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进路

2023-05-13 23:06刘星君赵家红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边境地区富民边境

刘星君,赵家红

(西藏民族大学南亚研究所 陕西咸阳 71208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分析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深化了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深刻阐释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新时代西藏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方针。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的“四件大事”“四个确保”,具象化为“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奋斗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供了具体抓手,为全区加快推动各项事业和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既是贯彻落实“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系列论述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论述的突出体现,更是贯彻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部署。因此,围绕着“四件大事”中的“强边”,“四个确保”中的“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扎实推进西藏边境地区各项工作和事业的开展,推动西藏边境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西藏赋予的时代要求和重要任务之一,从理论逻辑和实践进路对其深刻剖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的伟大意义和前进方向,进一步推动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西藏。

一、西藏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的理论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1](P26)西藏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实施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是全区各族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是西藏第十次党代会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其重要目标是实现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维护西藏的长治久安,是西藏边境地区贯彻落实党的治藏方略的应有之义,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必然追求,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应然向度,是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的关键所在,是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西藏篇章的必由之路。

(一)是西藏贯彻落实党的治藏方略应有之义

西藏边境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是重要的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屏障。西藏边境地区自西向东分别与克什米尔、印度、尼泊尔、不丹和缅甸等国家和地区毗邻,边境线长达四千多公里,约为我国陆地边界的六分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充分肯定了西藏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对中国共产党人治藏、稳藏、兴藏思想继承和发展,推动西藏全区尤其是边境地区实现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边境地区建设,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2]2021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西藏时强调,要加强边境地区建设,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3]

自近代以来,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开始加大对东方的侵略力度,尤其是19 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此时代背景下,以英俄等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积极染指西藏地方事务,在西藏积极培育分裂势力,炮制所谓的“西藏问题”,把西藏作为侵略中国的突破口。纵观西方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历史可以发现,西方一些势力通过“探险”“考察”等手段觊觎西藏,英国从英属印度侵略西藏,均是从西藏边境地区进行的。正因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及边境地区面临的独特地缘环境,党和国家一直将西藏放置在特殊的位置上予以高度关注,党中央提出的“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思想,正是基于西藏极端重要性做出的重要战略判断。无论是历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还是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频频出现的“固边”“兴边”“强边”等关键词,无不体现了边境地区在党的治藏方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党中央对边境地区发展稳定的殷切希望。

“固边”“兴边”“强边”不仅是党的治藏方略的核心目标,也是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的行动指南。边境稳固才能边疆兴旺,边疆兴旺才能人民富强。固边兴边富民三者逻辑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丰富和发展。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就是要推动西藏边境地区边防稳固、边疆兴旺、边民富裕。尽管自2000 年兴边富民行动实施以来,西藏边境地区面貌发生了深刻改变,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背景下,我们仍需认清边境地区现实形势和潜在风险,继续努力推动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纵深发展,以“固边”“兴边”“强边”具体实际行动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党的治藏方略,落实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这一“国之大者”的神圣使命。

(二)是西藏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应然追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1](P33)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为民族工作开展提出了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交流融合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共同书写了伟大祖国建立发展繁荣的历史,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民族团结新局面。

在西藏历史上,内地各族人民与西藏各族人民密切交往交流交融,共同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西藏和平解放进程中,毛泽东主席就指出:“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问题这两件事。”[4](P164)西藏是以藏民族为主体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藏族占总人口的86%以上,并有汉、回、门巴、珞巴、独龙、纳西等45个民族及未识别民族成分的僜人、夏尔巴人等,在维护西藏的边境稳定和祖国统一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如1792 年清朝大将军福康安率领汉、满、藏、索伦各族士兵反击廓尔喀人的侵略,有力地维护了西藏边境安宁。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藏族军民同仇敌忾,在边境地区亚东县的曲美雄谷等地进行顽强抵抗,共同抗击英军入侵。1962 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西藏各族人民对运输战线的支援,有效保障了军需供应。[5]时至今日,西藏边境地区仍聚居着汉族、藏族以及门巴、珞巴、夏尔巴和僜人等人口较少民族和族群,他们在守护国土、维护边境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当之无愧的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6]是党中央给予包括西藏边境地区在内的全体西藏人民的殷切希望,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创新时代西藏民族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边疆地区的发展和稳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就是要夯实基础、固本强基,就是要解决边境地区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是要正视因历史、地理等原因造成边境地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问题,提升各族人民福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是对“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和“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的生动体现,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促进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应然追求。

