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开展儿童教育戏剧活动的发展路径

2023-05-11 02:06武祥
科学咨询 2023年22期
关键词:共育师资家园

武祥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台州 318000)

因政策和市场的需求,我国的儿童教育戏剧正式起步稍晚,存在着师资与需求不匹配的现况,为解决此问题,国家注重增强儿童教育戏剧的师资力量,各高校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也纷纷开展和优化教育戏剧活动课程,以期培养儿童教育戏剧的后备力量。

一、学前领域开展儿童教育戏剧现况

儿童教育戏剧活动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一日生活、家园共育、教师成长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幼儿对教育戏剧活动较为感兴趣,所以儿童教育戏剧在幼儿园成为不可代替的手段。很多幼儿园对教育戏剧活动进行尝试和实践应用。HY机关幼儿园通过儿童教育戏剧培训后,在其幼儿园中开展了“不会吼叫的小狮子”“快乐村”等活动,在过程中做到教育教学相融合,充分发挥儿童的积极性,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效果。高校针对儿童教育戏剧开展教育戏剧活动师资的培养,如以戏剧专业为切入点的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以教育为切入点的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温州大学等高校,各高校纷纷推进儿童教育戏剧师资的培养工作。

在中国知网(www.cnki.net)上,以“学前教育”和“教育戏剧”进行检索,共检索到1928篇文献。对数据文章进行分析后发现,绝大部分体现为幼儿园如何实践儿童教育戏剧活动,教育戏剧活动的模式开展方式,如舞台童话剧操作模式、戏剧应用教学模式、戏剧创作模式、生长戏剧模式等,教育戏剧活动开展的评价体系分析,教育戏剧活动开展的信息化手段方式等。另外还有一部分为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开展儿童教育戏剧活动的理论探究和理论研究,如儿童教育戏剧开展的范式、顶层设计理论框架、教学指导策略等。但针对学前教育儿童教育戏剧活动发展得较为稀少,对如何分析和开展儿童戏剧教育活动的源教育即学前教育的教育便成为本文的研究点。

二、儿童教育戏剧活动的SWOT 分析

SWOT是态势分析,即对研究对象的自身优势、劣势、外部机遇、挑战进行分析,用系统的方向将各类因素进行整合和分析,提出分析方法。对学前教育开展教育戏剧活动,可以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其自身存在发展优势和劣势,面临的外部发展机遇和挑战,借助系统思考,结合各类因子提出针对学前教育的儿童教育戏剧活动开展的发展路径和策略。

(一)优势分析

1.儿童借助戏剧发挥自身特点

3~6岁儿童本身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表达力。儿童的表达能力在这个阶段会进行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语言,此阶段儿童更喜爱讲话,将自己听到的内容进行复述和改造。想象力方面会表现在儿童对现实生活进行联想和思考,会在其语言的过程中进行表达和阐述。其动作表现也是如此,在生活和教学课程过程中将动作进行大动作和细小动作的表现,更乐意做一些动作模仿和创新并让他们更加愉悦。为此,借助教育戏剧充分发挥儿童自身特点。

2.戏剧对儿童发展有重要价值

3~6岁儿童已有研究表明通过开展模拟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能有效促进幼儿同理心的发展[1]。王文倩、王有升真实教育情境,从生理、认知、社会性三个维度出发,并且以八个方面为代表,以点带面地分析创造性戏剧教育对儿童发展的独特价值[2]。教育戏剧活动在针对儿童的发展中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尤其是情境过程中的认知和社会发展方面更显重要,对标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借助戏剧对儿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各园各校已开展教育戏剧活动

教育戏剧的发展带来了各园各校的各类实践活动和理论创新。一线幼儿园进行各类教育戏剧实践已经数十载,在过程中也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出现了一大批特色教育戏剧幼儿园,如HY机关幼儿园、北京FH幼儿园、上海浦东XJ幼儿园、静安YK幼儿园等。在高校教育戏剧培养的过程中,戏剧类高校如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师范类高校如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等也会进行教育戏剧师资的培养,进行相应的教育戏剧内容创作和师资培训,幼儿园和高校加入,让教育戏剧在理论发展中也尽显澎湃动力。

