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让个性腾飞,关爱助学生成长
——例谈“尊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和渗透策略

2023-10-23 07:53吕素文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5期
关键词:尊重巨人班长

吕素文

(阜阳市三里小学 安徽阜阳 236000)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序列性、阶段性、易变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所有学生发展的共性,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属性,它内涵丰富,有关爱、理解、包容、鼓励和赞美等,在教育教学中全面渗透,能起到特别的效果。

一、尊重学生,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育是育人的专门事业”,即通过系列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和想法,一些学生思维活跃,有冲劲;而另一些学生则思维常规,偏冷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

这里我以《巨人的花园》为例来谈一谈。

《巨人花园》是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童话故事。内容是:巨人拥有一个美丽的花园,禁止任何人进入,即使是孩子也不行,之后因他的自私,失去了欢声笑语的花园里不再有春天。故事的最后,巨人受到小男孩的启发,逐渐和善起来,孩子们重新来到花园,春天再次降临在美丽的花园里。这个童话揭示了“快乐,应当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在教学拓展环节,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个童话里,你喜欢谁?为什么?”教室里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一些学生说他们喜欢这个小男孩,小男孩善良又宽容,面对巨人竟然不害怕,用温暖的目光感动了巨人;有的同学说不喜欢巨人,因为他以大欺小,太自私冷酷了。这时,一位学生怯怯地说跟我说:“老师,我有一个想法,能说说吗?”我立即鼓励他:“哪有什么不能说的,我们在讨论,什么想法都可以说,没有对错,赶紧说给大家听一听吧。”他勇敢地站起来说:“我同情巨人。童话中,孩子们在一起玩得开心。可是,巨人没有朋友,他太孤单了。”此话一出,立刻引起其他学生的反驳。这位学生红着脸据理力争:“但是,最后他知错就改了呀!”看似无序的课堂,产生智慧火花的碰撞。争执中,学生由最初对巨人的反感,慢慢转化为同情、理解和赞赏。宽容、善良的情感在教室里流淌。从句句话语中,学生也形成了对文学作品全新的理解。

这堂课让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是门极富情感和个性的学科,老师需要思维活跃,尊重学生个性,鼓励每一个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是不成熟的,从而激发、培育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尊重学生,有利于改变他们的坏习惯

2018年9月,我去颍泉区行流小学支教,代五年级的课。当时班上有一个男生,成绩特别差。他不但自己上课不听课,还经常捣乱——做鬼脸、说俏皮话,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批评他,他竟然气急败坏地拎起板凳要砸老师。他是那种谁也不服从的学生,老师嫌麻烦也都不管他。事后我问了其他同学,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他的父母离婚了,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他和他的祖母住在一起,家里非常贫穷。这导致他遇到问题,只会冲动。我没有嫌弃他,反有点同情他,这是一个严重缺爱的孩子呀!没有被爱被尊重的孩子,哪会懂得尊重别人呢?在课堂上,我观察他、鼓励他。只要他举手,我就请他回答问题,不管他回答得如何,重要的是他愿意参与到教学中去。在我目光的追随中,渐渐地,他找到了存在感,活跃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有了成长。

但冲突有时也还是会有的。

记不清是什么原因了,上课时我批评了他。事后有同学向我报告,他在底下骂我。我很生气,决定冷落他。有一次,他在课堂上拼命举手要求回答问题,我故意忽视他。课后他来办公室找我,我故作冷漠地说:“你不需要举手,也不用回答问题,你又不听我的,还骂我!”他听了,红着脸,扭扭捏捏地小声说:“我听你的……我……没有骂你……”看到他如此窘迫,我的气一下子消了。我故意板着脸说:“尊重是相互的,我尊重你,但是没有得到你应有的尊重。”他深深地低下去头,再一抬头,眼眶里充盈着泪水,我一把把他搂在怀里。他起初是轻轻地啜泣,接着大声地哭了起来。自此我们俩恢复了友谊,他也一天天地进步着、成长着,我从心底为他高兴。

