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12-18 03:12肖婵华
关键词:名村名镇珠三角

李 文, 肖婵华, 李 根

(东华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对其保护传承和价值利用具有重要影响[1]。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承载地和展示地,我国学术界对其空间规律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地理信息技术和数理计量方法(核密度、地理集中指数等)被广泛应用于该领域[2]。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保护与开发等;研究方法多为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研究尺度主要为全国尺度和省域尺度,市域、县域尺度的研究较少[3-6]。研究结果显示:地形地貌、水文、气候、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交通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形成、分布与发展[7,8]。文化特征和文化价值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最重要的价值属性之一,但目前关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分布、环境影响因素、文化特征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仍较少。

广东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孕育了众多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本研究以广东省91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核密度、最邻近指数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其空间分异特征,分析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和文化特征的影响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述

广东省位于南海之滨,西连广西,北接江西、湖南、福建,南临南海。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分别占比31.7%、28.5%、16.1%和23.7%。广东河网水系分布密集,以珠江流域、韩江流域和粤东、粤西沿海诸河为主。广东省可分为珠三角、粤北、粤西、粤东四个部分。珠三角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惠州市、肇庆市九个地级市;粤北包括韶关市、清远市、云浮市、河源市、梅州市五个地级市;粤西包括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三个地级市;粤东包括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四个地级市。

1.2 数据来源和研究对象概况

本研究以2003年至2019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选的广东省15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以及广东省建设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认定的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4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总计91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研究对象。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地域文化(主要包括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雷州文化等)的承载地,统计显示在91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最多(50个),客家文化次之(25个),二者占比超过80%,属于潮汕文化(12个)和雷州文化(4个)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相对较少(图1a)。另外,根据主要形成原因可将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分为避战迁居型、农耕聚落型、商贸交通型、名人史迹型、文化传承型、华侨文化型六类(图1b)。避战迁居型名镇名村主要是因躲避战祸由外部地区迁居而来,其中约70%位于珠三角,北部、东部的山地丘陵地区也有分布;农耕聚落型名镇名村一般在地形、水文与土壤等适宜农耕的地区形成;商贸交通型名镇名村主要是在港口码头或交通要塞地区形成;名人史迹型名镇名村主要依托名人效应出彩,如孙中山先生的家乡中山翠亨村;文化传承型名镇名村文化景观资源丰富,在珠三角相对密集;华侨文化型名镇名村具有鲜明的中外交融特点,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部与中部。

广东省DEM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分辨率为30m;国道、省道、县道信息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各市财政状况来源于统计年鉴。

图1 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所属地域文化分布(a)和主要类型分布(b)

2 结果分析

2.1 空间核密度

核密度分析是一种基于研究对象本身分布特征的非参数密度估计的统计方法,值的高低代表研究对象在空间分布上的集聚程度[9]。核密度分布格局(图2)显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整体上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的特征,存在珠三角和粤东两个高核密度区,这与袁少雄[10]、孙莹等[11]以广东省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结论相似。珠三角分布最为密集,呈点状集聚性出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量占总数53.85%;粤东次之,主要分布在潮汕地区;粤北的土地面积较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整体较为分散,呈零星分布;粤西仅有6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图2 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核密度图

2.2 最邻近指数

最邻近距离表示各点在同一个地理空间中与最邻近的点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均匀分布的点状要素最邻近距离最大,随机分布次之,凝聚分布最小[12]。计算方法是实际最邻近距离与理论最邻近距离的比值,公式如下:

(1)

(2)

式(2)中:A为区域面积,n为研究对象的数目。

R=1、R>1、R<1分别表示空间分布为随机型、均匀型、凝聚型分布。计算结果显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最邻近指数R为1.059 4,显示整体空间分布状态为均匀型。各地级市中呈现凝聚型的有7个(潮州市、佛山市、广州市、汕头市、揭阳市、汕尾市、惠州市),分布距离较近,集中出现;均匀型有9个(东莞市、江门市、茂名市、清远市、韶关市、云浮市、肇庆市、中山市、珠海市);随机型有2个(梅州市、湛江市),各点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布较为散乱。

3 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特征和文化特征的影响因素

3.1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直接影响了水热组合、河流分布、植物分布、小气候等,对聚落选址具有明显影响。一般来说,平原地区是先民聚居的首选之地[14]。核密度分析显示,珠三角和粤东是广东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两个集中分布区域(图2),其中珠三角分布密度最高且所有类型名镇名村均有分布(图1b),这说明该地区可为各类型名镇名村的发展提供条件。珠三角地形开阔,土壤肥沃,河流携带的泥沙形成了宜农耕用地;同时西部、北部和东部丘陵山地环绕,形成天然屏障,为人口聚集和名镇名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条件。河海相接、平原广阔的地理条件使得该地区交通便利,促使其自清代以来便成为中外文化交融和经贸中心。

粤东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集中分布在潮汕地区,粤北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集中在以梅州市为中心的丘陵地区(图2),前者分布密度明显较高,最邻近指数显示潮州市和汕头市属于凝聚型分布,而梅州市属于随机型分布。潮汕沿海平原地区是潮汕文化的核心区域,背山面海的地貌特点导致其向内陆发展存在屏障(图3a),而临近海洋、港湾相连的特点促使潮汕先民向海而行。潮汕地区山地、丘陵和海岸滩涂等不适宜农耕的土地较多,这促使潮汕人选择出海经商,自唐宋时期汕头港就有移民海外的记载。因此,潮汕文化具有显著的中外交融特点和海洋文化属性,华侨文化型名镇名村在这一地区分布较多[15]。

