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视野下高职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分析

2023-05-11 02:06王需张敏蒋小玉陈建红
科学咨询 2023年22期
关键词:高职生院校传统

王需,张敏,蒋小玉,陈建红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新疆石河子 83200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经济、思想等领域的碰撞、冲突、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各国对文化冲突、融合、碰撞的态度则各不相同。我国强调的是文化自信,要求在教育体系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倡导应当发挥学校这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作用,在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同时,也要彰显本国文化特色。正因如此,高职教育必须要在国际化视野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通过有效地落实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并积极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增强广大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以及民族自豪感,以满足人才培养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国际化视野下高职展开传统文化教育意义与价值

(一)文化传承与学生成长的需要

从十七届六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些重大会议上,都强调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与必需性,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本、灵魂及优势所在,民族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为前提,必须要在新时代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到专业教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并以“德才兼备”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为目标,多样化地展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高职生能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获得更好发展[2]。立足高职生成长角度,学习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既可以对学生人格塑造、个性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也能够帮助其更好地了解与专业技能相关的文化知识、民族精神,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学会做人、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提升人文素养以及树立家国情怀。

(二)讲好中国故事的需要

立足国际化视野,高职生讲好中国故事,也是高职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的中国。因此,为了让高职生在未来工作中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学生就要先深入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自然要各个方面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这一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阵地上,落实立德树人、文化自信等育人任务,高职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有效地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三)有助于培养国际化视野与跨文化交流意识

随着各国经济与文化等各个领域碰撞、冲突、交融,各国经济发展、命运紧密相连。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我国高职生更要积极学习传统文化,了解我国与“一带一路”线上国家之间的历史渊源,在世界文明交流过程中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利用汉文化、汉语言以及汉服等影响力,加强各国文化、经济等领域之间的互动[3]。如此,高职生在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就能意识到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学会尊重各国习俗与风情,从而更好地利用外语表达中华文化以及文学相关知识,逐步提高其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文化传承与弘扬奠定基础。

二、国际化视野下高职传统文化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对传统文化内容认知有限

现阶段,传统文化在90后、00后高职生中的基本断层已经是不争的现实。现阶段,高职生对孟子、荀子、墨子等的思想作品都认识不多,也很少有机会接触《诗经》《楚辞》《德行经》等经典名著。在三年的学习时间中,高职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掌握基本知识和学习专业知识,传统文化学习机会与时间减少。一直以来,在高职各个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划中,就是将教学重心置于职业能力培养与训练上,但很多院校由于缺乏对人文教学的完整设计,或者仅仅把传统人文教学当作选修课对待,导致教学方法并不能根据专业课程特点进行选择与更新,专业教学基本都停滞在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的角度上,教学方法也流于形式化。再者,教师过分重视形式化的内容,以“你说我听、你考我背”作为教学实现的主要目的,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含义与内涵认识不清。由此可见,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传统文化教育并没有落实到位,导致高职生对传统文化内容认知有限,不利于其个人素养与能力发展。

(二)对传统文化价值认同淡薄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向来注重于知识学习,在以职业为主导的功利氛围中,对传统教育的认同感也越来越淡化,这个断层甚至应该用“塌方”比喻[4]。伴随出现的是,我国传统思想道德结构的瓦解、人本主义价值观的丧失,以及人格的异化。以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尚荣知耻、格物致知、慎独自约束的价值观念已经荡然无存,加之高职生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也比较片面,很容易被错误的观念、思想所影响,如“愉快上班(读书)、享乐生命”的处世原则也颇为盛行,而努力奋斗、追求卓越的我国传统美德却也被人们无情抛弃。再者,传统文化有些人以为“出现即理所当然”而泰然处之,有些人甚至以为我国传统文化乃空中楼阁,对社会经济建设和民主科学的发展并无有益。不管怎样,高职教学工作都无法回避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能,教师应当引领高职生坚持思想道德底线,以扬善抑恶为教育核心,并提出“真善美”的教育价值要求,不应该质疑或者否定德智统一、以德统智,以及注重教育伦理价值观念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三、国际化视野下发挥高职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有效策略

(一)融入时代精神,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俱进

对成长于网络信息时代的高职生来说,传统文化神秘幽远、文辞拗口不易亲近,如何跨越空间应用于高端职业高职生群体,需要与当前社会大势有机融合,赋予我国企业文明同时并进的现代感。高职院校进行的文化教育需要融合时代精神,进行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性诠释。

