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视域下我国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9-21 22:21凌智慧
科学咨询 2023年13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凌智慧

(广东白云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一、背景

志愿服务既是一种社会服务行为,也是社会治理的方式之一。志愿服务可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快速发展,志愿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对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志愿服务制度与工作体系”。这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正在越来越深入广泛地参与到国家大事当中,在脱贫攻坚、抗疫救灾、服务基层、安老扶幼、助医助残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志愿服务成为推进基层社会协同治理的重要力量。

志愿服务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作为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能发挥实践育人作用[1]。从志愿服务的功能与内涵来看,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是志愿服务。高校要通过大力开展志愿服务,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2]。

2017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二章第六条明确提到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的权利,第三章第十七条明确提到学校应当鼓励、支持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强化实践育人,积极促进大学生素质提升、全面发展。”近年来,高校志愿服务取得快速发展,但是不可否认,高校开展的志愿服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探索发挥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促进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二、我国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现状

(一)国内志愿者和志愿项目总量稳定增长

自2019年以来,志愿服务队伍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面脱贫攻坚、建党百年等国家重大历史时刻;参与了我国举办的世界军运会、冬奥会、残奥会等重大赛事活动;经历了疫情、河南郑州洪水、重庆山火等事件的洗礼。

中国志愿服务网的实时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20日,我国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总量已经达到2.31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6.3%;全国志愿队伍有135万个,志愿项目总数突破1 086万个,服务时间总数达到531 481万个小时。这说明志愿服务的社会参与越来越广泛,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认可度也在逐步提高。无论是志愿者人数,还是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志愿者贡献价值等,我国都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高校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群体,也是志愿者群体中最活跃的一部分。

(二)志愿者总体活跃率依旧较低

2019年,国内志愿者总数约为2.1亿,非活跃志愿者人数为13 778万人,占比约65.61%。2020年,国内志愿者总数为2.31亿,非活跃志愿者人数为14 499万人,占比约62.77%。志愿者活跃率虽有小幅增长,但是总体活跃率依旧较低。

2019年,国内志愿者总数为2.1亿,非注册志愿者人数为4 015万,占比19.1%。2020年,国内志愿者总数为2.31亿,非注册志愿者约为3 913万,占比约17%。说明志愿者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的注册登记率持续提升。2019年有活跃志愿者7 182万人,其中,非注册的活跃志愿者有4 015万,占比约56%。2020年有活跃志愿者8 650万,其中,非注册的活跃志愿者有3 665万,占比约42.4%。这是因为注册志愿者更加方便统一管理和调控,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征召,更加迅速地统筹到疫情防控、抗灾救险等工作之中,是特殊时期下的一种表现。

(三)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理解存在偏差

目前,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是大学生。然而,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不够深入,没有真正领会志愿精神,也未能真正领会到志愿服务的价值。

部分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是为了获得志愿时长,为了满足评先评优中达到志愿时长的要求,也有学生单纯是为了完成学校的考核要求。学生没有将参加志愿服务当成自我提升的一个途径,纯粹是应付学校的要求。学生没有真正领会志愿精神的意义,导致他们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使活动流于形式,难以保证活动效果,更难以发挥高校志愿服务的育人实效。

三、我国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注册志愿者活跃度较低,志愿服务意识淡薄

目前,国内注册志愿者的人数达到2.31亿,人数非常庞大,而大学生群体更是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活跃的志愿者人数占比始终不到50%,导致整体志愿者活跃度较低。这是因为注册志愿者人数与党员、团员发展有一定的交集,绝大多数志愿者是受到学校自上而下的指令要求才进行志愿者注册和参与志愿活动的。一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不够了解,认为志愿服务仅仅是做好人好事。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志愿服务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不强,导致志愿者数量占总人口比例偏低、自愿参加志愿活动的人员偏少[3]。

部分高校没有将志愿精神与思政教育结合,没有真正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一些志愿活动过于形式化,有些志愿服务活动仅仅是简单拍照就草草结束了,没有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锻炼和在实践中奉献。例如,大学生利用假期与偏远山区学校对接,开展支教活动,但有些支教仅仅是开展一天,参观一下当地的环境,开展一次活动,写一篇新闻报道,就结束了。此外,物欲横流的时代,部分大学生越来越功利,不注重精神的提升,缺乏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4]。

