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忽略的视角:《儒林外史》景物描写的意义

2023-04-22 01:52
理论界 2023年11期
关键词:泰伯王冕儒林外史

王 颖

作为一部专写儒林生态的小说,《儒林外史》以文人科考、之官、游历等足迹串联起一个又一个发生在不同地域的短篇故事,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展示了这些地域的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由于作者将叙事重心放在了各类文人出处行藏的故事上,因而整部小说的叙事及节奏十分绵密而紧凑,相比较而言,由文人的游移空间变化所牵带出的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描写显得稀疏而散漫,且大多景物描写所用笔墨并不是很多,甚至只是三言两语,这也是学人忽略其作用的原因。据统计,《儒林外史》全部56 回中共有18 回涉及景物描写,其中作者真正用心描摹的景物不超12回。然而就是这些用心描摹的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对探索作者及其笔下儒生的精神世界、挖掘作品深刻内涵均有着不容小觑的意义。

一、田园山水的诗意描写与文人精神家园的构建

《儒林外史》对自然山水的点染多散落在琐碎的故事中,作者似乎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并不在意,不过有几处用诗意之笔描画出来的山水田园景象很值得关注,因为它们清晰地展示了作者及其笔下理想文士对山水田园世界的热爱与向往。

《儒林外史》第一回敷陈大义,隐括全文,塑造了一个“既不求官爵、又不交纳朋友,终日闭户读书”〔1〕的理想型文人形象——王冕,并且对王冕所生活的环境给予两次描写,第一次是王冕放牛的七泖湖雨后之景:

一阵大雨过后,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上山,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1〕

这段文字从雨后的天空写到湖边的山色,从湖边的树木写到湖里的荷花,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不仅为读者描画了一幅曼妙的湖光山色图,也为画中人王冕惊诧于美景而决意作画提供了机缘。第二次是王冕作画成名后知县亲自拜访时见到的王冕家门首及屋后的景象:

只见七八间草屋,一扇白板门紧紧关着……屋后横七竖八几棱窄田埂,远远的一面大塘,塘边都栽满了榆树、桑树。塘边那一望无际的几顷田地;又有一座山,虽不甚大,却青葱,树木堆满山上。……远远的有个牧童倒骑水牯牛,从山嘴边转了过来。〔1〕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恬淡、静谧的田园牧歌图,这幅乡村美景与陶渊明笔下的“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很相似,却多了几分安逸与闲适的乐趣。生活环境是居住者精神追求的镜像,王冕生活的乡村田园如此美好,说明他对于宁静、闲适生活的热爱,这与后来他宁愿选择避祸离家也不愿与仕宦来往的行为恰好相互映照。

从隐括全文的意义来讲,作者在第一回对乡村田园的描写,对理想型文人王冕选择隐居于山水田园行为的礼赞,无疑为后文塑造理想型的文人,揭示他们人格及精神追求定下了基调。之后,作品中几次浓墨重彩的景物描写也确实秉持了这一精神。

第三十三回,小说中最具典型性的王冕式真儒杜少卿与夫人游清凉山,作者这样绘及景物:

这姚园是个极大的园子,进去一座篱门;篱门内,是鹅卵石砌成的路,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过去三间厅,便是他卖酒的所在……过厅便是一路山径,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1〕

与开篇的乡村田园比起来,清凉山姚园应属于繁华都市中的一块净土,虽没有田园牧歌式的闲适,却也有绿柳红墙、修竹阴阴、石径幽斜的静谧美好。于是,杜少卿“趁着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栏流连,痛饮至醉,不避世人眼光,携夫人之手尽情徜徉其间。出身“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之家的杜少卿淡泊功名,不守礼法,被视为杜府“第一个败类”,呼朋引伴吃酒是常事,却鲜有酣醉之态,而清凉山的美景反让他流连豪饮甚至“大醉”,显然这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是反对名教回归自然而放逐自我的沉醉,是精神家园觅得的陶醉。第三十四回,朝廷征辟杜少卿去京里做官,妻子问他为何装病而不去时,他回答说:“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顽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1〕这席话很好地诠释了他此前“大醉”清凉山的原因,也更进一步表达了他回归自然的决心。第四十四回杜少卿回答余大先生问他是否“弄的惯”时,则说:“我而今在这里有山川、朋友之乐,倒也住惯了”“布衣蔬食,心里淡然”,〔1〕杜少卿既回答了余大先生的疑问,同时也是对他此前两回言行的回应,更强化了他以自然山水为乐的精神追求。

