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对专业课课程思政认知评价调查分析

2023-07-10 02:59马艳庆汪晨净马建秀牛红妹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问卷

马艳庆,赵 晋,汪晨净,宋 雷,马建秀,牛红妹,郭 忠

(西北民族大学 医学部,甘肃 兰州 730030)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统一”的要求,为高校培养具备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的新一代医疗工作者指明了方向[1-2].教育部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课堂教育主导作用,于 2020 年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指出,高校应深度挖掘各学科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交互,使之协同共进[3-4].高等医学教育肩负着培养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高尚医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疗工作者的重任,因此只有把思政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医德教育为核心,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一代医疗工作者.

在医学教育中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放在首位,就要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本研究就临床医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从中发现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推进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1 基本情况

1.1 调查问卷设计

本研究使用“问卷星”软件,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设计了以单选题为主的20道题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内容较为全面,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情况;②学生对本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的评价;③对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评价;④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及对个人影响的评价.

1.2 调查对象

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均为临床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采取自愿原则,共采集五个年级203例信息,其中一年级45人,占22.17%;二年级33人,占16.26%;三年级24人,占11.82%;四年级58人,占28.57%;五年级临床实习生43人,占21.18%.其中男生49人,占总数的24.14%;女生154人,占总数的75.86%.

图1 参加问卷的各年级学生占比(%)

1.3 调查问卷回收统计

随机发放21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03分,有效回收率为96.66%.

2 问卷数据分析

2.1 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

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情况设计了两个问题:①在填写问卷前,你是否听说过“课程思政”;②你是否喜欢教师在专业课程中讲授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学生对课程思政了解程度数据分析显示,12.14%的学生非常了解,53.76%的学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30.06%的学生了解很少,而4.05%的学生从没听说过.问卷数据显示,没有学生对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不喜欢,24.86%的学生非常喜欢,53.18%的学生比较喜欢,喜欢课程思政的学生达78.04%,仅1.73%的学生不喜欢.

2.2 学生对本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评价

学校自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因此就学生对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情况设计了四个问题,见表1.通过学生对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喜欢程度调查发现,仅有1.16%的学生不喜欢,34.1%的学生非常喜欢,48.55%的学生比较喜欢.

表1 学生对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情况的评价统计

随着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的不断推进,教材的选择使用需要随之启动.就西北民族大学落实课程思政教材情况调查发现,仅有0.58%的学生表示选择的教材不太符合课程思政改革,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是符合的.本校转换后的教材,充分融入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元素,50.87%的学生认为非常符合,34.1%的学生认为比较符合,13.87%的学生认为基本符合.

2.3 学生对临床医学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的课堂教学评价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临床医学专业课教师应积极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专业课教师对开展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情况进行问卷分析,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9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能提出明确的课程思政目标,在课件及考核中也突出了明显的思政元素,并且融入了生活题材,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贴近生活.同时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合理有效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实施专业课课程思政,使得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点互相融合,并且确保思政教学不影响正常的专业课教学进度.仅有1%左右的学生对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表示不满意,且认为课程思政影响了正常的专业课学习进度.

表2 学生对临床医学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的课堂教学评价统计

2.4 临床医学学生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学效果及对自身影响的评价

表3 临床医学学生对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学效果影响评价统计

通过表3可以看到,大多数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表示肯定,其中43.93%的学生表示非常肯定,39.31%的学生表示比较肯定,15.61%的学生表示基本肯定,仅有1.16%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大多数学生乐于接受专业课课堂上教师谈及政治、公共道德、文化、职业和创新创业等拓展性话题,并且愿意积极参与这些话题的讨论和互动,仅有0.58%的人表示对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表示不太愿意接受,有1.16%的学生不是很愿意参与相关话题的讨论和互动.就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对个人产生的积极影响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对自己具有积极的影响,仅1.16%的学生表示影响较少,45.09%的学生表示影响非常大,40.46%的学生表示影响比较大,12.72%的学生认为影响一般.

3 讨论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表明:①大多数临床医学学生对课程思政比较了解,并愿意接受思政教学方法,说明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受到了广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支持和喜爱;②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顺应时代,与时俱进,深入学生内心,并且开展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不仅能够联系社会实践,而且贴近生活;③随着课程思政教材及时转换与内容的丰富,充分融入了思政元素,得到了学生的肯定;④大多数学生认为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明确、方式多样、安排合理、考核全面且切合专业课,学生对“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充分认可;(5)学生愿意积极参与讨论并进行互动,说明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

本校进行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四年多,得到了临床医学学生对专业课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教学改革的肯定.学生愿意在课后对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进行积极讨论,从而获得职业认同感和道德品质上积极正面的影响.同时,学生对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较好,教师在课堂中教学目标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专业课讲授,并进行延展,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符合社会实践.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表示不愿意接受,究其原因,主要有:①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拖延了专业课的进度;②教学中教师引入的思政元素与社会实践及生活不太符合,不具有说服力;③思政元素不列为专业课考试内容,认为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和时间.

4 展望

如何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改进思政教学的方法,成为“大思政”背景下上下联动机制建设的首要工程[5].因此,临床医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必须以思政教育为中心,以专业教学为基础,通过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使新时代医学生在思政教育层面能够达到知、信、行三者统一[6].

学校层面应建立健全符合学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及实际教学情况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7-8].考核评价体系应当建立三级机制:一级要求学生具备职业道德素养,心怀国家、情系民情,思政素养专业课程进行考核;二级考核为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考核,一方面通过学生评价进行考核,另一方面通过专家评议进行考核;三级考核为学校对各学部的考核,可通过所属院部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考核情况全面考核各学部课程思政[9].考核评价体系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动力,可以通过以评促教来加快本校课程思政改革步伐,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5].

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应先育己而后育人.教师应全面提高自我修养和教学水平,即要加强理论学习,又要掌握多元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不断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意识,将临床医学专业知识、临床实例与思政元素自然融合,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与参与性[10-11].课程思政教学应深入浅出,潜移默化间遵循职业规范、严守职业道德、担当社会责任、提高创新能力,将培育高尚医德植入医学生的内心[12-14].

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来说,应深入、全面地认知课程思政教学,并在临床医学专业课课程思政中获得职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应自觉培养严谨的学术素养,为成为具有高水平医疗技术和高尚医德的新一代医学工作者而努力奋斗!

课程思政改革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而医学生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是培养具有高尚医德的新一代医学工作者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一代医工作者.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问卷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问卷网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