(二)法律规章制度滞后,缺乏系统管理

2017 年,国务院颁布了《志愿服务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志愿服务的全国性专门法规,对规范和促进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5]。虽然最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不断强化志愿服务常态化和制度化建设的长效支持机制,但是对于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依然有待提高。志愿服务如果没有法律支撑,如果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受到伤害,其合法权益将难以得到保障。以防疫志愿者为例,他们不仅面临着自身被病毒入侵的可能,而且面临着形形色色的公众,倘若公众不配合、不理解志愿者的工作,二者就可能产生矛盾,这都将影响志愿者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在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这种意外并不少见。如果志愿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将会直接影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到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志愿组织都采取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模式。例如,大部分高校在校团委下设校志愿者协会,在二级学院团委或团总支下设志愿服务中心,这使志愿服务工作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较强的行政色彩。志愿者招募通常是面向大一新生,注册比例较高,但是后期活动则是面向协会会员自愿报名,导致很多大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志愿服务,影响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志愿服务缺乏系统管理,导致志愿服务活动容易流于形式。

(三)平台建设落后,宣传效果不明显

高校要乘“互联网+”的东风,采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志愿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目前,高校主要使用i志愿、12345青年之声、共青团中央等以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为主的志愿服务类工具,但是这些工具的功能类似,可能存在信息重复、信息轰炸等问题,且容易被淹没在无数信息之中,导致使用者容易忽视志愿服务的内容。这类软件工具的功能设置、页面设计都比较简单,对于志愿者而言,只有报名活动、活动签到签退等功能,并不能满足志愿者多元化的需求。

(四)经费比较匮乏,难以实现自动续航

缺乏稳定的经费保障是志愿服务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高校志愿组织在开展志愿服务时,经常面临资金匮乏的困境。以免费的大规模核酸检测为例,该活动的开展其实依托于国家或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红十字会等组织也是通过社会物资捐赠才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大多依赖社会各界、各方面的资金和物资的捐赠,例如爱心捐款、企业赞助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多数志愿服务队伍和组织并不具备自动造血、自动续航的能力。

(五)缺乏相关培训,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很多时候是事发突然的,导致有时候志愿者的招募是没有经过筛选的,志愿者也没有参加过相关的技能培训。这就导致志愿者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且很多志愿者不清楚他所要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具备什么工作技能,并没有相对应的技能配备和参与志愿服务的经验,仅凭一腔热血、一时兴起。志愿服务组织在开展培训时,大多是在活动开展前给志愿者介绍志愿服务内容、注意事项,培训时间较短,基本不会涉及如何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等深层次内容。这些不足以支撑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完成,也无法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的水平。

(六)活动缺乏创新,缺少品牌项目

举办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传递爱与温暖,所以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前期的市场调研。高校要立足于当地的社会现状、实际民情,将志愿服务落实到不同人群之中,帮助志愿服务队伍和志愿服务组织更好地决策、更好地制定方案。但是现实中,部分高校志愿服务队伍会举办过于形式化的志愿服务活动,这类活动无法吸引学生广泛参与,缺乏影响力。目前,高校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例如,雷锋月就组织学生开展清洁劳动、植树节就开展与植树相关的志愿活动、环保日就开展保护环境的志愿活动。高校难以形成自主的、独创的、具有特色的品牌活动,导致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公众的影响力、吸引力都逐渐下降。如果一直这样,将会导致志愿者参与欲望的下降,导致志愿者活跃率的进一步下跌。

四、推动我国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汇聚社会资源、传递社会关爱、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载体,是形成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社会风尚的重要力量。

高校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具有一定的双向性。一方面,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能力,高校要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提供支持。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能够走出校门,在广泛接触社会中提升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志愿服务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高校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并广泛向社会宣传志愿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6]。

高校应站在实践育人的角度加强思想引领,将志愿服务融入思政教育中,大力弘扬志愿服务文化和志愿精神,增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高校要通过加强正面引导,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引导学生厚植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文化氛围,加深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理解。此外,高校要进一步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多维度的教育,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才能得到有效培育,才能确保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持续和健康发展[7]。