(三)是西藏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向度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7]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写入党章。[8](P20)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战略部署,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1](P43)这一系列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识和深化,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国家安全形势变化的最新判断。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9]锚定了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历史方位。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西藏的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安全大局的重要一环,西藏边境地区的安全治理是推进国家安全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全面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战略思想,对于推进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西藏边境地区是国家重要安全屏障的首要防线,是维护主权安全的坚强堡垒,是实现领土完整的重要地带,西藏边境地区稳定涉及国家稳定,西藏边境地区安全涉及国家安全。

当今世界安全形势多变,周边安全环境纷繁复杂,传统安全风险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我国发展的内外部条件正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历史上,诸多安全问题都是从边境地区发生向腹地传导的。西藏边境地区毗邻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南亚国家,一方面,西藏与周边国家在文化、宗教上联系紧密,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持续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美印关系持续升温,美西方国家以南亚国家为战略支点遏制分化我国的图谋愈加明显。即使拥有1400 多千米共同边界线的尼泊尔虽然和中国长期保持着友好关系,但是尼泊尔政府更迭频繁,国内政局不稳定带来的政治风险增加,对西藏边境地区带来的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西藏边境地区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明显增多,迫切需要我们提升强边固防能力,坚决守护好每一寸神圣国土,以推动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的实际成效,为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有国才能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的平安。[10]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发展就失去了基本支撑。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意味着要重点统筹边境地区的安全与发展,在守边固边兴边强边上下功夫,使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在实处;意味着要全面把握西藏国家安全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准确把握西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和反分裂斗争新形势,做到固边和兴边并重;意味着要加强边境地区政治能力、经济能力、安全能力建设,不断增强边境地区抵御风险的能力,使边境地区成为维护国家安全重要屏障的第一道坚固防线。

(四)是西藏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的关键所在

在西藏对外交流史上,“唐竺古道”“蕃尼古道”“茶马古道”等承载了中国同南亚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友好交往的重大使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西藏成为中国面向南亚地区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前沿枢纽,在推动我国与南亚各国对外交往上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2015年3月,国家将西藏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求“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11]为西藏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同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把西藏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12]2017年5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通过了《西藏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建设规划》,为把西藏自治区建设成为国家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做出了顶层设计。2021年3月,《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设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3]2022 年8 月,中国和尼泊尔一致同意致力于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建设。[14]经过长期的认识和实践,西藏已经成为了“一带一路”走向南亚和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

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西藏边境地区肩负着神圣使命和历史重担。西藏沿边四地市共有21 个边境县,沿线分布着28 个边贸互市点和227 个对外通道,以及樟木、日屋—陈塘、吉隆、里孜、普兰等五个口岸和亚东乃堆拉边贸通道,边境互市贸易在西藏对外经济贸易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尤其是十八大以来,西藏边境地区在推动西藏开放、发展、稳定中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在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和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中发挥核心与支撑作用,成为我国稳边兴边新高地。

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兴边是其中关键一环。边境兴旺需要加强边境地区对外开放,边境地区对外开放反之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和西藏对内对外开放开发相辅相成。西藏是中国对外开放合作中最特殊、最复杂和最薄弱的区域,也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构建全面开放格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将边境地区打造成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重要前沿,使西藏边境地区成为南亚国家了解边境发展、西藏发展、中国发展的对外展示窗口,进一步推进中国西藏与周边邻国的友好往来,履行好服务国家经略周边的政治责任,为西藏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建设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提供重要支撑。

