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与未来”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以绪论教学为例

2023-05-13 11:10肖月华
文山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思政材料课程

肖月华

(文山学院 冶金与材料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新材料与未来”作为文山学院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大一第二学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在材料类各专业课的学习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如何在“新材料与未来”课程学习中贯穿思政教育,深度挖掘提炼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课程教师不断地研讨、实践,建立“新材料与未来”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旨在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新格局 。本文选取“新材料与未来”课程中的“绪论”教学作为教学设计案例,介绍如何在课程教学设计各环节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巧妙融合的一些方法和举措。

1 绪论教学内容简介

绪者:丝之头。绪论是一门课程的关键和灵魂,承载着激发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兴趣和信心这一重要功能。文山学院“新材料与未来”这门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南京理工大学陈光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材料科学与工程“十二五”规划教材《新材料概论》。其中绪论部分主要包括:(1)材料的定义及分类(材料无处不在);(2)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材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工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形成与内涵(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面体模型)。针对这部分教学内容,教材中制定了三个方面的学习要求:(1)识记材料的定义;(2)理解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所有科技进步的核心,是高新技术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先导,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水平的反应和标志;(3)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内涵。

2 绪论课程思政教学思路设计

绪论部分的教学内容蕴含着很多的思政元素,如何将课程思政与专业内容紧密结合,既形成“惊涛拍浪”的声势,也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学情分析、课堂教学目标设定、课堂教学方法与举措。

2.1 学情分析

一年级第二个学期的学生,前面通过专业导论课的学习对专业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后面还将继续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新材料与未来绪论课程对整本教材的学习起到了先导和灵魂的作用。学生在前面的课程学习中,存在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各异的问题。大一第一学期由于时间关系冶金工程专业类课程,缺少对学生价值观、职业道德的建设和爱国奉献精神等方面的培养。学生的政治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的结合又不十分紧密,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时候很少去思考如何发挥自己专业上的优势,为党和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并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作为专业课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同向同行”的教育理念,将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巧妙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如春在花,如盐在水。

2.2 课堂教学目标设定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课程内容,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目标设置了绪论课堂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材料的定义及分类,理解材料对人类的重要意义,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内涵。

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材料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实例和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影响作用。

价值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材料类专业课程的兴趣与信心,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坚定作为“材料人”为国家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树立四个自信,培养大国工匠精神,持续专注,开拓进取,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2.3 课堂教学方法与举措

(1)学习通问卷调查课前1 次。课前进行问卷调查,提问1:根据你的理解,什么是材料?提问2:生活中的材料有哪些?提问3:材料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

(2)情景导入法。导入在各行各业所应用到的材料,引出材料的概念,引入课程思政内容:最早对材料定义的师昌绪院士及他的荣誉学位计划。

(3)课堂讨论法。学生分小组讨论身边的哪些物质是材料,巩固材料的概念及分类。

(4)讲授法。材料发展史,在其中穿插中华材料文化,引入在材料领域做出伟大贡献的杰出人物的杰出成就,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大国工医精神。

(5)探究法。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建设的伟大工程有哪些,试举例。引入我国自主创建的各种世界奇迹及中国桥与中国路(图片展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担当。

(6)案例分析法。通过航空航天领域的材料问题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作为材料人的历史责任与担当,提升设计材料成分并优化材料性能的意识和能力。

(7)练习法。课程将结束时在学习通上设置题目巩固本节课重点知识。

教学全过程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的“立德树人”中心环节、“三全育人”总方针及OBE 理念,通过多媒体、希沃白板、学习通的无缝对接,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树立四个自信及培养大国工匠精神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3 绪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3.1 案例一 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通过一分钟情景导入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材料。引入材料的定义:材料是人类用以制造有用器物的物质,教学生鉴别哪些物质属于材料。同时引入我国第一位对材料作出定义的师昌绪院士以及他的荣誉学位计划誓词。在教师带领下大声诵读师昌绪荣誉学位计划誓词:誓以师昌绪先生为楷模,以我之言传承师老先生爱国敬业之品质,以我之行弘扬师老先生为国为民之精神。我将努力学习,拼搏进取,为祖国材料事业之创新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最后进行小组讨论,从材料严格的定义出发讨论我们身边的哪些物质是材料,哪些不是。

3.2 案例二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

通过3 分钟视频插入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里程碑式的作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陶器时代(穿插中国文化)—青铜器时代(穿插中国文化)—铁器时代—有色金属材料时代—高分子材料时代—电子元件时代,一部人类社会文明史就是一部材料发展史。通过探究法提问: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建设的伟大工程有哪些,试举例。引入中国桥(视频插入)与中国路(图片展示),使学生体会到材料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通过回答教师提问深入探究,在教师引导下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制造的魅力。从材料历史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发展建设伟大工程方面的成就方面树立四个自信,同时思考作为材料人的使命与担当。

3.3 案例三 先进飞机制造材料案例

航天技术的发展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材料的要求除了比强度和刚度之外,还要耐超高温、抗辐射、耐粒子云以及原子氧侵蚀等,因为航天飞行器每减重1g,可使运载火箭减轻几百克。火箭和导弹的上面级减少结构质量1 kg,将增加射程1 km ~3 km。2019 年中国女科学家范景莲领导的团队研制出的轻质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高温强度提高5 倍以上、密度降低一半,能经受3000℃以上的高温,可以满足我国某型高超音速飞行器在大气层内以5 到20 倍音速飞行数小时的苛刻要求。这一重大贡献,填补了世界空白,使我国在高超音速飞行器研制上成功领先了全世界。案例中使学生意识到作为材料人的历史责任与担当,提升设计材料成分并优化材料性能的意识和能力。胡锦涛“我坚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费尔巴哈“科学是非常爱妒忌的,科学只把最高的恩典赐给专心致志地献身于科学的人”,卢柯“游戏远没有结束,一切皆有可能”,通过名人语录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卢柯、黄伯云、冯培德、吴宏鑫等的重要贡献和成就,让学生感受科研魅力,学习科研精神,教育学生誓为2035 中国制造强国战略努力拼搏,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持续专注、开拓进取,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大国工匠精神。

4 结语

在“立德树人、三全育人”这一教育理念下,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在“新材料与未来”绪论课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实现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协同效应,较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教育学生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激励学生立鸿鹄之志,做栋梁之才;勇于承担作为材料人的使命与担当,坚定理想信念,将实现个人价值与民族兴旺有机统一;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持续专注、开拓进取、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大国工匠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从而实现以课载道。

猜你喜欢
思政材料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