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用语文:5G 支撑下的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研究
——以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教学为例

2023-05-11 02:06顾梦燕
科学咨询 2023年22期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整本书读书

顾梦燕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江苏苏州 215127)

当下,随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的出现,“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也不断成为语文教研的话题与热点。学校的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案例范式研究、亲子阅读形式的推广等从不同维度彰显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重要性。如何依托“快乐读书吧”,利用5G技术在项目化学习中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实现过程聚焦,内容可视化,实现“学用语文”的独特价值,值得深入探讨。

一、激发阅读兴趣——整本书阅读项目化研究的目标定位

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栏目,每一册教材都精心安排和设置“快乐读书吧”这一板块的相关教学内容,目的是实现更多的阅读拓展,强化学生多元文学书籍的接触和学习,以此最大限度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也成为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早在统编版教材推开使用前,整本书阅读已有尝试。这通常以班级为单位,在语文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语文课堂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当统编教材全面铺开,“快乐读书吧”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越来越重要,教学方式在不断探索中也产生了一些积极变化,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阅读前,制订阅读计划表;阅读中,设计阅读导引手册,深入阅读;阅读后设计研学活动,帮助学生梳理阅读内容,获得对整本书相对完整的印象。基于此,如何帮助学生有效阅读,围绕“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把一本书或一类书,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利用5G技术设计成整本书阅读的项目化学习研究推介给学生,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和动力,既不放任自流,也不过度精细化管理,在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研究的设计上需要立足两个定位。

(一)在形式上,讲究趣味

本着突破界限,多元融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阅项目化学习研究在5G技术的支撑下,由线上线下两部分构成,双管齐下对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检测、评价。线上部分指教师围绕整本书,开发相关课程,通过制作整本书导读微课、整本书推进微课等,上传易加学院等网络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自主选择,突破时空限制,反复观看,随时暂停记录,充分体现阅读的自主性与可交互性。

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微课,适用于整本书阅读时使用的微课,不能简单以阐述某一知识点为纲,除了通常我们说到的聚焦知识点,它还更需要注重审美和趣味性。如画面布局和谐美观,符合阅读书目特点,文字色彩搭配协调,重点突出。最重要的是在制作内容时,要秉持“指导阅读,扶放相宜”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注意“留白”。在情节的发展处、矛盾的焦点处、人物命运的转折处等,留有余地,既要有适切地教,又要有余地地学,在一次次阅读实践中,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不断走向阅读的更深处。

而线下的项目化学习活动的设计则立足于整本书微课与教师开展的课堂阅读活动,其相辅相成,互为指导。在设计具体活动时,不简单把它定位为一次学生阅读完整本书后的汇报,而是结合微课中的某一板块、某一话题,结合课堂阅读课中的某一任务、某一活动等创意设计,设计出新颖有趣的序列性内容,互为交错,充分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二)在内容上,讲究本味

所谓“本位”,一是指文本本身的特质,二是指儿童本位。一至六年级“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书目,每一学期都各有特点。在设计项目化活动之初,教师自身应该熟练阅读,在充分了解每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基于不同的主题、创作背景、特殊的语言风格、独特的谋篇布局、迥异的人物形象等,设计整本书阅读独一无二的相关微课程,然后推荐给学生。

书目实多,如何把最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推送到儿童面前,这就十分考验教师。但如若教师是站在儿童本位的,眼中心中皆是儿童,想儿童所想,急儿童所需,那在对儿童的阅读作品进行选择时,必定是万分谨慎的,作家、作品、内容、出版社等皆在考量范围内,更会走出框架,不同文体、不同作家、不同主题的文学作品会是选择的重点,以此等帮助儿童构筑多维立体的阅读结构,在阅读中努力让儿童形成多元的阅读世界。教师只有讲究本味,才能提高多种形式的引导,唤醒儿童的阅读期待,让儿童渐入阅读佳境。

二、深化阅读体验——整本书阅读项目化研究的设计策略

整本书阅读是一段漫长而有意义的旅程,如何在这段有意思的旅程中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是策划者,亦是举重若轻的推进者、监督者。在这整本书阅读的项目化设计中,教师承担着两大核心任务:项目化研究的序列主题设计和项目研究内容的可视化设计。

(一)以项目化研究的序列主题设计,强化课堂阅读交流活动的开展

“快乐读书吧”板块这一内容设置,从本质上看主要是强化学生课外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强化教材中单元内容同课外阅读之间阅读教学的全面、有效整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快乐”这一基本前提,强化阅读教学趣味性、灵动性的提升,以防学生将阅读作为强制性学习压力和畏难抵触心理出现。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并对阅读的过程进行充分享受,可以通过在班级内定期地进行“快乐读书吧”阅读分享相关活动的组织举办,学生积极分享和交流自身阅读的感悟,将学生阅读的深度性与课文内容的思考性充分结合起来。

项目化研究的序列主题设计能让学生更加坚定阅读的方向。学生在自主阅读后,进行小组或班级的读书交流活动,以项目化研究为依托,聚焦典型话题,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在这样的任务之下,也会促进学生更加认真地研读文本,读懂故事,分析人物形象。因此,有效的话题设计是学生持续阅读的有效动力。如二年级学生在阅读《伊索寓言》时,这样的话题是引人入胜的:书中有很多故事,哪个故事让你印象最深?书中很多故事的主人公都是“狐狸”,你觉得这些“狐狸”,是正面形象还是负面形象呢?再如在阅读《西游记》时,可以这样设计:孙悟空选择“大闹天宫”,后被压在五指山,你觉得他当初的选择对吗?一路西行取经,猪八戒时常想着散伙回高老庄,你觉得他取经意志坚定吗?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把这九九八十一关比作八十一座山,你认为哪座“山”过得最容易?哪座山又过得最艰难?

