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高职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2023-05-11 02:06杨徐飞张金果韩东
科学咨询 2023年22期
关键词:机械加工专业课思政

杨徐飞,张金果,韩东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多数教师都是将学科、课程视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以及教育方法等,在不同专业或是生活事情中,为学生创建优良的发展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等,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高等教育改革视域下,高职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要紧密联系思政教育,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实现专业与思政的融合,构建“大思政”格局,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大思政”视域下高职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虽然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对象不一样,但是其本质上具有较强的统一性,都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确保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因此,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旨在让青年大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去解决现实问题,并且要将道德要求内化于心,在实践中体现出道德要求。因此,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对基本的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还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思想政治理论,实现知行的统一。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将思政教育贯彻落实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同时,实现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切实利用好每一门课程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道德、政治、观念等各方面的塑造,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接班人,确保思政教育与实践联系起来。

实质上,高职机械加工技术教育所培训的都是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技术职业人,其专业素质也蕴含着课程思政知识教学的“价值理性”,只是这种价值理性也是可以透过知识的传递来隐性完成的。或者说是可以以知识系统为载体,来完成所具有思政元素的传授。由此可见,高职课程思政教学和机械加工技术教育之间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因为高职机械加工课程也是思政教育的载体之一,每一门课程都有其育人价值,而这就是思政教育的立足点,所以机械加工技术课程也为“大思政”格局建设奠定了基础,并为该专业学生专业课知识学习、思想观念塑造提供了依据。如此一来,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知识的冲下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以及说服力,能够更好地促进课程教学改革、课堂建设[1]。

再者,专业课课堂将成为学生专业政策知识训练与个性养成的主阵地,在课堂中渗透思政元素和知识,使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步调一致,产生协同效果,变得尤为重要。思政教学,是指通过实现全员、整体、全面课程教育体系的建构,使各种学习教材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并行,产生教育协同效果,把立德树人当作教学基本主要任务的一个全新教育观点。机械加工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学科的一个基础教育课程,在高职受众广,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对理工科学生今后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发展影响深远。因此,任课教师要思考的是,如何抓住这一主阵地,在高职理工科类专业教学中推进思政教育领地建设,进一步将课程知识与思政教育联系起来,并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以实现使高职生的专业技术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平衡发展、齐向并进的目的。

二、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大思政视域下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功能,可通过调整课程配置、修订教师专用课程、完善课堂教学方案、完善教学管理,整合各种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使思想政治教学要求和思想政治教学特点渗透到专业课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然而当前在中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中,思政教学的实施还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困难。

第一,教师培养计划的课程配置并不能妥善处理好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课程教授工作中,教师不但担负着授业解惑的任务,还承担着教育传道的任务。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始终只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这类显性课程承载了学生全部的思想政治教学重任,因为只有它们能拿到学分,因而忽视了自我基本人生观的养成与提高。机械加工技术课程属于隐性专业课程,并不能全面发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因此专业讲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基本上是完全分开的[2]。

第二,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育中未能做到授业解惑与言传身教的有效统筹。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并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因授课教师自身就没有立足课堂上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力量,也就不是具有双重素养的复合型教师。这就导致了既无法起到思想政治理论与显性课程在学校思想品德价值观中的导向功能,也无法保持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之间从学校思政工作教育角度的螺旋上升关系[3]。

第三,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兴趣与关注程度不足。思政教学中带有相当强的说教成分,学习者很容易觉得内容空洞沉闷,且高职院校学生更重视于将技能学到手上,拿学分、拿证书,这也使得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孤岛现状,始终无法得到较好的缓解。

三、大思政背景下高职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途径

由于所有高职理工类专业课程都具备了客观性、职业性和实用性的特征,所以作为理工类专业中的基础课程之一,高职机械加工技术课程的思政教育自然也要强调职业道德素质培训,即其思政教育内容也要和“职业性”有关。因此,必须以机械零件的设计与制造为支点,深挖机械加工技术课程的思政教育内涵,以形成有机整合的课程内容,以建立全领域、整体性、全功能的课程教育框架,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教育根本宗旨,以凝练德育内容,在教育活动中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和探索。

(一)高职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

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机械类学科一门主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重点介绍了机械加工工艺规范的制定、常见零部件的加工处理、机械夹具的设置等基础知识,其相应的任职职务包括总工艺师、机械加工技术负责人、数控加工技术负责人等。因此,任课教师必须从本专业所适应的工作岗位入手,并根据岗位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知识,来总结和发掘其中所蕴藏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精髓与人生理想,并将之转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鲜活教材,以便于将理论知识引领与实践引导有机地融合起来。通过综合总结,可以把本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知识内容概括成如下三部分的基本内涵,即社会主义职业精神、伦理与职业标准。