(二)劣势分析

1.儿童能力影响教育戏剧活动成效

儿童尽管其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在此阶段稳步提升,但因其现有的能力和水平并未能够做到收放自如。因为儿童在教育戏剧的过程中,他就是导演,他就是演员,为此现有能力如果无法支持其更优的表现,肯定会影响教育戏剧的呈现效果,进而直接影响相互成员的各类发展和表现。儿童的一般能力需要教师的培养和助力,否则将会影响教育戏剧的表现,一般现有的儿童能力较弱会影响教育戏剧活动的基本成效。

2.教育戏剧自由度高难以把控

教育戏剧的范式较多,自由度较高。高天在其文中提到,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是教育戏剧发展的一大阻力,儿童教育戏剧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较为重要[3]。张金梅提出舞台童话剧范式、戏剧应用教学范式、基于戏剧表达的戏剧创作范式、生长戏剧范式四种儿童戏剧教育活动范式[4]。这些内容无法将较多的信息和内容进行整合和完备,就造成教育戏剧自由度较高的局面,为此较高的自由度和较为专业的教育戏剧知识非专业教师显得较为困惑。

3.教育戏剧的内容不系统

教育戏剧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内容都是“一地一特”,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操作的统一性也较为模糊。各方面的内容如教育戏剧观点也是众说纷纭,每一个教育戏剧的专家自成一体,不进行融合和交流,自守各自土地。同时教育戏剧的内容较为晦涩,很难从很高的高度进行教育戏剧内容的融合和整合。这也就导致想要进行统一的复刻和传递就起到阻碍作用,这不利于教育戏剧的传播和教授。

(三)外部机遇

1.满足精神需求促进教育戏剧的空前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物质得到空前发展,人们不再考虑是否需要吃的生活物质,而是考虑更多的精神层面需求。教育戏剧作为戏剧的分支在精神层面的力量是较为强大的,将精神复刻在文化中,从文化的层面进行输入和输出,对成人较为适用,对孩童来说,尤其是儿童会有更多精神层面传递的内容和信息。这一点在满足儿童精神需求层面上,起到关键的作用。

2.国家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基本要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5]提到对儿童要求全面发展,提高语言和艺术层面的发展。国家层面的重视,也发展各地方都进行相应的工作活动。教育部门在教育政策上也经常会讲到培养人们的艺术素养这一要求点,为此教育戏剧的活动在提高艺术的基本要求中显得尤为频繁和亮眼。在国家政策、地方高校和幼儿园各级带动下,教育戏剧在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发展国民艺术欣赏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并且取得较好效果,为当地的艺术文化传播打好金字招牌,同时也为教育戏剧活动的快速发展提供较强的外部动力。

3.家园共育合作多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家园共育的活动是幼儿园活动中必不或缺的重要一环。教育戏剧在进行的过程中,往往会牵动儿童家长的心,家长会期盼儿童在教育戏剧的过程中有一些亮眼的表现,关注儿童在教育戏剧实践活动中获得什么样的能力,喜悦于儿童在此活动中高兴的心情等。并且家长乐意参与其中,共同与幼儿园开展教育戏剧中的某些活动。双方的助力在其教育戏剧过程中呈现互有的力量,也会让家园共育更好地发展。

(四)外部挑战

1.教育戏剧师资水平不一

教育戏剧空前发展,但师资的水平却呈现较低的状态。因为幼儿园教师进行的教育教学工作压力繁重,虽然也会进行一些基本的教育戏剧培训但是仍然杯水车薪,教师没有充沛的精力和能力进行额外的教育戏剧培训。另外专业的教育戏剧师资较少,很多社会培训和师资培训都是挂羊头卖狗肉,这就导致我国的教育师资水平呈现水平特别高,或水平低劣也尽显小丑之态。

