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融合的实践

2023-05-11 02:06王韬
科学咨询 2023年22期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思政

王韬

(江苏邳州中等专业学校,江苏邳州 221300)

一、课程思政概述

2016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便是在此背景下被提出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比较类似,但其内涵是截然不同的,课程思政是一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课程思政要秉承以下三大原则,一是学科教学主体性原则,即课程思政虽然是学科教学和思政教学的深度融合,但两者地位并不平等,教师在教学时应坚持学科教学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科教学内容选择思政教学内容,保证学科教学内容多于思政教学内容。二是潜移默化原则,即要求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要追求“春风化雨”般的思政教学,通过将思政内容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思政教育,而不应该将完整的课程分裂为两部分。三是思政教育完整性原则,即要求教师合理安排思政教学内容,尽量保证思政教学的完整性,学生获得综合性、整体性的思政教育体验[1]。课程思政教学对学生的高质量、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求职竞争力,所以各中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开展策略。

二、课程思政与“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融合意义

(一)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

课程思政与“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融合能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的相互促进,一方面,教师在讲解专业知识时,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渗透思政教育,在具体知识或行业案例的支持下,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理解得更深入,能更灵活地将思政理论知识应用于学习和生活,这是专业教学对思政教学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在课程思政过程中接受思政教育,逐渐提升政治素养、法律意识、道德素质、职业素养等,思政水平得到提升,思政水平提升令学生更深刻理解专业学习的意义,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的观念,从而摆正学习态度,提升学习效率,这是思政教学对专业教学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在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的互相促进中,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和思政素养都得到提升,这与我国提倡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二)为行业输送高质量人才

中职院校培养职业技术人才,承担为我国各行各业输送人才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以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运营需要为重要方向,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在课程思政过程中,中职院校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为工业机器人行业提供人才保障。

(三)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化进程

“智能制造 2025”将机器人技术列为十大重点行业之一,“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时国家出台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对机器人产业进行全面规划,要求行业、企业搞好系列化、通用化、模块化设计,积极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化进程。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保障支持作用,大规模的高质量人才参与能加速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进程[2]。

三、课程思政与“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融合策略框架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装备制造相关专业的技术应用型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工业机器人的分类、特点、组成、工作原理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工业机器人技术分析,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和现场编程的应用能力、工业机器人选型、工作产线设计、编程及示教等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教学重点为仿真及现场实操教学。

针对“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的上述特点,笔者为课程思政与“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融合策略设计了“课前设计制度—渲染教学环境—利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明确思政教育方向—构建评价体系”的“五步走”策略:第一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布置课程任务;第二步,教师利用行业案例、科技背景等渲染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情感熏陶,渗透职业道德、守法意识、爱国精神等思政内容;第三步,教师利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积极探索,利用项目化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或个人的形式完成比较完整的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渗透创新精神、合作意识、探索意识等思政内容;第四步,教师明确本节课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正式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第五步,教师构建“2+1”教学评价体系,即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项目任务完成度考核和思政素养评估相结合的评价体系[3]。

四、课程思政与“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融合具体措施

(一)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

中职教师应该深度挖掘“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为引,延伸思政教育,实现“春风化雨”式的课程思政教学,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同时提升专业能力和思政素养。“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的思政元素主要包括工作细致认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敬业勤勉、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安全操作、整洁有序的规章意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等。“工业机器人技术”很多课程内容都存在上述思政元素,例如工业机器人编程和操作教学,学生为了获得预期的效果,必须要反复调试参数,学生只有不骄不躁、专心致志,时刻关注机器人本体姿态,才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在此教学阶段渗透工匠精神教育,教育学生形成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普及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了解我国在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做出的贡献和取得的进步,自然而然地生发民族自豪感,强化爱国意识。例如,教师讲解手动调试机器人,必须对机器人进行降速处理这一理论知识,可以为学生渗透规章意识。教师在讲解行业诚信案例时为学生提供职业素养思政教学,激发学生的职位荣誉感,提升学生的岗位责任感。

