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肥胖学生体质课程的开展

2023-04-19 16:24冯渭懿徐碧晴曾淑敏李英顺通讯作者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体育风尚 2023年23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锻炼体质

冯渭懿 徐碧晴 曾淑敏 李英顺(通讯作者)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高校是对高素质人才进行培养的重要场所,担负着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然而,从当前不少大学生的体质来看,却因为高度近视、瘦弱或肥胖而成为高校中的“体质弱势群体”,因为其缺少较强的体育意识,在体育锻炼中很少参与,逐渐成了体育活动“边缘群体”。特别是肥胖体质的学生,因为肥胖不但让其形体发生改变,还在不同程度影响其体质水平、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作为高校体育来说,如何遵循“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所有学生,确保所有学生都可以享受到与其实际情况相符的体育运动就成了高校体育教育开展中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肥胖学生体质课程开展的现实依据

为了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贯彻落实,教育部门颁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是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的基础性文件,也是对学校体育教学开展情况进行衡量和评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在该标准当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基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以及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广大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从而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大学体育课程是体育育人的重要途径,也是体育工作开展中的重要部分。体育课程的开展不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此外,体育教学的开展还有助于学生健康运动理念的树立、体育文化欣赏能力的提高以及终身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然而,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实践来看,怎样让肥胖学生能够和正常体重学生一样在体育运动中积极参与,自觉参与体育活动则成了其中的重要难题。[1]

根据有关研究显示,静态活动和体力活动时间会以此消彼长的关系呈现,当人体的静态时间较长,其体力活动时长必然会缩短。而静态时间较长不但会降低人体的基本能力代谢,减少体育锻炼的时间,还会导致每天的摄入量远超所消耗的能量,进而提高患肥胖病的风险;相反,经常性参与体育运动的个体,其体脂含量则较低。因此可以说,课内外干预缩短学生的静态时间,能够有效改善肥胖学生的身体形态,实现减肥降脂的目标,并促进肥胖学生体质、心肺能力、耐力、力量、速度以及灵敏等素质的提高。此外,还可以有效改善部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不良心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此,作为体育教师来说,应该转变教育理念,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对肥胖大学生的身心情况和体育学习需求进行充分了解,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体质课程实施方案,增强教学开展的趣味性等,从而在对学生差异进行关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体育育人的功能,使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体育学习获得提升。[2]

二、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肥胖学生体质课程开展的指导思想

以往的高校体育课教学当中,不论是体育教师还是高校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意识普遍不足,而体育运动背景下针对肥胖学生群体所开展体质课程,则要将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为此,体育课程教学应该具有较为明确的创新方向,即将基本课程完成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创新素质与能力进行培养。

体育课程开展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个体健康,对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积极性进行培养,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故而,在高校体质教学中应该坚持以学生发展中心,基于学生主体,在对学生间个体差异进行充分考虑的前提下,做到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可以在体育运动参与中身体状况都可以有所改善、身体的协调性和头脑都有所提升。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心理、情绪和胆魄等方面的训练,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自身素质、情感健康和自控能力的提升,更好地与时代发展相适应。[3]

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肥胖学生体质课程体系设计

(一)高校肥胖学生体质课程开展的教学目标

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肥胖学生体质课程开展的教学目标应从体质与健康课程和课堂教学目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体质与健康课程目标

体育健康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一方面是要强健学生的体魄,增强其体质,使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要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的参与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体育锻炼习惯,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此外,还可以通过体育运动的参与增强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形成坚韧不拔、勇于面对困难的良好个性品质心理。

2.体育课堂教学目标

就体育课堂教学的目标而言,一方面要使体育教师通过教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则要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规划,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体育习惯等。就高校肥胖学生体质课程开展的教学目标来看,不单单要使其健康情况得到改善,还应该重视其心理状况的调整,使其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提高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锻炼意识。[4]

(二)高校肥胖学生体质课程开展的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和多维性

教学开展当中关于教学对象、教学时间以及教学场所的安排即为教学组织形式,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肥胖学生体质课程开展中所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要基于多个视角进行思考。对于不同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师可维度不同的组织形式。当前,高校肥胖大学生体质课程开展中具有不同类型的教学组织形式,相互补充、互相促进。因为体育教师对教学目标理解层次的不同,对于教学内容的传授也会存在不同的见解,故而在体质课程开展中所采取的教学形式也会不断地改善,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而其中,班级课堂教学则是其中最为主要的组织形式。[5]

