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赋能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基于辽宁省发展经验

2024-03-01 02:18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体教冰雪

杨 旭

1 问题的提出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驱动下,我国3.46亿人参与了冰雪运动,18岁以下居民参与冰雪运动人数为0.46亿[1]。随着体教融合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冰雪竞赛为轴心的青少年体育参与格局基本形成,一方面为竞技体育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另一方面通过青少年的参与培育了贴近大众生活的冰雪体育竞赛表演相关产品和服务,提振了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学术界对体教融合的研究集中在体教融合助力后备人才培养[2~5]、体校体教融合改革[6~7]、体教融合政策分析[8~9]等领域,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方面的研究较少,偶见于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10~11]等研究中。体教融合赋能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鲜有,难以为后冬奥时期巩固体教融合理念助力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因此,笔者基于AHP-SWOT分析法,以辽宁省发展经验为例,探讨体教融合赋能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分析体教融合赋能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战略,并据此提出发展路径优化策略,期望为后冬奥时期冰雪运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 辽宁省体教融合赋能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1)冰雪运动体教融合深入开展。辽宁省利用北京冬奥会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截至2022年,辽宁省共有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特色学校108个。这些学校积极开展了滑雪、冰球、冰壶、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等冰雪项目。(2)青少年冰雪赛事资源较丰富。沈阳积极申办、承办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等项目的国内外高水平赛事,通过赛事涵养大批优秀青年雪上运动员。(3)冰雪文化基因深度融入校园冰雪运动发展。近年来,受北京冬奥会影响,辽宁省冰雪文化的群众积淀得到迅速发酵。据统计,辽宁省有2 300万人次参与了冰雪运动,排名全国第四[12]。青少年是参与冰雪运动的主要群体之一。数据显示:目前,沈阳市中小学生初步掌握了冰上、雪上项目基本技能的人数达到30%以上[13]。(4)校园冰雪竞技人才资源愈发丰富。随着体教融合的深入开展,冰雪进校园、青少年冰雪竞赛的广泛开展,培养出更多的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如沈阳文艺二校有100多名学生经常性参加冰球运动,为区一级单位培养了大量冰球后备人才。

2.2 劣势分析

(1)学校开展冰雪运动的软硬件支撑薄弱。辽宁省一些学校的冰雪课程的体育教师并非专业出身。他们对冰雪运动的教学规律缺乏有效认识,教学经验不足[14]。冰雪运动对场地的要求较为严格,占地面积较大,耗费资金较多,单纯依靠学校力量难以支撑巨额开销。(2)学校教学、训练、竞赛的联动体系尚未有效建立。冰雪运动教学受到学校冰雪运动软硬件条件的影响,其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并不高;由于将课后训练委托给相关企业,学校难以追踪学生训练的基本情况。(3)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消费成本高。参与滑雪运动仅购买滑雪鞋或者滑雪板等装备就需要花费上千元。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参与冰雪运动将造成比较大的经济压力,这也导致家长对孩子参与冰雪运动的情绪冷淡。

2.3 机遇分析

(1)东北对全面振兴冰雪经济发展寄予厚望。东北振兴离不开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2022年,辽宁省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辽宁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设冰雪经济强省,冰雪经济的增速要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的目标。(2)双减政策对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及竞赛创造了条件。“双减”政策发布后,有40余万名学生参与了沈阳市寒暑假期间开展的区级体育赛事活动,改变了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3)后冬奥效应的持续释放。北京冬奥会期间,辽宁省0.2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辽宁省运动员获得一金一银两枚冬奥奖牌,极大提振了辽宁省发展冰雪运动的士气。(4)促进冰雪运动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大。2022年《辽宁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出台,文件要求培育国内外赛事活动,包括申办2027年全国冬季运动会、亚洲冬季运动会、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等大型冰雪赛事。