之后他的变化更加明显,上课时注意听讲,和同学也少有冲突。偶尔想发火,看到我带笑的目光,他就平静下来了。正是爱和尊重,让他改变了不良的习惯,让他的性格由暴躁变得温和。

每个学生都有不一样的生活经历,身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理解他们,进而点醒他们,他们那些不良习惯会慢慢改变与消除。

三、尊重学生,让犯错的学生也能得到成长

每次接手一个新班,组建班委会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我会事先了解学生情况,选择品学兼优、热爱集体、具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并在班上为他们树立威信,大胆放手,以便于他们更好地协助我管理班级。

当然,学生也有出错的时候。记得有一年,我选出一个能力很强的同学做班长,这个同学是农村家庭出身,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没想到,他以权谋私,利用班长职权向其他同学要财物的,甚至让同学把早餐费拿来给自己买吃的。其他学生敢怒不敢言。了解此事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望着他躲闪的眼神,我没有训斥他,而是温和且严肃地与他交谈,让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真诚地向我道歉。为了教育本人、警示他人,我把他的班长职务撤掉了;但我告诉他,没有不犯错的学生,改正了还是好孩子,一年之后,我会再给他一次机会。接下来的一年,不再是班长的他,一直默默无闻地为班级做事。我在给他的评语中写道:因为犯错,我把你的班长职务撤了;你会因自新而重获老师和同学的信任,重获班长之职,努力吧!四(1)班的每一个成员都很重要,让我们一起加油!之后他成功重新当上班长,不负众望,尽心尽责地协助我管理着班级。

每个人都会犯错,何况是孩子。撤销班长之职,使小小年纪的他遭受一个不小的打击;引导他认识错误,勇敢面对错误,努力改正错误,则给了他一个重获新生的机会。我相信,尊重、信任和爱将温暖每一位学生小小的心灵。

尊重,应该无处不在。

班级中有一类后进生,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学习散漫,还爱捣乱。面对这类学生,教师更应该关注他们的日常行为,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尊重的前提下,积极地引导他们,用爱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我班有一个学生叫车家数,在全校是出名的“顽皮鬼”。他上课不听讲,能气跑老师;作业不写,一问就说“忘记带了”。记得有一次,他上课捣乱,还强词夺理。望着红着脸据理相争的他,我笑着说:“对——不是你的错,都是别人的错,你是好孩子——”他半信半疑,带着哭腔说:“你说的又不是真哩……”看到他如此委屈,我感到既好气又好笑。我知道,他是渴望表扬的。我就对全班同学说:“车家树虽然调皮,成绩不太好,但是他爱劳动,争着打扫卫生,而有些同学,仗着成绩好,啥都不干,车家树比他们强多了,大家说对不对?”“对——”看到同学们热情地为他鼓掌,他激动得小脸都红了。

从那以后,他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会拿着作业跑到我跟前,问我:“老师,我这样写行不行?”我鼓励他:“比以前好看多了,加油!”他就兴高采烈地跑回去。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成了他的动力,他悄然发生着改变。每次,只要是他的作业,我都会在上面批一句“棒极了”,并不在乎他到底完成得怎么样,而是对他完成作业的态度作出肯定。有一次,我忘记写批语,他就在批改日期旁歪歪扭扭地写道:“你还没批‘棒极了’呢。”我笑了,一个成绩最差的学生,有如此强烈的追求进步的欲望,多么宝贵呀!我在作业本上写下“补一个”,然后补了一句大大的“棒极了”。可以想象,他翻开作业本的那一刻,该有多么开心啊!

