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学关于影音视频的选取与使用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2023-09-21 22:21许文昊
科学咨询 2023年13期
关键词:影音纲要重难点

许文昊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 202162)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关于选取影音视频时应具备的合理性

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通常会选用影音视频作为教学内容的适当补充,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但是关于影音视频的选取,并不是随心所欲、百无禁忌,而是要符合相应的要求,具备一定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在笔者看来主要集中体现在影音视频选取的来源、内容、时长和目的都要具备合理性。

(一)选取的来源要合理

教师选取的影音视频最好是来自官方媒体网站或官方认可的主流媒体网站,而对于来自非官方、非主流的媒体网站,特别是私人发布的影音视频,教师则始终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之所以要对影音视频进行严格筛选,既是高校思政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所在,也是出于对教师自我保护的考虑。教学无小事,作为影音视频的教学内容更不能随意选取。一方面,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对影音视频的来源渠道进行取舍,能用的选最优的用,不能用的坚决不用。众所周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近现代历史上一些特殊年份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史实和评价,具有极强的政治敏锐性。因此,教师在影音视频的选取上,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宁可弃而不用,也不能用而不当,也就是教师一定要守好影音视频选取来源的政治关。与来自官方媒体网站或官方认可的主流媒体网站的视频相比,来自非官方、非主流的媒体网站以及私人发布的影音视频却不是那么靠谱。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话语权逐渐下沉,每个人都有发表言论的机会,发表形式也大为增加,一些无良的自媒体或直播博主为了获取更多的曝光度和关注度,在讲述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时,有时会夸大其词甚至是发表不当不实的错误言论。当教师遇到此类影音视频时,在筛选的过程中就要当机立断、及时舍弃。另一方面,高校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半公开的教学场所,课堂上出现的教学内容极易在学生的微信、小红书等社交网站上出现。如果教师在影音视频的选取上出现无心之失,很有可能给教师带来非常不好的个人影响,甚至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播放的影音视频很有可能会被学生上传到网络上,进而迅速演变为社会关注的舆论事件。由此可以看出,教师选取来源渠道合理的影音视频至关重要。思政教师尤其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高度重视影音视频来源的合理合规,牢牢守住政治红线。

(二)选取的内容要合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影音视频内容的选取既要符合党的意识形态的相关要求,又要符合本科阶段高校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认知的发展规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始终承担着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高尚使命。影音视频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同样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路线和政治方针,尤其是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和论调,坚守政治原则和政治底线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强调,“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鉴于此,思政教师在授课时,更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驳斥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和错误论调,引导学生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本科阶段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影音视频在内的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必须符合本科阶段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认知的发展规律。本科阶段的学生相比于初高中时期的学生,在知识储备、文化水平和思维逻辑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对所学内容也有了更高的期待。因此,教师选取的影音视频的内容不能过于浅显和重复,要具备一定的深度、难度和广度,最好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必修的公共课,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专业,有文科专业也有理工科等专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认识到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近现代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在选取影音视频的内容时,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

(三)选取的时长要合理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教学时间都是宝贵且有限的。在教学过程中,关于影音视频时长的选取,教师往往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选取的时间过短,则很难实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果选取的时间过长,又会占用宝贵的教学时间,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面对这种两难的境地,笔者认为关于影音视频时长的选择最终还是应该以是否能够实现教学设计时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为判断标准,而不是过分纠结具体的时长是多少,否则就有可能本末倒置、买椟还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对影音视频的选取进行简单的分类,分类的标准以是否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和提升教学效果为依据。如果能实现教学目标和提升教学效果,那么,影音视频的时长则可以稍微长些。当然,这并不意味影音视频的时长可以不受限制。考虑到每次课的教学时间始终都是有限的,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就要提前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全盘考虑,更要在影音视频的时长安排上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四)选取的目的要合理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影音视频的选取应以实现教学设计时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为目的,本质上是“要不要选用以及如何选用”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就要想清楚本次课究竟需不需要使用影音视频以及在哪个教学环节使用。如果确定要使用影音视频,那么,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师选取影音视频的目的也会有所不同、有所侧重。例如,有的影音视频是为了顺利地导入新课,有的影音视频是为了解决教学的重难点,还有的影音视频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但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影音视频选取的目的都要合理,都要做到“出师有名”且“各司其职”。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关于使用影音视频后所产生的重要效果

