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大学生学习压力与“佛系”心理关系研究

2023-09-05 09:50唐源龚琦
科学咨询 2023年13期
关键词:蒙特卡洛佛系心理压力

唐源,龚琦

(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457)

很多研究者将“佛系”文化归列为亚文化[1-2],认为“佛系”心理是大学生面对压力试图逃避现实的消极心理,与主流价值取向相悖,会淡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也有观点认为“佛系”心理不是丧,是带有调侃意味的自我消解,能将合理欲望转化为积极能量。已有大量研究者对“佛系”心理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例如邓士昌提出“生活压力对青年的‘佛系’行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的观点,认为处于激烈社会竞争中的部分青年趋向于采取去除欲念、放下执着等逃避性的应对方式来“佛系”地对待事物。在这个发展越来越迅速的时代,青年大学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社会竞争、自我发展、家庭因素等,他们要在大学期间完成校园生活向社会生活的过渡,要从依赖走向独立。他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要提高认知能力、适应水平。基于学者们已对“佛系”心理的生成原因进行了研究,笔者将以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并运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大学生在面对高压时,“佛系”心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并产生哪些反作用,进一步为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意见。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大学生“佛系”心理的内涵

在互联网自媒体相关文章中,“佛系”被定义为“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卜建华等人[3]认为青年的“佛系”行为表现为只关注自身的生活和兴趣,对其他事物漠不关心,并以“无欲无求”“一切随缘”“看淡一切”为生活方式。何宗元[4]把“佛系”心理定义为沮丧颓废的焦虑心态和得过且过的妥协心态。也有研究者认为真正的“佛系”不是垂头丧气,是三分心态好,七分自我消解。因此,本研究将“佛系”心理定义为一种洒脱的防御心理:人在竭尽所能之后面对结果的不强求,是人在面对压力时进行自我消解、调整心理平衡的方式。

(二)大学生的压力及应对策略

压力是外在的社会要求或问题作用于人的思想并影响其心理及行为的一种意识产物。现如今,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群体可能更容易感知到压力[5]。其中,学业压力是大学生主要的压力源之一。每个个体对压力的感知不同,适当的压力强度有利于维持学生的适度紧张感,从而提高其学业活动的效率,但过大的压力会使大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如抑郁、焦虑和恐惧[6]。

压力应对理论指出:“每个个体有着不同的应对风格和方式,应对方式是个体解决问题和应对危机时的个人偏爱模式和习惯性反应。”[7]有研究认为大学生在应激状态下习惯采用的应对方式依次为解决问题、幻想、合理化、退避、自责[8]。

基于以上理论,本研究认为大学生“佛系”心理贯穿压力程度加深的整个过程,并且压力与“佛系”心理之间表现为正相关的S曲线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

笔者通过在线方式收集数据,共获得435份问卷,有411份为有效问卷。笔者邀请被试者填写两个量表——压力量表和“佛系”程度量表。

1.压力量表

该量表共有13道题,如“觉得手头上学习任务太多,无法完成”和“担心自己的前途状况”。被试者从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的李克特5点量表上回答。本研究所有题目的回答都进行正向计分,即分数越高,表明被试者的压力越大。

2.“佛系”程度量表

由于缺乏现成的量表工具,本研究采用了心理测量量表编制的一般程序来制订青年“佛系”程度量表。该量表共有8道题,如“别人向我询问意见时,我时常觉得都可以,无所谓”和“我对努力的结果不重视,结果好坏都无所谓,不惹事就行”。被试者从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的李克特5点量表上回答,分数越高,表明被试者的“佛系”程度越高。

(二)蒙特卡洛模拟

蒙特卡洛方法,是指使用随机数(或伪随机数)来解决很多计算问题的方法[9]。笔者采用蒙特卡洛方法,使用Logistic函数模拟n个个体的心理压力—“佛系”心理曲线,并基于问卷数据的压力得分分布对个体的心理压力—“佛系”心理曲线进行取值,模拟问卷调查的随机性。最后,笔者通过蒙特卡洛方法得出的数据与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进行比较。

笔者采用Python 3.9作为建模工具。在本模型中,为体现出每个个体之间的心理压力—“佛系”心理曲线的差别,笔者根据一般规律,使用了5个随机变量作为扰动对Logistic函数进行变形。变形后的心理压力—“佛系”心理曲线可用(1)式表示:

在(1)式中,P服从期望为10、标准差为2的正态分布,反映个体“佛系”程度的下限。K服从期望为38、标准差为2的正态分布,反映个体“佛系”程度的上限。r服从期望为0.2、标准差为0.05的正态分布,反映个体的心理压力—“佛系”心理曲线的增速。xr服从期望为0、标准差为2的正态分布,为函数在X轴上的偏移量。yr服从期望为0、标准差为6的正态分布,为函数在Y轴上的偏移量。x0为35,表示个体的心理压力—“佛系”心理曲线的转折点位置。

三、结果与讨论

(一)模拟结果

笔者使用Matlab R2020b对通过蒙特卡洛方法得出的数据与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将所得图像(图1)进行比较,发现蒙特卡洛方法所得到的数据与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一致,均呈现出正相关的趋势。