从教近三十年,诸如此类的事例实在太多了,这些点点滴滴,温暖着孩子,也让我的教育生活日益丰富。我知道,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用赞扬,消除侮辱,摒弃蔑视,减少指责,避免误解,克服胁迫,多用商量”,引导他们快乐成长。

四、尊重学生,应从当下做起

(一)开放课堂氛围

在语文课堂上,我总爱问:“你能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吗?你想在文字上加一幅漂亮的插图吗?你感到最精彩的部分是哪里?为什么呢?”通过多种形式的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个性思维,形成一种开放的课堂氛围。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是现代诗,在这一单元结束时,我安排了创作一首小诗的练习。学生可以随意写,也可以仿写;诗可长可短,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们个性化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不拘一格的表达方式,让我惊叹不已。比如:“写给云——你愿意变什么就变什么,变成泥娃娃,也没有人会笑话,变成小淘气,也不用担心会挨骂。没有人需要你规规矩矩,变成‘不能动’的泥巴。没有人会用标准时间,把你变成按时睡觉的孩子。”瞧,多么优美的文字,多么别样的表达方式。

课堂教学是灵活的,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尊重、理解,不给思维设限,会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里成长。

(二)关注细节

尊重学生,可以从细节入手。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赞许的凝视,一句温暖的关心,一个温柔的抚摸,都会在学生心中激起涟漪。

“你,过去把门关上!”你,上来把黑板擦干净!”这样的话在许多老师的课堂上常常可以听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深信,学生会乖乖地照着老师的指令去执行。但这样冷冰冰的语气很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假如我们换种方式呢?“孩子,你能把门关上吗?”“孩子,你能帮我擦擦黑板吗?谢谢啦!”这样的话语,会让学生倍感亲切。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关注课堂细节,让他们在宽容和谐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三)尊重学生人格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受教育者是具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具体而现实的个体。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是进行真正的教育的起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尊严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存的精神支柱。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年龄小,就忽视他们的尊严。即使他们做错了事,也应该保护他们的人格尊严,这是教育的底线。

记得有一次,一位老教师把两个学生叫到办公室严厉地批评。不仅如此,他还罚他们蹲马步。学生累了,想站起来休息一会,又被训斥蹲下去。我实在看不下去,也不好横加干预,只得转身走出办公室。我不知道孩子们犯了什么错,但无论犯什么错都不应该被这样对待!我明白,自己无法劝说一位老教师改变自己的做法,因为年轻的我没有资格,别班的学生我也无权过问。但是这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这会给他们的童年带来多大的阴影啊!

毋庸置疑,学生犯了错,老师必须批评指正。但是,老师一定要注意方法和分寸,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别伤害他们脆弱的自尊心。

(四)守护学生的纯真

为了给学生一个展示真实个性的空间,我特别注意不苛刻对待学生,用真诚的爱和宽容的心态,去守护学生的纯真。

有一次,上课时,同学们正在安静地写作文,窗外传来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同学们或伸头或斜眼向外看。我透过窗户,看到走廊外的栏杆上飞来几只小鸟,正在蹦蹦跳跳地找食吃。我回过头笑着对学生们说:“悄悄地,像猫一样在窗户边看吧,别把小鸟吓跑了。”同学们悄悄挪到窗户旁边,偷偷地看了好一会。我问:“谁愿意把午餐剩的米粒送给小鸟吃?”有个同学自告奋勇地抓起米粒,轻轻地打开教室门,猫着腰走到窗外的栏杆旁,放下米粒,又轻轻地走回来。起初小鸟机警地躲在一边,看见米粒后开心地啄起来。同学们都开心地笑起来,边笑边看向我,我也笑了。直到小鸟飞走了,同学们才不舍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表面上看,这节课被耽误了几分钟,但是我觉得很值得:学生纯真的本性值得被小心翼翼地珍视和呵护。

教育如果过于严厉会导致许多假面孔的产生。因此,我对学生的要求是:没有必要在老师面前压抑自己,也不必伪善地逢迎,展示真性情,做真实的自我,才是老师最喜欢的。

尊重是学生成长的第一驱动力,让我们高举“尊重”这面旗帜,充分尊重每一个孩子,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尊重巨人班长
差一点儿当班长
国内
班长的烦恼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直立的石巨人
每天一个新班长
我的班长我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