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肺癌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患者的干预效果

2024-03-01 11:17程洁施如意徐静静朱文玲毛燕君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肺癌护理人员心理

程洁 施如意 徐静静 朱文玲 毛燕君

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上海 200433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1〕,目前,有关肺癌的预防和治疗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包括早期筛查、手术切除、化疗、免疫治疗等〔2-4〕。对于肺癌中晚期患者来说,延长其生存期是治疗的首要目的。然而,许多患者在治疗后,身心仍然会遭受重创,如化疗及免疫治疗会损伤患者的免疫系统,出现诸多的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5〕。同时,患者在得知患病后,心理也会产生巨大波动,出现负面情绪,如恐惧、紧张、焦虑和抑郁等,这种心理都不利于患者的恢复〔6〕。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系统性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法将上海市肺科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0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CT扫描。①符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肺癌诊断与治疗规范(2018年版)》〔8〕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年龄≥18岁;④神智清楚,语言沟通无障碍;⑤依从性较高;⑥确诊后全程在医院接受治疗和护理。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精神病史;②肝肾功能严重损伤,或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心肺功能不全。依照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中涉及人体对象医学研究的道德原则,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证明编号:Q23-230)。所有患者在入院后进行随机编号,并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39~70岁,平均(55.37±5.45)岁;体重45~87 kg,平均(60.13±12.03)kg;根据TNM分期系统〔9〕:中期肺癌(Stage Ⅱ)64例,晚期肺癌(Stage Ⅲ)46例。观察组患者100例,男59例,女41例;年龄40~69岁,平均(56.13±5.69)岁,体重46~90 kg,平均(61.56±12.53)kg;根据TNM分期系统:中期肺癌(Stage Ⅱ)66例;晚期肺癌(Stage Ⅲ)44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科室成立相关护理小组,组员包括:科护士长1名,主要对研究项目进行统筹与监督,保证研究按照既定路线开展;主讲护士2名,主要负责收集国内外肺癌相关的护理文献和案例,并将其制作成课件,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护理人员8名,参与研究有关的培训课程,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部分,课时设置为10 h。所有组员参加培训并完成课程后,由护士长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后方能上岗。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①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肺癌治疗的宣传教育,引导患者办理入院手续。②入院后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指导其控制饮食和规律生活作息。③治疗过程中监测和指导患者用药,观察有无不良反应。④患者出院当天再次予以健康教育,并在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流程:①小组成员完成指定课程后,基于医院的医疗环境和资源,制定针对性护理模块,并根据既往的临床经验,完善护理方案。②患者入院后,对每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其他基础病进行仔细核对,形成完整的个人病历资料。针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帮助其降糖和降压。③治疗开始前,针对患者开展多学科讨论,包括肿瘤专家、放射科医生、病理专家及护理人员在内的多学科团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确定患者需要进行化疗和免疫治疗的周期后,护理人员形成工作清单,及时提醒患者及家属治疗前后的有关事项,如向其讲解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方案和方法等。④治疗前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辅导,主动与家属进行沟通,为其讲解治疗风险并安抚其情绪,共同配合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同时,保证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引导患者释放不良情绪,倾听患者对于病情的焦虑和担忧,在耐心聆听后对患者进行开导,讲解肺癌治疗的成功案例,提升其治疗的信心,至少1次/d,15 min/次。⑤治疗阶段,指导患者采用合适卧位,随时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告知医生积极予以处理。⑥尽量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如对患者的个人物品进行整理,帮助患者更换干净的衣物,定期对患者的房间进行通风消毒;询问患者喜欢的音乐或视频,在不影响其他患者休息的情况下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节目,以舒缓患者的心情。⑦护理人员统计好每例患者的治疗周期,将检查和治疗的结果及时告知其家属,并肯定患者为治疗付出的努力,指导患者进行锻炼和调整饮食结构。⑧患者出院后,邀请患者及家属关注医院公众号,提醒其定期关注公众号发布的有关肺癌的预防、治疗及恢复指南。同时,护理人员添加患者微信,指导患者关注科室的微信小程序,教会患者通过小程序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交流内容主要为居家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处理方法、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和康复指导等。每次交流不少于15条有效沟通信息,至少3次/w。⑨患者出院居家后,根据患者提供的家庭地址,联系当地的志愿者服务中心和社区医院,定期上门同患者进行沟通,丰富患者的精神生活,提高其与社会的联系。

1.2.3质量控制 ①为避免两组患者的信息发生组间沾染,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分别录入不同的系统,但提供医护服务的人员依然相同。②禁止两组患者及家属在私下交流研究的相关内容。③护理过程中,为两组患者提供的医疗资源完全相同,因此不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

1.3 观察指标

1.3.1心理状态 护理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回访,根据POMS-SF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焦虑、抑郁、敌意和迷惑。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负面情绪越高。

1.3.2不良反应发生率 护理期间,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指标主要为恶心呕吐、乏力虚弱、皮疹、口腔溃疡。

1.3.3生活质量 护理2个月后,由专门人员对患者进行回访,采取生活质量评定量表(Th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包括30个条目,包括功能量表(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症状量表(疲劳、恶心与呕吐、疼痛、食欲下降、便秘、失眠、经济困难、呼吸困难、腹泻)。功能量表分数越高、症状量表分数越低,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观察组各项负面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除经济困难外,其余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 讨论

肺癌化疗结合免疫治疗属于综合性的治疗办法〔10〕,在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同时,还能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抵抗能力〔11〕。虽然该治疗方案经过大量临床检验,已证明其安全可靠,但是患者在治疗后仍然出现诸多不良影响,如胃肠道不适、消化不良以及骨髓抑制等〔12〕。因此,专业的护理方案对于改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尤为重要〔13〕。相关临床研究显示〔14〕,个体化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通过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其在改善负面心理状态、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具有不俗效果〔15〕。结合本研究结果,笔者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负面心理状态评分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这是因为针对性护理较常规护理更具系统化、个体化,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护理方案;同时在心理层面上进行干预,及时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及时对不良情绪进行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患者出院后给予积极的随访以及线上指导,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病情恢复。同时,针对性护理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较以往更少,这也得益于护理组专人专责的针对性护理理念。

综上所述,在肺癌免疫联合化疗阶段,针对性、系统性的护理措施更具优势,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肺癌护理人员心理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心理感受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