图1 心理压力—“佛系”心理关系可视化

(二)主要研究发现

本研究认为个体的心理压力与“佛系”心理呈正相关,且表现为S曲线,如图2所示。P0点为每个人接受棘手任务那一刻时的初始压力值,P1点为每个人自身承受范围内的压力最大值。因每个人感知压力的能力不同,个体的压力承受能力范围也就不同,故本研究给出的图像并无明确的数值刻度。

图2 心理压力—“佛系”心理关系假设图像

结合生活实际,本研究认为在区间Ⅰ内,“佛系”心理与压力的关系图像平缓,且程度较低,可能的情境是个体此时面临的任务难度为容易,外部压力的不足使其对“佛系”心理的刺激并不明显,心态稳定而平静。

在区间Ⅱ内,“佛系”心理与压力的正相关性比较显著,且关系图像陡峭,可能的情境是个体面临的任务是具有挑战性的类型,比如个人的高目标、导师的期待等,需要个体通过一定的努力并坚持下去才能取得胜利。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个体感受到的压力值逐渐上升,对个体的“佛系”心理的刺激也会更加明显,二者在个体心理上相互博弈并寻求平衡,共同体现于个体的行为表现。在区间Ⅲ内,个体为达到成就而感受到的压力在自身的承受范围内,个体能够理性运用“佛系”心理去调整心态,为取得胜利的结果而产生积极的行为表现,具体体现为:1.能有效地运用“佛系”心理缓解压力,调节自身的情绪,保持心理健康,拓宽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2.能降低对结果的功利心,从而享受努力过程中的乐趣。3.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任务,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获得更实际的自我认知。4.能够保持亲和的态度,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个体承受的压力超过P1,即在区间Ⅲ时,个体可能正面临着经过反复努力但仍然失败的局面,个体会濒临崩溃,表现出情绪低迷、对现实绝望的消极态度,符合既往“佛系”心理的表征,“佛系”程度高。由于个体此时对外界事物持消极的态度,压力值的持续增加对个体“佛系”心理的刺激作用减弱,曲线趋于平缓。

四、对策

本研究认为“佛系”程度伴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当个体面对需要通过一定努力才能成功并收获强烈成就感的事情时,“佛系”心理的变化就比较显著。只要把个体感受到的压力值控制在自身可承受的范围内,“佛系”心理更多的是起平衡、缓解压力的作用。一旦个体感受到的压力超过了自身承受的范围,个体极有可能产生消沉情绪,甚至萌生轻生的想法。

因此,社会、高校需要正确引导“佛系”心态,大学生也要合理使用“佛系”心理,发挥“佛系”心理的积极作用,淡化在乎得失的功利主义,维持心理健康,创造更好的绩效。

(一)价值塑造:以“奋斗”思想为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国家和高校都应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大学生坚定努力奋斗拼搏的理想信念,通过个人的“爱岗、敬业、诚信、友善”,追求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构筑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高校在开设思想教育课程的同时,可以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帮助青年大学生更好地确立人生方向和目标,用目标引领行动。

(二)媒体舆论:正确定义“佛系”心理

在媒体舆论的误导下,“佛系”文化的内涵模糊不清,部分青年大学生在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的影响下,把自己标榜为“佛系青年”,从而扩大了“佛系”文化的传播范围。因此,我们要加强舆论控制,结合当下实际对“佛系”文化的内涵做一个清晰的界定:在尽到自己最大努力以后看淡结果,内心坦然。学校要利用社交媒体传播“佛系”心态的正向作用,弘扬正能量和主流文化价值观。

(三)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佛系”心理,实现自我激励

青年大学生要强化自己的成就动机,把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学习更好的技能,具备更高的素质,通过参加各种职业性、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来实现高绩效。

青年大学生要甄别消极思想。要自觉抵御以“丧”文化和“躺平主义”为代表的消极文化,筑牢思想防线。青年人有理想有智慧,应该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辩证理性地看待和处理外界信息,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

青年大学生需正确认识“佛系”文化。“佛系”并不是拖延的借口,真正的“佛系”是在努力之后坦然面对结果。当然,青年大学生也要认识到“佛系”心态确有削减斗志的力量,不能在努力的一开始,便将情绪交给了“佛系”。当自身承受的压力过重时,大学生就要学会合理运用“佛系”心态,把“佛系”心态作为调节心理平衡的工具,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安慰,摆脱焦虑,为实现绩效目标养精蓄锐。

五、结束语

笔者认为“佛系”心态被广为接受的侧重面已经改变——努力拼搏但对结果保持平常心,以理性平和的心态面对压力和挑战。“佛系”心态与大学生压力的关系应当引起社会、高校、大学生等多方主体的重视与正视。学校要辩证地看待“佛系”心态的影响,并把其积极的一面用于促进心理平衡和健康,为青年大学生有效处理压力、创造更高绩效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蒙特卡洛佛系心理压力
Z世代:拒绝内卷,不再佛系
法系妈&佛系爸
别让“佛系”成为你不努力的借口
征服蒙特卡洛赛道
佛系
利用控制变量方法缩减蒙特卡洛方差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电动汽车充电负荷
基于蒙特卡洛的非线性约束条件下的优化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