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培养路径

2023-04-19 16:24李隆隆江苏省常州市外国语学校
体育风尚 2023年23期
关键词:集体体育教师意识

李隆隆 江苏省常州市外国语学校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影响,以单打独斗方式难以成就一番事业。体育课程教学中有很多游戏活动及运动规则,都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团队活动的平台和机会。由此可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传授学生运动技能的过程中,还应同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得学生都能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到合作的价值,并逐渐强化自身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那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体育教师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

一、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积极意义

从新时期各行各业对高素质人才提出的标准来看,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是十分核心的因素。不管是哪个行业,对其职工是否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十分关注。换句话说,当一个企业的职工都具有较高的合作意识时,即便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巨大困难,企业内部自上而下的每一个人,都可做到一条心,共同面对困难、齐心竭力地想办法解决,有很大可能战胜困难,从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假如企业内部各自为政、人员涣散,那么一旦遇到发展困境,则会出现一盘散沙、人心惶惶的局面,最终不仅没有解决困难还使得内部先土崩瓦解了。尤其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加强对职工合作意识的培养,尽可能增强职工的向心力和责任感,从而在“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积极状态下,帮助企业克服一个个困难,并借助集体的力量推动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初中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其在成长的关键期是否能明白合作的价值和作用,是否具有较高的合作意识,对未来人才质量的高低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初中生的合作意识,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势不可挡了。

二、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优势

体育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活动不仅担负着增强学生体魄的重大责任,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坚强意志的重担。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体育运动都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完成,这就为学生搭建了锻炼合作意识的平台。由此可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具有很大优势,有利于培养成效的显著提升。具体来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体育课堂是增强学生合作意识的主战场。

初中体育教学中有很多活动项目和体育游戏,比如拔河、接力赛、球类运动、绑腿跑、跳大绳等,均需要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运动效果,并让学生获得积极的运动体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初中体育教学的主流思想是团队合作,只有在充分交流、团结协作的集体活动中,学生才能更真实地了解自我,才能更全面地发展自我。另一方面,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其教学场地在教室之外,需要学生在相互切磋、相互配合中获得运动技能的精进,这与未来的职场模式非常类似,从而使得学生都能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逐渐明白“协作推动发展、配合促使进步”的道理。由此可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于增强学生的优秀品质、纠正学生的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将教学过程当成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主战场,积极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强化创造条件。

第二,体育竞赛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新途径。

初中体育教学中有丰富多彩的项目、比赛和活动,尤其是各类体育竞赛都需要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比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排球比赛、广播体操、绑腿跑等,都具有很强的团队性和集体性特点,在竞赛中不仅可提高学生的体质,而且还可强化学生的合作精神、团结意识及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学校举办的广播体操比赛中,教师应提前告知学生,比赛的展示班集体精神面貌的主要形式,大家不仅要确保每一个体操动作到位,还应确保整个班级的节拍完全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看来整齐划一,才是一场视觉盛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白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应做好相互间的配合工作,才能做到步调一致,才能获得比赛冠军。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对学生团队精神、合作能力的培养,尤其应重视对学生交流、适应、配合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都能对合作的价值有更深刻的认知,进而使得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及学习上更懂合作,并都能通过高效合作而为企业发展、为个人成长赢得更多红利。

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思的策略

1.通过恰当设计教学目标,确保合作意识培养效果

古人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的确,不管是哪个年代,团队合作带来的无穷力量,都是不可低估的。尤其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更见真谛。在初中教育过程中,假如一个人兴趣广泛、乐于交往,和同学关系融洽,那么其一定是一个心态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积极的心态决定了一个学生对学习持以饱满的兴趣。这种积极上进的学习心态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快乐发展。换句话说,一个具有合作意识的学生,与同学的关系也应该是十分和谐的,所以其在学校的生活应该是快乐的,尤其在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都需要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才能高质量完成,而这种快乐会驱使其热爱学习、高效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制定恰当的合作意识培养目标,确保培养效果最大化实现。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明确了合作学习目标,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发展现自己的优势,菜借助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和配合,获得最大化的学习效果。

具体来讲,初中体育教师在制定合作意识培养目标的时候,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设计的培养目标应做到合理、科学。

教师在设计合作意识培养目标的时候,应全面了解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所设计的目标具有很高的可执行性,才能让学生通过齐心协力的合作顺利达成目标,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励他们更加热衷合作活动,最终切实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果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难度过大的话,学生即便想尽办法进行合作,也未能完成合作教学目标,这就会挫伤学生的合作积极性,从而减弱了学生的合作意愿。另一方面,如果教师设计的合作教学目标过低的话,学生之间无需进行合作就可以单人的力量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学生就难以体会到合作的力量和价值,因此也无异于合作意识的培养。

第二,教师应鼓励学生相互信任,引导团队成员之间“不抛弃、不放弃”。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信任团队成员,即便某个成员出现了问题,大家也应对其进行鼓励和帮助,不能让任何人放弃目标,大家共同出谋划策克服困难,最终确保学习目标得以顺利完成。这不仅可让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增强合作意识,而且还可使得他们都具有持之以恒的坚韧精神,还可感受到坚持拼搏、战胜困难的快乐和意义。