2.教育戏剧区域不均衡

教育戏剧在我国还呈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表现。在我国上海、北京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和地域,教育戏剧的发展水平尤为繁荣,但是在一些经济水平相对较弱的城市就呈现出不一样的发展状态。此现象还出现在城乡差异方面,经过走访部分县级市,乡镇等存在较为明显的教育戏剧发展分化现象。

3.教育戏剧评价体系不明确

教育戏剧发展的评价标准模糊,不明确。教育戏剧是为发展儿童的能力,培养儿童的基本素养。既然是教育的一个手段和方法,那么相应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否能够明确体现?当下的教育戏剧评价体系不明确,不清晰,这也导致对教育戏剧活动开展是否有效果,是否需要进行调整,是否需要重构造成阻碍。

三、学前教育的儿童教育戏剧活动发展策略

(一)发展顶层设计,助力大环境建设

在宏观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将学前教育中教育戏剧的内容进行框架性建设。适当在相关文件和政策方面进行建设和颁布适应性的条例。从国家层面重视和关注,这样教育戏剧才能变成有土之物。另外文化的引入要注重适用性,借助我国的文化和国民的认识进行移植和栽培,让其变成有根之物。大环境的建设需要顶层设计的支持和辅助,尤其是戏剧文化的发展。注重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建设,在过程中注意把握社会文化的准确度,使其助力于整体教育戏剧活动的发展。

(二)教学理论水平研究和提升

教学理论水平需要加快互相交流,使其快速进入一个新台阶。可以加强高校之间教育戏剧活动交流,戏剧学校和学前教育专业间的交流,幼儿园与教育戏剧活动之间的理论交流,高校单位、幼儿园等专业单位成立行业联盟,多次进行线下和线上交流和发展,尤其借助联盟单位行业进行多次的碰撞发展,借以促进理论水平的研究和发展。

(三)教学应用实践的师资培养和课程建设

教育戏剧重点要落实在实践方面,课程要落地。将理论指导后的教育戏剧落实到幼儿园或者社会中,合理发挥其重要作用,如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适度使用教育戏剧在一日活动或者集体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开展,在儿童的健康领域活动中使用运动类的体育活动戏剧内容。另外,形成专业完备的课程体系,无论是教育戏剧资源、教育戏剧课程、教育戏剧片段还是课程体系都需要将完备的信息内容进行整理和汇总,以教育学、心理学、系统设计理论为指导进行总领,按照教学模式进行统一设计和修改;教育戏剧资源需要高校、幼儿园、联盟成员、社会人员共同出谋划策,将资源和内容进行整合和配比;教育戏剧课程在创设过程中要以幼儿园、学前教育为行业基础进行创设和建设。课程资源需要进行合理调试,逐步使得其达到符合教学应用和教学实践的最终目的。

(四)家园共育发挥更大作用

学前教育重要的特点就是家园共育,家园联动促进教育戏剧的发展。家园共育以幼儿园为中轴点进行,主要借助幼儿园的场地和人员等一些资源设施设备进行开展,将为幼儿园教育戏剧活动搭建家园共育的平台。借助家园共育联系平台,首先将家长的教育戏剧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讲述和说明,家长具备基本的教育戏剧知识。再将教育戏剧基本知识和成效进行展演,激发家长积极参与。通过教育戏剧融合家园活动,带动家园共同完善教育戏剧活动的参与。如在幼儿园开展一次“我和爸爸妈妈”的教育戏剧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需要爸爸妈妈在剧中扮演一定的反向角色,爸爸妈妈作为孩子的小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如何和他们相处的一个小片段,就可以将父母的慈爱和不易表现在儿童面前,培养儿童珍爱父母的情感,尊重父母的要求。当然在参与家园共育过程中,同时要注意把握一定的参与度,找有兴趣和有能力的家长进行参与,而非一刀切和强制执行,因为现在家园共育矛盾点较多的地方就是父母认为学校布置的任务太多,不是给孩童布置更像是给家长布置任务,为此父母更乐意更发自内心地参与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真正借助家园共育才能达到教育戏剧在儿童、家长、幼儿园、社会更大的发展成效。

猜你喜欢
共育师资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绿家园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