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玄府理论辨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023-04-23 22:53关熙璇周毅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22期
关键词:玄府津液瘀血

关熙璇 周毅平

1.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东 佛山 528303;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脉管炎科,广东 广州 510000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典型临床表现为下肢的肿胀、疼痛,严重时可引起休克、静脉性坏疽,甚至出现血栓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等。西医学认为本病与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以及静脉壁损伤有关,主要以抗凝、溶栓及手术取栓等方法治疗[1]。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股肿”“瘀血流注”范畴。“玄府理论”为近年的研究热点,“玄府”是无物不有的微小结构,是气血津液精神运行的通道,本文从玄府的角度论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玄府”溯源及其生理特点

“玄府”一词首见于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皆尽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2]玄府在五脏有肝玄府、心玄府、脾玄府、肺玄府、肾玄府,在六腑有胆玄府、胃玄府、肠玄府,奇恒之腑则有骨玄府、脉玄府等,遍布全身,将人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相互贯通联系成有机整体,是无器不有、无处不到的微细结构,也是气升降出入的通道。

随着对玄府理论的深入认识,后世人将玄府扩充为“精神荣卫、血气津液,出入流行之纹理”,认为其囊括了气在内的血、液、精、神等方面,是气血津液精神出入的道路,气血津液精神皆借助玄府深入人体各处,玄府通利,升降出入畅通,则气机畅达,津液运行、输布、代谢正常,精、血可渗灌全身,濡养各脏腑组织,营卫调和,形与神俱,阴阳平衡[3]。

2 “玄府”病变与静脉回流障碍的关系

心脏将富含营养及氧含量较多的血液泵入动脉后,经过主动脉及其分支,在毛细血管网完成物质交换,携带着组织代谢产物及二氧化碳的血液再经静脉回流至心脏,如此便构成了人体的大循环,滋养全身各处。当血液在静脉系统内由液态转变为固态,阻塞血液回流并引起静脉壁炎性改变称为静脉血栓形成[4],导致下肢肿胀、发热、疼痛。而玄府作为一种微观上的结构,与宏观上的脏腑、经络、三焦、腠理共同组成了整体循环,是气血津液精神等物质的运行通路,与西医学的循环通路颇为相似。有学者[5]认为由于机体任何层次结构中均含有玄府,故凡津液气血运转失常均和玄府病变有关。“玄府郁闭为百病之根”,玄府贵开忌阖,以通为用,开为顺,闭为逆,邪阻、气郁、痰凝、血瘀、玄府失养等各种因素导致玄府闭塞,失于正常开阖,则势必影响到气血津液精神的流通、运转及渗灌,相应地也会影响脏腑经络组织等的功能,从而变生各种病证,在于气则气机失调,见咳嗽、胸闷、腹胀;津液失于输布运化则致痰饮化生,发为眩晕、水肿、带下病,或见局部皮肤干燥;血液运行不畅,机体或因凝滞成瘀不通而痛,或因血虚不荣而痛;精神渗灌受损,则导致不孕不育、发落筋萎,甚或昏不识人。如因手术、外伤等因素损伤静脉,破坏了玄府的基本结构,打破了水液出入的平衡关系,且外界损伤可导致人体气虚无力运行水液,从而使水液无路可出,无力运行,最终瘀滞于通路之内[6],导致肢体肿胀疼痛。

3 从“玄府闭塞”角度认识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医认为DVT属“股肿”范畴,典型表现为下肢肿胀、发热、疼痛以及浅静脉怒张,大多数医家认为由于创伤、手术、妊娠长期卧床或癌瘤等因素导致久坐久卧伤气,气机不利,肢体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脉络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发为本病[7]。不同于其他医家或从“瘀血阻滞”“肝脾不调”“三焦气化失职”的角度认识该病,基于玄府之存在普遍性、分布广泛性、结构微观性,玄府理论可以更加全面、深刻地概括该病的病因病机,简而言之,该病的关键在于玄府闭塞不通。

3.1 湿瘀阻络,玄府郁闭 《医宗金鉴》载“产后闪挫,瘀血作肿者,瘀血久滞于经络,忽发则木硬不红微热”[8],提出因产后或外伤等原因,或久站、久坐,静脉损伤,使局部气血凝滞。因玄府具有易郁易闭的特点,玄府因瘀血阻滞闭而不通,津液聚而为湿,湿性下趋,下肢肿胀,血液凝滞成瘀,不通则痛,见局部疼痛发硬,又因玄府闭塞,气失宣通,进一步导致了湿、瘀之邪郁而发热。唐容川在《血证论》中也提到“血病不离水,水病不离血”“瘀血流注,亦发肿胀,乃血变成水之证”,认为瘀血与水湿之邪互相影响,互为因果[9],二者搏结阻于下肢,发为股肿,言明湿、瘀导致玄府闭塞不通为本病主要病机。

