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级优良班风建设路径探析

2023-09-21 22:21杜慧娟
科学咨询 2023年13期
关键词:班风辅导员思政

杜慧娟

(蚌埠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一、背景

当前的高校学生以“00后”学生为主体,作为生长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的大学生,他们表现出具有时代性的个性特征。这些学生组成的高校班级也必然呈现出新的特点。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才能建设优良班风,提高育人水平。

二、当代大学生的特征

(一)思想特征

当代大学生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长大的,各种思潮的涌入会对大学生造成巨大的思想冲击。大学生正处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容易受西方自由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当下发达的网络媒体使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变得直观化、复杂化、多元化,这些因素都很容易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多元化的影响,很难实现思想上的统一。

(二)性格特征

优渥的成长环境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有着先天的优越感,具体表现在他们追求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享受,他们活泼、自信、果敢、不受约束、追求自我、崇尚个体辨识度、不在乎他人的眼光……这也导致他们不可避免地出现团队意识淡薄、个体意识突出等问题。

(三)行为特征

通过高考进入高校的大学生结束了高中时代“圈养”的生活方式,对“放养”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活动,但是很多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迷失了方向,沉溺于网络游戏,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失去了奋斗的意志,从而出现了成绩下降等学业问题。加之大学生的个性比较突出,这又导致他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以上特征的出现是宏观的社会环境、微观的家庭环境和中观的学校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处于中观的学校教育,基本的教育单位就是班级。班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场域,是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班级建设对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1]。班级建设首要的是班风的建设。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的风气,是由班级成员共同营造的集体氛围,反映了班级成员的整体精神风貌和个性特点,体现了班级的内在品格和外部形象,引领着班级的发展方向,对于班级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因此,建设优良班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也是具有时代价值的研究课题。

三、优良班风的建设路径

(一)思想引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班级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历,并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把所学转化为行动去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奉献,成为一名真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3]。

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全育人”功能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教师要上好思政课,充分发挥大学课堂在教书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拓宽思政课教学的新途径,探索教学新模式,采用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分众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法,有效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智慧课堂,丰富思政课的授课形式,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由此,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在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高校要充分发挥这两支队伍的作用,课上课下联合发力,形成全方位思政育人的效果。

2.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第二课堂中的协同育人功能

第二课堂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育人环节,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也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5]。高校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思政教育,就是要多路径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实践。高校要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竞赛等系列思政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素养,如开展马克思主义论文评比、演讲比赛、大学生讲思政课等;结合“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等重大节日举行纪念活动,深化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开展调研实践活动,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根据地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筑牢学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决心;依托互联网,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丰富第二课堂思政育人的形式,让形式新颖的第二课堂成为“00后”学生喜爱的思政阵地。

(二)治班方略:将依规治班作为治理班级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指引下,班级同样需要依法依规治理,也就是依规治班。依规治班同样体现了民主法治的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依规治班强调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

1.有规可依,建章立制,形成班级契约

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都以《学生手册》为依据。《学生手册》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统领下,收录了高校关于学生管理、班级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管理制度,是学校层面对制度的顶层设计。但是以《学生手册》来管理班级,并不能涵盖细枝末节的全部学生工作。因此,辅导员有必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制度规范。例如,辅导员可以在大一班级制订《班风建设方案》,班级集体讨论通过,形成班级契约,从而“有规可依”,从新生入校起即注重班风建设。此外,辅导员还要在大二以上的班级制订《班级先进个人评比办法》,开展道德榜样、学风标兵、优秀志愿者等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从思想品德、学业成绩、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多方面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效应,进而促成良好班风的形成。

2.有规必依,执规必严,班级管理奖罚分明

依规治班的关键在于治理,也就是规章制度的执行。执规需要专人负责,才能切实保障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学生干部承担着管理班级的任务,按照职务和分工,分别负责不同规章制度的执行。同时,学生干部也要接受班级全体成员的监督,保证制度执行中的公平公正。规章制度的执行强调闭环管理、严格落实、奖罚分明。只有这样,学生干部才能树立和维护班级规章制度的权威,才能保障依规治班的效果。

3.执行有度,温情管理,情与规相得益彰

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既要维护“法律属性”,又要关注学生的“难言之隐”。例如,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中,辅导员要保护学生的隐私,这种信息的不对等很容易在学生中造成误解和偏差。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准确掌握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开展资助工作时既要符合规定,又要符合情理;既要保护受资助学生的隐私,又要取得全体学生的理解和信任,做到有规必依、执行有度。总之,辅导员要高标准、严底线、守规矩、有温度地管理班级,做到制度与温度并行、情与规相得益彰。