如果说作者描写王冕、杜少卿身边的自然山水,是在勾勒理想文士的精神栖息地,那么随着庄征君(绍光)移居元武湖“做神仙”,这幅理想文士的精神家园则被浓墨重彩地描绘完成:

这湖是极宽阔的地方,和西湖也差不多大。左边台城望见鸡鸣寺。那湖中菱、藕、莲、芡每年出几千石。湖内七十二只打鱼船,南京满城每早卖的,都是这湖鱼。湖中间五座大洲:四座洲贮满了图籍;中间洲上一所大花园赐与庄征君住,有几十间房子。园里合抱的老树,梅花、桃、李、芭蕉、桂、菊,四时不断的花;又有一园的竹子,有数万竿。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门口系了一只船,要往那边,在湖里渡了过去。若把这船收过,那边也飞不过来。〔1〕

这是元武湖及湖心岛,湖中物产丰富,岛上四时繁花,树竹蓊郁,典籍充盈,连卢信侯都感叹:“你(庄征君)原来在这里做神仙,令我羡杀!”而庄征君自己也说:“此间与人世绝远,虽非武陵,亦差不多,你且在此住些时,只怕再来就要迷路了。”〔1〕庄征君的话直接点出了这里是繁华都市里的桃花源。庄征君是作者隆重推出的一名“贤人”,是杜少卿“所师事之人”,四十岁只闭门读书,被荐举请赐还山后,地方官吏纷纷来拜,导致他“穿了靴又脱,脱了靴又穿”,恼怒之下连夜搬到了皇帝赐予的元武湖,彻底回归到了山水的怀抱。庄征君为摆脱官场的纠缠而回归大自然的行为与陶渊明极为相似,他所生活的元武湖就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翻版,庄征君在这里过着自在的生活:“闲着无事,又斟酌一樽酒,把杜少卿做的《诗说》,叫娘子坐在旁边,念与他听。念到有趣处,吃一大杯,彼此大笑。”〔1〕从穿脱靴之“恼”到诗酒山水之“笑”,庄征君在自然山水中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与快乐,至此,由王冕—杜少卿—庄征君代表的理想文士的精神家园构设完成。

与六朝名士不同,杜少卿、庄征君等真儒名贤虽身居江湖之远,但仍心系庙堂之高,他们仍在努力以无羁之身实践改造社会的理想。他们在自己热爱的山水间读书、会友、议事、赏玩,实践理想的同时享受着自然山水带来的精神愉悦,因此,从本质上讲,他们所热爱的山林只是纷扰社会中的一块幽静之所,喧嚣都市中的“桃花源”。作者对此也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小说第五十五回,在描绘了清凉山于老者所灌之园的美景后,作者借市井奇人荆元之口说道:“古人动说桃源避世,我想起来,那里要甚么桃源!只如老爹这样清闲自在,住在这样城市山林的所在,就是现在的活神仙了。”〔1〕很显然,“城市山林”是吴敬梓对他笔下的“桃花源”做的最好的注解。

二、宗祠景观的刻意描摹与理想社会蓝图的描画

《儒林外史》中涉及的寺院、道观、宗祠比较多,大多数都不被作者关注,其中有三处宗祠景象作者不但给予了较多笔墨,而且还使得它们与作者及其笔下文人改造社会的理想密切关联起来。

第三十七回,迟衡山、杜少卿、庄绍光等人捐资修建的泰伯祠完工,对景物描写惜墨如金的作者用了二百余字的篇幅来描绘众人眼中的泰伯祠:

几十层高坡上去,一座大门,左边是省牲之所;大门过去,一个大天井;又几十层高坡上去,三座门;进去一座丹墀,左右两廊,奉着从祀历代先贤神位;中间是五间大殿,殿上泰伯神位,面前供桌、香炉、烛台;殿后又一个丹墀,五间大楼,左右两旁,一边三间书房。众人进了大门,见高悬着金字一匾“泰伯之祠”,从二门进东角门走,循着东廊一路走过大殿,抬头看楼上,悬着金字一匾“习礼楼”三个大字。〔1〕

分布在几十层高坡上的大殿群,重重的殿门、先贤的神位、主殿上高悬的金字大匾,尽显泰伯祠的威严与庄重,足以使人们产生敬畏之心,强化人们对即将举行的祭祀礼的期待与敬畏。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2〕礼让天下的泰伯,被杜少卿等真儒视为道德典范,并为之建祠,其原因是“而今读书的朋友,只不过讲个举业,若会做两句诗赋,就算雅极的了。放着经史上礼、乐、兵、农的事,全然不问”,因此,他们要通过建泰伯祠,并且“春秋两仲,用古礼古乐致祭,借此大家习学礼乐,成就出些人才,也可以助一助政教。”〔1〕于是,在对泰伯祠做细致描摹后,作者又不吝笔墨详述祭礼全过程,从参祭者的分工、站位到繁缛的拜礼,作者用了三千余字,真可谓用心至极。吴敬梓一改以往吝啬于景物描写的风格,挥毫泼墨来渲染这人文盛景,与其说是为了“突显小说中的人物对古礼的重视,整个习礼的过程的肃穆、庄重也会使参祭者以及观祭者心生敬畏,从而达到涤荡人心,助益风教的目的”,〔3〕不如说是他为其钟爱的真儒改造社会的理想而描画了一幅蓝图——礼的秩序的建立,并且让这幅理想蓝图得以付诸实践。因此,从本质上讲,作者对庄重威严的泰伯祠和神圣肃穆的祭祀大典的描摹,是作者及其笔下真儒对礼的秩序回归的渴望与热切呼唤。

重农桑、兴学堂,是作者用“礼乐兵农”改造社会的理想的又一次实践尝试。小说在第三十九回、第四十回具体描写了这一尝试的过程。文武兼备的萧云仙在青枫城平定生番后留守,看到兵灾后城垣倒塌、仓库毁坏,就花三四年时间修筑城池,修好城,再出榜招集流民来居住。之后,又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开办学堂,开启民智。众百姓感激萧云仙的恩德,在城门外共同起盖了一座先农祠,作者对此做了一番描写:

中间供着先农神位,旁边供了萧云仙的长生禄位牌。又寻一个会画的,在墙上画了一个马,画萧云仙纱帽补服,骑在马上;前面画木耐的像,手里拿着一枝红旗,引着马,做劝农的光景。百姓家男男女女,到朔望的日子,往这庙里来,焚香点烛跪拜,非只一日。〔1〕

这段文字不仅是对先农祠的客观描述,更是对萧云仙改造社会实践的肯定:一位为民办实事的地方官,其禄位牌可以进先农祠与先农神同样受人跪拜,而且其劝农的场景还被画到墙上以备观瞻,这足以证明为民办实事的萧云仙备受百姓爱戴。萧云仙是作者改造社会理想的代言者和践行者,他的深得民心也说明了作者以“礼乐兵农”改造社会的设想顺应民意,因此,先农祠景观可以说是作者为自己的理想成功实现而描画的愿景。

从泰伯祠的建成到先农祠的朔望祭,作者以及笔下理想文人用“礼乐兵农”改造社会的理想蓝图全部描摹完成。然而,设想与理想虽然顺民意,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却禁不住考验,对这点作者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在小说即将结束的时候,他再次给读者描绘了泰伯祠景象:

屋山头倒了半边。来到门前,五六个小孩子在那里踢球,两扇大门倒了一扇,睡在地上……三四个乡间的老妇人,在那丹墀里挑荠菜。大殿上槅子都没了。又到后边,五间楼直桶桶的,楼板都没有一片。〔1〕

昔日庄严的泰伯祠如今沦为废墟,仅仅过了三四十年,泰伯祠几乎被人遗忘了,孩子们不知道泰伯是谁,大殿的石阶也被挑荠菜的老妪们占领了,残垣碎瓦以及麻木的人们,无不表明作者及其笔下真儒以礼乐助政教的尝试失败了。吴敬梓没有回避这一切,最后他又以极其悲凉的情绪为这幅颓败之景再添一笔:“那一轮红日,沉沉的傍着山头,下去了。”〔1〕这也间接告诉人们:恢复礼乐的理想就像下去的红日一样沉沦了。

三、都市景象的描绘与理想幻灭原因的揭示

真儒贤人探求的理想缘何破灭,作者通过故事的叙写有一定的总结:为政者的昏庸恶劣、颠倒黑白,读书人被科举的异化、追逐功名的社会风气愈演愈烈,等等。除了故事本身的客观揭示,作者在为数不多的城市景观描写中,也有意进行了探寻。

第二十四回,鲍文卿由京城返回南京。作者顺便全面描写了南京城的繁华与热闹:

这南京,乃是太祖皇帝建都的所在。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转足有一百二十多里。城里几十条大街,几百条小巷,都是人烟凑集、金粉楼台。城里一道河,东水关到西水关,足有十里,便是秦淮河。水满的时候,画船箫鼓,昼夜不绝。城里城外、琳宫梵寺,碧瓦朱甍。在六朝时是四百八十寺,到如今,何止四千八百寺!大街小巷,合共起来,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不论你走到一个僻巷里面,总有一个地方悬着灯笼卖茶,插着时鲜花朵,烹着上好的雨水。茶社里,坐满了吃茶的人。到晚来,两边酒楼上明角灯,每条街上足有数千盏,照耀如同白日,走路人并不带灯笼。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心魄。两边河房里住家的女郎,穿了轻纱衣服,头上簪了茉莉花,一齐卷起湘帘,凭栏静听。所以,灯船鼓声一响,两边帘卷窗开,河房里焚的龙涎、沉、速,香雾一齐喷出来,和河里的月色烟光合成一片,望着如阆苑仙人,瑶宫仙女。还有那十六楼官妓,新妆袨服,招接四方游客。真乃朝朝寒食,夜夜元宵!〔1〕

作者运用四百余字来写了南京城的建筑布局以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景象,从城门写到街巷,从秦淮河的茶社写到河房的女郎,从白日喧杂写到夜色烟光,事无巨细,所用文字之富在所有景物描写中堪居首位。作者如此热衷于书写南京城的热闹日常,有为了突出这座城市繁华的原因,也与作者自身曾移居南京对它有特殊感情有关,但这并不是全部。因为从这四百余字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南京城几个主要特点:寺庙多、茶社多、酒楼多、歌伎多,唯独不见象征历史文化底蕴的符号性景观(正如第三十三回迟衡山所言:“我们这南京,古今第一贤人是吴泰伯,却并不曾有个专祠”),这些特点说明南京城宗教与行乐之风大炽而礼乐不隆。因此,我们说南京城景象的描写,是作者巧妙地为后文理想文士们修建泰伯祠以助政教埋伏笔,更是有意从侧面说明社会沉疾顽固,文士救治社会、实现理想之艰难。

小说在完成修祭泰伯祠“礼乐”助教及萧云仙青枫城“兵农”实践反被查办后,又一次描写了南京秦淮河中元节的景象:

满城人都叫了船,请了大和尚在船上悬挂佛像,铺设经坛,从西水关起一路施食到进香河。十里之内,降真香烧的有如烟雾溟蒙,那鼓钹梵呗之声不绝于耳。到晚,做的极精致的莲花灯点起来,浮在水面上。又有极大的法船,照依佛家中元地狱赦罪之说,超度这些孤魂升天。〔1〕

