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湖南红色文化构建“五位一体”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策略探讨

2023-05-11 02:06李晨旭周姝
科学咨询 2023年22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党史湖南

李晨旭,周姝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 421002)

红色文化是我国革命精神的经典内涵,其内蕴深沉,意境悠远,影响重大,一直以来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备受关注。湖南是伟人故里、将帅之乡、红色热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的奋斗历程是百年党史中的闪亮篇章。因此,湖南地方高校应该立足于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努力寻找有效的路径将湖南红色文化融入构建“五位一体”党史学习教育模式的策略探究之中。促使高校学生充分感知到红色文化的具体内涵,并能够在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播中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率有效提高,从而进一步促使高校大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

一、以湖南红色文化构建“五位一体”党史学习教育模式的作用

“五位一体”党史学习教育模式是指通过学、讲、寻、践、融来构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所谓的学,是指学习党史,强化引领,坚定理想信念;讲,是指讲述故事,强化认同,汲取智慧源泉;寻,是指寻找足迹,强化担当,感悟榜样力量;践,是指践行使命,强化实践,补足精神之钙;融,是指有机融合,强化家国情怀,提升道德修养。构建“五位一体”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模式的目的在于构建较为完善的、全方位的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模式。

一是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创业史,也是中国人民奋斗史、发展史的生动写照。中国共产党在风雨中诞生,从一艘红色的小船,成长为无数共产党员用鲜血换来的巍峨巨轮。没有先辈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帮助学生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铭记其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从而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真正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惜今。

二是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生活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大多是“00后”,对中国曾经的贫穷与落后缺乏切身体会。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对大学生来说,就是一本宝贵的教科书,其理论解释力、说服力和感召力远胜于单纯的理论说教。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使命担当,不断提高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是有助于增强“四个自信”。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走出了一条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这部百折不挠的发展史,波澜壮阔的奋斗史,砥砺前行的创新史,正是中国共产党“四个自信”的真实写照,是中国道路、中国话语最鲜活的现实表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在读懂党史、理解党史、讲好党史过程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以湖南红色文化构建“五位一体”党史学习教育模式的具体措施

在以湖南红色文化构建高校“五位一体”的党史学习教育模式中,本文采用了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为主线,综合运用文本精读、理论讲授、案例分析、问题讨论、困惑解答、实践巩固等各种方式方法,“把抽象变形象,把复杂变简单,把深奥变浅显”,综合运用讲、诵、唱、演、练的方式来进行,并通过线上、线下、课堂内、课堂外等不同途径,使红色文化更能贴近学生实际、切中学生需要、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积极性、能动性,使学生在各种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与教学途径中感受思想之真谛[1-2]。

(一)学:将湖南红色文化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

深化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贯彻和研究阐释,要引导学生从学习党史开始,积极将湖南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

首先,开设学习党史的专题课,加强红色文化、党史学习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由专职老师来设计整个专题活动课,并将学习与学生的学分进行联系,为学生党史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平台。如学校立足校情学情,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紧密融合,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有效地激发了青年感恩党、感恩祖国的内在情感,营造了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浓厚氛围。其次,定期开展红色教育的分享活动,引导学生以班级或者社团为主体,针对自己在党史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交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来进行有效的解答。如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学党史、悟精神、强本领、铸师魂”的教师基本功练习活动,定期举办的党史学习教育读书分享会,把学习的感悟收获进行分享,共同提高。最后,主动营造学习党史的氛围,让学生主动沉浸在党史的学习过程中,如加强校园党史文化建设,在软、硬环境中提供更多的与党史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能够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自身学习的主要内容,并能够主动进行党史内涵的探究,从而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打下基础[3]。还可以设计制作红色信仰文化长廊,与已经建设完成的党史、国史、家乡史一起,共同构成学校独特的“红色长廊文化”,开辟文化新阵地,充分发挥育人作用,营造浓厚的红色基因教育氛围。

(二)讲:将湖南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

要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将当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红色教学模式。

首先,应抓好宣讲体系建设。抓好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发挥党政领导干部“头雁效应”,带头给师生讲党课。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做到先学、领学、精学、研学,并不断创新授课方式,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生兴趣志向相结合。抓好辅导员队伍,通过理论宣讲、主题班会、谈心谈话等方式,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工作载体,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党的生动而鲜活的历史。抓好学生党员队伍,以青年的视角、用青年的语言讲党史、讲理论,激发思想共鸣,呼唤价值认同。其次,应抓好思政课堂创新。把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主阵地,开设党史学习教育选修课程和通识课程,着力打造一批党史“金课”。从学科特点出发,积极探索形式新、接地气、有特点的主题活动,吸引党员师生主动参与、自觉深入学习。最后,应抓好各种红色活动的开展。引导全校师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到讲红色故事、讲励志故事、讲新时代发展故事的各种活动之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进行相互的分享,相互的提升;开展红歌演唱活动,从多样化的文化形式中去主动提升关于红色文化的内涵;开展演情景短剧活动,促使学生通过场景式的浸入来参与到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

