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域下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探究

2024-03-01 00:58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双减篮球运动

钱 雪

(宿迁市实验小学,江苏 宿迁 223800)

大单元教学是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建构的学科教学单位。“体育大单元教学”对学科教学单元内容进行了二度开发和整体设计,对教材内容和结构进行了最优调整,将体育学科内各部分知识互相融合和关联,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各模块内容互相独立的教学形式,让师生能在大单元主题或任务的指引下,科学地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制订学习计划,完成学习评价,环环相扣,逐步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

一、“双减”政策下大单元模式为小学体育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双减”政策为小学体育发展带来的机遇

第一,增加了学生在校体育活动的时长。除去体育课、课间休息、活动课、社团锻炼外,学生也可以利用延时服务间隙展开体育活动,提升儿童的身体素质;第二,施行“双减”政策后,体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学校、家长及青少年儿童对体育学科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第三,我国正在逐步推进将体育考试成绩纳入中考成绩的改革工作。体育分值在中考总成绩中的分值占比将逐步和语数外相同,目的是强化青少年儿童的基本体质,从根本上规避我国传统教育“重知识、轻体育”的思想误区,助力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双减”大环境下,若想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适应我国小学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但如何使“双减”政策有效落地,成为当前小学体育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一是我国许多小学普遍存在着运动场地拥挤不堪、运动设备匮乏等问题,难以有效开展体育教学。二是缺少体育教师,目前很多小学的体育教师都处于短缺状态,且该种现象可能在短期内无法扭转。三是受陈旧教育理念的影响,学校、家长、学生和社会对体育的看法和观念普遍较为保守,这也是阻碍我国小学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上述分析可知,“双减”政策下我国小学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机遇和挑战,为保障“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教育部及全国各小学都在不断尝试新的教学策略。部分小学秉承“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结合广大师生的身体素质条件,采用大单元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的技巧,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小学体育发展过程中的阻碍,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小学体育教学要以学期为单位制订总学习计划,并根据每星期体育课程安排分别细化各课时教学目标,此种教学计划方式能使教师和学生以更加清晰、明确的方式展开体育教学和体育学习,让学生真正通过体育活动得到学科素养的提升。在师资力量构建方面,可以通过对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培训的方式,减少体育教师短缺的压力。在体育运动设备使用方面,因各年级、班级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时间的不同,场地不足、器材不足等问题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因此,大单元教学法的提出对“双减”政策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

为落实“双减”政策要求,许多小学体育课程从单学期6~8个课时的技术小单元教学改为18个课时的主题大单元教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合大概念、大主题、大单元等教学内容,重新规划和设计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评价方式、课后延伸教学方向等,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运动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自主锻炼习惯。在采用大单元教学法进行体育课程设计时,必须秉承递进性、关联性和整体性的设计原则,保证体育课程教学质量。

(一)明确小学体育教学目标

在“双减”政策引导下,学校和教师要更好地顺应教育发展需求,及时革新自身教育理念,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的新方向,以大单元体育教学思想为指导,把体育课堂、大课间、社团活动、家庭体育锻炼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全新教学形态,制定科学的大单元教学目标。

(二)完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划分体育大单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某种技能视为教学目标,将该教学目标下所有体育教学内容视为一个单元;另一种是将课时总数很长的一种运动教学视为一个单元。在采用大单元教学法时,也要根据不同的大单元划分方式完善不同形式下的体育教学内容。例如:将提升学生身体的反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作为大单元教学目标,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可带领学生学习前滚翻、后滚翻、侧滚翻等保护动作,让学生通过学习和锻炼,能在日常活动中更好地保护自身安全,或者在遇到危险时最大限度减少自身所受伤害。对小学来说,可将各年级学生体育学习大单元教学内容设为表1所示内容。

表1 小学各年级体育大单元教学内容设计

(三)优化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评价方式

在推进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同步优化课程评价方式才能让各小学和体育教师以评价结果为导向,逐步完善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评价目标主要包含体育理论知识掌握水平、体育实践活动情况、课后练习、竞赛表现等,将考核内容具体到课评、周评和月评,以保障体育大单元教学考核的实效性和全面性。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小学体育学习、比赛、评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内涵,从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果。

