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革命根据地高校图书馆红色文献资源建设与创新服务研究

2023-09-21 22:21肖静胡利娜
科学咨询 2023年13期
关键词:太行山根据地革命

肖静,胡利娜

(邯郸学院,河北邯郸 056000)

一、背景

太行山中央山脉沿线是中国东部西北地区的重要分界线,位于河北省与山西省的东部交界,北起西山,向南向北延伸,向东至王屋山,西北连接山西高原,东临进入华北平原。太行山地区属战略要地,在党的建设、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仅革命老区就有133个县。在太行山地区发生过在中国革命各个关键转折时期起决定性作用的革命历史事件,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领袖和英雄人物。太行山地区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太行山地区现在拥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1处,省级基地10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太行革命根据地与红色文献一起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在太行山地区的发展历程,形成了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斗争精神[1]。

二、太行革命根据地高校图书馆红色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的意义

太行山地区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和各种各样的红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内涵深厚。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对继承革命文化提出的新要求,充分挖掘太行山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弘扬革命传统。传承与开发太行山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是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凝聚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助推太行山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高校一直传承延续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红色资源,这些都是校园红色文化建设的天然优势。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履行教育和信息服务职责的同时,更应该积极发挥“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作用,加强红色文献资源建设,创新服务,为营造良好的园红色文化氛围、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太行革命根据地高校图书馆红色文献资源建设与创新服务的优势

(一)太行山革命老区是进行红色文献资源建设与创新服务的天然红色热土

邯郸市之所以形成了独特的红色革命文化,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密切相关的。红色文献资源建设与图书馆的其他馆藏建设不同,地理空间的作用尤为重要。

邯郸市地处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交界,是冀南晋冀鲁豫边区的中心,是我国华北的南大门。邯郸市北望京津,南眺中原,西依太行,东接华北大平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邯郸市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民众反抗侵略、争取解放、英勇斗争的关键之地。

我军首长刘伯承、邓小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们以太行山为战略根据地,带领八路军129师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抗争。在这里曾发生大大小小的战役一共有三千多次,展现了太行山区人民坚强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1942年5月开始,日军开始了以歼灭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及129师首脑机关为主的扫荡作战,侵略者召集三万余兵力对太行山抗日革命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进攻。太行山八路军及129师虽然最终粉碎了敌人的扫荡与进攻,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等一大批抗日将领和党政机关领导人为反日寇的斗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扎根并成长于这片红色热土的高校及其图书馆,积极挖掘、整理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红色文献资源建设及服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太行山革命老区蕴藏着红色文献资源的“富矿”

红色文献主要是自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各根据地所出版发行的各种文献资料,其中包括党的领袖著作,党组织各类文件及根据地出版的各种书籍、报纸、杂志,以及当时的标语、宣传单、红军写的借条、信函等。红色文献是特色历史文献,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地方文献,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种元文献,极其珍贵,是红色文化纸本资源收藏的重中之重[2]。其他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纸本文献资料是红色文献的重要补充,如革命回忆录、口述历史资料、红色文化相关研究成果、革命遗址名录、英烈谱等。

邯郸,书承文脉,馆藏千秋。地处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要地,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沉淀和深厚的红色革命文化内涵。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有三百多位将帅在这里战斗过,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并成长为新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坚力量。《人民日报》《人民画报》也在邯郸创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华北新华广播电台在邯郸开播。“在万难中诞生,成为全国人民的号角之一”,这是当年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时,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日报》赠送的贺词,它概括了邯郸台在创建时期所走过的艰难历程。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对鼓舞解放军战斗犹如冲锋的号角,对促进国统区人民和各界爱国人士的觉醒则是正义的呼唤,而对瓦解敌军,就像犀利的刀枪。

这些最初的文献资料,数量不多,又经历了战争年代,能够得以流传并保存至今,已经变得弥足珍贵,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例如太行山文书中的《抗日三字经》,藏本珍贵,内容独特,历史信息丰富,为我们从民间历史文献角度,自下而上地研究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复杂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及其与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策略,以及根据地民众的抗日动员和教育方式提供了一个崭新而独特的历史视角。

(三)高校图书馆在红色文献资源建设与创新服务方面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地。高校既有历史学、文献学等各学科的专业研究人员,又有擅长进行文献搜集、组织、分类以及数据挖掘和分析的专业人员。随着国家对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视,各专业人才的信息素养及综合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数据库、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为高校图书馆在红色文献资源建设与创新服务方面提供了很大的技术支持。

四、太行革命根据地高校图书馆红色文献资源建设的途径

(一)拓宽纸质文献收集途径,创建红色文献特色馆藏

由于历史原因和外界环境的因素,红色文献资源的分布比较分散,所以创建红色文献特色馆藏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费时费力、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工作。

