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创意街区探究

2023-09-05 09:50彭煦善田朋熊梦晓郝淑平何亦思
科学咨询 2023年13期
关键词:商业街媒介融合文创

彭煦善,田朋,熊梦晓,郝淑平,何亦思

(南宁理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一、研究背景

校园商业街是学生消费的第一场所,然而,线下场所因场地限制、成本投入等原因,消费品的种类和性质往往以刚需性质的餐饮、日用品居多[1]。非刚需的精神消费品(如茶饮、娱乐等项目)因种类少,且难以对学生群体的消费需求进行精准定位,往往难以支撑。笔者针对南宁理工学院东盟校区的学生进行了线上+线下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消费现状和消费预期。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后,笔者指出我校商业街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方案。

二、数据分析

(一)全国高校的校址分布情况

2006年,学者张杰在《教育郊区化——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转型》一文中提出“教育资源逐渐向郊区转移”这一观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的数据统计,全国现有2 688所普通高等学校分布在335个城市,其中,35.6%的高校分布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中。团队成员随机抽取了157所高校进行统计,校址在郊区的高校有143所,校址在市区的高校有14所[2]。

笔者发现建校较早的高校,其校址大多在市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高校的校址分布在郊区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此外,学校建立在郊区,坐车前往市中心的时间过长、频繁转车不便利也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问题。高校内部的商业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高校的商业中心,然而,许多高校的商业街比较陈旧。

(二)我校商业街的现状

我校(南宁理工学院)位于南宁市东盟教育园区,距离市商业中心将近87.7公里,其中要经过一段长达41.8公里的高速公路。学生乘坐公交前往市区最近的地铁站需要将近2个小时,日常出入市区极不便利。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周末不愿意前往市区,多以网上购物为主。

我校商业街占地面积约为3 407m2,商铺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 515m2。商铺前广场开阔,最大宽度为16.68米,最小宽度为5.43米。车行道与人行道分离,左靠近食堂,右紧邻体育场。团队通过一个月的数据收集,发现食堂日均流量达到3 673人次(以食堂正门人流计数为参考),体育场日均流量达到2 178人次(以商业街体育场入口计数为参考)。

图1 我校商业街一角

(三)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团队成员通过校园内部网络发起了线上投票,截至活动结束,参与问卷调查的共有417人,问卷共9个选择题。

1.91.13%的参与者希望商业街的主要功能为餐饮,其得票最高,为380票;74.82%的参与者希望商业街的主要功能为娱乐,共计312票;62.83%的参与者希望商业街能有便利店的功能,共计262票。

2.在“学生的月生活费”一题中,月生活费为1 000元至1 500元的学生占69.78%。

3.在“到商业街逛街的原因”一题中,餐饮(88.73%)、休闲观光(73.86%)和购物(72.66%)占比为前三。

4.在“商业街的类型”一题中,特色饮食(92.09%)、娱乐休闲吧(71.7%)、潮流饰品(56.59%)占比最高。

5.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417名教师和学生最喜爱的店面风格是新奇好玩(48.44%)、现代简约(45.8%),工业风格最不受欢迎,其占比仅为5.76%。

6.在“对商业街的公共设施、景观小品的喜爱程度”一题中,商业生态多样性的得票最高(74.34%),第二是步行环境(72.18%),第三是夜景照明(61.87%)。剩下超过半数的是景观小品(56.12%)、休憩设施(55.16%)。

7.在“课余期间休闲的活动方式”一题中,逛街成为榜首(64.27%)。

8.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商业街公共设施有哪些”一题中,83.45%的师生选择了休息区设施,72.9%的师生选择了桌椅,66.43%的学生选择了垃圾箱。

9.师生所希望的公共设施的样式得票最高的是简约美观(53.72%),其次是造型时尚(31.89%),最后是造型可爱(9.35%)。

最受师生期待的商业街关键词为:特色餐饮、新奇好玩、商业街生态多样性、步行环境、逛街、休息区、简约美观。

(四)其他商业街案例分析

我国的“创意市集”多以高校为牵头,发动周边社区以及社会力量自发形成。东华大学“创意市集”设置在食堂到宿舍的必经之路上,小商品的制作者大多是在校学生,顾客则大多是本校老师和学生,以及少部分闻讯而来的周边社区居民。每个摊位形象各异,既有原创布艺、雕塑、油画等极具欣赏价值的艺术品,又有服饰、明信片、小发明、手机周边、自制精美灯具等实用商品。创意市集每年都会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加,原创的品牌每年都在推出新品,并做成了系列。大学生通过网络订购材料、自行设计草图、手工制作,最终定型产品。产品定型后,大学生进行产品宣传,最后在市集上展出、销售,亲身体验产品从设计制作到销售上市的全过程。这是“创意市集”较为成熟的组织方式。