(四)创新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奖励机制

传统体育课堂上,尽管教师经常会采用语言激励的方式适时地给学生加油打气,但是成绩好的学生或许会习惯,而成绩差的学生却“无所谓”,这样无法激起他们的体育热情。为适应大单元体育教学形式的变化,充分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开设“体育超市”的方式对体育锻炼奖励机制进行创新,以“用积分卡换运动用品”的方式,让学生在日常体育课程中通过完成体育任务积累不同面值的卡片,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可以用来换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10张卡片可以换一只羽毛球,20张卡片可以换一根跳绳,50张卡片可以换一只橄榄球,80张可以卡片可以换一只篮球等,以此激励学生养成持续运动的好习惯。

(五)采取合适教育方式进行体育延伸教育

体育运动不仅是一门课程,也可以发展为一种生活习惯,为促进学生自主锻炼,教师有必要采取恰当的引导方式进行体育延伸教育。例如,小学要求学生可利用课后作业系统App在课后进行自主运动,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体能、AI跳绳、趣味运动(亲子活动)、广播操、舞蹈等多种运动。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是通过长期性系统性的教育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利用各类小程序带领学生进行打卡比拼,不仅能使学生在长期运动过程中掌握更多运动技巧,还能通过班内竞赛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充实学生的课后生活。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策略——以篮球为例

以小学高年级篮球教学为例,小学高年级篮球大单元教学要进行15个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体前换向换手运球、移动中双手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其中基础技术学习4课时、简单组合技术教学5课时、多种技能组合教学6课时。

(一)篮球组合技巧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在基础技术的学习中,通过游戏教学、小型竞赛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篮球技术;在简单组合技术教学阶段,让学生对技术进行初步的整合训练,使他们掌握技术的连贯运用方式;在多种技能组合教学过程中,融合战术训练,培养学生的篮球运动意识和场上配合能力,具体可参考表2。

表2 篮球大单元教学设计

(二)篮球组合技巧大单元教学流程

根据运、传、投的顺序设计篮球组合技巧大单元教学流程,并对每种技术讲解课时进行科学的分配。例如,教学第一节“身体前方的变向换手带球”时,教师可以设置三部分教学模块。模块一:让学生学会在场地上进行转体转臂带球的技巧,并通过“交朋友”游戏练习配合默契度。本模块以训练学生的协作精神为主,所用课时为主体课的三分之一。模块二:让学生进行原地变向、换手、接球、带球等动作锻炼。本模块训练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运球技术的主要内容,所用的课时为主体课的三分之一。模块三:通过与队友的跑位配合进行一些基本的战术训练,使学生学会运球、传球、跑位技术、战术配合,并通过教师讲解2次运球犯规的成因,渗透重心脚原理,避免学生出现犯规情况,所用的课时为主体课的三分之一。在不同的教学模块内,独立篮球技术训练的时长会越来越短,组合技训练时长会同比增加。

(三)篮球组合技巧大单元教学总结

1.有助于夯实学生的运动理论基础。由于篮球技术要比跳绳等运动方式较为固定的运动复杂性更强,学生既要掌握单一技术,又要掌握组合技术和战术配合方式,若对单一技术的掌握不够娴熟,则难以实现技术的综合应用。以大单元教学方式为学生分步骤讲解篮球单一技术的运动方式,并指导其展开针对性训练,能让学生以更加清晰、明确的方式完成篮球运动理论知识学习。

2.有助于帮助学生完成多技能组合技战术配合训练。篮球运动多变性较强,在实际比赛过程中,部分球员因自身综合素质较强,善于使用不同的篮球组合技术,部分球员组合配合能力较强,善于使用不同的篮球运动战术,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为了取得竞技胜利。所以,在篮球运动教学过程中,以大单元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配合意识进行训练,能取得更显著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视域下,大单元教学方式的出现为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持。运用大单元教学方式不仅能以更加清晰的方式帮助师生明确教学目标,还能通过长期性、连贯性的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对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双减篮球运动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不正经运动范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过了把篮球瘾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