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探析

2023-10-23 07:53阙雪莲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5期
关键词:文本课文教学模式

阙雪莲

(肥西县桃花镇中心学校 安徽合肥 231200)

引言

新课改的深入推行,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小学老师投身到改革的队伍中,尝试打破常规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索更多新型教学模式,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在这种情况下,大单元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和重视。大单元教学模式区别于碎片化教学方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老师会将单元视作一个整体,整合单元内容,以结构化的任务为牵引,通过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老师都只是按照教材的基本结构和教学大纲展开教学,以课时教学为主线,保证一节课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而且每节课的教学模式都始终如一,从生词的领读到文本内容的讲解,整个课堂氛围沉闷枯燥,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的热情。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教学内容过于分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老师基本都是按照课本的课文顺序进行教学的,这种方式使得课文内容过于分散,老师很难将本节课所要讲解的课文内容与其他相关的文本内容有效联系起来,即使提前跟学生讲解其他文本内容,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学生只能在之后的课堂中学习,而那时学生已经很难回忆起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了。这种碎片化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脉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宏观把控能力。

二、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优势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以单篇课文的讲解为主,这种课时教学将单元内容完全割裂开来,学生的学习是不连贯且不系统的,学习到的知识也是零散化的。另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每篇课文的讲解方式都千篇一律,而且对每篇课文的教学态度都一样,没有首要和次要之分,学生抓不住重点,在接受知识的时候没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导致在记忆知识点的时候产生混乱。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相较于单篇分析课文的教学方式,具有许多方面的教学优势。

第一,这种按照具体的人文主题组织单元教学的方式可以进行多角度的拓展,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第二,大单元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掌握针对性的学习方法,从整体出发,多角度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全面掌握知识点。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的阶段,大单元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首先,大单元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老师会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然后再将整体目标细化成各个模块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其次,老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的时候,会将单元课文划分成首要与次要两部分,借助精读的教学方式教授给学生分析与探究课文内容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归纳与总结,强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就可以主动对这种方法加以应用。最后,在单元总结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教学目标、小组交流和整体讨论的方式进行总结复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

第三,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大幅度削减课时数量的情况下,大单元教学立足于教材,以一篇带动多篇,在节约时间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大单元教学中的组合式教学模式能够突出重难点,精减教学时间,给学生提供了更多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

第四,大单元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弥补其不足之处。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会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对文本细节的深入分析上,无法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的认知主体性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从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出发,站在全局角度,体现整体思想,注重系统化知识体系的构建,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三、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明确主题,引导学生完善语言构建

大单元主题教学注重单元内容的整合,因此,在实施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首先要有意识地整合单元内容,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明确教学目标,体现不同篇章中语言表达风格的差异,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语言的积累,有效完善语言的构建与运用。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一共有《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四篇文章,从题目中不难发现这些文章都是围绕着“童话”这一主题展开的。在正式教学开始前,老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明确单元主题,即“中外童话故事”。其次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迅速对本单元文章建立初步认知,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整体学习目标: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并从中明白一些人生道理。然后,老师可以利用课件为学生呈现这四篇文章的中心,《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街头——贫富差距。《那一定会很好》:乐观的手推车——默默奉献。《在牛肚子里旅行》:聪明的蟋蟀——机智勇敢。《一块奶酪》:值得尊敬的蚂蚁队长——严于律己。最后,通过对这四篇文章的对比,感受童话故事的写作技巧与内涵。大单元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立文本内容间的联系,使其从整体上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明白其背后的人生道理。

(二)剖析背景,探究主题理解文化内涵

在新课标背景下实施大单元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一般主题确定后,就要引导学生梳理主线,利用文章写作背景,引导学生深入文章挖掘作者背后的思想感情,对此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以此来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而展开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文章写作背景帮助学生迅速了解文本内容之间的联系,带领他们深入文本内容,了解课文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说清楚的,为学生拓展关于传统节日的知识,引导学生彼此之间交流节日习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老师也可以以单元主题内容为线索,组织大家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由此上升到爱国主义的思想境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不仅在每一个单元收录了阅读文本,还安排了与阅读内容相对应的写作练习。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语文老师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以读促写,读写结合,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语言与感情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不断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例如,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习作主题为“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老师可以以这个写作主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回顾《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这四篇课文,学习文中描写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细致到人物的神态语言,将人物最鲜明的特点刻画出来。然后要求学生模仿阅读文本的写作特点,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朋友、家人或者老师,充分展现人物的神态和性格等特点。写作结束后,在班级内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贴在文化墙上,让其他学生学习。

(四)加强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

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综合实践以及写作板块,这些板块都涉及了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是以语文要素为核心展开编排的,因此,大单元教学也要围绕语文要素,聚焦于学生的核心素养,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所谓语文要素不仅仅指课文中的一些字、词、句、段等,还包括听、说、读、写等其他方面的能力,涉及范围很广泛,这也正体现了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特点。在具体的大单元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要准确把握大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之间的关系,将不同环节中的亚要素都联结在一起,有效综合不同文本和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以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导语为:“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寓言故事文字简洁生动,寓意深刻,意味深长,带领学生通过学习简短的寓言故事,挖掘其中蕴藏的深刻含义与人生道理,可谓以小见大。本单元是四篇寓言故事,其中涉及的语文要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的大单元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单元课文的特点和学生对寓言故事的了解程度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促使大单元教学朝着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以语文要素为出发点,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将这四篇寓言故事的要素整合起来,从这四方面展开教学。比如,在“听”方面,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这四则寓言故事的有声绘读音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初步了解这四篇寓言故事的基本内容;在“说”方面,老师可以借助口语交际,让学生依据这四篇寓言故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脑海中自行联想相关的画面,动静结合,并将想象到的画面与文本内容结合起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从而达到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在“读”方面,老师可以为学生补充一些与之相关的课外绘本,让学生进行小组阅读,分享彼此的读后感,老师还可以组织朗诵比赛活动,充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写”方面,在基本的教学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设定一个具体的写作主题,让学生在课后搜集资料,结合生活实践,再用上老师所教的方法,仿写一篇寓言故事,渗透自己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人生道理,在下一次课堂上老师展开写作评价,选出最优秀的文章,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标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重要方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要立足于教材,结合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整合单元内容,将零散的文章串联成整体,加强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升华自身的思想情感,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他们的深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文本课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