农历七月中元日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后与道教的地官中元赦罪亡魂、佛教的盂兰盆节普度孤魂等同日节俗结合。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满城人都叫了船”来参与佛家的法会景象,其中没有道士,更没有祭祖。联系上一次南京城的景观描写,不难发现这段“满城人”参与的活动描写巧妙地照应了南京城“到如今,何止四千八百寺”的景观。中元节法会描写结束后,作者用“把一个南京秦淮河,变做西域天竺国”来总结,其心中的感慨和无奈可见一斑。接下来作者又描述了清凉山的地藏胜会:

所以这一夜,南京人各家门户,都搭起两张桌子来,两枝通宵风烛,一座香斗,从大中桥到清凉山,一条街有七八里路,点得像一条银龙。一夜的亮,香烟不绝,大风也吹不熄。〔1〕

这段文字虽不多,但“各家门户,都搭起两张桌子来”足以说明这场法会依然是倾城而动,热闹至极。从七月十五中元节到七月二十九地藏胜会,一个月内两次大型宗教活动,全城人参与其中,这与此前南京城祭泰伯祠时百姓“扶老携幼,挨挤着看”〔1〕的看客身份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说明南京城在祭祀泰伯祠大典之后宗教之风依然盛行,百姓仍自沉于宗教带来的心灵慰藉中,泰伯祠祭祀大典只不过是他们“七八十岁”“从不曾看见”的“礼体”而已。〔1〕彼时以看客身份旁观文士修礼助教的行为和此时全城人仍沉于宗教而不醒悟的现状,难道不是作者及文士理想最终幻灭的原因所在吗?第五十五回,看到泰伯祠的残败景象后,盖宽叹息道:“这样名胜的所在,而今破败至此,就没有一个人来修理。多少有钱的,拿着整千的银子,去起盖僧房道院,那一个肯来修理圣贤的祠宇!”〔1〕盖宽的慨叹又何尝不是对南京及秦淮河景观所揭示的问题的补充呢?当然,也是作者及其笔下真儒贤人理想破灭的一腔愤闷与感伤情绪的发泄。

吴敬梓受清初实学思潮的影响,将改造社会的理想描绘成“礼乐兵农”兴国的蓝图,实际上是走托古改制的路子,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基础,因此,很难得以实现,这是作者的局限。但是,单就小说的故事呈现看,各种时弊尽显无遗,造成问题的原因也得到揭示,尤其是作者巧妙地利用为数不多的都市景象揭示问题的根本,也足以体现吴敬梓的良苦用心了。

结语

综合本文所论,《儒林外史》中的景物描写完美地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它们前后关联,相互照应,在描画了一幅幅颇有深意的画卷的同时,为小说主题的揭示以及文人精神追求的展现提供了形象的图鉴。当然,《儒林外史》中的景物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无名氏在卧闲草堂本第十四回的总评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点:“马二先生赞叹风景,只道得《中庸》数语,其胸中仅容得高头讲章一部可知。”〔4〕表面上这是评价马二先生面对西子湖秀丽景色无所会心,只是赞曰“真乃‘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的“迂腐之本色”,实际上却道出了小说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天目山樵对此回评价曰“极写西湖之幽秀,风俗之繁华,与马二先生之迂陋穷酸互相映发,形容尽致”,〔5〕更是直陈景物描写与人物塑造之间相互成就之关系。总之,《儒林外史》的景物描写对小说文本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希望本文能够为《儒林外史》的文本细读及研究新视角的发掘提供一点启示。■

猜你喜欢
泰伯王冕儒林外史
王冕学画
王冕画荷花
《儒林外史》的吃播
李泰伯:世间磨难,皆是砥砺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儒林外史》戏剧演出资料考辨——兼谈《儒林外史》创作中的明清互现
《王冕学画》中的两个“像”
三让遗风百代扬
———无锡泰伯墓联
《王冕 墨梅白梅》
《儒林外史》的坡式交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