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联动一中心”中职特色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探索
——以南宁三职校为例

2023-09-21 22:21温夏波
科学咨询 2023年13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团体辅导

温夏波

(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广西南宁 530001)

一、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从2015年开始,我校心理辅导室在每学年每学期开学初,都会使用心理测试软件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并根据学生的心理检测报告做出相应的心理教学的调整,以及对重点对象进行排查及适当干预。笔者以我校2022年春季学期的心理健康测试结果为例。

本次测评共收回2 419份问卷,有效问卷2 062份。其中,职专一年级1 243人,男生883人,女生360人;职专三年级46人,男生21人,女生25人;职专二年级1 130人,男生778人,女生352人。

综合本次统计结果,笔者发现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根据问题的检出率排列,学生的心理问题依次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其他、偏执、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躯体化。

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我校以2020年6月南宁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做好南宁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制三线”系列工作的通知》为主要抓手,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及我校特色,由学校心理辅导室联动学校、教师、家长、医院和朋辈五个层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构建了“五联动一中心”特色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我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服务广大中职学生,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五联动一中心”体系介绍

“五联动一中心”中的“五联动”指的是学校、教师、家长、医院、朋辈(心理委员与心理社团成员)五个层面的联动,“一中心”即五个层面的主体共同为学生服务。“五联动一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1],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氛围,从而提升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四、构建“五联动一中心”体系的措施

(一)学校层面为落实各种措施保驾护航

1.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多次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

我校多次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会议一般由学校领导、相关处室中层领导、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代表参加。我校积极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全体教职工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为全员育人、全面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每学年开展一次全体教师心理讲座

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已经成为常态,为更好地帮助教师减压,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教师的幸福感,我校每学年都会聘请心理专家开展全体教师心理讲座。例如,2020年,我校聘请专家到校开展以“心理危机干预”“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心理健康培训;2021年,我校开展了以“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构建和谐健康校园”为主题的培训讲座;2022年,我校开展了以“与压力共舞”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3.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拓展活动

心理教师团队还会根据教师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拓展活动。心理拓展活动能较好地释放教师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同时也能提升教师的团结协作能力,为教师更好地投入工作积蓄能量。

4.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1)利用校园橱窗、班级QQ群、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2)有效利用校园广播站进行心理知识宣传,积极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3)广播站成员、学校心理协会会员代表早读下班级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如心灵故事、经典励志美文等)。

5.每学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国旗下演讲

我校每学期都会进行一次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国旗下演讲。2021年,我校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健康生活,给心灵一片阳光”。2022年,我校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自强不息,心向未来”。我校通过国旗下演讲倡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学习心理保健知识,平时多与同学交流,给生命更多关爱,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快乐生活。

6.定期组织心灵光影之旅

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心理学影片。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心理学影片,对电影中的人物经历和人物心路历程感同身受,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积极调整自身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帮助自身获得更好的成长。

(二)教师层面将各种安排落到实处

1.开展心理健康排查工作,不断完善危机干预方案

教师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进行全面排查、动态排查,确保校不漏班、班不漏人。教师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排查,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了建档跟进帮扶,并筛查出重点关注对象,建立动态的心理危机学生信息库,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教师的心理健康情况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校每学年都会对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排查。例如,2022年5月,我校通过心理软件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了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心理排查为重点关注的教职工进行了引导和谈心谈话,并安排了专业人士为他们提供辅导。

2.开展心理团辅活动

(1)开设常规的心理健康课程

高校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的有效途径就是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因此,我校在职专一、二年级开设了不同系列、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课程,两周一节,系统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2)进行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辅导

我校针对新生开展“新校园新生活”适应心理团辅活动,并根据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不定期开展团队心理辅导。我校根据中职学生的生理发育特点和心理特征,开展了以“我的青春我做主”为主题的系列团辅活动及专题讲座。当学生参加区、市专业技能集训团队的比赛前,心理教师会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我校还对德育整改综合班开展了团队心理辅导。

3.精做个体辅导,助力学生走出心理雾霾

我校心理辅导室“聊聊吧”的专兼职心理老师,有效将心理辅导室作为主阵地,积极公布预约方式和联系方式,每天定时开放心理辅导室,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积极开展个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心理困扰,并提出有效建议。对于一些有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的学生,心理老师也会做进一步的跟踪、帮扶,做好转介工作。