3.2 玄府失养,因虚萎闭 《素问·评热病论》中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有“至虚有盛候”,下肢肿胀发热疼痛似为实邪作祟,实为真虚假实证。患者因年老脏腑功能衰退,失于滋养,肝玄府开阖不利,肝气郁结于内,疏泄失职,气机运行不畅则血液郁滞脉络,导致气滞血瘀的病理状态[10];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脾玄府萎闭则气血不足,运化乏力,气血津液失于输布;肺通调水道,肾为水脏,肺下输至肾的津液又在肾的气化作用下,或经玄府上输于肺而布散全身,或经玄府注入膀胱化为尿液排泄,肺、肾玄府结构受损,导致蒸腾气化失用,津液阻滞不通[11]。又或因癌瘤致正气不足,气血耗损太过,而玄府易虚易萎,气虚致玄府运化不利,阴虚、血虚致玄府失于濡养,阳虚致玄府不能温煦,最终导致玄微结构受伤,玄府因虚而滞,甚则衰竭萎闭[2]。玄府闭塞,气血津液运化不畅,因虚致实,可见下肢肿胀、疼痛、发热,但此时患者整体正气已虚,不耐攻伐。

4 “开玄通闭”为治疗的大纲

玄府贵开忌阖,以通为用,应以开玄为本病的基本治则,但导致玄府闭塞原因不同,临床治法随之不同,如运用辛温发散之品如麻黄、细辛调畅气机开玄;运用虫类药如蜈蚣、僵蚕、全蝎破血通络开玄;运用芳香药物如麝香、牛黄、苏合香以香窜开玄;运用温热药物如附子、肉桂温通开玄;运用泻下之大黄、芒硝、枳实痛下开玄;运用可催吐之瓜蒂、常山、胆矾涌吐开玄;运用辛香理气之香附、佛手、木香理气开玄;运用渗湿之茯苓、猪苓、滑石以利水开玄;运用祛痰之浙贝母、天南星豁痰开玄;运用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开玄;运用黄芩、石膏等泄热开玄;运用补益之品如人参、当归、鹿角胶、石斛等补虚开玄,故临床应辨明证候,随证治之。

4.1 湿热下注者,清热利湿以开玄 湿性下趋,质重浊而粘腻,易伤人体下部,致下肢肿胀沉重、活动不利,玄府被郁,影响津液输布,郁而化热,湿邪与热相搏结,见下肢发红、发热,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应清热利湿以开玄,常用四妙丸加减。方中黄柏清热燥湿,善治下焦之湿热;苍术温燥祛湿,除痹止痛,薏苡仁清热祛湿,牛膝活血通经络,引药下行,本方虽药简而力专,是清下焦湿热之代表方剂,现代研究[12]也指出四妙丸中药物成分具有抑制炎症反应、抗凝、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水湿祛,邪热清,玄府得开,肿胀得消。因湿邪阻碍气机升降,幽闭脾胃玄府,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而运化失职,进一步加重湿邪停聚,故兼见胸脘痞满、食少纳呆便溏者,可佐以木香、砂仁、白术等芳香醒脾、健脾行气药物开通脾胃玄府。

4.2 瘀血阻滞者,活血化瘀以开玄 《金匮要略》言“血不利则为水”,瘀血和湿邪相互影响,瘀血阻滞下肢,郁闭玄府,影响津液运行,使痰湿之邪化生,致下肢肿胀,颜色紫暗;又因脉络受阻,不通则痛,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脉涩,此时应活血化瘀,开通玄府,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中应用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牛膝引血下行,当归养血活血,合滋阴清热之生地,祛瘀又不伤新,因“气为血之帅”,《温病条辨·论治血》也云:“治水者,不求之水之所以治,而但曰治水,吾未见其能治也。盖善治水者,不治水而治气……故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13]故又用一升一降之桔梗、枳壳,血中之气药川芎及疏肝理气之柴胡运转气机,使气行则血行。

血瘀湿重者下肢酸胀沉重,颜色暗,舌暗,苔白,脉滑,此时应清热利湿兼以活血化瘀,可选用猪苓、茯苓、泽泻、滑石、冬瓜皮、赤小豆、丹参、赤芍、牡丹皮、当归等。针对此证型侯玉芬教授好用茵陈赤小豆汤加减[14];尚德俊教授则喜用活血通脉Ⅱ号方以活血利湿[15]。若因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缓慢而成瘀者,可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此时益气活血化瘀之代表方补阳还五汤[16]。但陈淑长教授指出活血化瘀时应注意祛瘀当以不伤正气为要,可使用丹参、益母草、当归、赤芍类活血而不破血之药,少用三棱、莪术等破血逐瘀药物,也防止祛瘀太过新血随之而下[17]。