2.4 挑战分析

(1)全产业链协同推动冰雪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2021年辽宁省拥有滑雪场32座,有14座滑雪场拥有高级道,但辽宁省缺乏像黑龙江亚布力、长白山万达此类的大型滑雪场。(2)冰雪相关政策的系统性、针对性还需提升。辽宁省发改委等部门共同发布《辽宁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给出了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但文件并没有基于全产业链视角,对冰雪竞赛表演产业的发展进行系统部署和安排。(3)大型冰雪竞赛表演活动相对较少。2023至2024年,北京首钢大跳台、云顶滑雪公园及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将迎来多项世界杯和洲际大赛,如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等。相比之下,辽宁省大型冰雪竞赛表演活动相对较少。(4)冰雪运动的季节性特征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辽宁省冰雪竞赛表演活动多在冬季室外举行,特别是滑雪比赛。相较而言,其他季节室内举办的比赛相对较少。(5)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经济效益转化不充分。辽宁省冰雪体育竞赛表演活动由政府部门、协会主导发起,如全国“冰轮之星·滑起来”系列赛事活动由中国滑冰协会、辽宁省冰雪运动协会指导,沈阳师范大学主办。这些赛事尽管达到了培养冰雪运动后备人才的目的,但其经济效益却相对较弱,产业经济效益转化并不充分。(6)承办国内外大型赛事的冰雪场馆设施不足。辽宁省缺乏高质量冰雪场馆设施,造成难以承办大型国内外冰雪赛事,制约了辽宁冰雪竞赛表演产业的发展。如承办高山滑雪、跳台滑雪等国内外赛事需要滑雪场地有超过800米的落差,辽宁省暂时没有一家滑雪场能够满足。(7)冰雪运动的科技创新及转化较为薄弱。辽宁省在冰雪运动科技创新与转化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如缺乏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产品,鼓励重大技术创新方面的白线补贴、推荐产品目录等还不完善,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对接仍不紧密,使得冰雪科技成果的创新转化较为困难。

3 辽宁省体教融合赋能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发展战略

3.1 SWOT因素筛选

结合专家访谈意见,初步形成体教融合赋能辽宁省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SWOT分析结果,其中内部优势4条、内部劣势3条、外部机遇4条、外部挑战7条。为进一步确定影响因素的构成,使用李克特5分量表法,邀请领域内不同职业的5位专家再次对18个因素的影响强度进行0至5分打分,根据专家打分情况,按照各影响因素的算术平均数,进行因素强度筛选(见表1)。为保证各因素的有效性,结合专家打分结果,将强度低于3.0的指标删除,最终形成内部优势4条、内部劣势3条、外部机遇4条、外部挑战5条,构成了构建体教融合赋能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定量模型的指标体系。

表1 体教融合赋能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因素强度表

3.2 AHP-SWOT定量模型构建

确定体教融合赋能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后,从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构建定量模型。目标层为体教融合背景下辽宁省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准则一层为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准则二层为各影响因素;方案层为开拓型、争取型、抗争型、保守型四种战略,具体见图1。

图1 体教融合赋能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模型

3.3 组间和组内判断矩阵构建

基于德尔菲法,由领域专家对各影响因子进行1~9分打分,具体见表2。为采用方根法获取各数值特征向量,构成矩阵。由此,得到SWOT准测层判断矩阵表3、准则一层优势组判断矩阵表4、劣势组判断矩阵表5、机遇组判断矩阵表6、挑战组判断矩阵表7。通过以上矩阵,构建出组间和组内判断矩阵。

表2 重要性对比评价表

表3 准则层判断矩阵

表4 优势组判断矩阵

表5 准则一层劣势组判断矩阵

表7 挑战组判断矩阵

3.4 矩阵权重与一致性检验

为判断专家主观偏差对各因素的影响,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的计算过程为先计算矩阵的权重(Wi);再计算最大特征值(λmax),最后计算出一致性指标的数值(CI)。以表3准则层判断矩阵为例,其矩阵权重和一致性检验过程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计算判断矩阵中每一行元素的乘积,得出Mi值,即:

其次,计算Mi的4次方根,

之后,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即演算出矩阵中各因素的权重,即求出Wi值。

AWi=[0.540 4,1.618 8,1.219 8,0.660 8]。

再次,最大特征值λmax计算结果为:

最后,求出一致性指标CI。通过查询RI表,4阶判断矩阵的RI值为0.9,推算出平均一致性为0.014 6,小于0.1。因此该数据通过一致性检验。具体过程如下:

CR=CI/RI=0.013 1/0.9=0.014 6(CR<0.1)

按照以上步骤,笔者对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外部挑战组内判断矩阵进行矩阵权重的计算和一致性检验。经过计算,各因素的λmax、CI、RI、CR值具体结果见表8。通过表8的结果不难发现所有子因素CR值均小于0.1,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证明专家打分数据符合本研究要求。

表8 组内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结果

3.5 矩阵权重排序

计算出准则层各因素的权重后,可以分析出各子因素对上一层因素的比重。通过对不同层次因素权重相乘,可以计算出各子因素对目标层的综合权重。按照综合权重对各因素进行大小排序,能够较为清晰地比较出各因素的权重大小。具体数据见表9。

表9 SWOT各因素的综合强度排序

通过表9不难发现,外部挑战方面,“冰雪相关政策的系统性、针对性待提升”具有较高权重,这是影响体教融合背景下辽宁冰雪体育表演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东北全面振兴”是促进体教融合背景下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的第二个影响因素;外部挑战方面“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尚未形成”是权重排名第三的因素。整体上看,外部挑战具有最高权重,外部机遇高于内部劣势,内部优势权重最低。

3.6 构建四边形矩阵

基于准则层及其子因素权重的排序,勾勒出体教融合赋能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策略的基本样态,通过对各因素的评分,可以进一步构建出体教融合赋能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的战略四边形,具体如图2。

在战略四边形不同象限中,形成了SAO、OAW、WAT和TAS四个三角形。这四个三角形面积,形成了体教融合赋能辽宁省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计算,各三角形面积分别为0.020 2、0.024 7、0.032 7、0.026 8。意味着体教融合赋能辽宁省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依次为WT保守型战略、ST抗争型战略、WO争取型战略、SO开拓型战略。为进一步明确体教融合赋能辽宁省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的战略重心,需要计算出战略重心P的位置。P的计算公式为:

经过计算,P(X,Y)=(-0.007 4,-0.024 6)。计算出战略重心P的位置后,为了得出具体的战略方向,可以继续计算其战略方位角,即:tanθ=Y/X=arctan(0.007 4/0.024 6)≈29°(0≤θ≤2π),θ值处于第三象限,因此,保守型体教融合赋能辽宁省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确定战略方向后,要对战略的强度进行计算。战略正强度A=O′*S′=0.040 4;战略负强度为B=W′*T′=0.065 5;战略强度系数ρ=A/(A+B)=0.381 4,ρ的取值范围为[0,1],可以判断战略类型的强弱。由此,得出坐标(θ,ρ)=(29°,0.381 4)(如图3)。战略方位角θ的数据落点处于挑战和劣势之间,所以体教融合赋能辽宁省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应采用回避型战略。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战略强度ρ小于0.5,采取战略的实施强度弱。

4 辽宁省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策略

4.1 把握东北全面振兴历史机遇,系统优化政府关于冰雪运动发展的顶层设计

(1)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联动发展视角,制定系统化的政策措施。除制定关于推动辽宁省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的文件外,还要制定冰雪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2)建立推动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委员会。通过专班形式,打通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部门职能割裂、资源难以共享、合力发挥不畅等发展障碍,实现全省一盘棋发展冰雪运动的格局。(3)依托相关协会或事业单位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学校、其他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的治理平台,合理化配置政策、资本、人才、其他资源,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提升工作的效率和针对性。(4)深化冰雪运动体教融合,联合教育部门和体育等部门共同制定关于辽宁省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制度安排,以有机衔接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人才培养的渠道,形成符合辽宁实际的冰雪后备人才培养全新模式。