第一,坚定信心,凸显民族特质。高职生唯有对中华传统文化报以坚定不移的信心,方可达到坚守信念的目的从容,在个人发展与经济社会生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自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进行继承和发扬。例如,从“孝亲”做起,教育爱国主义情感,强化高职生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达到理性爱国主义;将“博雅”“崇德”“乐道”等特质和自身素质展示给广大高职生,并作为其做人处世争相效仿的榜样等,进而引领高职生正确认识与对待我国传统文化,深入认识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从客观历史角度,从容地面对全球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与个人生存所造成的重大挑战,承担复兴民族、传承文化的使命。

第二,根据形势,逐步加入现代元素。一切创新与改革都是根植于传统文化延续后的发展,而传统文化又是在我国传统农业社会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对于以工业技术为主体特点的现代社会,必须有相应的调整与转变过程。对现代高职教学来说,有些轻视体能劳作、将知识与方法视作“奇技淫巧”等文化内容,与时代发展格格不入,这也就意味着高职教师必须要秉承“去其糟糠”的做法,正确且理性地看待传统文化,意识到传统文化局限性的同时,积极融入时代精神,如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等,给予优秀传统文化时代色彩,高职生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受到正确思想观念、良好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熏陶,成为一个契合时代发展、德才兼备的人才,以满足时代发展、社会建设、全球化对国际化人才素养的培育要求。

第三,以人为本,强调自我成长。随着时代的变迁,高职生将并非是单向或被动接收传统知识的对象,而是拥有自主个性、活跃思想与现代理性的社会能动参与者。因此传统文化教育机构应充分重视高职生的独立性,以符合高职生自身的基本需要,并旨在帮助克服学业进修、人际关系、就业求职等社会活动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以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指导他们的理解和决策,引导他们开展积极创新的社会主体行为,并基于自身的认知能力与意志,根据当前社会形势而自主发展,以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自主学习与探索意识为目标,以培育他们的思想创造力,提升他们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责任心与使命感。

(二)立足“第二课堂”,开展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活动

高职院校要营造良好愉悦的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环境。一是在教室、图书馆、运动场地等学生经常进出的公共场所,展示带有我国传统节日名言警句的宣传以及大量汉字楷书、国画教学艺术作品。二是对校内建筑、道路、桥梁、河流、草坪命名,以表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等,并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气氛,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与情操。三是在校外,可构建传统文化交流基地(如博物馆和书院),并作以实地考察和学术讲座,运用本地特色传统文化推动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5]。

例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地处六朝古都,南京有很多传统文化博物馆、景点,院校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南京的文化景点,品味历史文化的魅力,并设有书法社团、文学社团等,经常组织一些校内和校际间的比赛活动,这些活动能让学生更加贴近传统文化。安徽绿海商贸职业院校定期聘请一些文化名人、高雅的传统文化艺术项目进入院校,并将积极开展学生第二课堂记分册等学分制,同时充分运用党团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中华大讲堂、传统文化节、电影赏析以及思政教学等多个有效平台,利用传统文化、艺术、创业、美术、体育等项目建设院校的传统文化精品。

(三)运用三种重要媒介,革新教学手段

三种重要媒介,指的是平面、电波和网络。采取在院校景观设计中塑造孔子塑像、以典籍典故命名历史楼堂、介绍《论语心得》《品三国》等文化图书的途径与措施,为高职生打造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套餐”。选择学识渊博、年富力强的相关专业教师加强指导院校广播组,经常开展放映精彩的传统文化教育影片、广播及一些讲述我国历史的专题栏目等,为高职生奉献喜闻乐见的影音精品。还可以适应时代需要,通过开设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网站,提供适合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等。

再者,由于“互联网+文化教育”是网络信息化条件下非常重要的社会文化精神传播形式,高职教师还应该运用现代互联网数字化、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开发微课、MOOC等,推广“游戏化”所学模型,强化课堂教学“具身教学”的有效性。并且,对教育文章的解读和转化要立足于大学生自身的所思、所想、所需,变古奥晦涩为鲜活时髦,彰显知识生活化、实用价值和人本质。高校教师应该通过微博、QQ群、微信等情感化的宣传形态,“精确滴灌”,线上线下共促教育弘扬。

另外,还要积极发展高校网络课程资源综合平台。平台能够为传统文化教育类的课程提供大量教育资源与共享资源;微博、微信等公众账号平台以高职生更容易接触的形态,为高职生带来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共享;通过研究与优良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的教育手机软件,也能够给高职生带来更多渠道的教学资源……相关的学科教师和科研人员也能够组建教学队伍,并以专项研发形式进一步开拓适应当今高职生学习特点的互联网教学平台。

四、结束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华夏人民的根本与灵魂所在,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华夏人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国际化的视野下,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公民都应承担的历史使命[6]。鉴于此,高职院校在积极建设一流专业、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要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生学习、生活与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使高职生能积极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其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做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猜你喜欢
高职生院校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