4.班主任每学期开展2次心理主题班会

我校班主任每学期都会根据学生出现的心理困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主题班会。学生要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心理调适,缓解心理上的不良反应。

5.科任老师在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活动,该活动由各科任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并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讲。

(三)家长层面为帮助孩子坚持不断学习

为了更好地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我校注重家校联系,积极与家长沟通,并每学期定期组织家长进行线上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培训,帮助家长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1.注重家校联系

心理老师在咨询中发现不少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于亲子沟通产生的过激行为导致的。此时,我们会联合学工处及班主任请家长到校,由心理老师进行家庭咨询与调解,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2.组织家长开展线上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培训

我校多次开展线上家长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培训,形成了一系列家长讲堂的微课,例如,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处理情绪,帮助家长学会情绪管理;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让家长学习亲子沟通的技巧,缓解与青春期孩子的矛盾。

(四)医院层面为疑难杂症解决后顾之忧

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常年联合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医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医院的心理专家团队多次走进我校开展讲座、座谈、心理咨询义诊等系列活动。

我校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和给师生进行心理咨询义诊,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学会情绪的自我调适,不断更新原有的认知观念,提高角色转换能力,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提升幸福感。

(五)朋辈互助为心理困扰担当守护天使

1.每月定期开展朋辈互助心理培训及团辅活动

为了使心理健康活动更好地服务学生,并及时发现有需要帮助的学生,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每周二晚上都会对朋辈互助成员(班级心理委员、心理社团)进行一系列培训。

通过心理委员和心理社团专题培训,心理委员和心理社员会及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会在班级中积极做好朋辈互助心理健康工作,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同时,心理委员和心理社员也注重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助人自助,快乐成长!

2.制作心理小报,传播心理知识

心理委员和心理社员一起创作、编辑我校心理小报“心语”。2022年春季学期,心理委员和心理社员共完成“3月刊——心理自救”“4月刊——清明专期”“5月刊——发现幸福”“6月刊——人际交往”等心理报,并定期将心理报发放给各班同学。我校积极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

五、成果应用及效果

1.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推动了我校的科研教改工作

在该成果应用及推广过程中,成果持有人黎日葵、温夏波老师多次到兄弟学校去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进行了德育教学改革,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建设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成果应用中,项目组撰写了《中职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团体训练研究》《在旅游专业课中开展中职生心理素质团体训练的探究》等相关的教育教学论文14篇,已发表论文6篇,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教改能力。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学校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团辅活动。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和谐。我们设计在每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每位成员都要亲身参与,出谋划策,大家相互协作,为了完成目标共同努力。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之间的感情在不断升温,学生的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得到了增强,意志力和受挫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3.参赛选手的职业心理素质和技能大赛成绩均得到了提高

我校积极将团体心理辅导融入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中,心理老师对参加技能比赛的选手进行了相应的团体心理辅导。2022年,我们指导的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赛项团体一等奖,实现我校国赛项目一等奖零的突破。赛后,笔者对获奖学生进行了采访,学生也认为除了刻苦的训练和精湛的技术,在团体辅导中收获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他们取得好成绩的法宝。因此,学校对学生进行有效、系统的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作用[2]。

六、结论

从2016—2022年的时间里,在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构建的实践中,我们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我们构建了具有中职特色且适合我校发展的“五联动一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我们开设了能有效提高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的系列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经过六年多的研究,项目组探讨出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并开设了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系列团体心理辅导课程。

3.我们将团体心理辅导融入职业技能比赛的团队训练中,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我校心理辅导室以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制定符合技能比赛选手心理特点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从而提升中职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的职业心理素质,帮助参赛选手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4.我校通过朋辈互助的方式,成立了心理社团,并完善了管理机制,开展了有声有色的心理团辅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5.我校多次开展线上家长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培训,形成了一系列家长讲堂的微课。

6.我校联合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长期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医院的心理专家团队多次走进我校开展讲座、座谈、心理咨询义诊等系列活动,形成“医校联合促心灵,共同教育健心理”的合作增效模式。

七、结束语

我校构建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师生不断地多学习、多体验、多交流、多践行,才能把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搞得更加有特色。

总之,中职学校应构建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中职学校要对其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中等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只有这样,中职学校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团体辅导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