2.肥胖学生体质课程开展的基本组织形式

首先,体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考虑到肥胖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对某个技术动作进行学习时可能会存在的错误动作,体育教师应采用个别指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错误纠正,这是体育课程教学当中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为此,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技术基础、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因材施教开展指导。分组教学可以采用技术分组、体能分组与配对分组的不同形式,并结合学生的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而实施分组教学,这不但能够让不同学生都可以和教学相适应,还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其次,在体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基于友伴群体间的密切关系,将具有一致目标的小群体作为基本单元开展分组、实施教学。学生们在友伴群体中可以通过互相观察和互帮互助,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这不但可以让全部学生都产生成就感,还可以促进其更为自主地参加体育锻炼。这样的分组方式可以对组内所有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同时还可以对伙伴间的合作关系进行培养,有助于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和潜力的充分挖掘。[6]

最后,在体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基于肥胖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差异采取分层教学的形式开展教学。作为体育教师来说,应该结合学生的能力分层次开展指导、教学和评价,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设置时应对学生的学习条件充分考虑,同时要确保所设置课程内容的可行性,使所有学生都可以获得提高和进步。层次分组教学组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不同的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既定教学目标达成,并在基于动作质量提升的前提下,重视个性化的成套动作的个性化编排,和完整的教学单元相适应。由于学生在体育技能掌握的速度上具有较快的提升,因此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特点对训练动作进行设计。当前高校的体育教材内容十分的繁冗,学生们普遍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只有多设置能够选择的项目,才可以对其体育运动参与的兴趣进行调动,进而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7]

(三)高校肥胖学生体质课程开展的教学内容

体育运动背景高校肥胖学生体质课程开展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基于教学模式视角进行考虑。当前,高校体育学分主要是通过体育课程的成绩体现出来,很难保证学生在课后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开展体育锻炼。为此,在肥胖学生体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可采取“课内指导、课外运动以及健康饮食建议”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而言,其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为体育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人体成分分析、体育项目考核以及课外作业。从饮食方面来看,主要是建议学生坚持每天三餐做到定时定量,餐食多样且营养均衡。从课外作业方面来看,要求学生每天要坚持锻炼四十五分钟。根据相关调查数据,肥胖大学生在课后体育锻炼的时间以及次数方面与正常体重学生相比明显较少,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早操参与以及校园长跑等课余体育运动的参与状况对其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进行统计,并对所有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参与的情况作出评价,列入体育总成绩中,由此对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进行调动。同时,教师还应该重视对肥胖大学生良好锻炼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对肥胖学生的交往情况给予关注,促进其体育锻炼与自信心的提高,使其焦虑心情得到缓解。[8]

(四)高校肥胖学生体质课程开展的考核评价

以往高校体育授课中所采取的评价主要是结果性评价,即通过体质或某专项运动测试所获得的量化指标开展综合评定,这样的评价方法对于肥胖学生而言是十分不利的,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和体育学习产生负面的情绪,这对其良好体育习惯的养成是非常不利的。为了充分调动肥胖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可以在体育运动中有所提升的基础上,养成自觉运动的良好习惯,在体育学习考核中应该进行积极探索,采用相对公平、公正且聚焦较强操作性的学习评价模式。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时,为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检验,可以将体能测试、平时成绩和课外作业等方面的指标都融入考核评价体系当中。其中,体能测试主要是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体质健康情况进行检验,所占比例可设为7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体成分测试几个方面,所占比例可设为20%;而体课外作业则是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意识及习惯进行考察的重要指标,所占比例可设为10%。由此,通过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更为客观、全面地对肥胖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考核。[9]

四、结语

根据2020 年教育部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近五年,我国大学生的肥胖率达到了5.5%,并呈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的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但影响其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以及个人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究其原因,主要和部分大学生的饮食不规律、健康生活意识淡薄以及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较少等因素相关。高校体育作为学生体质增强的重要途径,理应遵循“健康第一”的理念,担负起改善肥胖大学生体质状况的职责。[10]为此,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来说,应该在充分了解肥胖大学生的特点和运动能力基础上,坚持以学生发展中心,在对学生间个体差异进行充分考虑的前提下,制定体质课程实施方案,做到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可以在体育运动参与中改善体质健康,提升身体综合素质,更好地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锻炼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