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历层次背景下新疆会计专业毕业生存在的就业困境及对策建议

2023-09-21 22:21蒋雪婷蒋文东沙拉依丁阿不都沙拉木
科学咨询 2023年13期
关键词:专升本本科生学历

蒋雪婷,蒋文东,沙拉依丁·阿不都沙拉木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鉴于会计专业通用性较强的学科特点以及各行业对会计专业都存在岗位需求等原因,会计一直是学校里比较热门的学科专业,进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数量也在不断增长[1]。疫情以来,部分企业发展缓慢,加之国考以及部分省份省考的推迟,使得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虽然国家给予的一些政策性岗位取得了部分效果,但是会计专业的就业现状依旧不容乐观[2]。本文在对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学历层次背景下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并针对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就业帮扶对策,以期能够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不同学历层次的新疆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新疆农业大学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建设的一所农业高等院校,共设有24个学院,其中,经济管理学院下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经济学等专业。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众多,其就业率却比其他专业更低。

此次调查涵盖不同学历层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笔者向2022年6月份毕业的专升本班级会计186,两个本科班级会计181、会计182以及2022届会计专业硕士发放了在线问卷,同时向部分往届生发放了同类型问卷,用于分析对比数据。这样的问卷发放方式能够较全面地反映不同学历层次背景下会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从学生毕业后是否还愿意继续从事会计专业的相关工作来看,58.97%的本科生表示愿意继续从事会计类工作,专升本学生和会计专硕研究生选择继续从事会计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分别是70%和80%。由此可以看出,相比本科毕业生,专升本学生和会计专硕研究生更倾向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对会计专业的前景有很好的预期,而本科生更倾向于其他选择。

从就业单位意向来看,本科生更倾向于选择国企和行政单位,选择概率分别为79.22%和76.54%。专升本学生则倾向于选择国企和事业单位,选择概率分别为83.33%和79%。会计专硕研究生的第一、第二选择与本科生相同,有75%的学生倾向于国企,65%的学生倾向于考公务员。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什么学历背景的会计毕业生,国企单位都是他们的首选,其次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行政单位。调查结果说明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是以“铁饭碗”为主,较少考虑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并未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

从毕业生对于就业岗位的了解程度来看,本科生、专升本学生、会计专硕研究生选择“很了解”的比例分别仅有8.92%、13.33%、15%。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就业岗位的性质、内容等都是“有些了解”。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什么学历背景的学生,在校期间都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在专业培养过程中,由于缺少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就业服务平台搭建不完善,使得绝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找工作而找单位,对就业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了解不够到位。

从毕业生对未来的规划来看,对未来的规划有着清楚认知的本科生、专升本学生、会计专硕研究生的比例分别是34.07%、40%、50%。对未来规划表示“有点清楚”的本科生、专升本学生、会计专硕研究生的比例分别是44.33%、46.67%、40%。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很难对自己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知。这也就印证了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的必要性,以及开设就业讲座、企业宣讲帮助学生树立适合自己的择业观、就业观的重要性。

二、不同学历层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笔者通过问卷结果了解到不同学历层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认为目前就业面临的两大困境主要是:“觉得自己专业能力不够强,不能胜任本专业的工作”和“有期望的目标单位,但总觉得自己没把握考上”。说明在校期间,本科生、专升本学生、研究生等不同层次学生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区别并不明显,没有实现分层培养,无法满足社会岗位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在所有学历背景学生中,有70%~80%的毕业生表示“希望学校联系用人单位到校内开招聘会”“有专门的就业指导老师为每个毕业班的学生上一次就业指导课、解答学生的困惑”。由此可见,学校要多渠道寻找就业合作单位,完善就业指导机制。

此外,笔者也对往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毕业后继续从事会计工作的往届毕业生较少,多数学生选择继续提升学历或者在其他行业工作。这说明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等电子技术的发展,企业对初级会计的需求逐渐减少。

三、不同学历层次下会计专业的就业问题分析

(一)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

现有会计专业在专升本学生、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学历层次学生之间的人才培养模式差别不明显,无法满足社会岗位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会计专业的专升本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应用型会计人才,注重新形势下企业的需要。会计专业的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型的管理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工作。会计专业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高水平复合型会计人才,使学生在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成为创新会计学专业知识的研究型人才。

