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探索

2023-12-18 12:02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商学院
成才 2023年18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思政

■ 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商学院 王 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要把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就业服务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这些论述为做好新时代高校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将思政元素落实到高校就业课程中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

一、就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意义

(一)适应国家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我国人才培养工作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原来的“知识为王”转变为“能力为王”,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这就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因此高校要培养具有较强就业能力和较高思想道德品质的人才。对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就业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业课程能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紧密结合,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与思想道德品质。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因此教师要以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为契机,积极将就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从而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实现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在当前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通过就业课程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国,虽然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但是并不能掩盖我国高技能人才匮乏的现实,所以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迫在眉睫。但是就目前而言,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不少毕业生缺乏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高的工作水平,导致他们无法顺利找到工作。因此,将就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相结合是实现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就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策略

(一)创新思政教育形式,深化大学生就业指导

在就业指导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职业发展规律,提高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就业指导教学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特征,结合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同时,就业指导教学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可应用网络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将就业指导课程和网络课程结合起来,借助网络技术手段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思政教育与职业指导课程有机结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微课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职场礼仪等内容,将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引领有机结合,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发展状况。在讲解完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如“在求职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比较尴尬的情况?”“你是否认为大学阶段就应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等问题,帮助学生明确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在就业指导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中,加强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联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并适时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例如,在讲解《职业生涯规划》时,教师可以在分析社会环境、学生自身优势、职业选择等因素后,充分挖掘不同职业背景下包含的思政元素。比如,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典型职业案例来加深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理解。

教师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社会环境和职业选择,培养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时,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与“大国工匠”有关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以及责任与担当等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情况布置作业,使其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学习到更多思政教育知识。

(三)构建思政协同育人局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

思政课程与就业课程同属学校课程教育体系,二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高校应将思政元素与就业课程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和育人价值,努力构建思政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

首先,学校应积极发挥各类社团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学习平台,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其次,各部门领导干部应发挥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合理进行职业定位,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就业环境和就业政策,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再次,辅导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成长需求,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最后,学校应努力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文化、就业需求等,使学生对企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为实习和就业打下基础。

三、结语

在高校就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将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有机融合,完善课程体系设计,优化课程资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全方位提升课程质量,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思政课“需求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