往往伴随连带性组织挫伤,影响副韧带结构稳定性,是人体最容易受伤的关节之一,因此如何预防踝关节受伤并促进生物力学功能恢复,一直广受关注。

(二)踝关节运动损伤

踝关节损伤约占所有运动损伤发生率的30%左右[5]。踝关节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种:急性与慢性踝关节损伤。急性损伤一般指踝关节在短时间内受到无法承受的外力而导致踝关节发生直接或者间接的损伤甚至骨折。慢性踝关节损伤主要是由于踝关节出现急性损伤后未及时治疗导致形成陈旧性损伤,亦或是由于运动负荷过大,造成踝关节的劳损。严重者导致踝关节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关节骨与韧带结构受损,主要分为旋前外展型骨折、旋后内收型骨折、旋前外旋型骨折、旋后外旋型骨折,运动员可能呈现骨折线倾向垂直、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等症状。

二、踝关节损伤致伤原因

(一)专项身体素质差

部分运动员身体素质差,动作僵硬,柔韧性差,身体不灵敏,尤其是下肢力量不足,再加之,在运动技能训练中,部分运动员对核心技术概念理解不深刻,因此在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和分化阶段,动作应用错误,技术掌握不稳定,甚至在运动中出现多余动作,直接导致踝关节损伤,甚至骨折。此外,下肢肌肉力量不足等因素也极易引发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二)热身准备活动不充分

出现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原因,多是由于大多数运动员在进行热身时,对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且思想不够重视,在肌肉没有被完全激活的状态下就立即进行训练和比赛,因而造成踝关节损伤。部分运动员准备活动不充分,不能在运动之前调整自身运动状态,难以实施髋关节、踝关节、膝关节、大腿内侧、小腿等部位的热身运动,因此在完成剧烈性、高难度动作时,踝关节风险系数增加。

(三)运动强度过大

踝关节在放松状态下,脚趾轻微向地面内侧内翻,在走、跑、跳等摆动动作中,这一姿势是踝关节最佳平衡位置,即:中性姿势,但是随着运动员运动强度的逐渐加大,这一平衡状态被打破,踝部受损风险增加,人体对关节姿势控制能力下降。

(四)防范意识不足

部分运动员防范意识差,尤其在踝关节轻度受损肿胀时,短时间内可以得到缓解,进而疼痛感降低,因此忽视对踝关节保护和重视,长此以往,踝关节在第一次受损后,结构功能不能适应功能型训练强度,进而反复损伤的发生率提升。后续运动在完成支撑、跳跃、快速跑、翻转等动作时,踝关节部位冲击力和压力要超出平常值,加重关节负担,极易造成踝关节损伤。其次,部分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出现技术动作错误,或者不能及时根据受损情况进行及时性、针对性治疗,忽视对自身踝关节损伤的保护,缺乏防范意识,致使受损次数又一次增加。

三、运动致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预防措施

(一)踝关节周围力量训练+本体感觉训练

可以通过做一些踝关节的抗阻运动,比如负重站立提踵、弹力带抗阻内外翻、单腿侧向跳跃等练习,用来促进和提升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将弹力带套在外侧逐步做外翻运动,并给予适当张力,通过该种方法训练肌力,每组训练2 分钟;运动员适当发力做勾脚尖运动,每组训练约2 分钟;之后单脚站立,在没有其他辅助工具前提下,做提脚跟运动,锻炼小腿三头肌肌力,练习每次做2 组,每组做20次,每次约90 秒;运动员单脚闭眼站立,在闭眼的状态下维持30 秒,每次训练2 组即可,进行左右脚交替训练;也可利用平衡盘等工具开展单脚站立训练,左右脚均能完成算1 组,每次训练2 组即可,每组时长30 秒,以上需均在闭眼状态下进行。

(二)重视赛前热身,做好赛后放松,增强安全意识

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必须具备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重视热身运动,在训练或比赛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热身准备活动,使机体达到运动状态,充分的热身活动能够有效地预防踝关节的损伤。同时,要在思想上重视运动损伤的严重性,在平时的运动训练中应尽量避免出现不规范、不合理的动作。在日常训练以及正式比赛前均需佩戴专业的运动护具如;护踝、护腕、护膝等。

赛前热身固然重要,运动结束后的放松活动也不可缺失。作为运动员,应该重视运动训练后的放松,可在训练结束后找到同伴,互相帮助进行韧带的拉伸,一方面使得训练后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良好的柔韧性既能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做出技术动作,又能降低运动员在场上对抗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

四、运动致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康复治疗措施

急性扭伤导致的Ⅰ、Ⅱ级损伤一般采取非手术治疗,早期结合RICE、POLICE 原则进行功能锻炼,以此更好地恢复到受损前状态。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一)正确应用RICE、POLICE 原则

