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贴敷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步态行走及致痛因子表达的影响※

2024-03-07 06:19张燕燕周胜利
河北中医 2024年2期
关键词:骨关节炎软骨穴位

张燕燕 周胜利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中医科,安徽 合肥 230011]

膝骨关节炎是发生在人体膝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是骨科常见疾病,与膝关节退行性改变、长时间迁徙性劳损、累积性关节损伤等因素有关[1-2]。膝骨关节炎最初病变发生于关节软骨,随病情进展,逐渐致使滑膜、软骨下骨板等关节周围组织产生病变,主要特征为关节面和边缘的软骨变性、新骨形成[3-4]。膝骨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红肿、活动受限、畸形等,负重下疼痛更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措施,西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欠佳[5]。膝骨关节炎属中医学“膝痹”“骨痹”“痹证”等范畴,多由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寒湿痹阻经络,筋肉失养发病。本研究所用中药具有散寒除湿、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经离子导入治疗,可促进药物深入病变部位,提升药物疗效;穴位贴敷是中医特色疗法,常用于关节退行性疾病治疗,疗效甚佳。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们采用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并与艾瑞昔布片治疗40例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及对步态行走和致痛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80例均为我院中医科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1~75岁,平均(62.33±3.17)岁;病程1~8年,平均(5.32±1.26)年。对照组40例,女16例,男24例;年龄43~74岁,平均(62.42±3.25)岁;病程1~9年,平均(5.47±1.15)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6]:①近1个月反复膝关节疼痛;②站立位X线片提示软骨下骨发生硬化改变、关节边缘骨赘的形成、膝关节间隙变窄和(或)软骨下骨囊性变;③晨僵≤30 min;④年龄≥50岁;⑤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满足①和②~⑤中的任意2条即可确诊。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膝痹病(膝骨关节炎)》[7]辨证为寒湿痹阻证。主症:关节疼痛重着,得温则减,遇冷加剧;次症:腰身重痛。舌脉: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1.2.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年龄40~75岁;单侧患病;7天内未给予相关治疗;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

1.2.4 排除标准 合并免疫系统病、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感染病、血液系统疾病、脏器功能不全者;合并精神性疾病者;因风湿免疫性疾病导致关节炎;合并膝关节结核;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合并皮肤疾病影响凝胶电极片贴合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艾瑞昔布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41)0.1 g,每日2次口服,连续治疗4周。

1.3.2 治疗组 予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敷贴治疗。中药离子导入药物组成:当归20 g,骨碎补20 g,细辛9 g,肉桂10 g,伸筋草20 g,独活20 g,干姜10 g,红花15 g,川芎15 g。由中药制剂室统一煎制药物,放入纱布进行浸泡,拧去多余水分后,将纱布放于患膝阿是穴,再放上中频电疗仪(河南博恩医疗新技术有限公司,BE5000)电极,设置电流强度5~7 mA,频率1300~2500 Hz进行治疗,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日治疗1次,每次治疗30 min,每周治疗6次。穴位贴敷中药药物组成: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配比为1∶1∶2∶1,上述中药打成细粉,用姜汁调成糊状,制成药膏,将药膏均匀涂布于无纺布帖(武汉华卫科技有限公司,5 cm×5 cm),外敷于患肢内膝眼、外膝眼、阿是穴及委中穴,4~6 h后取下,每日1次,每周治疗6天,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1.4.1 实验室指标 2组治疗前后均晨起空腹采集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骨碱性磷酸酶(BALP)、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神经肽Y(NPY)、6-酮前列腺素E1α(6-keto-PGE1α)、过氧化脂质(LPO)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采用黄嘌呤氧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

1.4.2 平衡能力 2组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8]评价,此表包含坐位站起、无靠背坐立、站立、转移、站立位坐下等14个动作,总分56分,分数与平衡能力呈正相关。

1.4.3 关节功能 2组治疗前后采用膝关节运动功能Lysholm量表(LKSS)[9]、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10]骨关节炎指数评价。LKSS评价患者关节稳定性、关节绞锁、爬楼梯、疼痛、跛行、支撑负重、肿胀、下蹲情况,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膝关节功能越好。WOMAC骨关节炎指数包含关节日常生活功能、关节僵硬、疼痛3个维度,总分96分,分数越高,膝关节功能越差。

1.4.4 生活质量 2组治疗前后采用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AIMS2-SF)[11]评价,该量表包含对社会、症状、躯体、工作影响5个维度评价,共27题,总分98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5 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消失,X线检查正常,WOMAC评分减少≥95%;显效: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明显改善,X线检查显示明显好转,WOMAC评分减少≥70%,<95%;好转: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改善,X线检查显示好转,WOMAC评分减少≥30%,<70%;无效:患者关节活动、疼痛、僵硬、X线检查均无改善,WOMAC评分减少<30%[12]。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sICAM-1、sIL-2R、TNF-α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sICAM-1、sIL-2R、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sICAM-1、sIL-2R、TNF-α水平比较