选取合理的、恰当的影音视频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实际教学为例,关于使用影音视频后所产生的重要效果,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文本形式的讲授相比,影音视频的应用更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主要是因为影音视频可以突破时空对教学的限制,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生动、绘声绘色。同时,影音视频强大的感染力以及围绕影音视频所设置的相关问题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兴趣。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为例,为了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选择播放《建国大业》中涉及国共两党参与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片段。播放完视频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国民党为什么要撕毁在政治协商会议上已经和各党派达成的五项协议?为什么说事实上国民党一直在实行“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又该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成员李维汉所说的“国共谈判破裂了,但我党满载人心归去”这句话呢?教师结合影音视频片段层层设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为接下来的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第二,有助于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对于学生而言,教学重点就是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学重点多为该节课的核心内容,它占用的课堂时间最多,需要着重讲解。教学难点则是学生不易理解、不易掌握,同时也是教师难讲清、易出错的内容。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不仅学生会觉得学习过程枯燥乏味,而且课堂气氛也会变得压抑沉闷。如果教师只进行“填鸭式”教育,无法起到把教学重难点讲清楚的作用,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效果的实现。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讲清楚教学的重难点。当重难点涉及的时间跨度比较长、重大事件比较多的情况下,教师合理使用影音视频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为例,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就是从中国内部的角度分析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就问题本身而言,既然是“历次反侵略战争”,就说明了不仅战争涉及的时间跨度比较长,而且在这期间爆发的反侵略战争也比较多。结合教材可知,反侵略战争从1840年至1919年,横跨了将近80年的时间,在此期间爆发的影响和规模都比较大的战争有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简而言之,反侵略战争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就教学时间而言,教师在介绍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时,要将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否则可能会影响其他教学目标的实现。此外,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这样的情况下,合理选用影音视频就成为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从中国近代史合集中选取涉及历次反侵略战争的相关影视片段,通过适当的剪辑,将相关影视片段制作成一个时长在5分钟左右的《1840—1919年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重要场景回顾》的影音视频。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令人难忘的场景。场景一: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与英军相比,清朝军队在武器装备方面极端落后,很多士兵使用的仍是冷兵器。场景二:日本军队在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同时,清朝的慈禧太后却照样在宫中享乐、不问国事。这两个场景出现后,学生特别动容,有的学生痛恨日本军队在中国犯下的滔天大罪,有的学生则对清朝统治者和官员表现出的愚昧无知和腐败无能感到无比气愤,但更多的学生还是沉浸在对包括中日甲午战争在内的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原因的思考中。教师播放影音视频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制度的腐败才是中国近代以来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而经济技术的落后则是导致失败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从而有效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第三,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合理使用影音视频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影音视频可以突破时空对教学的限制。影音视频可以通过历史场景的再现和视频画面的生动解说,对学生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巨大的感染力,并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强烈的共鸣,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对于教师而言,影音视频具有内容丰富和时间可控的优势,并且可以让教师在合理的教学时间内讲清楚教学重难点,从而顺利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影音视频选用逻辑的适用性

对于课程的教学而言,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至关重要,这直接影响教师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选用影音视频作为教学内容的适当补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影音视频的选取和使用固然要考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自身的特殊性,如教学内容庞杂和历史性较强等特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影音视频的选用逻辑是一致的、相通的,本质上都是为了解决影音视频“要不要选用以及如何选用”的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影音视频的选用逻辑体现出影音视频的选用对高校其他课程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普适性。因为不论是哪门课程,在选用影音视频时,教师都要考虑影音视频选取的来源、内容、时长和目的是否合理,选用的影音视频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够解决教学重难点以及是否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关于影音视频的选用逻辑同样适用于高校其他课程的教学,因而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适用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影音视频的选用逻辑也为高校其他课程的教师选用影音视频进行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四、结束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高校教师要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讲清楚、讲明白、讲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听得懂、感兴趣。选用影音视频作为教学内容的适当补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选用合理的影音视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教学重难点、提升教学效果。此外,因为影音视频的选用逻辑是一致的、相通的,本质上都是为了解决“要不要选用以及如何选用”的问题,所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影音视频的选用逻辑对高校其他课程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普适性。

猜你喜欢
影音纲要重难点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影音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影音
影音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影音月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