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居家学习期间的心理特点及对策

2023-09-05 09:50周星含
科学咨询 2023年13期
关键词:曼陀罗冥想学业

周星含

(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02)

对于中学生而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网课”“居家学习”成了关注度很高的字眼。学生面临着学业和考试的双重压力,因此,学校要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需求,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保障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笔者就高中生在居家学习期间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调研与数据分析,梳理出高中生群体的心理需求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学校缓解高中生群体在居家学习期间的心理压力提供参考。

一、问卷调研情况

(一)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44份,问卷有效率为100%。其中,高一学生占52.1%,高二学生占38.2%,高三学生占9.7%,男女比例基本各半。大多数学生居住在沈阳,同时,有6.94%的学生有家属在抗疫一线从事医护工作。

(二)变化影响

1.有关学习计划

图1 居家学习对学生的影响

56.94%的学生认为居家学习未打乱原本的学习计划。调查显示,除了18.88%的学生认为宅在家中对学习完全没有影响之外,超过80%的学生认为宅在家中对学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近84%的学生对学习成绩有所担心。其中,非常担心的学生占13.99%,一般担心的学生占41.96%,比较担心的学生占27.27%。各年级相比,二年级学生完全不受影响的占比最高。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学生是否担心学习成绩

图3 家人做些什么可能给你提供力量

2.有关心理感受

大多数学生认为宅在家中的感受是无聊。90%以上的学生对疫情防控相关信息比较关心,50%的学生认为疫情带来了紧张的心理感受,感到担忧的学生占5.6%。同时,将近46%的学生出现紧张焦虑,并出现各类躯体化表现。感受到焦虑烦躁的学生占31%,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过度警觉的学生占32%,近19%的学生出现了睡眠问题,甚至有超过6%的学生出现消化系统问题。

3.需求及支持

在“家人做些什么可能给你提供力量”这一问题中,大多数学生认为陪伴最重要。在学校方面,学生更期待学校能提供学业方面的指导。

在“家人做些什么活动能缓解你的心理压力”这一题中,适量运动、电影及游戏最受欢迎,但也存在年级差异,电影及游戏对高三年级学生的吸引力不高。

二、部分心理需求情况

(一)家人的陪伴

高中生正值青春期,他们既独立又敏感,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疫情期间,高中生被封闭在家,无法与老师、朋友、同学实现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这对高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存在很大的挑战。曾蕾在《浅谈父母陪伴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文中指出:“父母的养育陪伴、学习陪伴、娱乐陪伴和情感陪伴,对高中生焦虑情绪和适应不良的影响总体差异都显著(P<0.05)。”[1]通过本次调查,笔者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比较关心疫情变化的信息,经常浏览和频繁浏览相关信息的学生心态所受的影响较大,大多数学生觉得家人的陪伴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学生渴望家人平安,愿意与家人沟通、聊天,彼此关心,与家人建立紧密的联系,甚至可口的饭菜和零食也对他们是莫大的支持和帮助。

(二)学业的指导

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不容小觑。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需要预习、学习新课、查缺补漏。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更科学、更有效的学习,以适应新的校园生活和学习方式。对于高三年级的学生而言,高考临近,他们会不断地复习与备战。在居家学习期间,高三学生有巨大的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他们的身心健康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教育机构、课外辅导全面停摆,导致许多家长和学生原本的学习计划、时间安排被打乱,对学业水平的不知所措与对疫情变化的担忧交织在一起,超过80%的学生认为宅在家中对学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原本的学习计划需要重新规划,过往的学习习惯需要即刻调整。近86%的学生对线下复课后的学习成绩有所担心,其中,非常担心的学生占14%。因此,在与社会和学校相对应的需求上,高中生更期待学业方面的帮助与指导,以迅速适应居家学习的方式。