诸如这样的话题,学生开展辩论赛进行演讲,甚至通过5G技术,实现线上线下的热烈讨论,不拘泥于标准答案,共同研讨,教师作为普通读者参与其中,只讲求有理有据,平等对话,研读文本。总之,“快乐读书吧”的教学策略,教师应积极探索,尤其是新课标出来之后,围绕任务群进行的阅读实践探索,如何在项目化活动中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在阅读中走深走实,为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丰厚的文学基础。

(二)项目研究内容的可视化设计,指明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方向

项目研究内容的可视化设计是让儿童有方向坚持读,有目的反复读。但同时,项目研究内容的可视化活动亦是一个对学生来说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评价手段。客观地讲,在活动的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产生两面影响,或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因此,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潜在的不利影响,在设计项目化活动内容时尽量全盘考虑,多维研究,实时预设,在有限的活动中最大化发挥其积极作用。

在设计整本书的阅读题目时,目前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填空、选择题,主要考查对作者、书名、题材、作品中的人名、地名等识记;二是简答题,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精彩片段进行分析;三是鉴赏题,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情节等的阅读感悟。

因此,在设计整本书的项目化活动内容时要减少死记硬背的识记类题目,增加以任务为导向的活动类题型、设置情境、学用为主,在活动中考查学生把书读懂,把书读活,运用实践的能力。如以下情境题的设置,从身边常见现象入手,通过对阅读的几部作品的人物的思想性格认识考查对人物的理解:在公交车上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如果下列作品中的孩子正在车上,谁会让座?请根据你的理解,选出相应的选项:A.《草房子》中的桑桑 B.《童年》中的萨沙 C.城南旧事》中的英子。

突出学用语文的特点,整本书阅读的评价“强调让学习运用语文的过程成为学生生命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过程。整本书阅读除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指导课,围绕整个阅读过程,对学生阅读过程的全程跟踪性评价也必不可少,如能否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根据计划认真读完全书;能否在阅读手册的指导下完成过程性活动;能否就整本书的内容展开交流讨论,甚至进行小组活动;以及对阅读成果进行整理,展示读书成果或作品。

因此,整本书的项目化活动设计一定是基于儿童的特点出发,以丰富的内容、有趣的形式、清晰的逻辑,依托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式、图表式、图画式、活动式等方式悄然展开。如围绕二下“快乐读书吧”推荐的《“歪脑袋”木头桩》这本书,我们从“《‘歪脑袋’木头桩》封面”“阅读准备和阅读计划”“选一选,辨是非”“我想对歪脑袋说”“画一画印象最深刻的一幕”“阅读之旅评价表”等多角度,以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在写写画画中细读故事,研读文本,促进思维的发展,保障阅读的持续进行。

在设计《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项目活动时,我们以“西游”元素展览馆的私人订制为项目名称,在整个教学研究中,力求以5G技术的支撑,在潜移默化中消除学生与古代经典的隔膜,实现名著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从而更好感悟经典,激发学生研读名著的兴趣。用“如何设计‘西游’元素展览馆”这一驱动性问题,在5G支撑下实现一个设想,串连人物、情节、主旨等全书内容,通过5G技术启发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在挑战中完成书中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穿梭,最后成立一支“西游”宣讲团,进行展览馆的现场宣讲、推广,从而引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社会性实践。

这样的设计安排,巧妙在于从本质问题“如何消除学生与古代经典阅读之间的隔膜”出发,设计驱动性问题——利用5G技术,如何设计西游元素展览馆,实现将阅读《西游记》时的一些认识与理解通过可视化的成果展现出来,同时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巩固对整本书的掌握,加深理解,并打通生活与书本的链接,创造出打动人心的“西游”展览馆。项目学习结束时,进行一次线上线下的同步“西游”展馆现场宣讲会。现场实景布置,以5G技术展示展馆设计,参与人员有年级任课教师、家长、其他年级感兴趣的同学、教师以及相关邀请嘉宾。届时每组人员都需要呈现制作的展馆宣传册,并进行口头宣讲、汇报(配演示文稿)或视频播放,最终通过评价量表产生各类奖项。

三、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整本书阅读的项目化学习实施效果

整本书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通过阅读交流获得自己真正的独特阅读体验,这样的阅读才是真实的、动人的、持久的。阅读不应该掺杂所谓的功利性,所有的一切阅读活动,都应该是为学生的阅读本身而设立的。

项目化学习研究为整本书的阅读评价提供了一个可视化视角,其目的并不是给学生一个定性的评价,而是通过对学生在阅读这本书时的一个阶段性阅读时的肯定,更是对其进行下阶段阅读任务兴趣的激发。因此,项目化学习活动的设计也是基于儿童的阅读心理,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所呈现,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给予即时性评价。教师在这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引导、督促、鼓励。儿童整本书阅读,绝不是儿童自己读书,不用大人协助。要想真正实现儿童的有效阅读,教师需要怀有执着的心和对儿童的爱,长期对儿童进行过渡性引导训练,为儿童阅读之路助一把力,最终使其成为一名真正的阅读者。[1-3]

四、结束语

在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快乐读书吧”理念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指引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从而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促进文学素养的提高。借助“快乐读书吧”这一载体,以学生的具体学情为依据进行科学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取,从内容设计、阅读方法、阅读活动等多方面入手,依托5G支撑,实现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的丰富性、趣味性的拓展延伸。如此,儿童才能在整本书阅读中不断向前,儿童整本书阅读才能拥有属于语文教育应有的光亮。

猜你喜欢
快乐读书吧整本书读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快乐读书吧”童话导读教学设计
《读读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基于“快乐读书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