4.2 以青少年成长成才为中心,全方位拓展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链

(1)依托辽宁重工业基地,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打造各类型冰雪装备,特别是适合儿童使用的滑雪板、滑雪杖、滑雪鞋、护目镜、各类滑冰鞋和维护装备、冰壶赛道等基础装备,突破国外滑雪装备的垄断格局。(2)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以更加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运作方式和更加现代化的传播渠道,吸引包括家长在内的观众的积极参与,持续扩大赛事在省内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打造以冰雪运动项目为导向的、不同类型的青少年冰雪竞赛品牌。(3)依托专业冰雪运动队强化冰雪科研、先进冰雪装备制造、运动员知识学习,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将产学研一体化成果向学校冰雪运动队转移,提升学校运动员的专业化训练水平,提高冰雪装备的质量,学习冰雪专业知识并明晰未来发展的可能路径,为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后备人才。

4.3 升级冰雪进校园活动,多层次筑牢学校冰雪竞赛发展基础

(1)总结北京冬奥会期间辽宁省开展冰雪进校园活动的经验和教训,面向全国第十五届冬运会的筹办和举办,优化冰雪进校园的形式,加强冰雪专业师资、优秀冰雪运动员、创新性冰雪设施设备进校园的频次和质量,组建专业团队指导冰雪特色校开展科学化的冰雪教学、训练、竞赛,组织冰雪师资培训,开展全省校园冰雪文化节等,提升冰雪进校园的质量,扩大冰雪运动的影响力。(2)结合不同学校实际情况和冰雪运动项目特点,帮助学校发展特色冰雪运动项目,以市、区为单位布局冰雪运动的校际发展;打包各级校际竞赛,吸引社会力量适时组织开展区级、市级、省级冰雪竞赛活动;通过层层选拔,筛选出优秀青少年运动员。(3)按照省冰雪运动项目的整体布局,举办各类冰雪运动项目师资培训,帮助学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教授科学化训练的方式和方法,传授冰雪竞赛知识和技能,强化基层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冰雪教学、训练、竞赛的能力。(4)联合相关院校、体育协会,开展冰雪进校园的实践活动和社会调研,参与冰雪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裁判等各项工作。与此同时,制定冰雪特色校推进冰雪运动发展的评价标准,加强评分较低的特色校与相关院校、体育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对接,强化对其指导与帮助,进而全面夯实冰雪进校园基础。

4.4 以冰雪运动项目的市场化为导向,建立资本、资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一体化发展的机制,推进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模式改革

(1)具有较高品牌成熟度的赛事活动,逐步按照市场化运作标准进行宣传和推广,并在赛事举办中尝试引入社会资本进行赛事的市场化运作。对市场化程度暂时不成熟的冰雪竞赛活动,可以在全国第十五届冬季运动会筹办阶段举办一系列冰雪体育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中对其市场价值进行评估。(2)联合社会资本举办大众体育赛事,出让部分赛事的品牌权,以激发社会力量参与赛事的积极性。同时允许它们对赛事进行商业化开发和包装,发挥抖音、快手、微视等短视频平台力量,打造体育自媒体新势力,持续扩大赛事的社会影响。(3)建立政府、市场组织、社会组织等有效互动平台。针对不同主体在推动辽宁省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联合发布科研选题,寻求破解。(4)建立包含中小学、科研院所、冰雪企业、协会、政府部门在内的校企联盟,对接中小学课后服务、科研院所人才培养和咨询服务、企业市场发展、协会赛事服务等促进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的多元诉求,通过合理配置公益性和市场性资源,推动产学研教一体化发展,加速辽宁省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改革发展的步伐。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体教冰雪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管理现状研究
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对大学生健康干预机制的研究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冰雪幽默来袭
陕西省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体教结合的完美典范——英国拉夫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