2.2 2组治疗前后T-AOC、LPO、SOD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T-AOC、SOD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PO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T-AOC、LPO、SOD水平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CGRP、NPY、6-keto-PGE1α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CGRP、NPY、6-keto-PGE1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CGRP、NPY、6-keto-PGE1α水平比较

2.4 2组治疗前后BALP、RANKL、YKL-40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RANKL、YKL-40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AL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BALP、RANKL、YKL-40水平比较

2.5 2组治疗前后LKSS、BBS、WOMAC、AIMS2-SF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BBS、LKSS、AIMS2-SF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WOMAC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治疗前后LKSS、BBS、WOMAC、AIMS2-SF评分比较 分,

2.6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82.50%(33/4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膝骨关节炎是慢性退行性疾病,病因复杂,除激素、肥胖、遗传、职业、年龄等个体因素外,还是运动损伤、生物力学、软骨与骨代谢、免疫及炎症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3-14]。肥胖可导致膝关节承受超负荷压力、长期受力不均、增加软骨边缘摩擦力等,进而诱发膝关节炎[15];机体缺乏雌激素会降低对炎症的抑制作用,加速破坏软骨表面,致使关节产生游离骨碎片,反复摩擦可加重损伤,产生炎症刺激[16];外伤及过度劳累可改变患者关节结构,破坏力学平衡,增加膝关节炎发病几率[17];膝骨关节炎的产生还与骨衰老和代谢有关,骨质流失、骨骼退化可促进骨骼微结构产生改变,促进骨关节退变,增加膝骨关节炎发病机率[18]。临床表现为慢性滑膜炎、韧带挛缩或松弛、关节边缘骨质增生、象牙变、软骨下骨硬化、骨赘形成、关节软骨变性破坏等,导致膝关节变形、疼痛、僵硬等,严重影响患者关节功能[19]。

膝骨关节炎在中医学属“膝痹”“骨痹”“痹证”等范畴,多由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正气虚弱,加上久处寒湿环境,无以抵御寒、湿等外邪侵袭,进而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肉失养,产生关节、筋骨麻木、屈伸不利、疼痛等症状[20-21]。本研究所用中药中,伸筋草温经散寒,除湿,活血止痛;独活散寒祛湿,通痹止痛;骨碎补补肾健骨,止痛;当归补血活血,化瘀止痛;细辛祛风散寒止痛;肉桂活血通经,散寒止痛;川芎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红花养血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干姜散寒通脉。诸药合用,共奏散寒除湿、活血祛瘀、止痛之功。中药离子导入是通过中频电流降低皮肤电阻,扩张毛细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促进中药大分子透皮吸收,经离子导入治疗,可促进药物深入病变部位,提升药物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等功效[22]。穴位贴敷是中医特色疗法,本研究贴敷药物中芥子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细辛散寒止痛;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甘遂散瘀消肿。贴敷于内膝眼、外膝眼、委中穴,起到活血化瘀、温经活络的作用。研究表示,穴位贴敷疗法将膏剂贴敷于相应穴位,通过药物的压力、化学、温度等作用,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发挥药物和穴位的双重功效[23-24]。

膝骨关节炎患者多伴随炎症,sIL-2R可诱导杀伤细胞产生炎症介质,加重机体炎症反应;sICAM-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参与机体炎症反应;TNF-α是一种促炎因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是刺激骨吸收作用最强的细胞因子,可促进破骨细胞增生,并激活成熟破骨细胞[2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sICAM-1、sIL-2R、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改善炎症反应。

炎症会刺激机体产生氧化应激,生成氧自由基,导致T-AOC、SOD水平降低,ROS水平升高[2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T-AOC、SOD高于对照组(P<0.05),LPO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可减轻氧化应激。

6-keto-PGE1α具有强烈致痛作用,NPY主要分布于外周神经系统,是传递疼痛信号的指标,CGRP在神经胞体中合成,可增加患者痛觉[2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CGRP、NPY、6-keto-PGE1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可降低致痛因子水平。

炎症状态可刺激机体合成RANKL,并与核转录因子-κB 受体激活因子结合,促进破骨细胞增殖、分化,破坏骨质;YKL-40反映滑膜炎症及软骨降解破坏程度[28];BALP反映成骨细胞活性,改善骨代谢[2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RANKL、YKL-40低于对照组(P<0.05),BALP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可改善RANKL、YKL-40、BALP水平。

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BS、LKSS、AIMS2-S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改善膝关节功能及步态行走,提升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可改善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应激,降低致痛因子水平,改善RANKL、YKL-40、BALP水平,改善膝关节功能及步态行走,提升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骨关节炎软骨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如何防护?
夏季穴位养心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原发肺软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24例