2021年12月,广西艺术学院“艺市集”与广西民族大学“创艺街圩”大型创新创业实践联合活动在南宁市百益上河城举办。此次创意街区给广大师生提供了面向社会进行展示的平台,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参与文创、体验创意文化的机会。活动不仅有学生自制的文创产品,而且有广西非遗文化艺术表演。此次活动较传统的校内“创意街区”更先进,能充分地将高校教学资源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2022年7月,南京出现了IN BOX元宇宙街区,这是长三角地区首个以AR元宇宙为切入点的商业街区。街区以南京鼓楼创新广场的街景作为现实世界背景,赋予商业街区元宇宙的故事背景。游客可以通过AR技术沉浸式体验云中城场景以及故事剧情。游客可在街区中扮演一位主角,途中也将遇到一位来自虚拟世界的伙伴引导游客在虚幻的世界中自由穿梭。市民可扫描分布在街区中的二维码进入AR互动界面,获得沉浸式购物逛街的体验。游客不仅可以购物逛街,而且可以探索商业街的故事线和隐藏的剧情,将商业街的逛街购物行为游戏化。

三、南理创意街区初步研究

(一)商业街组织框架

高校创意街区活动的组织框架为观摩品鉴和展售体验两个核心部分。观摩品鉴活动分为课程作业展和定期作品海选征集,文创产品均来自课程实训以及师生业余时间创作的成果。海选征集活动包括路演、定价、展示三个环节。由文创、设计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组成的审评团队对创意产品进行相关的价值分析,推动创意成果由课程到市场的转化[3]。

1.活动宣发组织形式

我校创意市集活动的产品培育开发可采用“3+1”的模式。其中,“3”是指教师通过专业课程、实训活动、社团活动进行产品开发。“1”是指教师或辅导员具体指导团队的组织建设。该组织的目的是统一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开展的系列产学融合活动。

2.文创产品创作与征集方式

文创产品创作征集分为观摩品鉴和展售体验两个部分。其中,观摩品鉴活动分为定期课程作业展和定期作品海选征集两个部分,覆盖课程实训的成果以及师生业余时间的创作成果。海选征集活动包括路演、定价、展示三个环节。由文创、设计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组成的审评团队针对创意产品进行相关的价值分析,保证创意成果由课程到市场的转化质量。定期作业展因时间和课程的确定性,可以提供相当数量的原创产品。定期海选作为补充方式,为广大师生在课余时间制作文创产品提供了参与的入口,保证了文创产品的基数[4]。

3.文创产品展示与售卖组织模式

展示与售卖是文创产品实现价值的重要环节,其中,作品定价是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团队成员发现许多高校的创意产品存在定价过高、产品功能定位模糊等问题,导致滞销。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的试错和修正,组织多次展示售卖和市场调查反馈,才能找到文创产品与市场接受度的动态平衡点。

由高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的评委团队会针对文创产品进行评选、品鉴,最终给出相应的指导,拉近文创作者与社会现实的距离。高校要在校内定期举办文创作品展览、品鉴会,从学生的视角组织模拟拍卖会,加深大学生对文创产品定价的认识。

(二)商业街区环境设计探究

本项目以南宁理工学院操场一侧的商业街为设计对象,从统一性、延展性、功能性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统一性是指商业街区要彰显校园文化与气质。校园自身的文化影响力需要通过校园公共空间展现。高校要依据独有的文化特质,有针对性地规划校园公共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群体个性化、专业化的需求。延展性是指建立文化交流圈。笔者发现我国许多高校的商业街区萧条冷清,无法与周边商圈形成有效的互利互惠,未能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功能性是指商业街区当前的功能过于单一,商业街区应加入更多的互动场景和展示场景。

1.强化商业街主题设计

商业街建筑由足球场的两个门从物理上切断,从视觉上来看,设计十分零碎。主题设计的目的是在视觉上将整个商业街区重新“连接”起来,设计思路是通过一条亮黄色折线引导整条商业街的视觉导向,将整个商业街连接起来。

2.传承校园景观元素

设计团队搜集了其他高校的校园景观,发现大部分高校都有折线造型,也有亮黄色撞色设计。因此,商业街区的设计必须与原有校园景观结合。商业街区的设计要采用明黄色的折线造型作为整个商业街区的核心,连接整个街区。

图2 造型推演

3.“媒介融合”植入商业街

打造一个立体的商业街,光有硬件还不够,还需要能助力文创产品宣传的媒介[5]。街区中要有海报、招牌、指路牌等传统媒介。高校还可以考虑将电子广告和电子展示台置入文创街区的设施之中。全息投影展台可以将文创作品以电子化的形式展示在街区中,增加可玩性。“元宇宙”最早的运用领域是电子游戏,在“元宇宙”中,每位玩家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都参与到同一个虚幻世界中。商业街是现实世界的人类社会聚集地,以现实世界为背景,以元宇宙的故事线实现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的融合。

四、结束语

传统的商业街只对有购物需求的学生有吸引力,市区商业街的优势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娱乐项目以及人气旺盛的商业氛围。随着AR技术的出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高校要将“元宇宙”与传统媒介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不必前往市区,在学校商业街也可以体验最新最热门的商品和服务。

猜你喜欢
商业街媒介融合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商业街区改造
李晶晶作品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