(二)完善与志愿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新的实践过程中势必会有以往从未见过的新的矛盾产生,面对新局面、新情况、新问题,先前的办法可能不再适用,所以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和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地方有关部门要完善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一方面。这能让志愿服务组织有依据、有条理、合法、健康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此提高志愿服务组织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这能让志愿者感受到国家对他们的重视,让志愿者拥有维护自身权益的“武器”,以此提升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活跃率。

高校应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条例和管理体制,为志愿服务活动的高效开展保驾护航,为志愿者提供相应的保障。

(三)加大志愿服务的宣传引导力度

高校加大志愿服务文化和志愿精神的宣传可以有效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可开设志愿服务相关课程,高校可开设校本课程,就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价值理念、参与方法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志愿服务知晓率,提高全民参与度[8]。相关部门要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力度。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定期评选优秀志愿服务单位与个人等活动,对先进的单位与个人以及社会反响不错的志愿项目进行嘉奖、肯定,并以此抓典型、树模范、立榜样,以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使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高校要组织学生和教师学习相关优秀单位的事迹,学习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的经验,通过取长补短,实现以点带面。

针对目前常见志愿服务相关软件工具的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功能设置简单的问题,国家要鼓励志愿服务组织注重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与志愿服务的深度融合。志愿服务组织要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为志愿服务插上科技的翅膀,促进相关软件工具的转型升级。例如,志愿服务组织要完善相关软件工具的功能,拓宽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线上渠道,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此外,志愿服务组织要探索有效的线上志愿者技能培训方式,像直播教学、电子教材等,解决志愿者的技能配备问题。科技将会使志愿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地开展下去。高校志愿组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不仅局限于班级、院、校团委通知。而且可以在各大网络平台进行广泛宣传。

(四)为志愿服务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

我国的志愿服务基金会有为相关志愿服务组织“输血”的能力。相关部门应当加快志愿服务基金会的建设布局,扩大志愿服务基金会职能辐射的覆盖面积,引导志愿服务基金会同志愿服务组织一样向基层下沉,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稳定的物资支持与经费支持。志愿服务基金会通过社会捐款、捐赠等公开募集资金的方式将资金汇集成一个资金池,成立一只基金进行社会公开式管理,所形成的收益将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的高效开展,使志愿服务组织拥有一定的“自动造血”能力和“自动续航”能力。志愿服务基金会应当与相关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同步下沉到基层,保证“输血”职能辐射到最广面积的基层志愿服务组织,为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稳定的物资支持。相关的志愿服务基金会也可以通过合作扩大募集资金池,产生规模效应,以提升基金会的“输血”能力。志愿服务基金会可以考虑商业模式的志愿服务,充分利用商业模式来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

此外,志愿服务组织在开展志愿活动时容易受经费限制,有些志愿服务组织需要志愿者自筹经费用于开展活动,这势必会影响志愿者的参与热情,使得志愿服务活动难以正常开展。高校可以向政府申请财政拨款用于专项活动,也可以积极向社会企业寻求赞助,以确保志愿服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相关部门要鼓励高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形成合力,促进志愿服务稳定发展。

(五)加强志愿服务技能相关培训

志愿者对志愿活动及流程的认可及熟练程度必然会影响志愿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保证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相关部门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不断完善志愿者培训、指导、配岗机制,这也是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必由之路[9]。因此,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大对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的培训力度,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进我国各高校的志愿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校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志愿服务指导教师队伍,从团委干部、一线辅导员、专业教师中选拔志愿活动指导教师。志愿活动指导教师要定期参加培训,不断积累经验,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志愿服务活动。同时,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社工等各类组织的沟通合作,坚持志愿文化理念与专业服务知识培训并重,在理念和技能上双管齐下,为大学生提供合理有效的专业培训。

(六)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志愿服务是有温度的、生动的,而不是刻板的。社会公众的诉求、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偏好等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要不断创新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立足于学校实际需要,并结合时代特征,打造大众喜闻乐见、具有中国特色、受广大学生喜爱的志愿服务项目。

大学生志愿者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拥有专业技能。因此,高校要结合自身的特色,利用专业特长,打造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志愿服务品牌。例如,经济类专业院系将志愿服务目标拓展至“三农”,帮助农民直播带货,拓宽销路,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大学生之歌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