首先,我们可以从图书馆现有的馆藏中按照主题、关键词等多途径进行检索,搜集红色文献及相关文献,进行进一步的分类、组织、整理。例如,我们可以从太行山文书中挖掘出《抗日三字经》等。

其次,图书馆在进行图书采购时,可以详细列出红色文献的多种主题内容,由书商按照要求进行大范围的搜集,再把搜集到的书目反馈给图书馆,由图书馆做最后的采购决定。

最后,高校图书馆要避免闭门造车,应增强信息共享意识,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主动与本地区红色文献收藏单位和个人沟通协作。例如,图书馆可以与地方党史办、档案馆、史志办、纪念馆等部门合作,实现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的互通互换、分享交流,加强红色文献资源建设。

近年来,许多革命老区的高校图书馆都在充分利用自己所在地区所具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坚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馆藏。例如,百色学院图书馆的“邓小平文献室”,商洛学院图书馆的“商洛红色文化资料馆”等,整体效果都很好。红色文化育人形成了以红色为底色的校园文化,打造了“红色五个一”活动品牌。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建红色文献专题数据库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文献资源数字化是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建红色文献专题数据库。

大部分红色纸质文献资源年代已久,保存困难,我们可以对这些不易保存的纸质资源进行数据化处理,形成电子专题数据库。此外,我们还可以把红色电影进行整理、分类,制作成视频库。长此以往,数据库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多样。

(三)依靠地理位置优势,挖掘红色实物、实地资源

太行山革命根据地蕴藏着丰富的红色实物、实地资源。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和涉县的“129师司令部旧址”及“陈列馆”是现代最早的纪念性建筑。129师纪念馆由司令部旧址、将军令、陈列馆、赤水湾及太行颂文化园等红色产业园区组成,是国内唯一一个全面、翔实地记录抗战时期八路军129师历史的纪念馆。纪念馆的展览内容丰富,展示形式独特,展示手段先进。整个陈列展览以时间为序,将展览内容分为6大部分,从不同侧面向广大观众形象地再现了129师将士当年在太行山战斗和生活的精神风貌,集中展现了革命先辈抗击侵略者、军民团结与大自然搏斗的情景。这些实物、实地资源是红色文献资源建设的很重要的补充。

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革命文艺活动,培养了许多创作演艺队伍,催生了生动的大众革命文化。抗日根据地戏剧运动的巨大成功就是很好的例子。抗日根据地戏剧运动的巨大成功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密不可分。正是有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旗帜和指南,戏剧运动才得以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在抗战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3]。因此,戏剧运动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群众路线带领根据地人民开展抗日斗争的成功实践。

五、太行革命根据地高校图书馆红色文献资源的创新服务策略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不变的主题,“创新”是图书馆永恒的追求。

(一)多形式、创品牌,推广红色文献阅读

高校图书馆应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红色文化服务。

1.打造真人图书馆。由老兵或其家属与大家直接沟通,分享革命故事、英雄事迹。图书馆要邀请专家人士举办红色文化研讨会。

2.红色阅读流动车。图书馆要在广场、社区等公共场所设置装有红色文献及多媒体设备的流动车,由图书馆的专业人员进行红色文化宣讲、举办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以促进红色文献的阅读推广。

3.实物展览。图书馆根据历史或文献知识制作图片或视频,建立红色文化墙,给读者更直观的感受。

(二)求合作、嵌入式,开辟学校教育和科研新高地

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学校的红色文化科研项目,利用馆内的文献资源及文献采集、调研、分析、统计人员的优势,为项目组提供嵌入式的服务。图书馆可以分层分时段地收集、整理不同层次需要的动态红色文献资源,并及时主动地将红色文献资源传递给科研工作者,双方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进行红色文献的传递利用,最终协助完成科研项目。

图书馆可以与学生处等部门进行联系,把整理好的红色文献带进课堂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积极开拓新的教育领域。

(三)新媒体、融文旅,传承红色文化,宣扬爱国主义教育

图书馆可以借鉴博物馆、科技馆的设备技术,利用新媒体(VR技术、模拟军事体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红色文化。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开发红色专题网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图书馆可以主动与文化旅游从业者合作,实现文献资源、实地资源、专业人才资源的共享,共同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使红色文化得到传承。

六、结束语

太行山地区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是一片英雄辈出的红色土地。传承与开发太行山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凝聚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助推太行山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太行革命根据地的高校图书馆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应充分挖掘太行山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弘扬革命传统。此外,太行革命根据地的高校图书馆还要创新服务,为营造良好的园红色文化氛围、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太行山根据地革命
《太行山写生》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太行山(外二首)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太行山上忆当年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太行山下最可敬的人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