4.3 年老体弱者,补虚扶正以开玄 患者因年老或癌瘤、久病卧床等因素导致下肢血栓形成者,玄府乃因虚而致萎,继而影响气血津液精神之运行,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因此化生,此时用药不宜峻猛攻伐,虚者当补其虚,扶正以祛邪,恢复玄府开阖功能。气虚者,见神疲少气懒言,下肢酸软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当健脾益气以开玄,可选用四君子汤加减。血虚者,见面色少华,手足发麻,皮肤干燥,爪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当养血以开玄,可选用四物汤、归脾汤类方补血养血。阴虚者,见心悸汗出,皮肤干燥脱屑,舌红少苔,脉细数,当养阴以开玄,药选生地黄、玄参、麦冬、知母、白芍等。阳虚者,见畏寒怕冷,四肢末端发凉,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此时当温阳以开玄,常用药物如附子、肉桂、山茱萸、山药、熟地黄等[18]。

5 验案举隅

患者王某,男,56岁。2020年11月10日初诊。主诉:双下肢反复胀痛9年余,加重1周。现病史:患者9年前因双下肢胀痛伴胸痛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予抗凝等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持续服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但双下肢胀痛仍反复发作。1周前双下肢再次出现胀痛,自觉沉重不已,伴畏寒怕冷,无胸痛胸闷,纳眠可,二便调。舌暗淡,苔白,脉弦。查体见双下肢轻度肿胀,按之凹陷,肤温稍下降。西医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慢性期。中医诊断:股肿(阳虚夹湿证)。治法:温阳利水,开通玄府。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具体药物:桂枝15 g,白芍30 g,知母20 g,麻黄15 g,薏苡仁30 g,白术10 g,防风10 g,熟附子15 g,甘草9 g,石菖蒲10 g,大枣20 g,泽泻 15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2020年11月17日二诊:患者双下肢胀痛稍减轻,双足水肿减轻,觉较前松快,畏寒怕冷较前明显好转。舌淡暗,苔白,脉弦数。处方:初诊方基础上桂枝、麻黄减为10 g,甘草减为3 g,知母加至20 g,减去白术、防风、附子、石菖蒲、大枣,加猪苓15 g、牡丹皮20 g、川芎10 g、益母草10 g、黄芪30 g、黄柏15 g。7剂,服法同前。

2020年11月24日三诊:患者双下肢胀痛显著减轻,双足水肿缓解,诉精力较前旺盛,未觉畏寒。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后续复诊继续以温阳利水,开通玄府法治疗,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主方随证加减,半年后停药,电话多次随访患者,诉下肢肿痛发作频率与程度均大幅减少,其他伴随症均明显缓解。

按语:患者患病日久,体质虚弱,阳气虚衰,玄府失于温煦而萎闭,日久致津液运化失职,湿邪留恋,迁延难愈,故见下肢肿胀疼痛反复发作,沉重不利,畏寒怕冷,结合舌脉辨证为阳虚夹湿,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以温阳利水,开通玄府。桂枝芍药知母汤为温阳利水要剂,《金匮要略》言:“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19]方中用辛散之麻黄配伍防风以驱散寒湿之邪,附子温经散寒,桂枝温阳化气以利水,白术、薏苡仁、泽泻、石菖蒲利水渗湿,诸药合用既能温通阳气,又能利水渗湿而不伤正,达到开通玄府的目的,方中又加入白芍敛阴和营兼能止痛,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知母养阴清热,防止诸药温燥太过,甘草、大枣和脾胃、调营卫。复诊见水肿减轻、畏寒怕冷较前好转,但湿邪骤去容易伤及营阴,脉象有阴虚化热之趋势,故去大辛大热之附子,减少麻黄、桂枝用量,以黄芪健脾益气,扶正祛邪,与桂枝配伍加强温经通络功效,并改予益母草、猪苓以利水湿而不伤阴,酌加黄柏、牡丹皮清虚热,全方在温阳益气的同时又不致燥热,利水渗湿而又不伤营阴,玄府开阖功能正常,阳气复来,水湿得以去除。

6 结语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易致下肢肿胀疼痛,严重者血栓脱落可危及生命,西医学治疗手段主要以抗凝、溶栓及手术治疗为主,但效果有限,配合安全、高效且费用低廉的中医治疗成为临床的不二选择。中医认为本病属“股肿”“瘀血流注”范畴,认为本病主要因血脉损失、久卧伤气及气虚血瘀导致,分为湿热下注、血脉瘀阻、气虚湿阻三种证型,但临床病情复杂多样,从玄府角度认识本病更为全面、深刻。玄府理论认为本病病机之关键在于玄府闭塞,或因实邪导致玄府阻滞不通,或因本虚导致玄府萎废不用,根据辨证论治以利湿开玄、活血开玄、补虚开玄等法分而治之,可取较好的临床疗效,拓展中医论治该病的视野,深化对疾病的认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玄府津液瘀血
基于《伤寒论》从广所论“津液”探讨“津液载邪”的理论内涵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玄府理论与应用研究❋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刘完素玄府学说初探※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开通玄府法在缺血性脑白质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