(二)高职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途径

课程思政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将思政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到实际知识的掌握上来,所以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关键就是寻找知识和相关思政教学元素的结合点,和选择合适的融合途径。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是学科理实合一的必修课,其讲授的教学内容既有学科基础知识,又有大型工程设计作业和现场实际作业等。因此,任课教师必须根据所授知识或实际技术的具体特征,来选取可融合的思政教学元素,并选择合适的课程形式以融合课程思政教学元素。任课教师们应当按照下面五个基本准则,来选择最合适的融入路径,以促进教学模式变革:一是紧扣课程内容特色;二是遵循学科思政教学的基本规律;三是自然融入、润物细无声;四是载体恰当;五是教学方式适宜[4]。

(三)围绕技能应用开展课程知识目标教学

作为专业基础课,机械加工技术课程理论知识的教学是围绕“理论够用、技能应用”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进行的。使学生既能掌握工作岗位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又能将理论知识与技能应用紧密结合,是实施多媒体教学法必须考虑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图片、动画仿真、视频等教学资料使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得以提高是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根据不同的知识点,教师需要保持教学方法的直观性和教育手法的多样性,显著提高课堂效果,提升实训教学比例引入项目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操作环节当中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合理应用其中,并且在理论应用环节受到先进文化与先进理念的引导,学会做人的道理。

例如,在“数控编程”知识点介绍环节,教师首先需要向学生介绍数控编程的精密性要求,每个编程操作和软件指令都具有必然的联系,因某个环节错误可能会造成机械零件报废甚至机械故障。因此,机床操作教师与程序设计编程员的责任更加重大,在数控车床实训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更需要带动全体学生参观实训的工作,为数控车床基本操作和数控机床编程知识点的讲授,打下基础,从而让学生们了解数控的教学理念,并且在实训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课堂纪律展开严格管理,确保学生所做工件达到标准后方可过关,保证工具与刀具的摆放位置精准,并且待工件制作完成后,做好一系列机床维护工作以及卫生清扫工作,这样学生不仅通过专业课程学习掌握了编程技术,而且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与工作习惯[5]。

(四)模拟生产场景进行课程能力目标教学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过程是在教学对象对课程有一定感性认知之后,在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更多地采用模拟生产场景的任务驱动法实施的。教师带领学生在一定的作业目标引导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依次逐步地完成教育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复习了前面所讲解的有关基础知识,也学习了怎样把这些基础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使基础知识得以巩固、提高和迁移,并切实提高了他们剖析实际问题、解答现实提问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得到了成就感,激发了求知欲,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例如,通过在班上设置一个学校设备和元器件的使用明细表,清楚地标出学校各种仪表设备和元器件的具体价值以及偿还责任,从而促使每位学生都认真履行责任书,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得到很大改善。又如,当学生分组完成小组共同作业试验时,小组里每一个成员的工作业绩均根据小组共同试验的最后成果而确定,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高度配合,并相互协作。但是往往会发生由于共同试验的不成功,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指责、发生冲突的现象。这就是典型的个性与规范之间的冲突问题。每位学生都要知道,小组是一个团体,个别权利与团体权利在根源上是一致的,如果一个错误则全组均错误,个人能力再强也是受限的,而只要通过共同团结合作,个人能力便是无穷的。

另外,还要不断创新考核模式,增加思想政治方面的考核内容。当前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考核主要包括学生出勤、理论测试、操作技能等部分。建议在考核时加入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例如,设置“由叠加定律谈谈你对量变确定质变的认识”“由数控系统的发展谈谈你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等课题,以考核的方式,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主动自发地强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把爱国情感渗透到专业教学,从而引导他们更加关心国内时事政治、热爱中国历史[6]。

四、结束语

长期以来思政教师都是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教学,而专业课教师都是在课堂上进行专业课知识授课或是进行实践训练,很少会参与到学生思想、观念教育活动中,而高职院校在专业课教师招聘也会偏向学术研究,这也就导致高职各类专业教学中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各自为政。“大思政”概念的提出,打破了这一传统认知。因为在经济新常态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逐步增加,为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完成经济社会建设的劳动力供给,高职各类专业任课教师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解决当下高职理工科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境,促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岗位需求,参与到社会岗位工作,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带动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猜你喜欢
机械加工专业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机械加工工艺中的自动化控制探讨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锯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机械加工大有文章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