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理论与路径研究
——女排精神融入排球普修课程的设计

2023-09-21 22:21史文亚覃林李丽丹
科学咨询 2023年13期
关键词:女排排球思政

史文亚,覃林*,李丽丹

(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崇左 532200;2.柳州工学院,广西柳州 545616)

在如今的发展过程中,要想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高校要帮助学生科学地学习课程,让学生能更好地形成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高校要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因为身体素质是学习的前提,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生只有身强体壮,才能真正为今后建设祖国服务。最重要的是高校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校学生。高校只有通过以上方式才能全方位地培养新时代的大学生,让学生能有胜不骄、败不馁、永不言败的精神。

一、课程思政教育与体育课程相结合的重要性研究

(一)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当前体教融合的背景下,要想真正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高校就要将思政教育的内容与体育教育相结合,不断在体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在排球运动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女排在体育竞技比赛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6年,中国女排获得里约奥运会的金牌,为国争光。女排在历次比赛中并不是每次都能获得金牌,但是其为祖国争光的精神和毅力值得学生学习,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1]。

(二)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在当前的体育教育过程之中,教师要结合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培育学生的进取精神。学生要在当前的体育竞技比赛之中顽强拼搏、全力以赴,形成良好的竞技意识和团队意识。

(三)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

大学生的集体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学生需要在集体中成长,并且获得更多的思想。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团结合作,并在集体之中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由此看来,教师一定要利用好体育课程,改变学生在家中养尊处优的习惯,多开展一些群体性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之中。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排球比赛等多种体育赛事,让学生明白与人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在合作中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

二、体育教育中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

目前,高校要开展体育教育活动,就一定要强化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充分结合当前的教育背景,加深学生对传统体育教育观念的认识,并且使学生获得更多思想道德上的升华。

(一)高校的体育课程受重视程度低

在体育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部分高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在课程的设置中,体育课程有时候会形同虚设。这有可能是体育课程的学科地位导致的,也有可能是部分学校以及教师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的。部分学校不够重视体育课程,这不利于教师在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

(二)一些教师和学校的观念仍然较为落后

我们发现在一些高校中,学校和教师的观念较为落后,认为体育教育就是要通过开展体育活动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获得相应的运动技能。体育教育中的相关思政教育内容不能得到校领导和教师的关注。在体育课程中,体育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较少,甚至很难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传统的体育教育对思政教育观念的贯彻不足,导致思政教育的影响力不够[2]。

(三)教师未能将思政教育很好地融入体育课程中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体育课程很难引起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导致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无法在体育课程中很好地融入思政教育。我们要明确地认识到,在当前的体育课程之中,如果体育教师开展的思政教育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会导致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出现厌教情绪,不能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和德育的相关内容,进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四)现阶段的大学生缺乏锻炼意识

在当前的体育教育过程之中,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缺乏兴趣,也缺乏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因为很多大学生走进大学校园之后,一方面重视对学科的学习,为今后就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是为工作而奔波努力,想要自己创造一番天地。因此,这些会导致学生在体育课程之中不重视自身发展的情况,还有一些学生缺乏体育学习的意识。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减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影响了体育课程的发展。

三、体教融合背景下思政课程融合及女排精神融入排球普修课的对策分析

(一)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当前体教融合的背景之下,教师的专业素养对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以及对体育课程与女排精神的融合非常重要。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因为教师在体育课程中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是学生思想上的引领者。教师只有充满热血,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参与到体育课程中去,教师要不断地用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强有力的支持。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真正用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勇敢向前的精神,为高校的发展以及学生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帮助。

(二)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排球教育教学方法

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精神之火永不熄灭。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载誉归来的中国女排代表,向这支光荣的队伍表示祝贺,号召大力弘扬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3]。新时代的女排精神,是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高度凝练,也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在当前的高校体教融合背景下,在开展排球教学的普修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培育学生弘扬女排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真正让女排精神发扬光大。教师要让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能体会女排精神,而且能在学习中践行女排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4]。

1.在排球普修课程中侧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之中,社会在高速发展,而课程也在不断融合。根据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教师要在相应的体育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相关精神,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德育的相关内容[5]。比如,在当前的排球普修课程中,教师要通过各个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生活在团队之中。最后,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向女排精神靠拢。排球运动本身就是一个团队型的活动,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热身运动,才能顺利打开筋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排球普修课程活动的热身环节之中,教师可以开展短跑训练,有意识地在短跑训练之中融入相应的德育内容。教师要给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都分配具备不同体育能力的学生。在开展短跑训练的过程中,只有全组的同学都跑完才算完成训练任务。在热身活动中,学生会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并且相互加油,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团队的认识,也使学生提升了相应的团结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6]。

2.在排球普修课程中借助当前的排球体育赛事融入思政教育和女排精神

高校的排球普修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排球精神的理解。因此,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一些当前的排球赛事来融入相应的思政教育内容,让学生明白自己生活在团体之中,应该具有相应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相应的排球体育比赛,促进学生对女排精神的理解。例如,在课堂上,教师播放女排在日本世锦赛中夺得冠军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女排在比赛场上的精神。在看完视频之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提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我国的女排在国际赛事中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主要靠的是什么?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明白,女排除了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之外,还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毅力。只有这样,女排才能在高强度的训练之中做得更好。教师要给学生介绍女排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对女排精神有更深入的理解[7]。在当前的排球普修课程之中,教师应融入相应的思政精神,不仅要加深学生对女排精神的理解,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勇于向前、不屈不挠,最终提升能力,获得属于自己的精彩。

3.通过排球普修课程培养学生的斗争意识和拼搏精神

斗争意识和拼搏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当前的排球课程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排球训练形成相应的斗争意识和拼搏精神。教师要在班级里开展分组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明白无论大小比赛,都要具有拼搏精神,才能到达终点,获得更高层次的荣誉,体现更高的人生价值。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斗争意识和拼搏精神,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女排精神,也能更积极地参与到排球普修课程的学习之中[8]。

4.通过排球普修课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团结友爱的精神不仅要体现在排球课程中,而且应体现在学生的集体生活中。学生要具有团结友爱的精神,以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排球课程的训练与思政教育的内容结合起来,要多方位、个性化地开展体育教学,促进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之中,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比赛让学生自己去化解矛盾,积极克服困难,迎难而上[9]。比如,在日常的排球训练中,有些学生会犯错误,但是犯错误并不可怕,只要团队共同解决,帮助其获得更多的排球技能,就能避免错误再次发生。团队成员共同克服困难不仅营造了和谐的团队氛围,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友爱意识,使女排精神在学生之间有了更好的体现。

四、结束语

现阶段,课程思政理念随着教育的发展也逐步深入人心,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在现有的条件下是大势所趋。高校和教师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做出相应的转变,让体育教育更上一层楼,让体育教育焕然一新。因此,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地在体育训练中融入思政教学,加深学生对体育精神的理解,让学生的心理受到更多的洗礼。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使学生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大势头下取得进步[10]。

猜你喜欢
女排排球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楼女排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永远拼搏的女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