(二)校企合作研制课程思政标准

中职院校应该与企业合作研制课程思政标准,为课程思政教学开展提供有效指导,规范专业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4]。中职院校是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的社会责任,所以中职院校在设计课程标准时要参照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招聘需求,中职院校应该与周边相关企业合作,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企业人才需求等,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标准,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率。首先,中职院校应该与企业合作,获得企业人才需求清单,了解当下和未来行业所需人才的必备素质,优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相关思政内容,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其次,中职院校与企业达成长期合作模式,中职院校为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和帮助企业开展岗前培训;企业为中职院校提供企业发展案例、行业相关数据等内容,中职院校利用企业提供材料增删教材,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具时代性的教学内容。中职院校还可以与企业达成协议,要求企业定期派遣骨干工作人员进校园,为学生讲解真实的职场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和目标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最后,中职院校应该要求专业课程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调研智能制造企业尤其是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了解新技术、新规范、新材料、新工艺的更新情况和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从而对比分析企业需求和当前课程标准,找准目前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根据调研结果积极挖掘行业相关思政元素,开发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标准。

(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

中职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必须要注意方式方法,秉承学科教学主体性原则、潜移默化原则和思政内容完整性原则,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的深度融合[5]。首先,中职教师要树立思政教学意识,一方面,积极学习思政知识,提升个人思政素养,明确各教学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思政教育,关注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匹配性,为学生提供顺滑舒畅的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另一方面,明确课程思政的概念,坚持学科教学为主的原则,把握思政教育时机,控制思政教育时间。其次,中职教师要秉承潜移默化的原则,采取计划讲述与随机讲述相结合、个人感悟与客观理论相结合、共性取向与个性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自己的人生心得或学习经历,用个人感悟启发学生,提升思政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渗透思政内容时可以提问学生,要求学生诉说自己的感性,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认同感。最后,中职教师应该秉承思政教学内容完整性的原则,通过拓展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思政学习体验。例如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教育,则教师应该搜索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通过增加行业案例、企业发展故事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工匠精神的全部内涵,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工匠精神,将客观的理论知识内化为主观的工匠精神。

(四)在评价机制中增加思政内容

教学评价内容是中职学生审视自身行为、分配学习重点的重要依据,中职教师通过将思政内容添加到学生评价机制中,能对学生的行为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从而令学生重视思政学习,主动自觉提升个人思政素养。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评价中开展思政教学,即利用教学评价内容提升学生思政素养,例如教师课上为学生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判断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人交往能力和面对自己不懂的内容是否虚心求教等情况,在教学评价环节对学生行为展开评论并为学生指明改正方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修正自身缺点,提升思政素养。其次,教师将思政内容纳入教学评价机制中,重点考查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意识等,由于思政素养评价很难通过笔试或课程作业的方式呈现,所以教师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民主互评”的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即教师根据学生日常表现进行打分,学生自评即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和思政修养打分,民主互评即同班同学相互评分,教师综合三项分数,得出学生的思政素养分数,将学生思政素养与课程绩点挂钩,提升学生对思政学习的重视。

(五)开展校本课程思政教学活动

中职院校应该定期开展校本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将思政教学融入专业活动。首先,中职院校可以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节,包括工业机器人实操竞赛、工业机器人仿真竞赛等,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有含金量的奖状证书和有吸引力的物质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竞赛活动,学生在参加竞赛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化合作意识、工匠精神等。其次,中职院校可以组织“大国工匠进校园”“毕业生职业分享”等座谈会活动,邀请行业领军人物、优秀毕业生为在校生讲解职业故事,帮助在校生了解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了解职业所需要的各项素质,从而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参与专业课程教学过程,激发学习热情,并在行业领军人物和优秀毕业生的启发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实现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最后,中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文化或地区特色设计校本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例如中职院校位于革命老区,则中职院校应该利用当地红色革命文化,为学生提供爱国爱党教育,打造地区特色课程思政体系,提升院校知名度。

五、结束语

课程思政与“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融合有利于培养专业知识扎实、职业道德高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从而为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化进程提供人才保障,所以中职院校应该重视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将思政教学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春风化雨”般的思政教育,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

猜你喜欢
工业机器人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