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护理理念在减少ICU身体约束中的应用

2024-03-01 11:17王晶晶徐昆姜欣欣郝莲娟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磁性约束评估

王晶晶 徐昆 姜欣欣 郝莲娟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ICU,烟台 264000

身体约束(Physical Restraint,PR)是一种在重症监护室(ICU)中预防患者非计划拔管(UE)的保护性医疗措施,但本方法不仅会造成患者心身损害,还涉及伦理原则,应用尚存争议〔1-2〕。目前,有研究发现,由于PR使用缺乏统一标准,部分患者使用PR并未起到良好的预防UE效果,反而会增加UE风险,且不恰当使用PR会增加谵妄风险〔3-4〕。鉴于此,临床需加强对ICU患者PR管理,慎重使用PR。本文将磁性护理理念应用于ICU患者PR中,并探讨其应用效果,以期对ICU合理使用PR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60例ICU住院患者接受磁性护理干预为观察组,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60例ICU住院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磁性护理干预实施前)为对照组。纳入标准:符合PR的适应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出现躁动、情绪不稳定者;均留置引流管、尿管以及胃管,留置时间在24 h以上;转入ICU治疗时皮肤完整性良好,未受损伤者;年龄18~80岁。排除标准:因抗拒疾病治疗、癫痫、自身情况(抗拒治疗、伤人、外逃、自残自杀等)等其他原因造成PR使用者;精神系统疾病;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器质性功能衰竭;预计生存期不足6个月。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5~78岁,平均(72.15±18.56)岁;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2~80岁,平均(75.45±18.61)岁。两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描述性分析得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和约束后护理干预 ①常规护理:对患者或其家属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药物指导,动态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则立即上报医师进行抢救处理,动态检测病房环境,及时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备好抢救器械和药物,以防患者突发疾病和不良事件;给予常规心理疏导,纠正患者的负性情绪。②约束后护理干预:持续监测患者,确保患者的安全,促进患者舒适睡眠,保障患者的营养状况良好和排泄正常;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其敌对情绪,评估PR使用情况和效果,每4 h评估1次,针对烦躁患者则增加评估次数。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干预基础上给予磁性护理 (1)组建磁性理念小组与专项培训:由责任组长和护士长组建磁性理念小组,并组织全体ICU护理人员加入本组。进行磁性护理和ICU身体约束的专项培训;告知组员秉承以人为本的磁性理念,能够接纳及主动学习磁性护理知识,打造磁性护理文化与氛围,增强组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自主思考能力,提升其积极性和工作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工作责任感;推行“SBAR”医护沟通和“IPASSABCDE”护-护交接班沟通模式;制定岗位说明书,开展晋升层级理论考试,明确护理人员各个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制定和安排与职位相对应的培训及计划,并上报护理部并批准实施,以有效体现能级对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对护理人员的基本工资、工作绩效及奖励进行考核,体现多劳多得和优劳优酬的基本原则。(2)分析主要问题:全面评估并分析ICU患者PR中存在的各类问题,①干扰治疗、摔倒风险、躁动不安、谵妄或认知功能障碍等不安全因素造成PR使用率增加;②了解患者既往史,通过询问家属识别患者行为背后的促成因素或诱因;③评估可能造成患者运动障碍、认知障碍或跌倒的药物使用情况;④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生理及心理状态,观察患者是否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反应等。(3)制定完善的磁性护理对策:①优化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以《无约束护理》中第14模块《减少患者身体约束》为蓝本,结合我国ICU特色,建立护理人员对PR的正确认知态度,规范护理人员的PR实践内容,明确护理人员对PR的知信行和护理决策,明确PR的并发症和副作用,最小程度使用PR。依照JCAHO颁布的《约束必要性等级技术评估临床指南》〔5〕中对约束决策论(行为等级、设施等级、独立等级及约束等级)及等级(约束、不约束、其他替代方法)评估的相关事项与内容,对患者进行身体约束。约束替代方法:依据患者实际需求将导管放置或移除,或给予止吐、止痛干预,提高患者舒适度;主动与患者交谈,并放置ICU相关杂志、展示牌等,让患者空闲阅读,分散其注意力,确保患者能配合治疗;将导管、针管等医疗设备移除在患者视线之外,减少患者对病房的恐惧感和焦虑;选择让患者戴棉质手套或袜子取代约束,或准备塑料握球、泡沫软垫或其他手抓物品,告知患者可以手抓物品以转移自身手部活动的注意力;依照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比约束决策论内容,若结果显示一致则给予身体约束,若结果不一致,则给予不约束或其他替代约束。②磁性生理干预,随时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行为能力、治疗状况及导管情况,评估患者PR期间的皮肤状况,以最大程度减少PR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随时与ICU医师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及危急情况,明确其治疗安全,并减少不合理、不必要的PR,提高PR的使用合理性和有效性;协助患者进行空间、时间和自我定向;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允许患者触摸和感觉管道,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让其手中持续握持着物件;评估和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疼痛,查找引起患者不舒适或躁动的原因,并对症处理;每日评估和尽快移除各种侵入性管道等;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遵循约束工具使用原则,严密观察约束效果,观察约束部位皮肤完整性和血液循环状况,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皮肤苍白、紫绀、肿胀、刺痛、麻木、冰冷等异常现象,则立即解除约束,每4 h为患者约束部位进行局部按摩,针对连续约束者,每2 h松懈一下约束部位,确保约束时间在24 h内;若患者存在停止约束指征,每8 h重新评估,采用《ICU住院患者约束评估量表》〔6〕评估后,可减少约束或停止约束,对于情绪稳定患者则每4 h全面评估1次,对于躁动情绪者则每15 min全面评估1次,严格记录约束记录表(服务对象、约束知情同意、约束后是否出现病情恶化、约束时间及期限、约束期间的保护措施,谁提出的约束建议等内容)。③磁性心理干预,基于磁性护理干预联合心理干预,积极关注ICU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清醒患者可主动倾听其诉求,明确患者负性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并疏导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及创伤后应激反应等负性心理状态,鼓励并安慰患者,消除其心理压力,叮嘱患者家属主动参与疏导,并为患者展示成功病例,以增强患者治疗自信心,提升患者对治护的依从性,减少患者因心理因素造成的PR使用率增加。