(五)是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西藏篇章的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P18)中国式现代化,本质就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现代化,是根植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动实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实质是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是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内的全面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包括西藏自治区在内的省、市、自治区一个也不能少,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括藏族及其他生活在西藏的少数民族在内的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1951年5月,《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从此西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祖国大家庭里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1959年,中央人民政府成功领导了西藏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西藏社会制度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西藏。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西藏各族人民从此与全国人民一道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深切关怀、全国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援和无私奉献下,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以乡村为主要单元的西藏边境地区脱贫难度大,返贫概率高。在全面脱贫之前边境地区有近9万名贫困人口,占边境地区人口的19%,其人均GDP 相当于全区平均水平的72%。[15]2019年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下,西藏各地彻底摆脱了束缚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并在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当前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依然比较落后,改革发展任务仍然艰巨繁重,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面临的境内外安全风险持续增加,这一问题在边境地区更甚,成为我们不得不重视和应对的挑战因素。

加快边疆地区发展,促进边疆繁荣昌盛,确保边防稳固与边境安全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关切,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就是要尽快改变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让边境地区从全面脱贫走向乡村振兴,解决好边境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走在全国前列,就是要坚持边境扶贫与固边富民相结合,实现边境地区城市现代化和农村农业现代化,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对脱贫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新农村建设对脱贫的推动作用,全面提高西藏边境地区发展质量和水平,持续改善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确保西藏边境地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不落伍、不掉队,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西藏篇章。

二、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的实践进路

边疆工作重点在边境,难点在边境,问题集中在边境,最大的潜力也在边境。[16](P28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边境安全稳定发展问题,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边境地区加快发展的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守边固边、兴边强边、边境开发开放、周边互联互通等一系列措施,通过资金、技术、人员及政策等多方面扶持,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西藏自治区党委审时度势,准确把握西藏边境地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结合西藏的地方发展实际,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和边防建设,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为保障国家边境安全、促进边疆繁荣、满足边民幸福美好生活需求提供了具体抓手。推动新时代兴边富民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要稳固边境地区安全根基、发挥边境地区区位优势、补齐边境地区发展短板,从而促进边境地区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一)稳根基——稳固边境地区安全根基

稳根基,就是要确保边境地区稳定发展,统筹边境地区的发展和安全,维护政治安全这一国家安全的根本。政治安全涉及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需求,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17]边境地区的首要安全即为政治安全,没有政治安全的保障,边境地区其他领域国家安全就无从谈起。只有政治安全得到充分体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才能得以实现。

第一,要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边境地区要时刻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涉及党的治藏方略、民族团结、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内对外开放、周边外交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战略思想,用理论定力增强政治定力,持续强化理论武装,要以筑牢思想防线作为加强边境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增强防范政治风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思想筑边”。

第二,要发挥边境地区各级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能否有强大的各级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稳定。西藏边境地区基层组织建设,既有与其他地区相似的共性,也有其因独特战略地位、区位环境存在的特性。因此要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建设,善于发掘边境地区党建资源优势,引导基层党建联建、基层治理联治,基层党群联动,推动边境基层党组织提质升级,将边境党建作为“组织固边”的重要环节,进而夯实党在西藏边境地区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维护边境地区的政治安全。

(二)扬优势——发挥边境地区区位优势

扬优势,就是要聚焦边境地方特色、集成边境发展长处、放大边境区位功能。需要不断地突出边境地区区位优势,使西藏边境地区从以往的落后贫穷边陲小镇,变为西藏对外开发开放的前沿地带。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要根据西藏边境地区不同区位条件,把区位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突出优势乘“势”而上,借“势”发力形成胜势。

第一,发挥边境地区的优势资源和区位条件。西藏边境线漫长,不同边境县发展程度不一,所有资源禀赋不尽相同。要因地制宜利用不同边境县的区位优势,结合当地生产要素及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业、民族手工业、高原种植业、养殖业以及边境互市贸易,逐步形成交通便捷、配套完善、人气聚集、产业兴旺、繁荣稳定的边境沿线发展带。发挥林芝生态康养和休闲度假条件,山南爱国教育和藏源文化旅游资源,日喀则作为南亚开放合作和环喜马拉雅旅游核心区以及阿里冈底斯国际旅游和藏西边贸物流等优势,打造边境地市为枢纽、边境县域为核心,边境城镇为节点,边境乡村为支点的西藏边境特色产业集群网络体系,实现“产业兴边”。

