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地铁施工中深基坑变形监测方法

2024-02-26 07:56刘宗运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2期
关键词:围护结构监测点管线

刘宗运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江苏总队)

1 引言

目前深基坑变形监测存在监测效率低、易受外部因素干扰、监测精度低等问题,无法满足地铁深基坑施工要求。而测量机器人集成了高精度的测角和测距系统,无论是监测精度还是监测工作效率,都比传统监测方式高,将其应用于地铁深基坑施工作业中对提高施工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2 工程实例

2.1 工程概况

某地铁基坑施工项目东西长为3500m,南北长为90m~270m,该项目包括A、B、C、D四个区块,其中D区块D1、D2基坑分布于隧道路线中线两侧位置。D2基坑与地铁隧道线之间的距离为170m,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5m,D2基坑与地铁线距离较远,对地铁建设工程影响较小;D1基坑处于地铁隧道线上方位置,故对地铁隧道建设工程影响较大。为保证地铁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对D1基坑顶部水平位移(JC)、道路沉降监测(DC)、支撑应力监测(ZC)、立柱竖向位移(LZ)、管线沉降监测(1-1)。

该工程采用从上至下的开挖方式,由于受施工空间和地质条件的限制,基坑开挖施工采用分段和分层方法,每段开挖长度不超过30m,分层开发深度不超过2m。详细施工工序如表1所示。

表1 基坑施工工序

2.2 监测点位布设

基准点布设于基坑监测范围50环之外,D1基坑监测区域外两侧共布设8 个基准点;上行线和下行线分别布设8 个基准点。基准点采用大棱镜,利用螺栓将其固定于隧道侧壁,为基准点监测数据准确性,需要定期对基准点进行调整[1]。

基坑监测区域内每隔6m(5环)设置一个监测断面,基坑每个监测断面均布设4个监测点;基坑下行线和上行线分别设置32 个监测断面,监测点数共128 个;基坑水平直径腰点位置设置2 个小棱镜,用于监测基坑水平和竖向位移;基坑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1个小棱镜,用于监测基坑沉降;立柱沉降和水平位移小棱镜设置20个;支撑应力小棱镜设置63个;管线沉降小棱镜设置15个。

2.3 监测实施

基坑变形监测数据由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实现,测量作业采用两台徕卡TM60精密监测机器人,以便于变形监测观测,在基坑混凝土支撑上设置对中观测墩,并安装观测仪器。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监测采用滑动式测斜仪进行观测,每个斜侧孔位均安装一台自动测斜仪。基坑坑外水位和支撑轴力采用无线通信传感器收集数据,每个混凝土支撑应力监测断面设置4个钢筋计。本次基坑监测项目传感器较多,为便于收集数据,在基坑四周安装4个数据采集箱[2]。

3 监测数据分析

3.1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分析

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曲线分析,随着地铁基坑施工工作的开展,坡顶产生的向内水平位移增大,其中基坑北侧和南侧水平位移呈中轴线两侧水平位移减小,中轴线位置水平位移增大的变化趋势。通过分析北侧和南侧基坑水平位移发现,基坑北侧水平位移大于南侧位移,该情况可能是受施工现场地层分布和施工顺序影响[3]。基坑施工过程中首先从北侧开始施工逐渐向南侧基坑分段移动,因此基坑北侧位移变化时间较早,此外北侧围护结构放置时间较长,因此北侧围护结构位移量更大。基坑北侧位置JC3 监测点水平位移最大,水平位移量为8.9mm,南侧位置JC15监测点水平位移最大,水平位移量为6.4mm,基坑南侧和北侧水平位移量均未超过预警值25mm,位移情况满足施工要求。

基坑东侧和西侧坑顶水平位移情况与南侧和北侧变化基本一致。随着基坑施工工作的开展,东侧和西侧围护结构变形位移量逐渐增大,位移变化直至工序六开展中期阶段位移变化逐渐平稳。由于受地层分布和基坑开挖施工等因素影响,基坑西侧位置位移水平大于东侧位置[4]。基坑西侧坑顶最大水平位移量为JC20 和JC21,水平位移量均为8.2mm;东侧坑顶最大水平位移为JC7,水平位移量为7.1mm,东侧和西侧基坑坑顶最大水平位移量均未超过警戒值25nn,满足基坑施工要求。