(二)会计专业知识体系的衔接性较弱

高校在不同学历的会计课程设置上仍存在内容重复和衔接不良等问题,无法实现会计人才分层培养的目标[3]。专升本学生、本科生、研究生的知识体系存在专业课程重复率较高、相关会计实训技能重复以及部分文化课程脱节等问题。会计专业培养的专升本学生应以基础的技能型人才为主,培养的本科生应以管理型人才为主,培养的研究生则以复合型技能人才。学校有效衔接各个学习阶段的会计专业知识体系,才能促进教育的协调发展,进而为不同学历层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明确就业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会计专业岗位需求“两头热”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等电子技术的发展,会计专业的岗位需求出现“两头热”的现象。企业对有实践经验的专升本学生和高水平研究人才的需求较大,而对于本科生的需求,则比其他两者小,这从调查问卷中学生签订的三方协议中就可以体现出来。从市场实际需求来看,中高级会计人才的缺口较大,一些新兴行业对高级会计人才表现出强劲需求,但目前毕业生的专业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迫切需求。

(四)学生的就业观念未与时俱进

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倾向于通过考试进入政府、国企、银行等单位的学生越来越多,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到非公企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种现状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更为明显。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所面向的就业岗位认识不足。学校举办的各种就业知识讲座效果欠佳,无法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部分家长经常向学生灌输“铁饭碗”的就业观,导致学生不愿意到私企或者小企业工作。

四、提升会计专业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一)落实分层培养,满足岗位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针对不同学历层次背景下学生的学情差异和企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学校应结合学生的教育背景,以企业对不同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制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方案,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4]。

对于专升本和本科阶段的会计教育,学校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结合会计专业的专业性、应用性等特点,加强校内实训与校企合作结合的多元化实训建设,建设好实践基地,根据企业需求标准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实践训练。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学校则应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企业对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学校要在课程设置中增加经营计划制定与实施、企业战略等管理课程,并兼顾高校特色领域和行业发展趋势,引入专业前沿技术与课程,为企业、政府单位输送经验丰富的高级科研、管理人才。

(二)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完善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就业需求的指导下,高校要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机制,完善以课程分数为主的考评机制,将专业技能、综合实训等纳入对学生的整体评价中,鼓励学生展现个体特征和优势[5]。会计行业中容易出现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犯罪等事件,学校可将职业道德修养纳入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将德育指标作为考核机制的加分项。学校还可以将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纳入考核指标,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职业需求素养,与工作岗位保持较高的关联性。

学校要在稳定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下探寻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制定学生培养方案[6]。针对专升本学生、本科生,学校可建立一对多导师责任制,将就业意向相似的学生汇集到同一个小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统一接受校外导师的指导。针对会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除实习过程的指导外,学校要建立学生与校外导师的良性沟通交流机制,将科研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学术研究、论文撰写更具现实意义。

(三)积极应对行业转型,确保知识结构的及时更新

随着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会计新业务不断涌现,会计从业人员的职能不再是简单的核算和监督,会计从业人员更要参与经济决策,发挥合理预测、规避风险和正确决策的作用。会计专业的政策法规和相关知识更新较快,这就要求不同学历层次的会计毕业生在完成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后,要拓宽会计新知识的获得渠道,密切关注各类业务主管机构有关政策法规的说明及修订[7]。毕业生即使离开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树立终身跟进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考取各项会计专业相关证书,确保在市场就业大环境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四)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升就业积极性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开设职业规划指导类课程,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方向;另一方面,高校要做好对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的精准对接。例如,高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和专业实习,在比赛、实践中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同时,高校可以将模拟面试、简历制作、求职技巧等专项培训融入专业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掌握必要的求职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积极性。

五、结束语

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涉及国家经济的方方面面。笔者探讨了不同学历层次背景下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有助于解决民生问题,提升会计专业人才与岗位的匹配性、适应性,解决学生的就业与择业问题。国家、社会、学校要共同努力,分层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健全专业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专升本本科生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2017年-2018年专升本院校录取分数线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知识无力感
研究生就业遭拒是因为学历太高吗?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