在踝关节损伤急性期,Ⅰ级与Ⅱ级损伤应首先考虑非手术治疗手段。损伤后应立即采取RICE 即休息(Rest)、冰敷(Ice)、挤压(Compression)和抬高患肢(Elevation),然后短时间制动患肢,用绷带、支架或石膏等控制疼痛和肿胀,合理利用POLICE 原则,在患者得到必要休息之后,应逐步加大锻炼力度,休息时间尽可能短,以免保护措施、冰敷、抬高等方法加重关节组织生物力学的负性改变。

(二)一般康复训练

在治疗或手术后一周内,可根据运动员具体情况,进行适应性康复训练,使得脚踝更加灵活,强化踝关节功能,预防后期康复过程中足踺力线不正而导致跟腱炎和胫后肌腱炎发生。比如:进行适当抗阻肌力练习,患者坐在床上,腿伸直,康复师用皮筋一端固定左脚,运动员踝关节背屈肌力发力,做勾脚尖动作,提高膝关节与踝关节控制能力,以此锻炼胫骨前肌,提高踝关节稳定性,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在康复过程中,第二脚趾和第三脚趾应对准膝关节、踝关节,之后进行右脚练习,练习方法同上。也可以进行抗阻绷脚练习,将皮筋套在双脚上,运动员抗橡皮筋阻力,完成绷脚动作,每组动作10 次,每天完成3 组,该种方法,可有效提高膝关节与踝关节蹬踏能力,锻炼小腿三头肌,提升人体控制能力。以上动作均可以由运动员在床上完成,运动强度小,运动难度低,练习速度慢,极限速度保持在10 秒~20 秒之间,康复效果良好。

(三)稳定性康复训练

通过一系列康复方案,恢复踝关节周围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主要包括关节部位抗阻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7]。其中本体感觉训练前文已经论述,与踝关节损伤预防训练方法类似。踝关节部位抗阻训练主要包括:踝关节拓屈被动牵引、主动踝关节屈伸、立体勾脚、主动踝关节内外翻、曲臂压球两脚支撑、两腿拉球双手支撑、提踵行走,以上动作在踝关节受损之后1~2 周,每组训练2 次,每次训练15 秒,在踝关节受损第3~4周,每组训练2 次,每次持续30 秒,踝关节受损5~6 周,每组训练2 次,每次训练25 秒。或者通过踝关节平衡练习和力量练习,增加关节稳定性,即:运动员单腿支撑站立,闭上一只眼睛,双手向外伸展与地面成平行状态,坚持1 分钟;也可以单腿站在圆木上,圆木高度约为15cm ~20cm,呈平衡站立姿势,坚持1 分钟,当锻炼5 ~7 天后可进行适当提踵练习,在有梯度的台阶或楼梯上,脚趾部分站在台阶边缘,脚跟悬空,双腿提踵,使小腿处于最高位置,反复循环进行,每组持续10 秒,每次练习做2~3 组,初级练习时可借助椅背、扶手进行,后期可独立单腿提踵练习,每次练习时间不超过10 分钟。

(四)减重跑跳康复训练

除以上康复训练方法之外,运动员可借助减重跑台防止踝关节肌肉萎缩,保持骨骼健康[6]。减重跑台使用目的为:在踝关节康复过程中,减轻人体体重负担,减少下肢压力,而使下肢处于自由活动空间中。比如:让运动员原地单腿平衡站立状态,减重跑台处于40%正常重力环境,康复治疗师可根据运动员注意力状态,让其以1m/s 速度进行跑步活动,时间为10分钟,为接下来的康复训练做好准备,予以受试者热身,5 分钟,此时减重台重力保持40%不变,之后进行单腿提踵练习,使运动员在睁眼和闭眼条件下,每侧关节进行3 组训练,每组15 次,根据受试者实际状况,合理增加难度。其次,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恢复程度进行单脚起跳落地练习,跳跃高度为3 ~5cm 不等,每侧进行4 组,每组10 次,每次1 下,在训练中应强调落地的稳定性,切忌起跳幅度过大而导致摔倒。最后进行跑步练习,在减重台上跑步10 分钟,跑步速度1m/s,以此提醒受试者注意踝关节运动感觉。

综上,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由跟腓韧带、距腓前韧带和距腓后韧带组成,在足跖屈位和内翻时最早也最容易导致损伤的是距腓前韧带。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后会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其中Ⅰ、Ⅱ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建议采取保守治疗,急性Ⅲ级损伤应采用手术手段对撕裂的韧带进行修复。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后易导致慢性踝关节不稳,需要尽早诊断,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选择进行手术以恢复关节的稳定性,避免或延缓继发性关节软骨损伤。

猜你喜欢
踝关节韧带运动员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