3.2 地表沉降监测分析

基坑施工工作开展后,受被动和主动土层压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基坑围护结构呈现向基坑内位移的情况,导致基坑周围土体也出现位移,其中基坑北侧和东侧位置沉降变化较大。随着基坑开挖工作的开展,基坑北侧地表沉降变化量大于东侧,由于北侧为施工车辆通行主要道路,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基坑北侧沉降变化量较大。从北侧地表沉降变化来看,基坑北侧地表沉降中轴线沉降变化量较大,两侧位移沉降变化较小,呈现抛物线型规律;基坑东侧地表沉降呈现DC6~DC10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东侧地表沉降变化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减小的趋势。基坑北侧和东侧在施工工序六阶段均逐渐趋于平稳[5]。

3.3 管线变形监测分析

基坑外管线变形监测分析,基坑外围护结构管线监测点4-2位置存在较大位移变化量,位移量逐渐向中轴线两侧位置减小。管线工序四、五、六阶段2-2 监测点管线沉降位移和水平位移曲面呈现抛物线型,中轴线位置管线位移变化量较大,两侧位置位移变化量逐渐减小,该变化情况比较符合基坑沉降管线变形和空间效应形式。

随着基坑开挖施工工作的开展,管线竖向和水平位移变化量逐渐增大,其中工序五阶段管线位移变化量较大,该施工阶段为基坑最后开挖阶段,由于基坑深度较大,支护措施不够完善,在前几阶段基坑开发施工过程中,基坑产生较大位移变化,因此导致管线出现较大位移变化。施工工序三阶段管线竖向变形变化量较大,该阶段基坑开挖施工地层主要为淤泥和填石,开挖施工作业和降水处理措施对周围土地扰动影响较大,因此导致管线监测点3-2、4-2、5-2出现较大的竖向位移变化。从以上监测结果来看,管线竖向和水平位移变化均小于警戒值120mm,但是部分区域管线沉降变化量大于20mm,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管线位移变化进行重点监控,避免管线破坏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3.4 支柱变形及支撑应力监测分析

随着基坑开发施工工作的开展,支柱位移变化量逐渐增大,至工序六阶段位移变化逐渐稳定。由于受工序三阶段淤泥和填石岩土层体质影响,工序三阶段基坑竖向位移变化量最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基坑支柱竖向位移变化量较大的监测点为LZ8,位移变化监测量为5.2mm,该变化小于警戒值25mm,满足施工要求。

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基坑围护结构逐渐向基坑内位移,该位移变化产生的压应力对基坑支撑造成了挤压,导致基坑内支撑应力处于动态变化状态。表2所示基坑支撑应力监测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基坑开挖施工的开展,基坑支撑轴应力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基坑底板施工阶段,基坑第一层内支撑西北侧位置ZC1-1 支撑应力变化较大,西北侧支柱最大应力变化最大的监测点位ZC1-2,其支撑应力为-10930.60kN。基坑第三层支撑中心位置和东南位置支撑轴应力变化较大,该位置应力变化最大的监测点为ZC8-3,该支撑轴应力为-8808.93kN,基坑中心轴支柱最大应力变化监测点位ZC19-3,该支撑轴应力为-8827.56kN,从以上监测结果来看,所有支撑轴应力变化均小于预警值-13000kn,满足基坑施工要求。

表2 基坑支撑应力监测结果 kN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某地铁基坑施工工程为例,利用测量机器人对基坑施工过程中引起的管线位移、水平位移、支柱应力和变形、地表沉降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变化规律进行监测。并与实际工程监测预警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基坑施工过程中,随着开挖作业的开展,基坑支柱应力和基坑变形逐渐增大,在空间上基坑围护结构地表沉降、水平位移、管线位移呈现中轴线位移变形变化量大,两侧位移变化量小的趋势。

猜你喜欢
围护结构监测点管线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浅谈深基坑咬合桩围护结构的施工技术
重力式门架围护结构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地铁基坑围护结构插入比优化研究
夹套管线预制安装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我省举办家畜血吸虫病监测点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