(三)心态调整与情绪管理

就高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而言,在危机事件中,他们的心态和情绪波动较大。大多数学生感到无聊,超过一半的学生感到紧张、焦虑、烦躁。同时,将近一半的学生会出现各类躯体化表现,注意力不集中、过度警觉表现明显。近20%的学生出现了睡眠问题,超过6%的学生出现消化系统问题。心理波动、情绪问题、躯体化表现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必然会给高中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埋下隐患,也无法让高中生勇于面对挑战,积极行动。因此,高中生要学习并尝试探索各种方式方法,迎难而上,缓解和释放压力,调整心态,改善心境,克服无助感,以期为建立自我效能感积累经验,提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其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三、心理支持对策

(一)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合力,为高中生提供心理支持。

在危机面前,社会、学校、家庭必须形成合力,缺一不可。面对疫情的变化和心理的担忧,媒体要实事求是地报道,正确宣讲防疫常识,宣传在防疫中挺身而出的暖心人物的事迹,用正能量去感染和影响高中生,从而增强高中生的信心。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保障学生在需要心理疏导时能够实现有效对接[2]。家庭成员间要多沟通交流[3],保护高中生的安全。高中生要保持幽默,享受美食,与朋友共同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和娱乐活动,保证睡眠。高中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朋友谈天说地,让心理空间和想象空间超越物理空间的界限,从而释放压力,平和心态,产生愉悦感,改善心境。在学业方面,社会和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如开设网络课程、开展网络答疑等。学生要结合自身的学习现状制订学习目标,调整学习计划,探索新方法。学校要鼓励、支持学生用具体的行动向目标迈进,在尝试与探索的过程中积聚积极的心理能量,提升自我效能感。

(二)尝试冥想音乐与曼陀罗绘画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心理能量

鉴于居家学习的现状,许多心理疏导方式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一方面,咨询师不能为高中生提供有效的面对面咨询;另一方面,受到场地、人员的限制,团体训练也无法开展。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种既不依赖提供心理服务的专业人员,也不受人员、时间、空间的限制,且能够让高中生随时随地独立完成的心理减压技术[4],从而帮助高中生有效地释放压力、减轻躯体症状、提升心理能量。因为高中生对音乐的接受度较高[5],对曼陀罗绘画又充满好奇,所以音乐和曼陀罗绘画显然具备独特的优势。韩冬在《探析音乐保健的多元化发展——评〈音乐保健〉》中指出:“音乐是一种可以寄托情感且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人们在沉醉于悠扬翩然的乐曲中时,大脑的紧张状态可以获得缓解,促使人的身心精神达到一个平衡稳定的状态。”[6]冥想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可以实现让学生回归自然、回归内心的目标[7]。童欣在《曼陀罗绘画对心理调适的作用解析——基于莱格的自性化学说》中指出:“曼陀罗绘画这种简单易行的方式,将内心的对立面表现出来并促进对立面的整合,能够对其心理健康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8]可见,冥想音乐和曼陀罗绘画在心理减压、身心平衡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有效性[8]。笔者认为对于宅在家中的高中生,他们会面对疫情与学业的双重压力,学校可大胆地尝试将冥想音乐与曼陀罗绘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具体操作如图4所示。

图4 家人做些什么活动能缓解你的心理压力

图5 冥想音乐与曼陀罗绘画相结合的方式

这种音乐与绘画相结合的方式有如下特点:第一,学生可在任何时间学习,风格、方式、时间完全由学生自行决定;第二,工具获取简单,学生只需用手机搜索自己喜欢的冥想音乐、曼陀罗图卡和彩笔即可;第三,专业人士的指导和陪伴不是必选,学生可以在音乐的陪伴下跟随自己的内心绘制图画,并为图画命名,也可以将自己的绘画感受记录下来。这种全新的结合方式能够激发高中生的创新动力,适用性广,推广性强。笔者期待高中生能够一边听着自己喜欢的冥想音乐,一边绘制随心而动的曼陀罗图卡,实现释放压力、平衡身心、提升心理能量的目标。

猜你喜欢
曼陀罗冥想学业
曼陀罗的美与毒
花朵的冥想
艰苦的学业
蓝的冥想
金色曼陀罗不同播种期的生理指标测试试验
《冥想》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木本曼陀罗的写生方法
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