(三)文化建设:用文化滋养助推班级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涵盖了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高校班级全体成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互动的过程中凝结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6]。班级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班级成员的行为,其功能在于对群体行为规范的养成,对于“00后”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尤为重要。

1.从宏观到微观,构建多层次的班级文化体系

班级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单元,班级文化影响着班级每一位成员的行为,并最终影响班风的形成。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构建由宏观到微观的班级文化体系,具体可以分为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的文化是国家、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和精神风貌,具体包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体主义精神、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担当精神等。中观层面的文化是学校所倡导的文化内容,具体包括校风校训、高校学生行为准则等。微观层面的文化也就是班级文化,具体包括班风、学风、班级契约、班级文明公约以及更加细化的宿舍文化等。

2.培养学生的正面思维,引领群体思想不断升华

大学生刚步入成年阶段,阅历较少,价值观刚刚形成,缺少正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大学生又处于群体生活中,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因此,引领大学生培养正面思维、积极面对人生也必然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辅导员要培养学生的正面思维,引导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积极地思考问题,得到正面的结论和结果。辅导员要坚持用正面的价值观教育学生,用正面的语言鼓励学生,用正面的事例激励学生。只有这样,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快乐和进步的,才会具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3.丰富活动载体,多种形式促进班级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借助有效的手段。高校可以根据不同班级、不同时期和学生的兴趣特点等开展多样的活动来促进班级建设。例如,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和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之际,高校可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际,高校可以开展具有浓厚民族氛围的民俗活动;针对社会热点问题,高校可以开展主题研讨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规避风险;针对学生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多样思潮,高校要开展团体辅导,促进学生间的理解与沟通。此外,高校还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传播正能量,如利用抖音短视频等自媒体开展爱国爱校宣传,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以上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和正面思考的能力,进而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四)骨干带头:发挥学生干部管理服务功能的外延属性

学生干部通常是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群体,是班级的骨干力量,对整个班级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学生干部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既要按照规章制度管理班级,又要为同学提供服务。管理服务功能是学生干部的内涵属性。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特殊群体,需要通过发挥带头作用来获得拥戴和树立威信,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工作,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这是学生干部的外延属性。外延属性的充分发挥又与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密切相关。

1.根据胜任力评价选拔学生干部,把好入口关

当前,高校选拔学生干部普遍采用竞聘的方式,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而依据胜任力理论来选拔学生干部,则可优化选拔方式。胜任力是指能够区分员工绩效水平的个体特征,适用于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特定环境下的知识、技能、动机和特征等因素,具有预测员工绩效、区分员工绩效水平的作用[7]。高校同样可以将胜任力理论应用于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中。高校利用胜任力评价的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制定选聘方案,可以有效保证高绩效学生干部的选拔。

2.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把好过程关

首先,辅导员要明确职责,厘清学生干部之间的职责关系,使其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共同作用于班级管理实践。其次,辅导员要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考核,奖优罚劣,促使学生干部不断进步,发挥好带头作用。最后,辅导员要对学生干部严格要求,加强指导,使学生干部充分锻炼成长,并处理好个人、他人与集体的关系,既要“带头”,也要“礼让”。

3.加强学生干部的作风建设,把好提升关

学生干部不仅要在日常工作中弘扬优良作风,而且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在高校的防疫工作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干部都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不仅遵守各项规定,而且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对学生干部是一次重大考验,客观上培养了学生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主观上增强了学生干部的大局意识,总体上加强了学生干部的作风建设。

(五)典型示范: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

我们要善于向先进典型学习,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从小事小节上修炼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先进、保持先进、赶超先进[8]。学习先进典型具有重要意义。

1.树立先进典型,引领集体风尚

班风建设需要高校在学生中挖掘先进典型,加强宣传引导,传播正能量。高校要利用各级层面的评先评优工作树立先进典型,开展“我身边的榜样”“学习榜样事迹”等宣传活动,提升先进典型在朋辈群体中的影响力,让学生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辅导员要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引领集体风尚,在班级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2.以党建促班建,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

党建工作能够指明高校班级建设的方向,让班级成员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共同努力,并增加努力的动力[9]。高校要吸收先进分子入党,也就是要在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这些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对班级建设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伴随着年级的升高,班级党员的数量逐渐增多,辅导员应当引导班级学生建立班级党支部,以党建促班建,以党建带团建,形成党团班共促共建的格局。

四、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因此,班风建设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笔者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优良班风的路径,重点从思想引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班级、治班方略——将依规治班作为治理班级的基本方略、文化建设——用文化滋养助推班级建设、骨干带头——发挥学生干部管理服务功能的外延属性、典型示范——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高校要建设优良班风,从而发挥好育人功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猜你喜欢
班风辅导员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爱心·言行·思想·制度·班风——班主任工作“五部曲”
思政课“需求侧”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