1.3 观察指标

1.3.1负性情绪 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7〕和抑郁自评量(SDS)〔7〕评估两组受试病例的焦虑、抑郁状态,评定时间在干预前后,两个量表均由20个条目构成,每个条目评估分值均应用Likert 4级计分法(1~4分),总分20~80分,分值越高,提示受试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3.2应用效果评价 记录两组干预后的PR使用率、PR使用时间、UE发生率及PR并发症率(神经损伤、肌肉耗损、压疮、便秘、静脉血栓及身体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

1.3.3生活质量 应用生命质量简表SF-36〔8〕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涉及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共8个维度,12个条目,各维度评分以百分制进行评估,经标准积分公式获取标准得分,得分越高者,其生活质量越高。标准积分公式为:〔(实际得分-该维度可能最低得分)/(该维度可能最高得分-最低得分)×100%〕。

1.3.4护理质量 应用护理质量评价表评估两组干预后的护理质量,评估对象为患者的监护家属,内容涉及病区管理、临床护理及护理安全共3个方面评分,每个方面共有10~20个条目,每个方面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对比

干预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

2.2 两组干预后的PR使用率、PR使用时间、UE发生率及PR并发症率对比

观察组的PR使用率、UE发生率、PR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的PR使用率、PR使用时间、UE发生率及PR并发症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后,两组SF-36量表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共6个维度评分相比干预前有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的SF-36评分对比

2.4 两组干预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病区管理、临床护理及护理安全3个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分,

3 讨论

3.1 磁性护理能改善ICU患者的负性情绪

由于自身疾病、医疗性侵入性操作、PR等应激源均会引起ICU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促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引起患者强烈不适感和躁动,会增加PR使用率和UR发生率〔9-10〕。磁性护理在联合心理干预的基础上,主动积极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安慰和支持,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为患者展示成功病例,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治疗希望水平和配合度;同时,全面评估患者的PR使用情况,并采用决策论和实际判断以最大程度减少PR的使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尽量使用替代PR措施,减轻患者疼痛不适感,分散患者对PR的注意力,从生理层面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其负性情绪。因此,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磁性护理干预后,ICU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兰岚等〔11〕报道也证实了,磁性护理可有效缓解急性胃肠炎患者的负性情绪。

3.2 磁性护理应用ICU患者中能减少PR使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PR虽然被称为“保护性措施”以保护患者生命安全,但使用尚存争议,由于不恰当、不合理地使用PR不仅不能起到预防UE的效果,反而能增加UE风险,同时,也会增加PR相关并发症如皮肤红肿、溃烂、皮肤坏死等发生〔12-13〕。

UE发生率可同时成为衡量PR使用率是否有效降低和PR使用时间是否有效缩短的重要指标〔14〕。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磁性护理干预ICU患者,能明显减少患者使用PR次数,并缩短PR使用时间,降低UE发生率、PR并发症率,提示磁性护理能减少ICU患者PR使用次数,提高PR使用效率,并减少UE和PR相关并发症发生。分析原因可能在于,磁性护理干预过程中,对ICU护士进行专项培训和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提升ICU护士关于PR的知信行水平,避免护理人员不合理、不恰当的使用PR;同时,对既往ICU患者PR使用案例中进行问题分析,分析不安全因素造成PR使用次数增加,了解患者既往史,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生理及心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并制定整改对策,从患者生理、心理及环境层面进行磁性护理干预,有效减少因不安全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自理能力等造成PR使用率,从而减少PR使用,缩短PR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UE和PR相关并发症发生。

3.3 磁性护理应用ICU患者PR中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和护理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磁性护理干预后,患者关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共4个维度及总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关于病区管理、临床护理及护理安全共3个方面评分得到全面提升,且优于ICU常规护理。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磁性护理理念强调“患者至上”的护理服务理念,让患者从转入ICU病房开始就能享受到专业、系统、高效以及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生理、心理及环境等多方面关注并照护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策,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减少PR使用以及PR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生存质量,全面改善ICU患者就医过程中的主观感受,提升患者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15-16〕。

综上所述,磁性护理理念应用于ICU患者PR中,能提升ICU护士的知信行水平,减少PR使用次数,缩短PR使用时间,并降低UE发生率和PR相关并发症率,利于护理质量全面提升,可积极应用于临床护理领域中。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磁性约束评估
“碳中和”约束下的路径选择
约束离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对称
自制磁性螺丝刀
磁性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及其对Cr3+的吸附
评估依据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
一种新型磁性指纹刷的构思
磁性纳米Fe3O4促进的固相合成2,2’-二羟基-1,1’-联萘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最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