(三)寻:将湖南红色文化融入足迹追寻中

党的百年历史,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湖南地区是红色文化的摇篮,无数的共产党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精彩瞬间,为新中国的解放与发展做出了毕生的贡献。要切实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精心打造党史情境教学配套环境,通过开展唱红歌、品党史、读经典,组织开展一趟探寻“我们从哪里来”的寻根之旅,一趟明晰“我们往哪儿去”的初心之旅,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亲身追寻革命烈士的足迹、感悟红色文化的内涵,主动感悟红色的精神,承袭红色基因。

还可以深入挖掘校史中的红色基因,围绕乡村振兴、革命老区振兴、疫情防控等实践活动,通过基层走访、田野调查、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党史融入“社会大课堂”,持续激发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的学习热情。另外,要用好网络平台资源,连线网上展览馆,通过3D虚拟导览员的解说引导,走进湖南红色文化旧址,追溯百年红色血脉,探寻百年大党使命,为师生构建身临其境但又富含妙趣的红色旅游体验[4]。实践证明,学习红色文化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去进行理论故事的学习,更需要学生走出校门,跟随英雄的足迹,来到英雄曾经待过的地方,静静地感受并努力去感悟英雄所留给我们的热血气息,进而能够促使大学生主动进入到学习党史、传承革命精神的氛围之中。

(四)践:将湖南红色文化融入社会实践中

进行亲身实践是将红色文化融入社会实践中的主要路径之一,湖南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打造研学实践大课堂,赓续红色血脉。

首先,与实践基地相结合。充分利用党政资源和民间力量,共同打造湖南红色教育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实践体验,让高校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去努力提升自己的红色文化认知,主动将党史精神、红色精神贯穿于自己的成长与发展实践之中。如可以通过开展重温长征之路、青年红色追梦之旅等一系列活动,将红色教育的课堂搬到具体的场景当中。又如红军纪念馆、重要会议纪念馆,或者相关的红色历史人物的故居、博物馆等,让大学生能够在这种可感、可观的环境之下,思想和意识形态得到洗礼,树立起更高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其次,要和当前的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借助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亮点。如开展红色党史宣讲、文艺汇演、现场互动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红色历史、红色人物故事。最后,还可以将红色文化的渗透和校史的建设学习相融合,校史往往会充分渗透党的影子,很多校史都反映了一定的红色因子。所以,要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中所渗透的红色基因,将学校历史的建设、宣讲、传播和党史相融合。通过亲历者的讲述,或者是陈列相关的历史文物,来不断地增强校史中的党史渗透以及对学生的教育效果。

(五)融:将湖南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

红色文化的学习、践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充分关注红色文化的理论学习,更需要关注红色文化的实际践行,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这样才能够促使湖南红色文化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发展。要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创新红色文化传播载体,以抖音、快手小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平台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插上科技的翅膀,增强年轻人的吸引力和关注度,实现信息有效传播。如在清明节期间,可以在网上开展祭奠英烈的活动,号召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为他们讲述相关的红色历史,进一步提高师生们对红色历史、红色人物的认识和缅怀之情。又如当前可以在一些公共论坛上面开展相关的讨论活动,组织学生们围绕红色历史、红色精神开展探讨,如可以在“微博”发起以“党史教会了我们什么?”“新时代如何建功立业?”等方面的“超话”,让同学们自由讨论。

还可以通过线上阅读推广活动,引导全校师生积极主动地进入红色经典诵读活动中,促使学生诵读那些与红色故事、党史发展、革命的诗词、散文,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吸收、领会和反思;在“唱吧”等娱乐APP上开展红歌演唱活动,感知红色文化丰富多彩的活动,并能够在这些多样化的文化形式中去主动提升关于红色文化的内涵,促使学生增强其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感悟,让红色文化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与进步。

三、结束语

红色文化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我们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湖南作为红色文化的孕育之地,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应该充分立足于地方特色,在努力构建教育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充分关注思政教育内容、课堂教学情况、教材开发进度、文化育人以及主要宣传阵地,积极采取措施以湖南红色文化构建“五位一体”党史学习教育模式,进而促使大学生在红色文化、党史学习教育的课程中获得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党史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