第二,以口岸带动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口岸是西藏边境地区重要的对外交往门户和经贸往来场所,口岸经济是西藏对外经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口岸带动口岸经济发展,进而将“通道贸易”“口岸贸易”升级为“边境贸易”“产业贸易”,盘活边境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打造综合边境经济体系。西藏的边境贸易占到全区对外贸易额的一半以上,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要按照“重点建设吉隆口岸,科学恢复樟木口岸货物通道,加快发展陈塘(日屋)、里孜、普兰口岸,积极推动亚东口岸开放”的总体思路,[18]推动南亚通道建设,发挥口岸通道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边境地区经济发展,达到“经济富边”的目的。

(三)补短板——补齐边境地区发展短板

补短板,就是推动全面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边境地区存在着边境地区和非边境地区之间、边境地区内部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西藏边境地区普遍比非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更低、条件更差,边境地区一般城镇、边贸通道比重点城镇、口岸发展相对较弱、更为落后。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就要求不断缩小边境地区和非边境地区、边境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从而确保与西藏整体发展步伐保持相对一致,使西藏与全国各省区市一道走向繁荣发展进步。[19]

第一,推动边境地区城乡协调发展。西藏边境县城发展滞后,西藏边境地市政府所在地建成区总面积为55.4 平方公里,仅占拉萨市建成区面积的60.77%。[20]边境城市规模偏小,无法较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制约边境经济发展。要推动以边境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以提高质量为导向,培育形成新的边境经济增长点。同时也要大力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在村容村貌改善、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加强、边境人口增长等方面倾力支持边境村建设。只有做好边境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弥补各市地、各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才能在边境地区形成“以点带线、以线成面、以面扩体”的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的发展格局,做到以“城乡强边”推动边境地区发展。

第二,促进边境地区与其他地区联动发展。边境地区要实现发展,不仅需要从内生动力出发,不断提高“造血”能力,还需要与其他地区进行联动,利用好外部资源,实现“借力”发展。西藏各边境县要融入西藏“一核一圈两带三区”发展新格局,合理把握自身在藏中南、藏东、藏西北区域发展定位中的角色,加快自身发展。要牢牢把握定点帮扶政策,切实利用好中央各部委、对口援藏各省市、中央骨干企业“组团式”援藏的人才、政策、资金、技术和产业等优势,带动边境地区发展能力建设。要依托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香格里拉经济圈、陕甘宁青经济圈,发挥西藏边境地区区位优势、通道优势及经贸合作优势,促进西藏边境地区同区外省份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通过促进边境地区与其他地区联动发展,形成源源不断的发展合力,最终实现“长久建边”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边疆历来有一个谁影响谁的问题,哪边日子过得好人心就往哪边跑。”[21]只有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和经济社会取得发展,边境地区的各族人民才会有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才会产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才会有增强守卫边境、边疆和国土意识的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正是提升边境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和对边境国土守卫的有效路径。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就意味着西藏边境地区要做到边防稳固走在前列,边疆兴旺走在前列,边民富裕走在前列,这是党中央对西藏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殷切要求,也是西藏各族人民必须努力实现的神圣使命。

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是西藏当前时期的重点任务和战略部署之一,是新时代维护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安全的核心利益所在。西藏全区各族人民要身体力行、参与其中,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第一道防线,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齐心协力、共同形成边民生活有保障、致富有渠道、守边有动力、发展有支撑的边境地区发展新格局,为新时代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的西藏实践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边境地区富民边境
中尼边境守护营
边境扬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边境地区语言教师队伍建设困境及对策探讨——以云南为例
富民,幸福如花绽放
严阵以待
振兴志 三代百姓“奋斗史”——思想始终“钉”在治穷富民
茶果飘香 富民一方
新墨西哥州的边境地区 探险蒙蒂塞洛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