2.通过巧妙设计教学细节,贯穿合作意识的培养。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新课改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为了高质量实现合作意识培养目标,就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责任感和凝聚力的培养,并将培养目标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细节中。在初中体育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打成一片,一起参与体育运动,就体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生一起分析及讨论。另一方面,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片面重视对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掌握各种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从而使得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逐渐强化合作观念、增强合作能力。比如,列队训练是初中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内容,表面上看简单的立正、稍息、向前看、向右看齐及报数等练习,也是对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的最好途径。具体来讲,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出如下要求:同学们对到口令时应注意左右相邻同学的动作,只有确保所有同学整体有度,才算达成训练目标。即便只有一个同学动作出错了,未按口令来做,那么其相邻的同学就会受到影响,这样传递下去的话,整个班级的整齐度就会大打折扣。教师提出的这一要求,需要学生在集中注意力聆听教师口令的同时,还应关注相邻同学的表现,实现了合作的要求,这就推动学生自觉配合,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的上课氛围。

再比如,在初中体育教学种的绑腿跑活动中,教师应给学生明确以下游戏规则:

(1)游戏属于团队赛,以小组为单位开展。

(2)所有人员需穿运动鞋、运动装,确保鞋服整齐划一。

(3)比赛前,组员之间先相互打气加油,然后相互左右腿绑在一起。每组成员列队以横排形式站于起点处。

(4)听到教师发令后,所有队员同时走或跑向终点。

(5)队员在奔向终点的过程中,假如有队员绑腿绳子脱落或松开,均需要全体成员暂停下来,等待重新绑好绳子后继续前进。假如在活动中因步调不一致造成一些队员倒地的话,则其他队员应快速停下来,等待所有队员重新准备好再继续游戏。

(6)每队的最后一名队员达到终点的时间为本队的成绩,用时最短的小组为冠军。只有将合作意识渗透到体育活动的细节中,才能让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这才是真正的合作意识,才能确保游戏比赛得以顺利完成。

3.通过增强集体荣誉感,渗透合作意识的培养

受到家庭环境、个性特点、身体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生所具有的运动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一些同学会如鱼得水,一些学生则不擅长运动而愁眉不展。基于此,为了让各种特点的学生都能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到合作的价值,并获得合作意识的增强,教师就需要以集体荣誉感为教学活动设计入手点,使得学生都能在集体荣誉感的感召下积极进行合作。具体来讲,初中体育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体会集体荣誉感的机会,使得他们都能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并在团队中真正感受到被需要、被尊重,从而提升集体向心力。比如,在进行足球比赛的时候,教师就可鼓励所有学生参加比赛,每队除了正式队员外,还有守门员和替补球员,除了上述参赛人员外,其他同学也应积极参加比赛,做幕后支持者,可组成啦啦队,给球员们加油助威,形成一个人人尽力的温暖大集体。在比赛活动中,体育教师应留心观察同学们的表现,是否有同学在踢球过程中我行我素,是否有同学尽可能创造机会传球给其他队员,为最终的投篮提供条件等。当比赛结束,教师可鼓励大家集思广益,就本次比赛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全面总结,指导学生对合作的价值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团体赛,如果有进球不仅是个人的荣誉,而且也是班集体的荣誉,只有各个球员相互配合好,才是赢得最后胜利的关键。只有这样,学生在班集体大荣誉的感召下,才能更主动地做好相互配合工作,才能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再比如,在进行接力赛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将整个班级划分成四个小组,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应相互交流和沟通,根据个人情况安排好谁跑第几棒,然后就在什么时机交接接力棒最合适、最安全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而设计出最佳的接力步骤和方法。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接力赛是典型的团队比赛,只某个队员的跑步速度很快是难以取得最后胜利的,只有确保各个队员的跑步水平都较高,且相互之间默契配合、合理搭配才能取得最好成绩。教师应将一些哲理性语言分享给学生,像“独木难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好汉三个帮”等,使得学生都能对“合作的力量”有更透彻的领悟,只有以各个成员通力合作、团结一致为前提,才能高质量完成比赛任务,才能获得集体活动的最后胜利。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诸如类似的运动项目有很多种,教师应恰当用集体荣誉激励和鼓舞学生,使得学生本着为集体争光、从大局考虑的观念,都能主动与同学合作,懂得谦让、包容与配合,从而确保集体力量可最大化发挥,最终为集体荣誉的光环增添一份亮度。

总之,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在帮助学生强身健体的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等优秀品质。这就需要初中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恰当设计合作意识培养目标,将合作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并借助集体荣誉感激励学生,督促学生眼中有大局、心中有同学,从而使得学生都能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合作的力量、集体的温暖,进而都能养成主动合作、善于合作的意识和习惯,最终都能成为身强体壮、品质高尚的高素质人才后备军。

猜你喜欢
集体体育教师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为集体献一计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警犬集体过生日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