广东客家文化名镇名村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东北部(以梅州市为中心)的丘陵地区(图3a),分布较为离散。梅州市所在地粤东北地区有大量客家名镇名村分布,其中约有一半分布在海拔100—200m的丘陵盆地间[16],具有依地形带状延伸和依小型河流分布延伸的特点。土壤肥美的地方为土著居民所占,外来客民只能在山区寻找相对广阔的生存空间。山区地形多样、气候多变的特点为多种经营生产提供了可能。当地围龙屋、土楼等常见的客家房屋具有反复夯筑、坚固封闭的特点,这与当地居民身处山地,需要防止土著居民及猛兽袭击有关。从文化发展传承角度看,山区四面环山的封闭环境使该区域受外界干扰较小,可以有效抵御外来侵袭和干扰,这也是客家语言和风俗得以保存良好的重要原因。

粤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整体上呈现数量少、分布离散的特点,多分布在雷州半岛。湛江陆地多为海拔100 m以下的台地,三面临海,地势平缓。第四纪以来多期火山活动形成的大面积火山熔岩地貌,经漫长风化剥蚀作用后,形成了大面积肥沃火山泥耕地和诸多矿产资源,为人口聚居和发展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图3a)。

图3 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高程分布(a)与河流缓冲区(b)

3.2 河流因素

一般来说,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多在河谷地区沿河分布,如西北地区[7]、浙皖陕滇地区[14]等。不同地域有所差异,何小芊研究发现湘鄂赣地区在市、县尺度上,传统村落数量和河流密度呈负相关关系[17],可能与洪灾频繁有关。利用ArcGIS10.2对广东省DEM栅格数据对河流水系分别进行5km、10km、15km的缓冲区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位于河流10km缓冲区内的占总数的95%以上,随着河流距离的增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量减少,这显示了河流水系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形成发展的影响(图3b)。珠三角70%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主要集中于珠江干流以及东江、西江两大重要分支沿线。东部潮汕地区,村落大多分布于韩江、榕江沿线5km以内。梅州市客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主要与琴江、梅江相近,多沿河谷分布,梅州市90%的客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分布在10m以下小型河流的河曲凸岸[16],该侧沉积作用强于侵蚀作用,易于堆积河漫滩平原以供耕作。选择河曲凸岸发展村镇,在满足饮水和农耕灌溉需要的同时还可降低防洪防灾压力。

3.3 交通因素

交通条件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影响体现在形成和传承保护两个方面。古代交通便利的地区容易聚集人口和产业并形成村镇,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因商贸交通形成的有7个(珠三角4个)。孙莹研究发现自宋代至清代,广东省传统聚落的交通可达性以广州为中心向外围延伸[11]。多河交汇、路网密集的珠三角具有的交通优势促使在水陆交通干线两侧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交通商贸型村镇。比如,梅州地区在明代交通可达性大为改善,促使许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这一时期形成[11]。

利用ArcGIS10.2的多环缓冲工具分析广东省现代交通要道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关系,结果显示:广东省城市交通通达性整体呈现圈层空间分布特点,以广州市为中心向外辐射。从国道层面来看,珠三角有89%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分布在距国道20km内,其中5km以内的有11个;粤东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位于距国道20km内的约占80%;粤北有超过60%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位于国道20km辐射范围;粤西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均在距国道10km内,可进入性较高。从省道层面来看,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基本上能够与省道有较高的连通性。从县道层面来看,广东省有78%以上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位于距县道10km缓冲区内,珠三角有95%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位于县道5km内区域。总体来说,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交通可达性,珠三角最优,粤西次之,粤东和粤北相对较差。珠三角便利的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对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形成有支撑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粤东北山区交通条件虽然限制了经济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较好地保存原始风貌。

3.4 经济条件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将2021年广东省各地级市GDP值用ArcGIS10.2进行可视化表达(图4),可以看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两个集中分布区(珠三角和粤东潮汕地区)具有较高的GDP,相关性分析也显示广东省各地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数量与GDP呈正相关(R=0.47,除深圳市)。而湘鄂赣地区传统村落的数量与社会经济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在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被认为会对传统村落产生负面影响[17,18]。这可能是因为湘鄂赣地区的传统村落主要是农耕型,经济社会发展趋向“先进性”而摒弃“传统性”的趋势,导致落后地区更有可能保存传统村落[19]。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除了农耕类型外,还有交通商贸、华侨文化等类型。在明代后期,珠三角农业生产已经具有非常明显的商品化倾向。清末至今,该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经济基础雄厚,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较强。即使是农耕型聚落也具有产业不断更新的特点,如佛山市著名的基塘农业就属于现代化农业范畴。充足的经济积累也刺激了当地群众投以重金修建祠堂、修缮老宅的热情,成就了珠三角广府文化韵味浓厚的古建筑群。因此,分析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与现代经济的关系应充分考虑聚落的经济文化特征及其与现代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居肖肖也认为在浙皖陕滇四省,城市和工业化发展会对传统村落产生冲击,但相对于陕西与云南两省,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浙江、安徽两省的古村落受到城市扩张的影响较小[14]。

图4 广东省各地级市GDP空间分布

4 结论

以广东省辖内的91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空间分布特征、文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分析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耦合关系,结果如下。

第一,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整体表现为均匀型分布。珠三角与粤东相对集聚,粤北和粤西分布较为分散。

第二,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等自然环境要素对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特征和特色文化形成具有直接影响或“基石”作用。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对于地域文化的保护、传承具有重要意义。GDP水平、交通通达性等社会因素是名镇名村特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驱动因素。

猜你喜欢
名村名镇珠三角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云南拟新增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街区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曲霞:汤包名镇 香飘四海
羊毛衫名镇时尚产业再发力“濮院时尚周”后效应持续发酵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西藏基层治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基于100名村(居)支部第一书记的访谈
宋朝有四大商业名镇吗?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要素初探——以河北怀来鸡鸣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